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肝细胞癌(HCC)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肝癌之一。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一直被用为中期HCC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法,而药物洗脱微球TACE(DEB-TACE)的临床应用近年来亦不断增加。本文对DEB-TACE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微球选择、适应证和禁忌证及疗效评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CEUS增强时间-强度曲线各参数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7例原发性HCC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中低分化癌16例,高分化癌11例,取其中13例患者的癌周组织作为对照。分析术前CEUS图像,绘制时间-强度曲线,计算增强时间、上升斜率、相对峰值强度、峰值增强率、下降斜率。应用S-P免疫组化法对VEGF进行定位,应用蛋白印迹法对VEGF进行定量,分析CEUS曲线参数与VEGF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VEGF蛋白主要分布于胞浆中,蛋白定量分析显示中低分化HCC、高分化HCC、对照组织的VEGF蛋白相对含量分别为(46.63±9.70)%、(32.36±8.56)%、(8.85±5.05)%,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CC曲线的相对峰值强度与VEGF蛋白相对含量呈正相关(r=0.56,P<0.05),而增强时间、上升斜率、峰值增强率及下降斜率与VEGF蛋白相对含量均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 HCC造影增强时间-强度曲线的相对峰值强度可反映VEGF蛋白表达,不同分化程度HCC的VEGF蛋白相对含量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检测肝细胞癌 (HCC)患者介入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水平与 HCC转移复发的关系。方法 采用 EL ISA法检测 4 0例健康人和 6 4例行介入治疗的 HCC患者血清中的 VEGF水平 ,并与其临床转移复发情况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6 4例 HCC患者血清中 VEGF(2 0 4 .15 ng/L± 134.2 8ng/L)明显高于健康人群 (2 6 .12 ng/L± 2 4 .5 8ng/L,P<0 .0 1) ;介入治疗后 HCC患者血清 VEGF(2 6 5 .4 6 ng/L± 2 5 7.36 ng/L)高于治疗前 (2 0 4 .15 ng/L±134.2 8ng/L,P<0 .0 5 ) ;高转移复发倾向组 HCC患者血清 VEGF(345 .6 8ng/L± 348.36 ng/L)明显高于低转移复发倾向组 (2 2 4 .18ng/L± 139.2 6 ng/L ,P<0 .0 1) ;HCC血清中的 VEGF水平与肿瘤有无包膜、门静脉癌栓、复发转移密切相关 (P<0 .0 5 )。结论 HCC患者介入治疗后 VEGF明显升高 ,可能会增加 HCC的转移潜能。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甲胎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甲胎蛋白(AFP)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分别用ELISA法及微粒子酶免化学发光分析法检测30例健康对照、31例肝硬化和146例PHC患者血清VEGF及AFP含量,分析VEGF、AFP及二者联合检测与PHC的诊断价值和临床分期及预后的关系。结果VEGF水平(pg/ml)PHC组(398.4±153.1)与肝硬化组(178.6±97.5)和健康对照组(166.8±84.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EGF和AFP对PHC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1.23%/73.29%)和(80.64%/83.87%),VEGF和AFP之间无相关性,二者联合检测可提高对PHC诊断的敏感性(91.81%)和准确度(90.40%)。PHC患者VEGF水平与肿瘤大小呈正相关(P<0.01),PHC术后转移和复发患者血清VEGF明显升高(P<0.05),TNMⅢ、Ⅳ期患者血清VEGF水平也明显高于TNMⅠ、Ⅱ期患者(P<0.01)。结论血清VEGF与AFP联合测定可作为诊断PHC和判断其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 RFA)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 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疗效。方法133例中晚期HCC患者分为两组:单纯RFA组(72例),行RFA治疗115次;联合治疗组(61例),RFA治疗后再行TACE治疗,其中RFA 93次,TACE 134次。两组治疗结束后第3、6个月复查CT、AFP进行疗效评价,并随访1、2、3年生存率。结果单纯组和联合组术后3、6个月的有效率分别为73.61%、90.16%( P<0.05)和63.88%、85.25%( P<0.05)。单纯组和联合组术后3、6个月的AFP分别为(953.36±251.77)μg/L、(537.75±102.52)μg/L ( P<0.05)和(591.20±106.81)μg/L、(317.75±62.69)μg/L( P<0.05)。单纯组和联合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0.56%、66.67%、48.61%和95.08%、77.05%、57.38%。常见不良反应主要是发热、疼痛、转氨酶升高等,经对症处理后均能缓解。结论 RFA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细胞癌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病灶,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在虹膜新生血管(neovascularization of the iris,NVI)大鼠模型房水中的含量变化。方法将清洁级健康10周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40眼),乙醚吸入法全身麻醉大鼠,实验1组:经尾部静脉注射孟加拉玫瑰红光敏剂;实验2组:尾部静脉注射孟加拉玫瑰红光敏剂+氪激光光凝Wistar大鼠全部视网膜分支静脉;实验3组:氪激光光凝Wistar大鼠全部视网膜分支静脉;实验4组:空白对照组(未经任何处理)。利用虹膜荧光造影(iris fluorescence angiography,IFA)对各实验组大鼠进行鉴定,对NVI动物模型复制成功的大鼠采用Miller方法进行分级,对大鼠NVI形成前1天及模型复制后3、7、10、14、21、30 d分别抽取房水,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房水中VEGF、HGF的含量。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实验组及对照组之间不同时间组房水中VEGF、HGF 含量变化,并分析两种因子的相关性。结果单纯应用孟加拉玫瑰红尾部静脉注射和单纯激光的方法不能使大鼠产生视网膜缺血,用尾部静脉注射孟加拉玫瑰红光敏剂+氪激光光凝法可诱导大鼠视网膜静脉阻塞,成功制作NVI动物模型。 NVI模型复制前1 d房水中VEGF和HGF的浓度分别为(15.58±5.85)pg/ml和(22.84±6.75)pg/ml,复制后3、7、10、14、21、30 d二者浓度分别为(17.30±4.80)、(31.83±9.90)、(36.89±11.73)、(57.34±18.55)、(112.03±46.41)、(106.93±52.89)pg/ml和(24.58±7.18)、(36.47±11.28)、(46.27±13.11)、(59.25±15.47)、(90.71±29.91)、(102.08±34.82)pg/ml;VEGF和HGF与NVI形成呈正相关,但二者浓度无相关性。结论大鼠虹膜新生血管的形成与其房水中VEGF、HGF含量成正相关,二者在虹膜新生血管形成中可能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PHC)在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变化.方法 PHC 患者32 例,男28 例,女4 例,年龄15 ~72 岁,平均(49.5 ±13.1)岁;均进行TACE 治疗.采集TACE 前1 d、术后7 d 及30 d 清晨空腹肘静脉血样标本,分离血清,采用ELISA 方法检测其血清VEGF 水平.采用SPSS 13.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TACE 术前1 d、术后7 d 和术后30 d,本组病例血清VEGF 水平分别为(521.0 ±320.6)pg/ml、(676.8±412.4)pg/ml 和(316.4 ±240.8)pg/ml;术后7 d 血清VEGF 水平较术前显著升高(t =5.712,P =0.000),术后30 d 血清VEGF 水平显著低于术后7 d(t =6.000,P =0.000)及术前(t =4.112,P =0.000).结论 PHC 介入治疗后血清VEGF 水平将出现规律性改变,这对制订下一步治疗方案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碱性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血清浓度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bFGF)、肝细胞生长因子(HGF)与多发性骨髓瘤(MM)的关系,探索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32例MM患者不同时期的VEGF、bFGF、HGF和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浓度,观察其与MM分期和治疗效果的关系;以正常人为对照组。结果 MM患者治疗前的VEGF、bFGF、HGF血清水平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IL-6血清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MI期、Ⅱ期的VEGF血清水平显著低于Ⅲ期,而Ⅰ、Ⅱ期之间的VEGF血清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MI期、Ⅱ期、Ⅲ期的bFGF及HGF血清水平依次增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期MM之问的IL-血清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M治疗有效者,其血清VEGF、bFGF、HGF水平比治疗前明显降低,而治疗无效者,其血清VEGF、bFGF、HGF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管生成调控因子VEGF、bFGF和HGF的血清水平与MM的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相关,可以作为判断MM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水平变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49例恶性肿瘤患者血清VEGF和HGF水平在术前及术后1个月的变化,并测定35例对照组血清VEGF和HGF水平。结果①对照组血清中有微量的血清VEGF和HGF,恶性肿瘤患者术前血清VEGF和HGF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②恶性肿瘤患者术前血清VEGF和HGF水平与其有无转移有关,有转移组血清VEGF和HGF水平显著高于无转移组(P0.01);③恶性肿瘤患者术后1个月血清VEGF和HGF水平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0.01);④恶性肿瘤患者血清VEGF与HGF呈显著正相关(r=0.7906,P0.01)。结论 VEGF和HGF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血清VEGF和HGF水平增高在胰腺癌中预示了一种更具有侵袭性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诊断意义.方法 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及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ECLIA)法测定40例HCC、50例肝硬化(LC)及50例正常对照者(NC)血清VEGF、IGF-Ⅱ、甲胎蛋白(AFP)水平.结果 HCC患者血清VEGF(432.40±296.70)ng/L、IGF-Ⅱ(0.80±0.29)μg/L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29.40±58.70)ng/L(P<0.01)、(0.38±0.08μg/L(P<0.01)及LC组(149.50±89.10)ng/L(P<0.05)、(0.61±0.12)μg/L(P<0.01),二者与AFP联合检测可提高HCC诊断阳性率迭94.3%.结论 AFP与VEGF和IGF-Ⅱ联合检测敏感度高,三者联合检测更具有优越性,可以提高肝癌的检出率,避免漏诊,具有重要的临床意叉.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肝癌TACE后血清VEGF检测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经导管化疗栓塞(TACE)治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检测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夹心法(ELISA)对38例HCC患者分别于第1次TACE术前1天、术后1周、术后2周、术后1月及术后2月测量其血清VEGF表达水平。结果 术后1天血清VEGF呈一过性增高,术后1周后VEGF的表达降至低谷,于术后2周开始缓慢上升,术后2月血清VEGF值较术后1月更为明显升高。血清VEGF的高表达与TACE后局部复发密切相关,血清VEGF测值越高,其TACE疗效越差。结论 VEGF检测有利于TACE的疗效判断。 相似文献
12.
经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对宫颈癌VEGF、MVD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宫颈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微血管密度(MVD)在经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前后的表达,观察经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对宫颈癌VEGF和MVD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对42例宫颈癌患者经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前后的肿瘤组织测定MVD及VEGF的表达。结果:本组患者经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后VEGF阳性表达率自术前的67%(28/42)降至35%(15/42),同时其MVD计数明显降低(P〈0.05)。结论:经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能降低宫颈癌组织VEGF的表达,减少MVD计数,提示此方法可能抑制宫颈癌的生长,减少术后转移。 相似文献
13.
阿霉素海藻酸钠微球栓塞对兔肝VX2移植瘤血管生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阿霉素海藻酸钠微球对兔VX2肝移植瘤的化疗栓塞术后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30只新西兰大白兔,于肝左叶植入VX2 肿瘤组织块,建立肝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开腹游离肝动脉,经肝动脉楔入法分别给予空白海藻酸钠微球(A组)、阿霉素海藻酸钠微球(B组)、超液化碘油(C组)、超液化碘油+阿霉素(D组),对照组(E组)给予生理盐水.治疗后第3周将所有实验动物处死,取肿瘤标本进行大体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免疫组化结果及微血管密度(MVD)计数情况.结果 A、B、C、D、E五组间VEGF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6.67%、50.00%、100%、83.33%、66.6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VD计数分别为55.36±7.02、41.27±8.45、82.42±6.23、67.81±11.42、62.46±7.54,C组MVD值高于A组和B组(P<0.05);B组MVD值低于D组(P<0.05). 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VEGF与MVD相关系数为0.726(P<0.01).结论 阿霉素海藻酸钠微球化疗栓塞可使兔VX2肝移植瘤VEGF表达和MVD数目下降,但不排除其快速闭塞肿瘤血管,导致肿瘤明显坏死. 相似文献
14.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细胞癌前后磁共振灌注成像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肝细胞癌(HCC)患者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前后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MR PWI)灌注值改变.方法 对22例HCC患者在TACE术前和术后3~10天分别进行MR PWI,得出术前及术后平均强化时间(MTE)、负增强积分(NEI)、病灶达峰值时间(TTP)、最大信号下降斜率 (MSD),比较TACE术前与术后上述各指标的差异.结果 HCC瘤区时间信号曲线(TIC)TACE术前呈快速下降,TACE术后趋向平缓;MTE与TTP值术后较术前降低,NEI值术后较术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SD值术后较术前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 PWI能够敏感地观察到HCC TACE术前后的血流变化,可用于评价TACE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动态增强定量分析与肝细胞肝癌(HCC)VEGF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间的关系.方法 对73例HCC患者超声造影结果进行时间强度量化分析;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不同分化程度肝细胞癌VEGF的表达,同时CD34染色计数肿瘤MVD;分析超声造影时间强度量化分析和VEGF表达、MVD以及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HCC不同病理分化程度组间超声造影到达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增强时间、消退时间及曲线下面积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7例(50.7%)HCC组织中VEGF呈阳性表达.VEGF表达阳性组MVD明显高于VEGF表达阴性组(P<0.01).VEGF阳性表达组中增强时间、消退时间及曲线下面积与阴性表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时间与MVD呈显著负相关(r=-0.615),曲线下面积与MVD呈显著正相关(r=0.563).结论 通过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分析,可以初步评估肿瘤的分化程度,反映肿瘤内新生血管,为评估HCC的抗血管治疗提供了新的依据.Abstract: Objective To detect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expression, microvessel density ( MVD) and time intensity parameters of 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Methods Seventy-three patients of HCC were analyzed with time intensity curve of 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 VEGF and CD34 in different degree of differentiated HCC specimens were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VEGF, MVD and time intensity parameters were analyzed. Results Arrival time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different differentiated groups. However, the area under the curve, enhanced time and washout time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different differentiated groups respectively ( P <0. 05). There w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VEGF expression and MVD in HCC. MVD was associated with enhanced time and the area under the curve ( r = - 0. 615,0. 563,respectively). The area under the curve,enhanced time and washout time of VEGF positive expression group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mparing to those of VEGF negative expression group ( P < 0. 05). Conclusions It was helpful to assess HCC differentiated degree with time intensity parameters of 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螺旋CT表现特征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生成及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54个)经CT双期增强扫描的HCC病灶,将CT表现特征与免疫组化、临床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动脉期强化类型有关的因素是病灶大小和瘤内坏死;与包膜类型有关的因素是FⅧRA表达部位和微血管密度(MVD);与侵袭转移性有关的是VEGF和MVD;与病灶大小有关的是AFP水平;与肝硬化有关的是HBsAg.结论 HCC的CT表现特征受HCC血管生成、VEGF表达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经导管动脉化学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对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50例确诊为中晚期肝细胞癌(HCC)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n =22例)和对照组(n =28例)。研究组患者采用 TACE 联合索拉非尼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独使用 TACE 治疗,治疗前后经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血清 VEGF 水平,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率及1年内复发率及病死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 VEGF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 VEGF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患者在腹泻、手足反应、脱发等不良反应方面明显多于对照组(P <0.05),而其他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1年内的复发率和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TACE 联合索拉非尼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可显著降低患者的VEGF 水平,同时疗效明显,复发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中药清肝化瘀口服液在肝细胞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辅助治疗对抑制癌细胞增殖、降低环氧合酶2(C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作用,为中药的临床研究提供试验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2006年2月至2007年2月住院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30例TACE术后给予中药清肝化瘀口服液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TACE治疗.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VEGF水平的表达;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COX-2基因水平表达;CT和(或)超声及胸片检查,随访观察肺、骨、脑及淋巴结的转移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外周血中VEGF表达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VEGF表达,(207.5±93.2)μg/L vs(295.2±106.5)μg/L、(456.1±175.5)μg/L(P<0.05或<0.01).观察组治疗后外周血有核细胞中COX-2阳性表达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COX-2阳性表达率呈下降趋势.观察组肝外转移发生率为20.0%,明显低于对照组肝外转移发生率的46.7%.结论 观察组外周血中VEGF及COX-2表达降低,肝外转移发生率亦降低,说明TACE联合应用清肝化瘀口服液在控制肿瘤转移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杨林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5,(14)
肝细胞癌(HCC)是慢性肝病患者中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已成为一个主要的全球健康问题。对于失去手术切除机会的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是有效的治疗方法。肝癌TACE治疗反应的评价是决定治疗成功和指导后续治疗的关键。CT灌注成像能够精确提供正常肝脏组织和局部病变的微循环信息,可以用于肝癌TACE治疗的评价。本文主要阐述CT灌注成像的基本概念及其在肝癌TACE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