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个体化营养干预对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12月31日本院肿瘤科收治的首次接受鼻咽癌同步放化疗的6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营养护理,干预组根据NRS-2002及体质指数结果,给予个体化干预,包括干预的时机、干预手段等。结果干预组在经过个体化营养干预后,两组患者在营养指标方面和放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NRS-2002及BMI结果,对患者进行适时的个体化营养干预,可以有效改善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的营养状况,并减少放疗引起的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加强营养管理,对患者营养状况、不良反应发生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基线资料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精细化营养管理干预.比较两组...  相似文献   

3.
孟广清  郭霖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14):2670-2672
目的:探讨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行营养管理下肠内超早期干预效果。方法: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接受同步放化疗的80例食管癌患者分为对照与研究两组,各40例。分别在应用管理下行常规护理、肠内超早期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营养状况、免疫功能情况及疾病康复情况。结果:护理前组间营养...  相似文献   

4.
对58例局部中晚期胸段食管癌患者在术前行同步放化疗中,分别给予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和护理。在放疗早、中、晚期,做好认知宣教和心理干预,避免患者因放疗的不良反应误以为疾病加重;做好口服营养液重要性和持续静脉输入营养液的护理宣教,以增强患者的遵医嘱行为;化疗引起胃肠道反应时,指导患者每日多饮水,保持口腔清洁,口服营养液隔水加热等;出现不同程度的放射性食管炎时,护理重点是止痛和加强食管黏膜的保护。本组营养支持依从性好和不好的患者各有29例,完成2周期化疗27例,顺利完成手术方案22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对非手术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体重指数干预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给予体重指数干预的非手术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为观察组,选取100例给予常规饮食护理的非手术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放疗前后的相关营养学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放疗前的体重指数、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白细胞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放疗后的体重指数、上臂肌围大于对照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血液系统、胃肠道反应以及放射性食管炎不良反应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体重指数干预能够提高非手术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的营养水平,减轻毒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正念减压联合全程营养干预对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睡眠质量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收治的同步放化疗鼻咽癌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全程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正念减压联合全程营养干预。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比较2组患者睡眠质量的差异,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2组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改善情况,采用生命质量评分表(QOL)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生命质量。结果:护理干预后,2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PSQI评分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QO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治疗中,给予患者正念减压联合全程营养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精神状态,降低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提高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对食管癌合并糖尿病同步放化疗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对28例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于同步放化疗期间落实心理护理、放化疗不良反应的观察、饮食指导、血糖监测、预防感染、皮肤黏膜的护理等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28例食管癌合并糖尿病同步放化疗患者,均顺利完成了治疗计划,无糖尿病急、慢性危重并发症的发生,血糖稳定在3.9~13.5 mmol/L,健康知识知晓率高,患者及家属依从性好.结论 对食管癌合并糖尿病同步放化疗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控制血糖,确保顺利完成同步放化疗,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8.
文章综述了鼻咽癌放化疗患者早期营养干预方式及对预后的影响,并从增加医务人员营养知识储备、构建营养教育管理平台、提高患者膳食营养行为正确性等方面提出展望。提示选择合理的干预方式,对鼻咽癌患者进行早期营养干预,可以提高放化疗远期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结局,减少住院时间,减轻患者和社会经济负担,对患者预后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晚期食管癌患者同步放化疗所致食管粘膜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欣  王淑云  梁梅  杨桂华  徐明英  刘学萍 《现代护理》2004,10(12):1113-1114
目的 观察晚期食管癌患者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所致食管粘膜炎反应程度的差异性。方法 将 77例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 2组 ,实验组 34例采用 6MVX射线放疗同时联合PF方案(PDD、5 -FU)化疗 ,对照组 33例单纯放疗。食管粘膜炎分度标准按RTOG(RadiationTherapyOncologyGroup)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进行评价。 结果 实验组食管粘膜炎的反应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加 ,2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同步放化疗所致食管粘膜炎反应程度虽然较单纯放疗增加 ,但只要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就可以预防或减轻食管粘膜炎的反应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晚期食管癌患者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所致食管粘膜炎反应程度的差异性.方法将77例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34例采用6MV X射线放疗同时联合PF方案(PDD、5-FU)化疗,对照组33例单纯放疗.食管粘膜炎分度标准按RTOG(Radiation Therapy Oncology Group)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食管粘膜炎的反应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加,2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同步放化疗所致食管粘膜炎反应程度虽然较单纯放疗增加,但只要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就可以预防或减轻食管粘膜炎的反应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期照护对食管癌患者放化疗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食管癌放化疗患者105例,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研究组55例和对照组50例,研究组给予中期照护,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采用生活质量问卷( QLQ-C30)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2个月的生活质量和再入院率。结果出院后2个月,研究组患者中3例再入院,对照组10例,两组再入院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2,P<0.05);研究组患者QLQ-C30问卷症状项目评分中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疼痛、失眠及呼吸困难得分分别为(21.9±18.8),(50.0±20.2),(35.4±16.2),(51.0±20.8),(56.5±23.5)分,均低于对照组的(28.3±19.7),(55.1±18.3),(42.8±19.0),(58.3±22.7),(63.3±25.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689,1.340,2.147,1.714,1.423;P<0.05)。结论中期照护较常规随访可以明显减少患者再入院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集束化营养干预疗法对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和营养状况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100例,应用随机、单盲、对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格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采用集束化营养干预措施)和对照组(采用常规营养干预措施)各50例。食管癌放化疗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量表(EORTC QLQ-C3.0)及患者的体质量,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含量及白细胞计数(WBC)等部分血液检查指标。结果入院时2组患者各项统计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化疗治疗结束后,研究组患者总体健康状况、体质量、Hb、ALB、WBC全部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营养干预方案不仅可以明显提高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和分析食管癌同期放化疗患者的营养现况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对我院2016年7月~2017年4月收治的69例根治性剂量联合同步化疗的食管癌患者分别用欧洲营养风险筛查工具(NRS2002)、肿瘤患者专用综合营养评估工具(PG-SGA)、实验室检查、生物电阻抗分析(BIA)、在放化疗前、20GY、40GY、放疗结束后进行营养筛查及营养评估。RTOG量表对患者进行放射性食管炎症状记录。结果 用NRS-2002行营养风险筛查,在患者放化疗开始后风险发生率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PG-SGA在放化疗过程中动态评估患者,其营养不良发生程度逐渐增加,到放疗结束重度营养不良发生率为75.4%,与放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剂量达20GY后,患者体重(58.06±10.77)kg、去脂体重(42.96±7.49)kg、骨骼肌(22.99±4.37)kg、白蛋白(40.16±3.85)g/l、前白蛋白(199.20±52.12)mg/l、转铁蛋白(1.84±0.33)g/l,血红蛋白(125.72±12.68)g/l,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67,2.92,3.93,7.04,4.41,7.70,6.82;P <0.05),并在后续每周评分中各指标仍呈逐渐下降趋势。结论 食管癌患者在同步放化疗期间营养不良问题严重,治疗结束后有2/3人达到严重营养不良,影响预后和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术前同步放化疗食管癌病人术后主要并发症的预防以及综合护理干预在术后并发症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对本院106例术前同步放化疗食管癌病人经胸腹腔镜联合经右胸上腹部分食管切除+胃食管左颈吻合术术后主要并发症的预防与综合护理干预进行系统回顾性研究。[结果]术后发生主要并发症者27例,总发生率25.5%(27/106)。其中术后出血1例,吻合口瘘3例,心律失常9例,肺部感染9例,术后发生呼吸功能不全1例,喉返神经损伤3例,乳糜胸1例。在术后常规外科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疼痛干预及康复训练等综合护理干预,经积极处理和治疗,全部康复出院。[结论]对于术前同步放化疗食管癌病人尤其是术后出现并发症病人加强外科基础护理以及给予多方面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地保证手术成功率,有利于病人康复,减少术后病死率,极大地提高病人术后院内及出院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营养干预结合不同运动方案在行同步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简称“放化疗”)食管癌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在南通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同步放化疗的90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营养干预结合步行运动,观察组给予营养干预结合抗阻运动,为期8周。比较2组患者的营养状况、骨骼肌质量、癌因性疲乏程度和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4周及8周后,2组的白蛋白和总蛋白水平均低于干预前(P均<0.05);但2组间在干预前后的白蛋白、总蛋白水平和身体质量指数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8周后,2组的癌因性疲乏自评量表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干预前,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各领域评分均优于干预前(P均<0.05);但2组在干预前后的上述评分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在干预前及干预4周后的骨骼肌指数(SMI)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在干预8周后的SMI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营养干预结合不同运动方案均能改...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晚期食道癌行同步放化疗的效果,探讨护理干预对晚期食道癌患者行同步放化疗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晚期食道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行同步放化疗,对组照行单纯放疗。对行同步放化疗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6%,对照组有效率为62%,同步放化疗者均完成治疗,达到预期效果。结论行同步放化疗患者,通过护理干预和积极的对症治疗,避免和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于同步放化疗期间应用基于预后营养指数的分级营养护理对于不良反应、营养指标以及睡眠质量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5月福建省医科大学肿瘤临床医学院接受同步放化疗的宫颈癌患者6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31)。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基于预后营养指数的分级营养护理,比较2组患者营养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睡眠质量。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营养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营养指标参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测定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于同步放化疗期间为其提供基于预后营养指数的分级营养护理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不仅可以改善机体营养状态还能够提升睡眠质量,具有较高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宫颈癌同步放化疗后性生活状况的调查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宫颈癌同步放化疗后患者性生活状况,探讨有效的护理干预对宫颈癌同步放化疗后性康复的影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选取我院宫颈癌行同步放化疗患者50例,把做性康复指导者和未指导者各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通过问卷及面谈的方式调查,比较性生活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性爱抚、性欲以及性生活满意度等方面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护理干预是帮助患者性康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同步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均给予本院5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同步放化疗治疗,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护理干预),各25例,比较2组治疗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增高(P0.05),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显著增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提升(P0.05)。结论同步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期间,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指导的分级干预联合早期营养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的影响。方法:抽取2020年1月1日~12月31日进行放化疗的肺癌患者13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6例,对照组实施早期营养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指导的分级干预;比较两组Braden压力性损伤评分、受压程度的全身平均压强、住院时间、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感知能力、移动能力、活动能力、营养摄入及潮湿评分等Braden压力性损伤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受压程度的全身平均压强、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对皮肤基础护理、护理舒适度及护理技巧等方面的护理服务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肺癌放化疗患者中应用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指导的分级干预联合早期营养干预,可以降低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