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伤寒论》治病求本原则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病求本是仲景治疗学上的一项基本原则。《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治病必求于本”。疾病是正邪相争,阴阳盛衰错杂复杂的过程,在一系列相互对立统一的矛盾对峙中,必然有一方主导地位而起关键的作用。“治病求本”就是为了在复杂的病变中把握疾病的本质,抓住主要矛盾进行治疗。治病求本可分求病因之本、求病机之本、求病位之本、求症状之本4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正> 近读古海志先生大作《“治病求本”初探》(《陕西中医》1989.3)深受启发。然而对其“‘病机’实为治病之‘本’”的宏论却不敢苟同。故略陈管见,以就教于古先生及杏林同仁。一、“‘病机’为治病之‘本’”的局限性“治病必求于本”作为中医治病的一个原则,掌握了这个原则,即探知这个“本”就要能确立具体治法,并依之遣方用药。设若如古先生所云:“在千姿百态、千变万化的疾病中,‘病机’方是真正唯一的‘本’。……所以,在中医临床中,在辨证论治精神的指导下,仔细、准确地分析掌握病机,针对病机这个‘本’,有的放矢的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选方用药。”那么,试问不同的疾病而有相同的病机、同一疾病的不同证型而有同一病机时,就用相同的方法治疗吗?这显然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如腹痛一病,其病机皆为六腑之气不通,不通则痛。但引起不通的原因又有外感、内伤、寒热虚实之不同,我们已掌握了其“六腑之气不通”的病机,但如何“确立相应的治疗方法、选方用药”呢?如此之例,不胜枚举。可见此论捉襟(?)肘,难以成立。除古先生“本”为病机说,还有“本”为病因、正气、脏腑等说,均不可成立。因为了解了上述任何一方面都不可能准确地确立治法,因此不是“本”。  相似文献   

3.
治病求本之说,《内经》早有记载,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素问集注》云:“阴阳者,万物之本也,人身有阴阳而有本;病亦有阴阳而为本,凡治病  相似文献   

4.
<正>中医治病必求其本,有同病异治,亦有异病同治,即不管是否属同一疾病,只要病机相同,就可以用同一方法治疗。笔者现举3例患不同疾病者,但因其病机均为血热,所以同用清热凉血法治疗,均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古海志 《陕西中医》1989,10(3):116-117
<正> “治病求本”一语,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历代一直作为治疗原则指导着中医临床工作。但对治病求本之“本”,历代认识众说不一。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不妥之处,请同道们斧正。一、“治病求本”的涵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求”就是详细正确的辨证。“本”即疾病的本质、根本。这就是说,中医临床治疗疾病时,必须根据辨证论治的精神,充分了解疾病的各个方面,包括症状表现在内的全部情况,从中找出疾病的本质,从根本上去治疗疾病,以达到治愈疾病,使患者恢复健康的目的。这就是“治病求本”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6.
治病求本纵横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沙建飞 《江苏中医》1994,15(3):35-36
“治病必求于本”是中医古有的治病原则,随着疾病谱的改变,中西医结合治法的多样化,需化辨证辨病的角度探求其本质:1透过现象看本质;2结合疾病探本质;3补编求弊重本质。文中理论联系实际以探求辨证辨病之本。  相似文献   

7.
试从系统论探讨"治病求本"的涵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病求本”一词来源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一文,其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自此以后。中医同道们日渐尊之,最终和“扶正祛邪”、“正治反治”、“调理阴阳”等一起成为中医学的基本治疗法则。并被尊为首则。然自古至今,人们对“治病求本”的认识始终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观点,首当其冲  相似文献   

8.
“治病必求于本”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是中医审证求因、辨证用药的根本法则之一,多少年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并被历代医家奉为诊病疗疾的规矩和准绳。然而由于《内经》成书年代久远,其义理博大精深,历代医家研究的方法和角度不同,故对“治病必求于本”的“本”字认识和理解也不尽一致。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看法。1.指明阳。如吴崐说:“天地万物,变化生杀,而神明者,皆本于阴阳,则阴阳为病之本可知,故治病必求其本。或本于阴,或本于阳,必求其  相似文献   

9.
周少林 《中医教育》2007,26(6):62-64
"治病求本"一词来源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一文,其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自此之后,治病求本一直被认为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根本原则。即在临床时必须寻求病证的本质,  相似文献   

10.
“谨守病机”管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确的辩证是有的放矢治疗措施前提,而精确辩证又只有通过“谨守病机”,因此“谨守病机”是治病求本的关键所在,兹从几个不同角度陈述粗浅管见,不妥之处,请高明指正。一、责其有无《素问·至真要大论》曰:“有者求之,无者求之,虚者责之,盛者责之……。”在病机十九条之后(以下简称十九条),提出有无虚实求责,具有极重要的指导意义。何为有无虚实求责,诚如王冰所云:“有无求之,虚实责之,言悉由也”。张景岳进一步指出:“凡或有或无,皆谓之机,求者  相似文献   

11.
康卫东  任红艳 《光明中医》2012,27(6):1073-1074
根据《黄帝内经》“治病必求于本”,“本于阴阳”精神,临床辨证论治因追循到疾病最本质的阴阳层次,然后加以施治,则临床疾病无有不愈者.本文将以例证的方式依次从诊察疾病、确立病机、处方用药等方面来探讨、论证“治病必求于本”对临床诊疗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杂病治则是仲景《金匮要略》总论的重要内容 ,它对以后各篇的辨证论治具有纲领性意义。杂病治则在《金匮》第一篇条文有第 1、第 14、第 15和第 17条 (6版教材 ) :即治未病原则 ,虚实异治的原则 ,表里同病、新久同病治分先后缓急的原则和攻与合的原则。如何全面准确领会仲景治则 ?我们常说读仲景原文无字中求之 ,故笔者试对仲景杂病治则内容作以下两点补充 :1 治病求本 ,平调阴阳“治病求本”始出于《内经》 ,经曰 :“阴阳者 ,天地之道也 ,万物之纲纪 ,变化之父母 ,生杀之本始 ,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又曰 :“夫自古通天者 ,生之本 …  相似文献   

13.
贵刊1980年1—2期刊登了危北海同志撰写的《有关肝风的病机分析及其证治》一文,(以下简称《证治》)读后很有启发。作者旨本《内经》,旁证诸家,参以西说,阐述了肝风的病机证治。但对文中某些观点,尚有不同见解,略呈管见以商榷之。一、《内经》病机十九条,初步奠定了中医病机学的基础,开创了病机分析的先河,启示医者于临床错综复杂的证候中,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由博返约,执简御繁来认识分析疾病变化的机理,认真  相似文献   

14.
一九八四年第四期《中医药学报》所刊程宝书“《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著者之考辨”一文, (以下简称“考辨”),对《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以下简称《保命集》)的著作者作了较为详实的考证,认为《保命集》当为张元素所著。对此结论,笔者表示赞同,并作一些补充考证。但对“考辨”赞同李时珍氏“《保命集》一名《活法机要》”的观点与文中的某些论证则有不同看法,故提出一些商榷意见供参考。一、对“考辨”一文的一些补充 1.关于丹波元胤之误丹波氏对《保命集》著者考证为刘完素的主要论据有二条:①线溪野老《三消论·  相似文献   

15.
同一疾病,由于个体差异等因素而有不同表现;而不同疾病,又由于体质等种种原因又可能有相同的表现。探其理致,“玄冥幽微,变化难极”。综观《伤寒论》全书,赅尽复杂多变的疾病,运用六经辨证的特有体系,在“谨守病机,各司其属”的思想指导下,将其理法方药一线贯穿,全书浑然一体。一、病因相同病机不同治法不同葛根黄芩黄连汤证、桂枝人参汤证、桂枝加芍药汤证,其病因皆属太阳表病误  相似文献   

16.
“治病必求于本”是中医古有的治病原则、随着疾病谱的改变,中西医结合治法的多样化,需从辨证辨病的角度探求其本质:1.透过现象看本质;2.结合疾病探本质;3;补编救弊重本质。文中理论联系实际以探求辨证辨病之本。  相似文献   

17.
中医治法丰富多彩,变化灵活,虽同为一病,但由于病因、病机及患者个体素质的差异,在治疗上则可采用不同的治法;不同的疾病,因其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和证候,而采用了同样的方法治疗,即所谓“同病异治、异病同治”。这在不孕不育专科中,同样有所体现。但不论采用哪种治法均应遵循中医治病求本、辨证论治的原则,现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内经》治病求本治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秀云 《光明中医》2009,24(10):1854-1857
"治病求本"的治疗原则源于<内经>,是指针对疾病本质进行治疗.<内经>在治病本于"阴阳"这个最高层次下,根据疾病的具体情况又分别提出了以病因、病人、体质、病机、证候、先病、正气等为本.历代医家对治病求本理论的不断探讨与实践,从而形成了传统中医独特的治病求本思想体系.笔者首先对<内经>"治病求本"的含义以及后世关于"治病求本"含义的发展进行了分析与论证,从理论上探求"治病求本"的内涵;其次,对"治病"如何"求本"之法加以详细探讨,并得出"治病求本"就是求得疾病与证候本质的统一,即辨病求本与辨证求本的有机结合.通过辨病,找到不同疾病各自独有的特殊本质;通过辨证,找到疾病处于不同阶段时病理变化的本质.从而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9.
《黄帝内经》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明"治病必求于本",所谓"求于本"就是首先弄清楚疾病发生和发展的病因和机制。在医学实践中,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本理论,关系到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只有针对病因和病机的治疗才能根治疾病,就是所谓的治病求本,斩草除根。在东西方古代的传统医学中已经建立了完整的病因病机学理论体系,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应该对于这些理论进行"去伪存真"的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一、病源未清,先其所因中医治病讲究“治病必求于本”。所谓“本”主要是指导致病证产生的病因根源,证为病之标,因乃病之本。因此辨证论治也被推衍为“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素问·至真要大论》:“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就强调了治病必先求因的重要性。某些疑难病所以难治,主要是病因较隐蔽不易推究,有时病因与症状表现还不一致,加以医者疏于考察。因此对疑难病要善于追根溯源,因端竟委,查清病因,治疗才有较强的针对性。值得提出的是不可忽略问诊的重要性。《冷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