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行为问题,为ADHD儿童的综合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抽取滨州市4263名6~16岁儿童,通过家长填写注意力及多动问题问卷和CBCL量表来完成儿童ADHD和行为问题的评估,比较ADHD儿童和正常儿童的行为问题。结果筛查出ADHD儿童273名,6~16岁儿童ADHD的总患病率为6.4%,其中男童(8.9%)高于女童(4.1%)(χ2=32.06,P0.01),6~11岁组(7.7%)高于12~16岁组(5.3%)(χ2=9.900,P=0.002)。ADHD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55.29%)明显高于对照组(9.78%)(χ2=214.749,P0.01),不同性别和年龄段ADHD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均高于非ADHD儿童(P值均0.01)。除6~11岁女童的性问题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年龄组儿童行为问题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表现为ADHD组高于对照组。结论ADHD儿童易伴发多种行为问题。诊治ADHD时应重视伴发的行为问题对儿童造成的损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西安城区11~12岁超重肥胖小学生饮食及运动行为现状,探讨儿童肥胖的高危因素,为制定儿童超重肥胖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西安城区4所小学11~12岁共1535名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对筛选出的超重肥胖儿童及同龄正常体重儿童1:1配对,回顾性分析两组2009至2012年身体质量指数( BMI)的变化趋势,并对其饮食运动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11~12岁儿童超重肥胖率为19.22%;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4.66%、4.56%;男生超重肥胖检出率高于女生(χ2=31.25,P<0.01)。2009至2012年,11~12岁儿童BMI值呈逐年上升趋势(男:F=34.67, P<0.001;女:F=13.24,P<0.001);②与正常组比较,超重肥胖儿童食欲好、喜吃甜食(χ2值分别为7.25、4.60,均P<0.05),进食速度快的人数多、睡前加餐人数多(χ2值分别为9.41、12.5,均P=0.01),每天喝奶量>500mL的人数多、每天坚持吃早餐人数少(χ2值分别为15.98、18.81,均P<0.01);③超重肥胖组儿童和正常儿童选择的活动方式存在统计学差异(χ2=5.89,P<0.05),超重肥胖组儿童看电视打游戏的时间长(χ2=7.09,P=0.01),而户外运动时间短(χ2=22.57,P<0.01)。 BMI由正常发展为肥胖儿童,和由超重发展为肥胖儿童者在睡前加餐习惯、每天喝奶量、对甜食喜好的态度及活动方式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西安城区11~12岁超重肥胖小学生超重肥胖率处于东部经济发达城市与江南经济发达城乡之间。有睡前加餐、每天喝奶量大及喜吃甜食的正常儿童,较超重儿更易发展为肥胖儿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幼儿园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特征及家庭环境对行为的影响。【方法】选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家庭环境量表对330名幼儿园儿童进行评定,针对性别进行行为问题的比较,根据是否发生行为问题将被试分为行为问题组及正常对照组,进行家庭环境的比较,并进一步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家庭环境对行为问题产生的影响。【结果】①330名幼儿园儿童被试中,行为问题检出率为24.85%,男童的检出率(21.43%)低于女童(28.40%)(χ2=2.891,P>0.05);②男童行为问题的前三位因子为攻击、抑郁、违纪,女童为多动、分裂、肥胖。女童的分裂性得分显著高于男童(χ2=16.378,P<0.01);③家庭环境评分中,行为问题组的矛盾性得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知识性得分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④家庭环境中矛盾性得分是行为问题发生的危险因素。各项行为因子的危险因素包括亲密度、道德观、情感表达、娱乐性、矛盾性。【结论】幼儿园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呈高发趋势,应根据性别制定针对性干预方案;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减少幼儿园儿童行为问题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0~6岁肥胖儿童的饮食行为,分析其肥胖原因,为单纯性肥胖儿童饮食行为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选取在西安市第五医院儿保门诊肥胖儿童(肥胖组)和体重正常儿童(对照组)各105名,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取得相关资料并加以分析.结果 肥胖组儿童的饮食行为在喂养行为、进食行为、食物选择、进食环境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62.89,34.56,53.19,15.36,均P<0.01.肥胖组儿童摄入主食量大,爱吃肉类食品、奶制品、甜食、油炸类食品,爱吃零食、夜宵.肥胖组儿童母亲未接受高等教育者的比例较大(χ2=23.44,P<0.01).结论 除遗传因素外,儿童肥胖与饮食行为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与抽动障碍(tic disorder,TD)共病(comorbid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nd tic disorder, CAT)患儿的行为特征。 【方法】 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hild Behavior Checklist,CBCL)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抽动障碍共病(CAT)组60例,ADHD组79例,TD组60例,正常对照组71名儿童分别进行评估。 【结果】 CAT组行为问题发生率与ADH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19,P>0.05);CAT组行为问题发生率显著高于TD组(χ2=7.745,P<0.01);CAT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27.326,P<0.001)。男童CAT组强迫性与攻击性因子显著高于ADHD组(P<0.01),交往不良因子略高于ADHD组(P<0.05)。CAT组除分裂性因子外其余因子均显著高于TD组(P<0.01)。CAT组所有九个因子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女童CAT组各因子与ADHD组比较均无差异;CAT组的攻击因子高于T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AT组社交退缩、攻击因子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CAT儿童存在更多及更为严重的行为问题,ADHD的存在是CAT儿童行为问题的主要来源, CAT男童患者行为问题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6.
3~4岁学龄前儿童血铅水平与行为问题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泰兴市城区3~4岁儿童血铅水平及行为问题的现状,探讨铅中毒对岁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方法采用原子吸收法对城区15所幼儿园2300名3~4岁新入园儿童进行血铅检测,采用Achenbach(CBCL)量表对儿童行为进行评估。结果城区3~4岁儿童铅中毒率为27.78%;行为问题总检出率为14.87%;铅中毒组CBCL总分明显高于血铅正常组;铅中毒组行为问题发生率为25.04%,血铅正常组为10.96%,差异有显著性(P<0.01);男童铅中毒组行为问题发生率为29.63%,正常组为11.41%(P<0.05);女童铅中毒组行为问题发生率为18.39%,正常组为10.51%(P>0.05);女童铅中毒组攻击因子检出率高于正常组(P<0.01),男童铅中毒组违纪因子和多动因子检出率高于正常组(P<0.01)。结论血铅水平与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有密切关系;男童铅中毒比女童铅中毒更易出现行为问题;建议对有行为问题的学龄前儿童常规开展血铅测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孕妇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发病情况,探讨两者之间的联系,从而达到预防妊娠期糖尿病的目的 .方法 回顾性分析150例孕妇的病历资料,其中PCOS组60例,正常组90例,比较两组组间及组内肥胖与非肥胖孕妇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发生率.结果PCOS组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发生率为46.67%(28/60),正常组为5.56%(5/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3.95,P<0.01).肥胖PCOS孕妇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发生率为57.89%(22/38),非肥胖PCOS孕妇为27.27%(6/2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5,P<0.05).肥胖正常孕妇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发生率为6.06%(4/66),非肥胖正常孕妇为4.17%(1/24),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3,P>0.05).结论 PCOS孕妇并发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风险高,尤其是肥胖患者,要密切监测血糖,以便及早干预、及时预防.  相似文献   

8.
儿童单纯性肥胖与心理行为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儿童单纯性肥胖与心理行为的关系以及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 父母问卷及自制的一般情况问卷对 100例肥胖儿童和 200例正常儿童进行测查, 研究其行为问题并加以比较。结果: 肥胖组行为问题发生率 37. 00%, 高于对照组的 14.50% (χ2 =19.668, P<0 .01), 且随着肥胖程度的增加, 发生的频率和种类也相应增多。肥胖组与对照组各行为因子进行比较, 4~5岁男童组不成熟因子、分裂样因子的差异有显著性 (P<0 .05); 4~5岁女童组肥胖因子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0 .01); 6 ~11岁男童组强迫性因子、体诉因子、违纪因子的差异有显著性 (P<0. 05), 攻击因子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0. 01); 6~11岁女童组性问题因子、违纪因子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0. 01)。结论: 单纯性肥胖儿童较正常儿童存在更多的行为问题, 应根据肥胖儿童的行为特征, 制定行为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学龄前儿童焦虑的发病特点,探讨学龄前儿童焦虑与行为问题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编制的"儿童基本情况调查"和"Spence学前儿童焦虑量表"对抽取的970例幼儿园学龄前儿童的基本情况、行为问题、近3个月的焦虑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①970例学龄前儿童总焦虑阳性检出率高(15.2%),各焦虑维度的阳性检出率为5.7%~25.6%,阳性检出率从高到低为分离性焦虑(25.6%)、强迫冲动障碍(24.5%、广泛性焦虑(14.4%)、躯体伤害恐惧(6.0%)和社交恐惧(5.7%),躯体伤害恐惧在不同性别中的检出率存在显著性差异,女孩多于男孩(χ2=8.482,P<0.01);其他焦虑阳性检出率的性别差异均不显著(均P>0.05);②学前儿童行为问题的阳性检出率高,其中排在前3位的行为问题分别为咬指甲(17.3%)、多动(16.5%)、遗尿(8.4%);③学前儿童焦虑与口吃(χ2=6.471,P<0.05)、遗尿(χ2=6.251,P<0.05)、尿频(χ2=12.320,P<0.05)、交流差(χ2=22.655,P<0.05)、抽动(χ2=5.845,P<0.05)、多动(χ2=8.040,P<0.05)和咬指甲(χ2=6.220,P<0.05)这些常见行为问题关系密切.结论 学龄前儿童焦虑与行为问题较为普遍,通过对儿童外在行为问题的早期识别,有助于发现儿童内在的焦虑,及时进行相应的干预,从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长宁区儿童饮食行为问题发生的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的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长宁区1-6岁儿童采用整群系统抽样,对儿童照养人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儿童的饮食行为现状和影响因素.结果 儿童饮食行为问题发生率为45.20%.而家长报告的儿童饮食行为问题为59.57%.与儿童饮食行为问题有关的因素为:儿童年龄(χ2=27.572,P<0.001)、呼吸道感染频率(χ2=8.418,P<0.05)、便秘(χ2=33.217,P<0.001)、胃食管返流(χ2=9.152,P<0.01)、气质(χ2=58.184,P<0.001)、照养人的饮食行为(χ2=10.035,P<0.01).结论 1-6岁儿童饮食行为问题发生率高.对高发人群要重点加强饮食行为的培养和干预;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类化于照养人饮食行为问题,应开展饮食行为问题的家庭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11.
WILLSON GF 《Royal Society of Health journal》1958,78(3):274-80; discussion 280-1
  相似文献   

12.
13.
In 1971 triceps skinfold thickness was measured in a sample of 6-14-year-old children attending school in Aylesbury, Buckinghamshire. The sample consisted of 1,243 boys and 1,183 girls. In both boys and girls triceps skinfolds tended to increase with age, this being most marked in the girls. If a 25 mm triceps skinfold is taken as indicating obesity, then 32·4% of the 14-year old girls and 3·6% of the 14-year-old boys would be classified as obese. Comparison with the findings of the 1959 study of London schoolchildren suggests that obesity in 14-year-old girls has become more prevalent.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