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9 毫秒
1.
目的探讨科学合理的护理排班模式,确保责任制整体护理的落实。方法对传统的"三班制"进行改革,根据护士分层管理和扁平化理念,采用护士分层下的责任制整体护理排班模式,评价改革前后6个月的患者满意度、护士对工作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结果实施护士分层下的责任制整体护理排班,患者满意度、护士满意度、护理质量较改革前显著提高。结论实施护士分层下的责任制整体护理排班模式有利于优质护理持续开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固定责任制排班模式在老年心血管科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月—12月(改革后)在我科住院的病人240例为观察组,观察组病人采用改进的固定责任制排班模式护理,随机抽取2013年1月—12月(改革前)在我科住院的病人240例为传统组,传统组病人采用传统的排班模式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护理质量、病人对护士满意度以及护士对固定责任制排班模式满意情况。[结果]与传统排班模式相比,改进后的固定责任制排班模式在护理质量综合评分,病人对责任护士、健康教育、优质护理知晓率和护士工作满意度方面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固定责任制排班模式有利于护士全面、连续地为病人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利于护士长的管理和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从而进一步深化了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内涵,提升了护理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一对一带教排班模式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带教老师与低年资护士一对一排班模式。评价实施一对一带教排班模式前后5个月的患者满意度、护士对工作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示范病房,在实施一对一带教排班模式以后,患者满意度、护士对工作满意度及护理质量明显提高。结论采用一对一带教排班模式,可提高患者满意度、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强化A班职责的连续性连班制在责任制整体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肾脏科内科病房作为试点病区实施强化A班职责的连续性连班制排班,调查实行新排班方式后患者感知服务、护士生活工作满意度及医护合作满意度。结果推行新的排班模式后,患者感知服务总体符合率为97.4%,护士生活工作质量总平均满意度为89.6%,医护合作总平均满意度为98.6%。结论强化A班职责的连续性连班制排班模式有利于强化责任制护理,落实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患者与医护人员的需求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10h工作制排班在肝胆外科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的应用效果。方法对传统"三班制"工作模式进行改革,采用10h工作制模式,并评价实施10h工作制排班前6个月和后6个月的患者满意度、护士对工作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结果实施10h工作制排班6个月,患者满意度、护士对工作满意度、护理质量较实施前明显提高。结论护士排班可采用10h工作制排班模式。  相似文献   

6.
吕芳  周凯云 《中国临床护理》2013,(6):529-530,547
目的探讨运用固定小组责任制整体护理排班模式提高患者及护理人员满意度的效果。方法选取2个护理单元实施固定小组责任制整体护理排班模式并进行效果分析。结果实施固定小组责任制整体排班模式后,患者及护理人员满意度均高于实施前。结论运用固定小组责任制整体护理排班模式有利于连续性整体护理工作落实,符合患者需求,可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能动性,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责任制连续性APN排班模式在儿科病房中的应用。方法:2010年3~9月科室实施的传统三班倒周期性排班,2010年10月~2011年5月实施责任制连续性APN排班模式,观察实施前后患者满意度、护理工作质量和护士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责任制连续性APN排班模式后,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和护士满意度均明显优于传统排班模式(P<0.05)。结论:实施责任制连续性APN排班模式,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和护士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黄昌学 《全科护理》2011,9(31):2891-2892
[目的]介绍肿瘤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实践,观察实施效果。[方法]贯彻、落实卫生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工作精神,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强化岗位培训,建立完整的护士分层次培训体系;建立护士能级结构,分层次使用;落实基础护理职责,实行责任包干制;建立灵活用人机制,实行弹性排班;完善护理支持系统,节省非专业工作时间。[结果]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后,病人、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及护士自我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肿瘤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护理质量和护士综合素质,提升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改变传统护士排班模式,深化责任制整体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采取护士预排班及护士长调配相结合的排班方式。结果:护理管理模式及临床护理工作模式均符合优质护理服务的宗旨,护理服务满意度从原来的92.8%上升至98.9%。结论:改进后的护理排班模式,护士愿意接受,患者满意度增加,同时,也提高了护士积极性,增加了患者的信任度,保证了整体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范天丽  张会凡  杨琼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0):4871-4871,4873
目的 探讨在骨科病区开展责任大包干制护理,提高患医护满意度.方法 领会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精神实质,改革护士排班模式,分层级使用护士、简化护士,加强基础护理等举措,落实责任制大包干护理,责任护士为患者提供全程、连续、无缝隙的护理.结果 患者、护士、医生针对开展责任制护理满意,患者满意度提高,本病区获院四星级护理服务病房.结论 在骨科病区实施责任大包干制护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患医护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固定责任制排班模式改善医护关系的效果。[方法]回顾2013年采用的传统排班模式,然后对传统排班模式进行改进,即固定责任制排班模式,采用双班制,护士新老自愿搭配,比较两种排班模式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固定责任制排班模式后,医生认为护士对医嘱的执行更加规范;对病人的病情更加了解,工作更加主动,普遍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护士对工作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医生与护士配合的协调性也明显增强;护士的护理质量明显改善。[结论]固定责任制排班模式有利于减少消除医护冲突,改善医护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适合本院的责任制整体护理排班模式,改进护理排班中存在的问题,使护理排班更科学。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临床开展责任制整体护理排班模式存在问题,针对问题实施相应对策后,采用同一问卷再次调查,比较干预前后效果。结果在同等护理排班模式下,干预实施后,护士对护士长排班满意度、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提高,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排班模式是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措施之一,护士长应及时更新观念,工作中不仅要满足患者的需求,更要考虑到护士需求,实行人性化护理管理方式,才能有效运用人力资源,最大限度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责任制整体护理在临床护理中对患者、护士和医师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通过增加护士人力配置,合理调整排班模式,改善工作流程,强化健康教育效果,强化专科业务培训,开展绩效考核等方式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并统计患者满意度,护士、医师满意度。结果:责任制整体护理护理能提升患者、护士及医师满意度。结论:责任制整体护理护理能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实施的效果。方法对我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按照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要求和原则,实施创新护理工作模式、简化护理文书、细化工作流程、实施导师制护士培训、合理配制人力资源、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及认真落实三级查房制度。比较实施前后护理质量、患者或家属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医生满意度。结果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护理质量、患者或家属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医生满意度均较实施前明显提高(均P<0.05)。结论在神经重症监护室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冠心病监护室实施专职夜班排班方式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16名护士专职夜班,除主班、辅助班、心电监护班外其余10名护士专职白班,每1~2个月轮换。结果患者责任护士和优质护理知晓率(P0.01)以及患者满意度均提高(P0.05);护士对排班模式的满意度提高(P0.05)。结论实施专职夜班排班方式落实了责任制护理,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护士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实行连续性排班与小组责任制后护士对工作、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人性化管理、持续改进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对6个标杆科室的护士、住院患者在实施连续性排班及小组责任制前后进行满意度调查,对比分析护士对护理工作、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评价情况。结果排班方式改革及工作模式调整后6~12个月护士的满意度达91.0%~92.3%,患者的综合满意度达92.5%~95.7%,与改革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革后夜班周期缩短,护士的满意度为61.8%,低于改革前的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5,P〈0.01);护士的精神压力在改革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0,P〉0.05)。结论排班方式改革及小组责任制的落实能为住院患者提供无缝隙、优质的护理服务,同时激发了各层级护理人员的潜能,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但临床一线护士配置不足,护士的心理压力大仍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7.
扁平化责任制护理在妇科优质护理实践中的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扁平化责任制护理在优质护理实践中的成效.方法 改变原有排班模式,责任护士每人直接包干患者;重新制定工作职责,优化各班工作流程.结果 实施扁平化责任制后,护士主动服务的意识增强,提高了病人满意度,提升了护理质量,保障了护理安全.结论 实施扁平化责任制护理是优质护理服务体系中夯实基础护理、增进护患和谐、保障护理安全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排班模式对护理质量和护患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2012年11月对传统排班法(ANP排班模式)进行改进,实施APN排班模式,即A班工作时间为8︰00~16︰00,P班为16︰00~23︰00,N班为23︰00~8︰00,上班顺序为P班→N班,A班相对固定,1个月轮换一次,并且N班除护士长外,所有护士参与N班轮转。比较我科实施ANP排班模式和APN排班模式后6个月的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及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改进排班方式后,护理质量、患者和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提高(P0.01或P0.05)。结论采用APN排班模式能够为患者提供连续、优质的护理,提高患者和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效改善科室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小组责任制在优质护理示范病房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小组责任制工作模式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首批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3个示范病区,实行小组责任制工作模式,责任护士分管患者,负责为患者提供全程、连续的护理服务。比较实施前及实施6个月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医师、护士对小组责任制工作模式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小组责任制工作模式6个月后,3个试点病区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P<0.01);96.77%的医师认为护士责任包干管患者后能主动、及时报告患者病情变化;95.24%的护士认为护士管患者后对患者病情更熟悉。结论:实施小组责任制工作模式能更好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DN(Day-Night)固定制护理排班模式对神经外科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神经外科2014年1~9月实行的APN小组责任制护理排班模式作为对照组,2014年10月~2015年6月实行的DN固定制护士管床责任制护理排班模式为观察组,观察两种护理排班模式下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士的服务态度、护士的技术水平、按铃及时处理、护士关心患者的饮食情况、护士交待用药的注意事项等方面的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DN固定制护士管床责任制护理排班模式可增强护士的工作责任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利于优质护理的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