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并白内障患者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超声乳化术后人工晶体度数的计算。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64例翼状胬肉并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给予翼状胬肉并白内障患者翼状胬肉切除术及超声乳化术治疗。对人工晶体度数进行计算,考察所有患者手术后角膜散光、散光、裸眼远视力、矫正远视力、平均角膜屈光度改善情况,分析人工晶体度数计算误差情况及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翼状胬肉大小、平均角膜屈光度与计算误差相关性。结果 64例患者术后角膜散光、散光、裸眼远视力、矫正远视力、平均角膜屈光度均有显著改善(P0.05);45.3%的患者人工晶体度数计算误差在0.5 D内,78.1%的患者人工晶体度数计算误差在1.0 D内;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翼状胬肉大小、平均角膜屈光度与计算误差存在显著相关性;4.8%的患者术后出现不良事件。结论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超声乳化术治疗翼状胬肉并白内障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人工晶体度数计算准确度较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
成静平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8):1537-1539
【目的】探讨角膜穿通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的手术时机与方式。【方法】对20例(20眼)角膜穿通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患者采取角膜裂伤修补联合白内障加人工晶体植入三联手术。【结果】随访半年至两年,术后视力0.02~0.12例,0.1~0.34例,0.4~0.510例,〉0.54例。无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角膜穿通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采取三联手术Ⅰ期植入人工晶体可以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透明晶状体摘除联合后房人工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52例(62眼)屈光度超过-10 D以上的高度近视病人采用超声乳化晶体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定期随访观察视力改善情况。【结果】52倒(62眼)高度近视病人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术后裸眼视力≤0.110眼,0.1~0.5者31眼,0.5~1.0者21眼,矮正视力≤0.1者4眼,0.1~0.5者33眼,0.5~1.0者25眼,较术前均显著提高。【结论】超声乳化透明晶状体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是治疗高度近视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防盲工作中白内障合并翼状胬肉联合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4月防盲工作中筛查出的白内障合并翼状胬肉55例(55眼).局麻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联合翼状胬肉切除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结果 术后51眼视力≥0.3,脱残率92.7%,脱盲率100%;翼状胬肉复发3眼,复发率5.5%.结论 防盲工作中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联合翼状胬肉切除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安全有效,可行性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白内障合并角膜穿通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07年5月至2011年5月36例白内障合并角膜穿通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I期18例纳入A组,Ⅱ期18例纳入B组。A组采用工期外伤性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B组采用Ⅱ期外伤性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分析比较治疗后两组视力与并发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年患眼的矫正视力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术后后囊膜混浊,角膜及虹膜炎症反应的发生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Ⅱ期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角膜穿通伤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2.2 mm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2 mm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手术人工晶体植入术安全性及术后视力、眼压、角膜散光变化.方法:选取我科2009年1-7月间所收治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52例,52眼,核Ⅱ~Ⅳ级.术前、术后1周、1月、3月测量视力、眼压、角膜散光度数.结果:52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前房稳定,手术顺利,术后第二天角膜透明,切口自闭性好,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一月裸眼视力:≥0.5为39眼,占90.69%;矫正视力≥0.8为36眼,占83.72%;散光检测:术后角膜散光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2.2 mm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无需改变现有的手术习惯.术后视力恢复好,切口自闭性好,未发现医源性散光的增加.  相似文献   

7.
李莉  钟珊  李敏  杨珂 《新医学》2009,40(7):455-457
目的:探讨两种计算公式预测植入人工晶状体屈光度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的影响。方法:125例(130眼)术前视力为光感至0.30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巩膜隧道无缝线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分为2组,A组60例(65眼),术前测量眼轴和角膜曲率,根据SRK—T公式计算屈光度选择植入人工晶状体;B组65例(65眼),按经验公式选择植入人工晶状体。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术后第1日、第7日裸眼视力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2组术后第1日、第7日视力(国际标准视力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A组术后视力多数为0.5以上,而B组术后视力多数为0.4以下。2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程度较轻,未影响视力。结论:对于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采用SRK.T公式计算植入人工晶状体屈光度行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术后视力恢复优于按经验公式选择植入人工晶状体屈光度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性白内障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发生的原因。方法:采用我国低视力诊断标准,用国际标准视力表及小数记录法,统计术后3个月视力检测结果、分析研究25眼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有关资料。结果:由于手术本身及其并发症引起者3眼,由于术前已存在的眼病或全身病所引起者21眼。结论:术前已存的眼病是老年性白内障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后低视力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 3 .2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角膜散光演变情况。方法 :对 5 9例 68眼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 3 .2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折叠人工晶体植入 ,分别于术后 3d、1周、1个月及 3个月行角膜曲率和自动验光仪检测 ,应用Jaffe/Clayman矢量分析法计算手术源性散光。 结果 :术后不同时期平均散光度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增加 ,1个月后趋于稳定 ,平均SIA度数术后 1周与术后 3d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术后 1个月与术后 1周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术后 3个月与术后 1个月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透明角膜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折叠人工晶体术后角膜散光度数小、恢复快 ,早期即可获得良好而稳定的裸眼视力  相似文献   

10.
颜驾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7):1383-1384
【目的】探讨治疗白内障晶体半脱位的有效方法。【方法】分别对32例(32只眼)晶体半脱位白内障患者行PHACO人工晶体植入术(23只眼)和小切口ECCE人工晶体植入术(3只眼)及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前部玻切悬吊式人工晶体植入术(6只眼),术后观察和总结患者的视力变化情况、人工晶体的位置及手术并发症。【结果】全部患者术后视力均有提高。正常瞳孔下3只眼可见人工晶体上缘,散瞳后5只眼人工晶体偏住,均无复视症状发生;术中和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只要具有熟练的手术技巧,选择最佳手术方式,手术治疗晶体半脱位白内障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割平衡盐液填充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并发白内障的疗效,探讨其可行性和优越性、影响术后视力的主要因素以及并发症的治疗与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40眼)进行该联合手术的病例,观察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并发症的发生及处理情况.[结果]随访3~72个月,术后视力提高36眼(90%),视力无改善4眼(10%).其中最佳矫正视力≥0.5者20例(50%),0.3~0.5者7例(17.5%),0.1~0.3者9例(22.5%),<0.1者4例(10%).术后主要并发症有前房反应、角膜水肿、一过性高眼压、角膜上皮缺损、复发性玻璃体出血及黄斑视网膜前膜等.[结论]该联合手术安全可行,疗效显著.影响术后视力的最主要因素为眼底视网膜病变的发展和眼外伤的程度,所以手术成功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病人和手术医师熟练慎重的操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比较单切口和双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联合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86例(138眼),其中行单切口术式组44例(72眼),双切口术式组42例(66眼)。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时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面积以及术后滤过泡和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眼压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视力、眼压、滤过泡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双切口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明显高于单切口组(P<0.05),两组术后角膜内皮细胞面积均相应增大,但单切口组增大更为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切口和双切口两种术式的联合手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并发症少;但双切口三联手术在角膜内皮细胞损失方面较单切口组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02年3月至2007年5月本院收治的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36例(38眼),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3个月。测量并记录术前、术后1d、1周、1个月、3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眼压、眼前房深度、前房角宽度。【结果】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患者术后3个月眼压平均为(15.5±2.7)mmHg(1mmHg=0.133kPa),较术前用药前后眼压相比均显著下降(P〈O.05);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发现术后眼前房深度较术前均显著增加,平均为(2.98±0.38)mm(P〈0.05);术后患者房角均较术前增宽,房角粘连关闭象限不同程度开放。【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可有效降低眼压、提高视力,为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采用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OQAS)比较不同方位的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手术前后的客观视觉质量变化.[方法] 收集2016年1~5月本院收治的单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64例64眼,根据术中透明角膜切口的位置不同分为两组,A组采用透明角膜切口,位于双眼颞侧;B组采用正上方透明角膜切口,约12点方位.比较两组视力、客观散射指数(objective scattering index,OSI)值及对比度为100%、20%、9%时的OV值(OQAS value,OV100%、OV20% 和OV9%).[结果] ①所有患者术后1 d至1周裸眼视力及矫正视力均逐渐上升,其中A组术后1 d、1周裸眼视力及矫正视力均高于同时间点B组患者视力,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术后1 d及1周两组患者OSI值均较术前逐渐上升,各时间点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术后1 d及1周A组OSI值明显低于B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1周、1个月及3个月两组患者OV9%值均较术前逐渐上升,各时间点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各时间点OV9%值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内障术中采用颞侧透明角膜切口,术后眼内散射情况小于正上方透明角膜切口,且早期视力恢复快,视觉质量高,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头部转位+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对113例(140只眼)翼状胬肉患者,采用翼状胬肉头部转位+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观察术后胬肉复发及并发症情况,随诊3~12个月。【结果】113例(140只眼)除17眼失访者外,有4只眼出现复发,复发率3.25%,无一眼出现感染、植片坏死等并发症,少部分患者有长期眼部异物感等不适。【结论】翼状胬肉头部转位+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是治疗翼状胬肉的一种有效方法,适于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小切1:2白内障囊外摘除术(ECCE)和超声乳化吸出术(Phaco)治疗硬核白内障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选择硬核白内障患者123例(162眼),分为ECCE组(67例89眼)和Phaco组(56例73眼),分别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7--晶体植入术,观察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改善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全部病例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提高,术后1d、3d时两组视力比较,ECCE组好于phac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时两组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CCE组患者术后角膜水肿发生率低于Phac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其他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早期视力恢复好,术后角膜水肿并发症少,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翼状胬肉侵入角膜内不同长度与角膜屈光不正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初发翼状胬肉患者60例(72眼),按照胬肉侵入角膜的程度分为≤3.0mm组、3.0~4.5mm组及4.5mm组,所有患者均采用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比较手术前翼状胬肉侵入角膜内不同程度与屈光状态的相关性及手术前后屈光状态的改变情况。结果术前患者的平均视力为0.52±0.05,平均散光度为(2.03±0.34)D,平均屈光度为(2.22±0.42)D。三组间的平均视力、平均散光度及平均屈光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组的平均视力、散光度、屈光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胬肉侵入角膜部分越多,对其屈光状态的影响越大,手术治疗显著改善角膜散光,提高患者视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06-2010-06于沧州市中心医院住院手术治疗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跟合并白内障患者33例(39眼),男15例(18眼),女18例(21眼),年龄59~83(75.63±3.05)岁.所有手术均由同一手术医师完成,行透明角膜切口,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于术前术后观察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前房角、周边前房深度变化,并分析术后并发症.随访6~12个月.结果 术后随访期间所有术眼眼压较术前显著降低,周边前房深度明显增加,29只眼(74%)房角完全开放,36只眼(92.31%)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提高.结论 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能有效减低眼压,提高视力,开放房角,是安全按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黄准  张文兰  柯建林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10):1925-1927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2007~2010年间在本院接受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结果,为选择更理想的治疗翼状胬肉的手术方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病例总计141眼,分别采用A组单纯胬肉切除加巩膜暴露术(40眼),B组单纯胬肉切除加自体结膜瓣移植术(30眼),C组单纯胬肉切除加丝裂霉素C的辅助疗法(34眼),D组单纯胬肉切除加羊膜移植术(37眼) 四种显微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术后随访48个月,比较各组的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结果]A组复发率为20%,B组术后无一例复发,C组的复发率为5.8%,D组的复发率为13.5%,四组间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25,P〈0.05),四组患者均有部分病例发生了周边角膜云翳.[结论]翼状胬肉切除加自体结膜瓣移植术或联合丝裂霉素C辅助疗法是治疗翼状胬肉相对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