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护士岗位级别分类式排班的护理管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护理人员分层使用后护理排班管理,尤其夜班、节假日班护理人员的合理使用,保证病人安全。方法:分析该院2004年和2008年出院病人数、平均住院日,同年1~6月的6个护理单元护士长排班表,比较主管护士或护士长关键岗夜班和节假日值班情况。结果:①护士总人数无明显增加,但大专学历以上护士和主管护士比例增加,出院病人数增加,平均住院日缩短。②主管护士值夜班人数明显增加。③主管护士总值班数量(夜班、节假日班)显著增加(P〈0.01)。结论:护士岗位级别分类式排班优化护理人员结构,保证夜班及节假日班人力配置,保证病人的护理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安全隐患自查模式对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手术室患者60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手术时行手术室常规风险管理,研究组手术时行安全隐患自查管理,组间对比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问题发生率及护士综合能力。结果研究组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问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士综合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行安全隐患自查模式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问题发生率,增强手术室医护人员安全意识,提升其护理工作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分析夜班急行剖宫产手术患者的焦虑心理,以便对其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方法:分别对夜班及白班行紧急剖宫产术的各45例患者于术中、术后进行状态—特质问卷的调查研究。结果:调查结果证明行紧急剖宫产术的患者中夜班患者焦虑程度明显高于白班。结论:手术室护士在夜班手术期间应从各个方面加强对患者心理护理,以减轻其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4.
总结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及安全隐患,制定相应的干预对策及提出安全防范措施,防范措施包括完善相关制度,改善手术室环境,加强护士业务学习等,认为加强手术室安全隐患防范措施能使护理人员充分认识护理安全的重要性,增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护理意识,提高护理质量,将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率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5.
手术室护理中的安全隐患与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银莲  游畅 《医学临床研究》2006,23(8):1317-1319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与护理防范措施。【方法】综合分析手术室护理中常见的各种安全隐患及采取的具体预防措施。【结果】加强了手术室护理中的安全隐患的认识与防范,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减少了手术并发症,杜绝了差错事故的发生。【结论】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每一个护理细节的安全隐患的防范,对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新护士轮值夜班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培玉  卓飞霞  滕淑萍 《全科护理》2011,9(19):1757-1757
分析新护士轮值夜班的安全隐患,提出相应的对策,强调应建立夜班准入制度、重视加强新护士夜班能力培养、加强夜班安全管理,以提高夜班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手术室护理工作始终贯穿于整个手术过程中,安全隐患同样存在于护理工作中的各个环节.本文针对手术室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 1.制度不健全,不更新.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不同时期具体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的.新技术的发展、新仪器的使用,都要求有新的制度出台.制度的不健全,将会使护理缺陷和差错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分析新护士轮值夜班的安全隐患,提出相应的对策,强调应建立夜班准入制度、重视加强新护士夜班能力培养、加强夜班安全管理,以提高夜班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前馈控制在防范手术室安全隐患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结合手术室特点制定安全隐患查找表,将前馈控制管理应用于易发生安全隐患的护理环节。结果:提高了护士安全意识,增加了安全隐患的预见性,手术室护理安全缺陷发生率由未使用之前的2.37%降至0.26%。结论:应用前馈性控制管理可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有效预防和减少护理差错隐患,保障患者手术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唐明霞  任同悦 《护理研究》2002,16(11):669-669
我院是一所具有 60 0余张床位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手术室承担着全院各科的手术及抢救工作。在手术室的日常工作中 ,每天都有大量的事务需要交接、通知 ,如手术安排及有关配合问题 ,器械的维修 ,物品的领取等等。由于手术室实行 2 4h值班制 ,每天均有上下夜班和倒休人员 ,为了避免由于护士不了解情况或交接不清而出现不安全隐患 ,我科于 2 0 0 1年 3月设立事务本 ,这就为日常管理工作中省去了许多不必要的中间环节 ,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1 使用方法与内容1.1 使用方法 用 16开硬皮本 ,封面上标“手术室事务本” ,放一固定地点 ,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介入手术室的护理不良事件及处理对策,为提高介入手术室的诊疗安全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我院介入手术室护理方面出现的护理不良事件并进行回顾性的总结分析,分析介入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针对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于2015年1~12月实施相应的护理改进对策。观察实施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2014年1~12月发生护理不良事件129起,2015年1~12月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改进对策后发生99起护理不良事件,实施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针对介入手术室存在的护理不良事件,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防范措施,可有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刘耀梅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0):111-112
目的:探讨眼科手术室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1 146例眼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查找相关护理安全隐患,制定针对性护理对策。结果:药物过敏3例,术后摔伤者2例,难以配合手术2例,切口裂开2例,术后感染1例;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有患者年龄、病情及心理状态、眼科手术特点等,经多因素分析,与病情及心理状态、护理人员责任心、手术器械无菌情况显著相关。结论:保证眼科手术室工作安全及护理质量,必须强化制度的执行、护理人员的培训及管理、安全宣教以及环境管理。  相似文献   

13.
加强手术室安全管理防范差错事故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随着社会的进步 ,人们生活、文化水平的提高 ,患者对保护自己的就医权意识很强 ,对医疗质量、护理质量、服务质量 ,医疗护理安全 ,其法律观念、经济意识和自我保护观念也不断增强。[1] 手术室是医院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检查、诊断 ,并担负抢救工作的重要场所 ,护理与患者的生命息息相关 ,任何疏忽大意都可能酿成严重的后果而带来终生的遗憾。[2 ] 结合实际情况 ,现将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及安全隐患的防护对策总结如下。1 安全隐患1.1 手术护理工作抢救记录不完善 :一直以来 ,手术室手术急救 ,执行口头医嘱 ,手术抢救过程缺乏必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手术室安全隐患自查结合循证护理对围术期病人护理质量及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2年6月在医院进行手术的病人1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观察组采用手术室安全隐患自查结合循证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手术室护理质量,两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及手术室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室环境、设备管理、器械及急救药品的准备、手术流程、护理配合度及护理操作技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对护患关系、护理责任、护理态度及护理舒适度的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室护理风险事件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安全隐患自查结合循证护理的干预模式明显降低了手术病人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和手术室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有效提高了围术期护理质量及手术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护理风险是指患者在接受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1].夜班护理约占全天护理的1/2,夜班工作人员少、工作量大、易困倦,护理风险性更大[2].为提高夜班护理的安全性,分析夜班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并提出防范措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节假日手术室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方法,以满足患者和手术科室的需要,保障节假日手术工作的安全和质量。方法通过弹性排班、增加副班等方法应对节假日突发事件和较多手术量等情况,制订节假日工作流程,合理安排人力和物力。结果增加了手术量,提高了患者及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减少了护理缺陷。结论有效的节假日人力资源管理,是保障手术患者安全的必要前提和赢得抢救时间的关键,是提高手术室工作满意度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术者、施术者、医护人员的安全是手术过程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保护其合法权益及安全,提供安全的手术环境,并减少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方法通过总结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因素,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后,将具有可比性的240例手术室患者(病情相似),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特殊护理组两组,分别由两组医护人员进行常规护理(未根据解决方案改进护理措施)、特殊护理(根据解决方案进行改进的护理措施)。对以上两组术后患者的术后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对比,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后,观察实施解决方案后的护理改善情况及临床效果。结果通过完善的各项政策制度,能有效控制或减少手术室护理潜在安全隐患,可通过提高手术室的护理水平,达到减少医疗纠纷,改善医疗环境的目的。结论定期进行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因素分析,针对原因进行改进管理,可以使医疗环境及医患关系改进,并可使医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获得双丰收。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风险护理意识对手术室护理安全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于医院内部选取2017年3月-2018年5月收治的16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电脑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成风险组和对照组,风险组采取风险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的护理人员安全隐患意识、手术室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风险组的安全隐患意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风险组的手术室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风险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贯彻风险护理意识,能够促进护理人员安全隐患意识和护理工作质量的提升,对于降低风险事件发生,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创建,均具有积极的影响,适宜广泛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  相似文献   

19.
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病人安全隐患的环节很多,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酿成严重的后果。为了病人安全渡过手术关,杜绝事故,减少差错的发生,手术室护士应针对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1实施方法1.1防止接错病人或弄错手术部位①接患者时核对手术通知单,核对病人科室、床号、姓名、住院号、手术名称及手术部位、X光片。②病人到手术室后再次核对。  相似文献   

20.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防范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手术室是外科诊治和抢救患者的重要场所,是医院的重要技术部门.同时也是易存在安全隐患的高危科室.手术室护理工作始终贯穿于整个手术过程中,安全隐患同样也存在于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一旦发生失误,轻者影响患者治疗、延误手术时间、造成时间与物品的浪费;重者致残,甚至致死,导致医患矛盾和医疗纠纷.近年来,我们对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以采取有效防范措施,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现将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防范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