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脊柱畸形行硬膜外麻醉常常感到棘手 ,我院自1993年 3月~ 2 0 0 0年 3月 ,对 39例脊柱畸形患者实施了硬膜外麻醉 ,现总结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脊柱畸形 2 9例 ,男 19例 ,女 10例 ,年龄最小 2 4岁 ,最大 80岁 ,体重 4 5~ 70kg。脊柱畸形类型胸椎侧凸 8例 ,胸腰椎侧凸 9例 ,腰椎侧凸 6例 ,腰椎前凸 2例 ,腰椎后凸 4例。手术种类 :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膀胱切开取石术 ,肾盂切开取石术 ,疝修补术 ,下肢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等。本组均行连续硬膜外麻醉 ,穿刺间隙根据不同种类手术 ,尽量避开脊柱畸形段 ,选择靠近正常或脊柱畸形段近似正常的椎…  相似文献   

2.
[病例] 男,37岁,体重56 kg.患强直性脊柱炎20年.因胆囊息肉入院拟行电视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查体:脊柱呈强直位,前屈及侧屈受限,胸椎棘突间隙清楚,颈部活动受限,活动度约30°.术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正常,心电图检查及摄X线胸片未见异常.考虑全身麻醉行气管内插管较困难,试行持续硬膜外阻滞,经胸9-10正中入路行硬膜外间隙穿刺,穿刺顺利,向头侧置管顺畅,注入2%利多卡因4 mL+6 mL,针刺法测得阻滞平面为胸4~腰2,手术顺利,历时20 min,术中麻醉满意.  相似文献   

3.
[病例] 男,37岁,体重56 kg.患强直性脊柱炎20年.因胆囊息肉入院拟行电视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查体:脊柱呈强直位,前屈及侧屈受限,胸椎棘突间隙清楚,颈部活动受限,活动度约30°.术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正常,心电图检查及摄X线胸片未见异常.考虑全身麻醉行气管内插管较困难,试行持续硬膜外阻滞,经胸9-10正中入路行硬膜外间隙穿刺,穿刺顺利,向头侧置管顺畅,注入2%利多卡因4 mL+6 mL,针刺法测得阻滞平面为胸4~腰2,手术顺利,历时20 min,术中麻醉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两点穿刺甲磺酸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腰椎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103例腰椎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腰-硬联合麻醉(CSEA)组62例,硬膜外麻醉(EA)组41例.CSEA组选择2个穿刺点:①选择胸12~腰1间隙硬膜外穿刺向尾侧置入硬膜外导管3.0 cm.②在腰3-4间隙或腰椎板缺如处,以25 G笔尖式蛛网膜下腔穿刺针穿刺,见脑脊液(CS)回流后用15~20秒的时间注入0.298%甲磺酸罗哌卡因3ml.EA组选择胸12~腰1或腰1~2间隙进针,向尾侧置人硬膜外导管3.0 cm,分次注入0.447%甲磺酸罗哌卡因10-15 ml.观察麻醉起效时间、维持时间、麻醉平面,止痛效果,下肢运动功能及血压、心率、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①麻醉起效时间CSEA组2~5分钟,EA组12~15分钟;维持时间两组均在2.5~3.0小时;麻醉平面平均在胸8.②止痛效果:CSEA组I级53例(85.48%),Ⅱ级9例(14.52%),Ⅲ、Ⅳ均为级0例(0.00%),止痛效果完善,起效快,EA组I级16例(39.02%),Ⅱ级20例(48.78%),Ⅲ级4例(9.76%),Ⅳ级1例(2.44%),止痛效果较好,起效慢,两组止痛效果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③两组下肢运动阻滞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术中血压、心率、呼吸两组无差异,SpO2均在98%以上.结论:在腰椎手术中行两点穿刺甲磺酸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效果优于硬膜外麻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两点穿刺甲磺酸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腰椎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103例腰椎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腰-硬联合麻醉(CSEA)组62例,硬膜外麻醉(EA)组41例.CSEA组选择2个穿刺点:①选择胸12~腰1间隙硬膜外穿刺向尾侧置入硬膜外导管3.0 cm.②在腰3-4间隙或腰椎板缺如处,以25 G笔尖式蛛网膜下腔穿刺针穿刺,见脑脊液(CS)回流后用15~20秒的时间注入0.298%甲磺酸罗哌卡因3ml.EA组选择胸12~腰1或腰1~2间隙进针,向尾侧置人硬膜外导管3.0 cm,分次注入0.447%甲磺酸罗哌卡因10-15 ml.观察麻醉起效时间、维持时间、麻醉平面,止痛效果,下肢运动功能及血压、心率、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①麻醉起效时间CSEA组2~5分钟,EA组12~15分钟;维持时间两组均在2.5~3.0小时;麻醉平面平均在胸8.②止痛效果:CSEA组I级53例(85.48%),Ⅱ级9例(14.52%),Ⅲ、Ⅳ均为级0例(0.00%),止痛效果完善,起效快,EA组I级16例(39.02%),Ⅱ级20例(48.78%),Ⅲ级4例(9.76%),Ⅳ级1例(2.44%),止痛效果较好,起效慢,两组止痛效果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③两组下肢运动阻滞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术中血压、心率、呼吸两组无差异,SpO2均在98%以上.结论:在腰椎手术中行两点穿刺甲磺酸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效果优于硬膜外麻醉.  相似文献   

6.
在临床麻醉中,硬膜外间隙穿刺术时有意外硬脊膜穿破的发生,原因大多是由于麻醉医师对该病例之“硬膜外间隙穿刺进针深度”估计失误而进针过深所致。本研究旨在探索一种通过性别、年龄以及其他几项常用易测之人体形态指标预测成人腰部硬膜外穿刺进针深度之方法。1 资料与方法取需腰部硬膜外麻醉而选第2~3腰椎棘突间隙作直入法硬膜外穿刺的择期手术病人为研究对象,除外硬膜外麻醉失败者、意外硬脊膜穿破者和患有影响所测人体形态指标的并发症者,共收集病例59例,其中男26例,女33例,测量并记录硬膜外穿刺进针深度、身长、坐高、体重、胸围、腹…  相似文献   

7.
脊柱结核患者的护理与健康教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脊柱结核占骨关节结核疾病中的首位,绝大多数为椎体结核,发病部位以腰椎为主,胸椎次之,胸腰段、腰骶段、颈椎和骶尾椎较少。治疗中除了正规化疗和手术外,患者的心理、劳逸、饮食起居等都对病程有重要的影响。6年来,我们对48例脊柱结核患者采用分阶段健康教育对策的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60例小关节紊乱症,胸腰脊柱正位片分析。划定了棘突中心线、棘突边线、用来检查小关节紊乱判定移位方向,同时测量了腰准小关节间隙,对x线诊断此病有一定作用。诊断方法: 看小关节间隙。腰椎小关节面呈矢状面,与x线投照射线垂直,可在正位片显示出小关节间隙,胸椎小关节面呈冠状面排列,下部胸椎小关节面呈  相似文献   

9.
柴静  蔺习凤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0):2839-2840
对2004年1月至今我院实施的46例骨科脊柱手术俯卧位适宜度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男性29例,女性17例,年龄32~65岁,胸腰椎8例,腰椎24例,腰骶椎14例。麻醉方式采取硬膜外麻醉或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其中硬外32例,全麻14例,手术时间为2.5~7小时,出血量在400~25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肥胖患者两种低位硬膜外穿刺法的成功率、置管顺利度及术后腰痛的发生率。方法对120例盆腔及下肢手术的肥胖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旁入法,B组为直入法,作为对照组。每组各60例。A组结合人体脊柱解剖特点,采用棘突中点旁开1.5cm处为穿刺点,沿对应棘突进行穿刺;B组采用直入法以棘突间隙中点为穿刺点,垂直进针。观察两组病人穿刺的成功率、置管顺利度及术后腰痛的发生率。结果A组穿刺成功率98.33%,B组为66.67%,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置管顺利度96.7%,B组为56.7%。具有显著差异性(P<0.01)。A组术后腰痛的发生率3%,B组为20%,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结论肥胖患者低位硬膜外棘突中点旁入法优于直入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剖宫产手术腰-硬联合麻醉腰穿针刺穿硬膜的反应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硬联合麻醉(CSEA)广泛应用于择期剖宫产手术,因为鞘内阻滞可迅速提供手术麻醉条件,而硬膜外腔置管使得镇痛时间延长,可弥补斑块样阻滞不全并提供手术后镇痛.腰-硬联合麻醉时,使用"针内针"技术,当硬膜外穿刺成功,腰穿针刺破硬膜、向硬膜外腔置管时,很多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感觉(疼痛、酸胀感、挤压感或异感).  相似文献   

12.
张增军  马玉飞  崔和平 《河北医药》2010,32(10):1261-1262
既往脊柱手术史曾被认为是椎管内麻醉的相对禁忌证。腰椎手术后,患者的局部解剖发生改变,使穿刺和置管更为困难和复杂。本文总结了10年来78例腰椎再次手术患者施行两点穿刺腰一硬联合麻醉(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aesthesia,CSEA),效果满意,并与49例硬膜外麻醉(epidural anaesthesia,EA)下施行此类手术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1975年至1984年应用硬脊膜外腔阻滞作横位难产内倒转抽产14例,受术者年龄为24~39岁,胎次系1~6胎,入院时胎儿均有一上肢由阴道脱出,上肢脱出距入院时间最短为4小时,最长为20小时。入院后检查无子宫破裂。已为死胎者,应用阿托品0.5毫克,鲁米那0.1作麻醉前用药,给予输液以保持静脉通畅。穿刺点为胸11至腰2棘突间隙,以胸12~腰1间隙穿刺最多,14例均采用单次硬膜外麻醉,用1%利多卡因作为麻醉剂,剂量为180毫克至300毫克,以240毫克应用最多。麻醉及手术均成功。手术最短时间为3分,最长为1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超声定位腰椎间隙在肥胖产妇腰硬联合麻醉穿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择期行剖宫产手术的足月妊娠产妇60例,体重指数≥30 kg/m^2,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超声组,每组30例。记录两组产妇的年龄、身高、体重、孕周、定位时间、穿刺次数、穿刺成功时间,记录麻醉操作过程中出现神经刺激征象、硬膜外置管出血、硬膜穿破后头痛及麻醉后腰背痛例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超声组定位时间显著延长,一次成功率显著提高,穿刺成功所需时间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组神经刺激征象、硬膜外置管出血及麻醉后腰背痛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定位腰椎间隙有利于提高肥胖产妇腰硬联合麻醉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麻醉穿刺时间及麻醉穿刺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脓肿清除治疗脊柱结核伴椎旁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我院2009年10月-2013年10月收住脊柱稳定性无明显影响且无神经症状脊柱结核患者218例,其中男135例,女83例,年龄14-68岁,平均年龄36.7岁,颈椎结核14例,胸椎结核76例,腰椎结核84例,颈胸段10例,胸腰段34例,观察脊柱结核脓肿的流注情况,采用不同手术入路进行脓肿清除方法治疗,术后复查CT观察脓肿清除状况。结果分别采用不同手术入路进行脓肿清除,术后CT检查示脓肿清除彻底。结论采用不同手术入路进行清除脓肿,持续引流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硬膜外麻醉后病人常诉腰背部疼痛。本文对我院268例在Tuohy针勺状口均与脊柱纵轴平行的情况下,按直入法和侧入法行硬膜外穿刺,对病人在术后腰背部疼痛的情况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268例均选择既往无腰痛史,脊柱活动正常的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直入法穿刺组(直入组)和侧入法穿刺组(侧入组)。Tuohy针勺状口均与脊柱纵轴平行,且1次穿刺成功。1.2 观察记录穿刺方法:随访术后腰背部不适、疼痛程度、持续时间、评级并作统计学处理。1.3 腰痛分级标准:(1)无:平卧时腰部无不适,可自行坐起;  相似文献   

17.
<正>脊柱结核约占骨、关节结核的48%,其好发部位以腰椎多见,其次为颈椎、胸椎、胸腰椎,而发生在颈胸段结核(cervi-cothoracic spinal tuberculosis,CTSTB)约占整个脊柱结核的5%。颈胸段包括C7~T3椎间盘及椎体及其附属结构,解剖上颈胸交界处是颈椎前凸与后凸性胸椎之间的过渡区。因为颈椎是负重结构,结核破坏这些椎体常导致脊柱不稳、严重后凸畸形、大面积椎旁脓肿和进行性神经功能缺损,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痛苦。因此应当尽早手术,清除病灶,重建颈胸结合部的稳定性。结核病灶清除,神经压迫的解除,脊柱后凸的复位及脊柱稳定性的重建和维持是CTSTB手术治疗的主要目的。单纯前路手术具有直视下操作,根治性清创,更广泛  相似文献   

18.
蒋兴明  刘祥平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7):2323-2323
自1996年开始采用普通硬膜外针和5G腰穿针施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临床应用56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56例,年龄21~50岁,其中泌尿科2例,骨科6例,妇科10例,产科剖宫产38例。1.2麻醉前准备:术前30分钟肌注安定10mg,阿托品0.5mg,开放静脉通道,输液300~500ml。1.3方法:选用L2~3或L3~4间隙,普通硬膜外穿刺针斜面与脊柱正中线成90度,穿刺成功后,选用5G腰穿针插入硬膜外针,刺破硬脊膜和蛛网膜,待脑脊液出现于针尾,注入0.5%重比重布比卡因2ml(10mg)或0.75%布比卡因1.4ml(10mg),随后拔出腰穿针,将硬膜…  相似文献   

19.
<正>脊柱结核是骨科的常见病,占全身骨、关节结核病的首位,其中以腰椎结核多见,其次为胸椎结核、颈椎结核。2009-02—2011-11笔者所在科对22例胸腰椎结核患者进行了病灶清除、椎体减压及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2例。男16例,女6例;年龄22~67岁。胸椎结核4例,腰椎结核16例,胸腰椎结核2例;其中入院时已伴有完全截瘫2例,不全截瘫3例。所有22例术后随访6~12个月,恢复良好,其中1例截瘫患者能下床行走。  相似文献   

20.
目前,全球结核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脊柱椎体结核约占所有骨关节结核患者的50%~75%,青壮年居多,女性略多于男性,多发于身体负重较大的胸椎(40.3%)、腰椎(35.97%)、后依次为胸腰椎(12.77%)和腰骶椎(7.36%)等[1].其致残率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大.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脊柱结核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应重视脊柱生理弧度和生物力学稳定性的重建,以纠正和降低脊柱畸形与肢体瘫痪的发生率,但对于内固定手术的方式仍然存在较多争议.本组对5例胸、腰椎结核患者,行一期前路/后路矫形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骨移植的方式进行手术治疗,以探讨脊柱结核的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