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宋正川  吴刚  李伟 《陕西医学杂志》2009,38(10):1339-1341
目的:观察控制性降压(CH)联合自体血回收回输技术应用于脊柱侧弯矫正术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40例脊柱侧弯矫正术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G组)和对照组(D组),G组手术开始时用硝普钠行CH,维持MAP(65±5)mmHg,并应用自体血液回收机回收回输术野出血。D组常规麻醉。两组术中连续监测HR、MAP、中心静脉压(CVP);记录出血量、异体血输入量及手术时间,并分别于术前、术毕测定Hb、血细胞比容(Hct)及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G)。结果:G组失血量(2150±215)ml显著低于D组(2650±265)ml(P<0.05),G组回输洗涤红细胞量(855±83)ml;G组输血量(950±215)ml显著低于D组(2210±345)ml(P<0.05)。两组Hct、Hb术毕较术前降低(P<0.05),两组PT、APTT在术毕均长于术前(P<0.05),而FG低于术前(P<0.05),但均在正常范围。结论:控制性降压联合自体血回收可安全用于脊柱侧弯矫正术,并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术中配合自体血回收回输技术可减少异体输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术中自体血回输对患者血液酸碱值、电解质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手术病人26例,A组14例采用自体血回输技术,B组12例为对照组完全输注库血补充。结果A组回收原血(1488.4±392.7)ml,回输洗涤红细胞(746.2±21.6)ml,A组所有病例在术中均未输库血和血浆;节约用血19350ml,对照组出血量(1398.2±414.7)ml,输异体血(723.1±289.2)ml。两组输注后PH值均有下降趋势,但均在正常范围,对电解质、PT、APTT及ACT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术中自体血回输对患者血液酸碱值、电解质及凝血功能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术中自体血液回输应用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目的 探讨术中自体血液回输的安全性和效果 .方法 选择 5 6例出血较多的患者 ,应用自体 - 2 0 0 0型血液回输机 ,收集手术野和体腔内的出血、积血 ,处理后回输给患者自身 .结果 每例回收血量 (1136± 35 2 ) m L,回输浓缩血细胞 (6 2 1± 173) m L,84%患者术中、术后未再输库血 ;术后检测的各项指标除谷丙转氨酶 (AST)变化不明显 ,其他的变化趋势均与输库血的对照组相仿 .结论 采用术中自体血液回输可节约血源安全有效 ,是输血技术的补充和完善 .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装置和技术在大血管手术中自体血回输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体外循环装置回收术中自体血 ,再根据平均动脉压 (MAP)回输 ,并记录术中出血量、回收血量、回收血及术毕 2 4h患者血中游离血红蛋白含量、血液培养、尿量及尿颜色。结果 :平均出血量 (4916± 188.5 )ml;平均回收血量 (45 30± 135 .7)ml,回收率达 92 .1%。全组术中、术后 2 4h尿量 >5 0ml/h ,颜色清亮 ,无血红蛋白尿 ,回收血、术后 2 4h患者血液细菌培养阴性。结论 :利用体外循环装置和技术在大血管手术中作自体血回输 ,可达到节约用血、减少输血并发症、保护血液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自体血回收技术在腹主动脉瘤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自体血液回收机在腹主动脉瘤手术中的应用。 方法  8例腹主动脉瘤手术患者均在全麻下行人造血管置换术 ,手术开始即启用自体血液回输机回收血液 ,进行浓缩 -洗涤后回输给患者。 结果  8例患者平均回收血量 2 90 4± 6 4 0ml,洗涤红细胞 115 0± 4 8ml,平均输入血浆代用品 15 6 0ml。 3例患者术中平均输异体血 4 0 0ml和血浆 2 0 0ml。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 结论 腹主动脉瘤手术中应用自体血液回收机回收自体血 ,可节约用血并防止因大量输库血引起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回收式自体输血联合血液稀释应用于骨科手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血液回收机行自体输血及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在骨科手术的效果及氧代谢的变化。方法30例骨科手术患者,无明显心肺功能及凝血功能障碍,ASA分级Ⅰ~Ⅱ。年龄49.1±15.6岁,体重52.7±8.3公斤,随机分为术中自体输血组及输库血组,每组各15例。经桡动脉置管采血及右颈内静脉置漂浮导管监测血液动力学及氧代谢变化。结果自体输血组与库血输注组相比,术中出血量分别为850±443ml与775±434ml(P>0.05),术中库血输入量分别为88±202ml与380±304ml(P<0.05);两组输血前HCT分别为自体输血组23.3%±6.2%,库血组24.4%±5.9%(P>0.05)。术毕HCT分别为自体输血组28.1%±6.1%,库血组33.4%±7.2%(P>0.05)。术中自体输血及血液稀释期间外周循环阻力明显降低,心输出量明显增加,组织氧供、氧耗、氧摄取率及血乳酸无明显变化。结论骨科手术行血液回收机自体输血及血液稀释明显减少库血输注,血液稀释至23%左右对心肺功能良好的病人氧代谢状况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几种自体输血方法在单侧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 将118例单侧初次全髋关节置换病人按使用自体血回输方法不同分成5组,分别为(1)未使用自体血组19例.(2)单纯使用术前预存自体血组(术前预存组)27例.(3)单纯使用术中血液回输组(术中回输组)28例.(4)术前预存自体血结合术中血液回输组(术前中组)34例.(5)联合使用术前预存自体血、术中血液回输及术后引流血回输组(术前中后组)共10例.分析各组患者在围手术期输异体血比例和输血量方面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 未使用自体血组,64.8%(13/19)输异体血浆平均140ml;89.5%(17/19)输异体压积红细胞平均460ml.术前预存组,14.8%(4/27)输血浆平均61.5ml,14.8%(4/27)输压积红平均61.5ml.术中回输组,78.6%(22/28)输血浆平均192.9ml,85.7%(24/28)输压积红平均278.6ml.术前中组,11.8%(4/34)输血浆平均23.5ml,11.8%(4/34))输压积红平均35.3ml.术前中后组无一例输异体血液(0/10).未用自体血组与术中回输组在输血例数与输血量方面差异无显著性,而这两组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1、单纯使用术中自体血回输在单侧初次髋关节置换手术中应用未能有效减少异体血液的输入.2、联合使用术前预存自体血、术中血液回输及术后引流血回输三种方法,在单侧初次髋关节置换手术中应用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异体血液的输入.3、综合各种因素分析在单髋初次置换病例中,术前预存自体血技术最为经济,同时又可减少患者输入异体血的机会.  相似文献   

8.
由于血源困难和预防输血可能导致肝炎、艾滋病等传染病的传播 ,自身输血技术已广为应用。我科将国产2000型自体血液回收机 (简称血液回收机 )应用于临床。现将宫外孕手术病人的应用结果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应用血液回收机前的49例宫外孕患者 (年龄24~44岁 )为对照组 (输用库血 ) ;应用血液回收机后的48例宫外孕患者 (年龄20~43岁 )为观察组 (输用回收的浓缩红细胞 )。ASAI~Ⅲ级。分别统计出血量、围术期输库血量、术前与术后红细胞(RBC)、血红蛋白 (Hb)、红细胞压积 (Hct)、血小板(Pt) ,…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急性等容血液稀释与术野血液回输用于颅脑血管手术时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及术后血红蛋白的变化。方法 :择期颅脑血管手术病人 36例 ,随机分成对照组 (1组 )、血液稀释降压组 (2组 )及术野血液回输组 (3组 ) ,比较三组病人血流动力学变化、出血量、输血量和术后血红蛋白。结果 :1、3组病人术中平均出血 (1180± 2 30 )ml,2组病人术中平均出血 (10 6 0± 115 )ml,比 1、3组出血量减少 11.3% ;2、3组病人自体血液回输后 ,平均输库血量 (30 5± 87)ml,与 1组平均输库血 (75 3± 186 )ml相比 ,减少了 130 %左右 ;2组血液稀释后 ,MAP虽有下降 ,但与 1、3组相比 ,血液动力学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术中实施控制性降压后 ,MAP比 1、3组下降 15~ 2 0mmHg ,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 )。三组病人术后虽然仍有轻度贫血 ,但均在安全水平以上 ,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1)急性等容血液稀释与术野血液回输可明显减少异体血的用量。 (2 )控制性降压能减少出血 ,并使术野清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回收式自体输血在肝脾外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07年1月至2008年4月在48例肝脾外伤手术中应用CATS型自体血液回收机回收、回输术野血,全部病人均选择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麻,术中监测有创血流动力学指标、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和Ⅱ导联心电图.术中将回收的洗涤红细胞回输,记录术野回收血量、回输血量(即洗涤后的浓缩红细胞)、异体输血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48例患者平均每例回收术野出血(含冲洗液)1561ml,经洗涤处理后回输浓缩红细胞平均每例623ml.全组病人除3例输入新鲜冰冻血浆400ml以外,无肺水肿、心衰及创面异常出血等并发症.结论 术中自体血液回输能有效减少肝脾外伤手术中红细胞的丢失,维持有效循环,同时节约大量库存血,也无输血相关并发症和后遗症.  相似文献   

11.
回收式自体输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术中自体血回收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 :选择 5 2例择期手术病人 ,估计术中出血量大于 6 0 0ml,采用美国产CellSaver 5自动血液回收机收集术中出血 ,处理后回输 ;失血前、失血后、回输后 3个时点采血测血色素 (Hb)、血球压积(Hct)、电解质和血气分析。结果 :平均回收量 2 196± 6 2 0ml,平均洗涤量 5 172± 6 15ml,平均回输量 12 6 4± 4 18ml,其中 82 .7%(42 / 5 2 )未输库血 ;失血后与失血前、回输后与失血后比较Hb和Hct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5 ) ;K+ 回输前后变化显著 (P <0 .0 5 ) ,血气无明显变化 (P >0 .0 5 )。结论 :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安全有效 ,可以节约大量血源。  相似文献   

12.
黄蓉  张菊明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3):1600-1601
目的:探讨脾破裂手术中采用自体血液回输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选择75例脾破裂手术患者,分为研究组(36例)和对照组(39例),研究组采用自体血回输,对照组采用异体输血,比较两组异体输血量、术后血红蛋白、血小板、血清电解质变化及输血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平均输入异体血(299.16±38.65)ml;对照组平均输入异体血(1050.28±72.57)ml,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患者术后血红蛋白、电解质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中仅用自体输血者无输血并发症发生,术后恢复顺利。结论:在脾破裂手术中采用自体血液回输安全有效,可节约血源,减少异体输血量,避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术中失血回输技术在颅内动脉瘤手术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采用术中失血回输技术的颅内动脉瘤手术患者,观察术中出血量和回输血量情况,比较患者术前和术后血液学指标变化。结果52例患者术中出血量为350~1 600 mL,其中出血量<500 mL 17例,平均回收血量(327±25)mL,回输血量(215±20)mL;500~1 000 mL 32例,平均回收血量(786±36)mL,回输血量(475±29)mL;1 000~1 600 mL 3例,平均回收血量(1 250±38)mL,回输血量(846±32)mL。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输血相关并发症;术前和术后血液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失血回输技术在颅内动脉瘤手术中的应用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术中自体血回输能否具有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异体输血总量的作用。方法:自2009年1月-2011年6月期间。行全髋关节置换术50例,其中25例采用术中自体血回输(A组),25例未用自体血回输(B组),比较两组病人的性别、年龄、体重、身高、疾病、手术医生、手术时间、术前血常规、术中出血量、自体血回输量、异体血使用量和术后第1、3、7天的血常规。结果:A组术中自体血回输(382±123)ml,输异体血量(75±23)ml。B组术中输异体血量(427±134)ml。两组术前、术后第1天、第3天及第7天血常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术中自体血回输能够减少术中异体输血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自体输血在妇科腹腔内大出血急诊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320例妇科腹腔内大出血急诊手术中采用国产血液回收机将腹腔内血液回收,经抗凝、滤过、清洗、红细胞浓缩后回输,测定术前、术后24小时静脉血,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血液生化和血浆电解质检测。结果:320例腹腔失血量平均失血量1 450 ml;回收总量368 000 ml,平均每例回收1 150 ml,回收血量占出血量的79.31%;回输总量307 200 ml,平均每例回输960 ml,有58例输异体血,无输血反应、感染、血液回输良好;术后24小时Hb、RBC、HCT较术前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术后24小时凝血功能、血液生化和血浆电解质检测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妇科腹腔内大出血急诊手术中自体输血是安全有效的技术,可节约血源,减少异体输血量,避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对脑膜瘤手术中的血液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棉生  吴励文 《广东医学》2000,21(10):871-872
目的 探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法预先对脑膜瘤手术大出血进行血液保护的可行性。方法 患者在全麻诱导麻醉前 ,肘静脉采血 ( 10ml/kg) ,锁骨下静脉输液 ,术中微量泵输注硝普钠控制降压 ,桡动脉插管测压 (MAP) ,视手术出血量自体血回输及异体血输入。结果 稀降组患者 (n =3 0 )手术出血量 ( 12 3 1± 2 12 )ml,输自体血 ( 60 0± 2 0 0 )ml ,输异体血量 ( 890± 2 5 3 )ml ,术后Hb( 88± 2 .1)g/L ,Hct ( 3 0 1± 5 1) % ;对照组患者 (n =3 0 )手术出血量 ( 1695± 3 65 )ml,输异体血量( 13 5 8± 3 18)ml,术后Hb ( 90± 4 2 )g/L ,Hct ( 3 0 8± 6 9) %。两组手术出血量及输异体血量比较 ,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 (P<0 0 1)。两组术后Hb ,Hct比较 ,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对脑膜瘤手术大出血起到血液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围术期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氨甲环酸(TA)、和自体血回输3种血液管理方法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行TKA的患者,采用数字表法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EPO组、TA组、自体血回输组和空白对照组,4组患者围术期采取不同的血液管理方法.比较患者术后Hb、异体输血、失血等数据,并计算隐性失血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纳入108例患者,男20例,女88例;平均年龄(70.6±6.4)岁;BMI (26.97±3.51)kg/m2.EPO组31例,TA组28例,自体血组28例和空白对照组21例.对照组围术期Hb变化差值(43.7±8.2)g/L大于其他3组(36.8±13.6)、(35.0±8.7)、(27.1±14.8)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EPO组、TA组、自体血回输组和对照组术后异体血输注率分别为19.4%、7.1%、32.1%和28.6%,TA组异体输血率显著少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体血组总失血量(1 536±438)ml,对照组(1 476±263)ml,明显多于EPO组[(1 179±378)ml]和TA组[(1 057±24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EPO、TA、自体血回输3种血液管理方法均可以有效改善TKA的失血情况.3种方法中,TA可获得相对较好的疗效,但由于TKA失血较多,建议联合多种血液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骨盆手术中应用自体血液回输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将60例骨盆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术中采用自体血回输组(A组)和非自体血回输组(B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24h血常规、凝血功能、总输血量及输血相关并发症。结果:A组总输血量为(1039±173)ml,B组总输血量为(1608±275)ml,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两组血细胞比容、血小板及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白细胞与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以及凝血酶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自体血回输能有效补充术中失血,对血液成分无明显影响,减少了输入异体血的并发症,节约了医疗费用,值得在骨盆手术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应用于肝癌切除术114例的节血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中度急性等容血液稀释 (ANH)应用于肝癌患者肝切除术时节约用血的效果。方法 :ASA ~ 级成人原发性肝癌行肝切除术患者 114例 ,术前 Hb(134.4 8± 10 .2 4 ) g/ L,Hct(4 2 .32± 3.5 2 ) % ,全麻后采血行 ANH,静脉注输 6 %中分子羟乙基淀粉 (6 % HES)和乳酸钠林格氏液扩容。用纱布称量法和记录吸引瓶血量估算术中失血量。检测术前、ANH后、回输自体血前、回输自体血后即时及术后第 1天 Hb、Hct。用公式计算节省 RBC量 ( 1~ 2 ) :节省 RBC量 =(术前 Hct×失血量 ) -(ANH后 Hct×失血量 )。结果 :采血后 Hb、Hct分别降至 (84 .3± 2 .37) g/ L 和 (2 6 .4 2± 1.4 6 ) % ,回输自体血前最低 Hb、Hct为76 .4 2 g/ L 和 2 3.6 1± 2 .2 7% ,回输自体血后 Hb、Hct显著回升。术中失血 (112 6± 4 5 8) m l(76 0~ 2 6 0 0 ml)。输入 6 % HES(15 4 5±36 4 ) ml。术中无一例输异体血。平均每例病人减少红细胞丢失 194 .5 ml,相当于全血 4 5 9ml。结论 :中度 ANH用于术中失血 80 0~ 10 0 0 ml以上大手术可减少红细胞的丢失 ,起到节省血液资源的效果。减少 RBC丢失和节血效果与血液稀释度和出血量有关。  相似文献   

20.
布-加综合征术中自体血回输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布-加综合征外科手术中自体血回输的新方法。方法:采用自体-2000型血液回收机,对20例布-加综合征患者进行外科手术中自体血回收,采用过滤后回收与过滤,离心,清洗,净化后回输两种方法;并对患者术前静脉血,术中回收血,术后静脉血进行血常规化验及血液生化检验,对回收血做形态观察。结果:20例患者回收自体血400-11000ml,平均每例回收2616ml;经过滤后平均每例回输全血2530ml,经过滤,离心,清洗,净化后平均每例回输341ml;术后血常规及多项生化检验均达正常水平,患者术后恢复顺利。结论:采用改进后的方法进行自体血液回输,有效地清除了回收血液中的有害物质,减少了输血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