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皮肤与真空采血法EDTA-K2抗凝血对血常规检测结果有无差异。方法:通过对同批就诊者共300例,以EDTA-K2抗凝的皮肤采血为观察组,以EDTA-K2抗凝的真空采血为对照组,然后比较2组血标本的血常规检测结果有无差异。结果:经统计学分析,EDTA-K2抗凝2组血标本的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血小板计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 EDTA-K2抗凝的皮肤采血组血小板计数结果低于EDTA-K2抗凝的真空采血组。结论:皮肤采血法EDTA-K2抗凝的血标本与抗凝剂混合不充分时,对血小板聚集功能有影响,不适用于对血小板疾病的检测。  相似文献   

2.
章小红 《安徽医学》2008,29(2):193-195
目的 探讨真空定量采血管采血量不足时对全血细胞计数结果 的影响。方法 在2ml真空定量采血管中分别采血0.5、1.0、1.5和2.0ml全血,然后分别在血液分析仪上检测,观测负压去除前后其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V)和血小板计数(PLT)结果 ,比较去除负压前后的检测结果 以及去除负压后的各组之间的结果 。结果 与去除负压后的结果 相比,0.5ml和1.0ml的负压管其WBC、RBC、HGB和PLT的结果 差异具有显著性;去除负压后0.5ml管与2.0ml管的MCV和PLT结果 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真空定量采血管采血量不足时,负压和抗凝剂的浓度对全血细胞计数结果 均有影响,采血时应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3.
EDTA依赖性血小板凝集致血小板假性减少一例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文对1例EDTA依赖性血小板凝集致血小板假性减少进行了动态分析和观察。方法:分别采集三管标本血,管1为EDTA-K2作为抗凝集(1mL),管2为枸橼酸钠(1:4)作为抗凝集(3mL),管3为枸橼酸钠(1:9)作为抗凝集(2mL)。将采集的抗凝血用同样的时间间隔于SYSMEX SF-3000上进行测定,同时将三管标本推片染色镜检。标本采集时间间隔分别为5分钟、10分钟、15分钟、20分钟、30分钟、120分钟,同时采病人手指血于尿素血小板稀释液中计数血小板。结果:随时间的延长红细胞和白细胞及相关参数无明显变化,但血小板计数出现明显变化,尤以EDTA-K2抗凝血变化最为显著。结论:EDTA-K2作为抗凝剂,使得血液不凝固并保持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体积、形态不发生改变从而进行血细胞计数和分析,已被广泛应用并作为标准执行,但是EDTA-K2作为抗凝剂确有促使或诱导血小板发生凝集,导致血小板计数假性低下的问题出现,应引起检验界同行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并建立合适的影响Sysmex-1800i仪器血小板计数的复检原则。方法:利用Sysmex-1800i血细胞分析仪对450例血液样本进行分析,分为红细胞不同的MCV组、血小板内在因素组、采血因素组。并对各组血小板进行显微镜手工计数及相应的血涂片复查。结果:①MCV≥80n和70n≤MCV〈80n时,仪器与手工法结果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fl≤MCV〈70fl时,仪器法与手工法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V〈60fl,仪器法与手工法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血小板直方图异常及大血小板,仪器法与手工法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聚集时仪器所测数值与血片所见血小板数量差异显著。③不同采血方式血细胞分析检测结果的影响如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利用EDTA—k2真空负压管采集静脉血具有结果稳定、样本量多、便于复查等诸多优点,在优先静脉采血的同时可根据临床实际情况选择样本类型及采血容器。当出现血小板减少的数据,应重采静脉血,并进行手工血小板计数。结论:红细胞MCV≤70fl或者血液标本不合格及血小板结果和临床不相符时,有必要进行人工血小板计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真空定量采血管采血量不足时对血液分析仪分析结果的影响。方法抽取20例门诊患者,分别加入0.5ml、1.0ml、1.5ml和2.0ml全血于2.0ml真空定量采血管中,然后分别在血液分析仪上检测,观测各组负压去除前后其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V)和血小板计数(PLT)结果,比较去除负压前后的检测结果以及去除负压后各管之间的结果。结果去除负压前后,0.5ml和1.0ml的负压管其WBC、RBC、HGB和PLT的结果差异具有显著性;去除负压后0.5ml管与2.0ml管的MCV和PLT结果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真空定量采血管采血量不足时,负压和高浓度的抗凝剂对全血细胞计数结果均有影响,临床护理人员采血时应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生理学血液实验教学中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plasma,PRP)及少血小板血浆(platelet-poorplasma,PPP)制备条件进行优化,并明确血浆储存时间对实验效果的影响。方法:比较家兔麻醉状态下不同采血方法、家兔有无麻醉、采血后血液置于不同材质的试管以及不同离心参数等因素对PRP及PPP凝血时间以及得率的影响;并且测定储存时间对制备的血浆凝固时间的影响。结果:(1)家兔麻醉状态下,三种采血法(头皮针颈动脉采血、颈动脉放血、心脏采血)无明显差异;(2)采用心脏采血方法,在家兔清醒状态下采血所得PRP凝固时间比麻醉状态下的时间更短(P﹤0.001);(3)玻璃离心管作为容器所得PRP和PPP的凝固时间分别较塑料离心管的短(P﹤0.001),且塑料离心管所得PPP得率高于玻璃采血管(P﹤0.01);(4)三种离心参数制备PRP,以Aghaloo法PRP的凝固时间最长(P﹤0.001),本科室传统离心法与Landesberg法的凝固时间无统计学差异;Land-esberg法和Aghaloo法的PRP得率无差异,但较本科室传统离心法高(P﹤0.001);(5)PRP和PPP于-20℃储存1-360d后,对血浆凝固时间无明显影响。结论:PRP的制备以家兔在清醒状态下、心脏采血、采用玻璃离心管、以Landesberg法离心,血浆得率高、凝固时间短;PPP的制备采用塑料离心管,以1500×g离心30min,血浆得率高、凝固时间长。将所得血浆分装,-20℃保存,血小板活性可保持一年。  相似文献   

7.
影响血小板计数的因素很多,其中标本放置时间是不容忽视的,按要求血液标本采集后应尽早计数为好,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人员紧缺,标本量大,所采集的科室较多,往往难以做到。为观察标本放置时间对血小板计数结果的影响,笔者对25例血小板计数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1方法清洁小试管中加入草酸按稀释液,取受试者未稍血,1:用稀释后混匀,注入计数地,静置ic~15分钟在高倍镜下计数5个中方格,标本采集后分别于3分钟、60分钟、120分钟、180分钟计数。2结果2.l血小板放置不同时间结果见表1。22放置时间对结果的影响见表2,血小板放置不同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型一次性防菌型中心静脉采血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50例患者,中心静脉采血采用一次性防菌型中心静脉采血器进行(观察组),外周静脉采血采用一次性真空静脉采血器进行(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一次性采血成功率、化验结果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性采血成功率达98%,显著优于对照组(84%)(P<0.05);观察组化验结果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血液标本行血培养证实样本中无菌生长;观察组患者无并发症发生,显著优于对照组(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防菌型中心静脉采血器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两种常用采血方法以及不同温度环境下试剂对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将真空采血法和手指末梢采血法分别进行采血操作,然后分别在规定时间5min、30min、4h在血细胞仪上做测定,将体检健康者真空管标本在30min内,用温度为15℃、18℃、30℃的试剂分别测定结果,结果分别作比较。结果在不同时间内末梢血对白细胞分类、血小板计数结果影响较大;试剂温度<18℃对白细胞分类、血小板计数结果影响较大。结论真空采血法更科学、准确、可靠。试剂温度>18℃才能测定出准确数据。  相似文献   

10.
朱虎定  孙小燕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6):2133-2134
目的:观察两种含添加剂的真空采血管和普通真空采血管对临床生化分析结果的差异,评价其在临床生化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集同一供血者肘前正中静脉血,分别置于普通真空采血管(无任何添加剂)、合促凝剂的真空采血管和含分离胶的真空采血管中,采用日立7180生化分析仪在2h内进行30项常规生化项目测定,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含促凝剂的真空采血管血清钾、乳酸脱氢酶、仅一羟丁酸脱氢酶与普通真空采血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含分离胶的真空采血管白蛋白与普通真空采血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添加剂的真空采血管对于某些生化项目结果有影响,使用前应对真空采血管进行评估,采用影响较小的真空采血管,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采血时间与采血方式对心血管疾病检验数据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0例心血管疾病男性患者(无恶性肿瘤、血液疾病、肝肾脾等严重疾病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各100例,A组采取禁食12 h后,饭后、饭后2 h采血,并进行血样分析,从而比较不同采血时间可能会对患者心血管疾病检验数据的影响,B组采取动脉采血、中心静脉采血、末梢静脉采血三种采血方式,并比较检验结果。从而分析不同采血方式可能对心血管疾病检验数据的影响。结果:餐后采血、餐后2 h采血分别与空腹采血比较,白细胞计数增高,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血小板计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采血与中心静脉的实验结果相比较可知,白细胞计数有明显升高,血小板计数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计数虽有小幅度变化,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梢循环采血与中心静脉采血的实验结果相比较可发现,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均有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红蛋白计数则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不同采血时间、采血方式均可对心血管疾病患者检验数据产生一定影响,临床上应采用可靠的采血方式并统一的采血时间以提高心血管疾病检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分析静脉采血及末梢采血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行血常规检测的健康体检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入所顺序奇偶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 =60)及对照组(n =60),分别进行静脉采血及末梢采血,对比两组血常规检测结果。结果:两组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及红细胞压积(HCT)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血红蛋白(Hb)含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计数(PLT)水平更高,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及白细胞计数(WBC)水平更低(P<0.05)。结论:在血常规检测中,静脉采血及末梢采血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静脉采血的检测结果更准确。  相似文献   

13.
EDTA-K2抗凝末梢血不同检测时间对血小板计数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委军  董家书 《海南医学》2011,(20):110-112
目的探讨EDTA-K2抗凝末梢血在不同时间检测(仪器法XS-800I)对血小板计数结果的影响。方法给62例门诊患者采集末梢血标本,在采集样本混匀后用XS-800I血细胞分析仪分别进行即时检测(1min内检测)、2min检测、5min检测、10min检测、15~30min检测,观察血小板计数结果,采用方差分析,并以手工计数法为参照,评价仪器法不同时间检测血小板计数的准确性。结果采血后仪器法即时检测血小板结果明显偏低,即时组与其他组间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患者采集EDTA-K2抗凝末梢血后,立即检测会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应至少充分混匀2min后再检测,可保证血小板计数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采血操作对血小板计数值的影响。方法对100例非血液病对象并未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对象,分别用血细胞分析仪及手工计数法测定其静脉血和末梢血中的血小板数量。结果静脉血和采血顺利时的末梢血中的血小板数目相差不大,但在采血不顺利时,两种计数法所计数的血小板数却有不同的变化:血细胞分析仪所计血小板数随着采血次数的增多而减少,而手工计数法却相反。结论采血操作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血小板计数的准确性,因此,要注意操作规范,以获得可靠的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15.
封闭式真空采血快速分血试管已被许多实验室所采用,通过对它与一次性采血器(连试管)对血液分离血清效果及生化常规项目测定影响的比较,发现它更能满足临床生化检验的需要,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 门诊病人(年龄15-60周岁),于两臂用含分离胶的封闭式真空采血管和一次性采血器(连试管)采双份静脉血各3ml,分别编检测组和对照组,观察血液凝固时间,分离血清作生化检验,排除溶血标本,共观察有效样本33对。1.2 采血器 “C.D.RICH牌”封闭式带离胶快速分血试管(成都瑞奇生物科技研究所研制,批号:99-05-08).一次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一次性真空负压法采集血标本的临床应用。方法对467例进行检测,项目包括血常规、血电解质、肝肾功能、乙肝全套、HIV、HCV、USR等,采血量:2~10ml,采血部位:体表静脉(包括颈静脉、肘部静脉、四肢远端静脉等),单管采血221例,双管采血186例,三管采血159例。结果本组静脉穿刺一次成功采血率达96%。采集的血标本中无溶血,无抗凝标本凝血、无污染,术后穿刺点疼痛,皮下渗血、瘀血共6例。结论一次性真空负压采血法安全实用,提高了血标本采集保存质量,更能为临床医师提供准确的血标本检验结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抗凝剂采血管保存不同时间对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影响。方法用4种真空采血管分别采集32例住院患者的静脉血,在HLC-723G7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上测定保存不同时间后全血或血浆中的HbAlc水平。结果紫色(EDTA-K2)、绿色(肝素锂)、蓝色(枸橼酸钠1:4)和黑色(枸橼酸钠1:9)全血即时HbAlc水平分别为(8.39±2.49)%、(8.76±2.49)%、(8.86±2.60)%和(8.34±2.48)%,不同抗凝剂采血管间HbAlc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4℃保存72h全血和血浆中HbAlc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四种采血管采血标本于4℃保存72h对HbAlc检测结果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提高小儿股静脉采血成功率及缩短操作时间.方法 临床上采用一次性真空采血器配合真空采血管为患儿股静脉采血.结果 方法改进后的小儿股静脉穿刺采血,明显能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缩短护理人员操作时间.结论 采用一次性真空采血器为小儿采血,成功率达95%,明显缩短操作时间.  相似文献   

19.
廖露 《大家健康》2016,(6):189-190
目的:观察小儿放松止血带行真空静脉采血的效果,比较扎结与放松止血带对小儿真空静脉采血效果的影响。方法:将58例住院小孩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对照组28例,在有效静脉穿刺见到有血液流入真空采血管后,实验组放松止血带采血,对照组扎结止血带采血。结果:(1)采血成功率:实验组:100%;对照组:100%。(2)采血时间(s):实验组:76.6±3.6;对照组:90.5±4.6,t =12.87,P <0.05。结论:小儿放松止血带采血与结扎止血带采血的成功率无明显差别;采相同的血量时,放松止血带静脉采血与结扎止血带静脉采血的时间有统计学差异,放松止血带静脉采血的时间明显少于结扎止血带静脉采血的时间。  相似文献   

20.
血小板减少症占小儿科血液病患者的 1 /3以上 ,血小板减少到一定程度则引起颅内出血 ,一旦颅内出血则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提高血小板计数准确性就成为筛选和监控这些危重患儿必不可少的手段。对于年龄较大 (>3岁 )、实际血小板数量正常的患儿 ,操作熟练的检验师在末梢采血时 ,一次性采血时进针深 ,速度快 ,不挤压采血部位 ,血小板计数误差较小 ,用各种方法计数其误差均无显著性。对于血小板减少症患儿 ,如采血方法掌握不当 ,血小板计数的误差较大 ,误差可大于 2 0 %[1 ] ,给临床判断带来不便。为了解哪些因素影响血小板计数的结果 ,选择了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