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盱江医学的命名、属性、描述及研究的时间节点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所谓“旴江医学”,是指自唐宋以后至清朝末年,在江西旧建昌、临川一带的盱江流域所形成的一个医学群体,具有名医众多、医著丰硕、专科悉备、建树博深的鲜明特色,是我国地方医学中的一朵奇葩,为丰富中医药学的理论和临床作出了宝贵贡献.  相似文献   

2.
新专栏征稿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双月刊)已全面改版,以下重点栏目面向全国征稿: 旰江医学本栏目征集与江西盱江医学相关的临床、药学、养生、文化等各类研究论文。盱江医学地域涉及广昌、南丰、南城、黎川、资溪、金溪、乐安、宜黄、崇仁、临川、东乡、丰城、清江(樟树)、进贤、新建、南昌等县市。盱江医学人物包括祖籍在吁江流域以及在该流域有医事(药事)活动的医家和文化名人。  相似文献   

3.
江流域(江西抚州地区),历代名医辈出,数以百计闻名于世的杰出医学家,形成了一支独秀的“江医学”群体。被誉之为江西历史十大名医的陈自明、危亦林、龚廷贤、李、龚居中、黄宫绣、谢星焕等人的光辉学术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以当地的历史资料为证据,探讨这“名医之乡”的奥秘,研究“江医学”的形成因素。作者认为“才子之乡”“繁荣之河”“制药之邦”“尚学之域”“著书之风”“尊医之俗”是其名医辈出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旴江医学,分布于江西省旴江(今名抚河)流域,古往今来,名医代出,医学繁盛.通过文献考证,认为盱江发源于江西省抚州市广昌县,贯抚州市,终于南昌及余干县的赣江和东鄱阳湖处,通长江达东海.旴江干、支流涉及之区域,就是旴江医学分布之地域.旴江的干、支流遍及广昌县、南丰县、南城县、黎川县、资溪县、金溪县、乐安县、宜黄县、崇仁县、抚州市区(临川区)、东乡县、丰城市、樟树市、进贤县、南昌县、南昌市区、新建县、余干县等18个县市.此外,旴江注入东鄱阳湖,滨临东鄱阳湖的都昌、永修、鄱阳以及南昌市下辖的安义等4个县,根据地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之内涵,仍应该属于盱江医学地域分布范畴.鉴于此,认为旴江医学之地域,分布于江西省的22个县市.盱江医学,伴随着盱江流域,兴起和繁盛于抚州市区域,发展于南昌市区域.  相似文献   

5.
金溪县为盱江流域所含16个县市之一,自古医学文化昌盛名医辈出,江西古代十大名医中龚廷贤、龚居中两位均出自本县.通过对浒湾书铺街及名医龚廷贤故居的实地考察,探寻其医学文化遗迹,提出应对金溪本地名医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对濒临毁坏的医学遗址进行保护修缮,进而将地方医学文化的研究与开发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6.
从公元前西汉下溯至民国,纵观旴江医学二千余年的发展,记述旴江(盱江)干、支流主要涉及的广昌、南丰、南城、黎川、资溪、金溪、乐安、宜黄、崇仁、抚州、东乡、丰城、清江、进贤、南昌、新建等16县、市在医药领域发生的重要事件,呈现旴江流域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医学流派和药帮技术前后相袭传承之历史源流。  相似文献   

7.
地域医学,有着"行政医学区域"和"地理医学区域"的不同属性。旴江医学,1988年由杨卓寅教授提出,他指出旴江医学地域分布于"旴江流域",应属于"地理医学区域"。经调查和考证,旴江的干支流涉及流域内的16个县市,有医家963人、医籍684种,江西古代10大名医中有8人出自旴江流域。认为,开展地域医学的区域属性及地域分布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深入至流域全境的各县市探寻其医学史,促进旴江全流域医家、医籍、遗迹等诸方面的发掘、整理、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8.
“旰江医学”形成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旰江流域,历代名医辈出,数以百计闻名于世的杰出医学家,形成了一支独秀的“旰江医学”群体。被举之为江西历史十大名医的陈自明、危亦林、龚廷贤、龚廷贤、黄宫绣、星焕等的人的光辉学术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 当地的历史资料为证据,探讨这“名医之乡”的奥秘,研究“旰江医学”的形成因素,作者认为“才子之乡”“繁荣之间”“制药之邦”尚学之域““著书之风”“尊医之俗”是其名医辈出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喻嘉言,名昌,号西昌老人(公元1585~1864年),江西南昌新建县人。一生精研医学,往来于南昌、靖安之间,后寓江苏常熟。所到之处,都以医学著名。是明末清初具有革新精神的医学家。有《尚论篇》、《寓意草》、《医门法律》等著作流传于世.其中《医门法律》一书,可说是荟萃了他一生学术经验之精华。今不揣浅陋,就喻氏论治燥病的学术观点作一简介,并提出一些个人的学习体会,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0.
<正>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始建于1957年,是一所集医、教、研、防于一体的大型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医院核定床位1000张,有一级科室22个,二级科室54个,其中临床科室50个,医技科室14个。各科人员配备齐全,学历结构、专业结构及职称结构合理。共有医师584名,其中本科以上学历毕业医师占98.11%,研究生学历占全院医师总数37.67%,正、副高职称资格医师占全院医师总数28.42%。目前医院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3个,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联合)1个,上海市医学重点专科4个。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联合)1个。医院有上海市名中医1人,入选国家级及省市级人才培养计划共计71人。共有博士研究生导师、硕  相似文献   

11.
张介宾(公元1563年——公元1640年),字会,号景岳,明·会稽山阴人(今浙江绍兴),中国医学史上有名的医学家。《浙江通志》论其医求“以扶元气为主,谓河间、丹溪立论稍偏,后世寒凉之弊多减元气。”《会稽县志》述其“医法东垣立斋”喜用温补,乃“医求中杰士也”。所著《类经》、《景阳全书》、《质疑录》等书,凡二百数十万言,其论综覈百家,剖悉微义,平正通达。对于中医基本理论,颇多发  相似文献   

12.
除疾褚澄 [简介]《除疾》是选自南齐人褚(楚)澄的《褚氏遗书》。褚澄(?——公元483年)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南齐吋做过吴郡太守,左民尚书等官。史书记载他精通医术,曾给百姓看过病,“所著医论十篇,世称《褚氏医书》”。《古今医统》以为此书其中有两点文字“妄谬”“疑为后人托名之作”;我们以为这些“妄谬”可能展转传抄中形成的。《除疾》一篇主要谈治病的原则,作者生活在佛教迷信四处弥漫的社会里,尚能坚持我国医学的朴素唯物主义传统,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相似文献   

13.
<正> “新安”系今安徽歙县、休宁、绩溪、黟县、祁门、屯溪以及江西婺源等六县一市的古称。因祁门县西之新安山而得名。据统计,自东晋至清末,新安仅有史著可查的名医就有589人,有255人撰写了461部医学著作。这些医著中,张果的《医说》是现存最早记载了大量医学史料的著述。吴昆的《医方考》是我国等一部注解医方的专著。江瓘《名医类案》是第一部总结历代医案的著作。而徐春圃的《古今医统大全》、程杏轩的《医述》被有关专家列为我国十大古医著之一。此外,徐春圃还发起组织了我国  相似文献   

14.
(上接《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 0 0 3年第 3期第 2 4页 )3.2 以朱丹溪为标志的医学文化中心南移的完成3.2 .1 朱丹溪医学思想的形成 朱震亨 (公元12 81~1358年 ) ,字彦修 ,元·浙江义乌县人。朱震亨早年并非学医 ,而是师从许文懿学习理学 ,《丹溪翁传》中对此有详细记载 :“翁自幼好学 ,日记千言。稍长 ,从乡先生治经 ,为举子业。后闻许文懿公得朱子四传之学 ,讲道八华山 ,复往拜焉……遂为专门。”可以说 ,朱丹溪在理学上已取得比较大的成就 ,传记中亦详细地记载了他学医的原因及经过 :“一日 ,文懿谓曰 :‘吾卧病久 ,非精于医者 ,不能以…  相似文献   

15.
《医学入门万病衡要》又称《医衡》,洪参歧(正立)撰。洪氏生卒年月不详,生平事迹亦鲜为人知。据《医衡·上官(金立)序》曰:“余昆弟素不事医,日侍先大人文孝公疾,调治药饵,朝夕以之。得洪生《医衡》数帙,其说甚约,其理甚精。读者不病其浩繁,作者已究其奥旨。”是序作于顺治乙末年(公元1655年)。又据《医籍考》“周亮工曰:歙人洪参歧,以医名吾梁,著有《医衡》,王雷臣为复刻之。”按周亮工,明崇祯进士,仕清为户部右侍郎。因知洪氏是明末清初悬壶外籍(今河南开封一带)的歙县医家。 洪氏因当时医书极博,苦无统要;且皆各自成册,或方未备,或义太简,学者多所不便,而以内  相似文献   

16.
《医说》是一部祖国医史文献资料的汇编,为研究医史的良好参考资料。作者张杳,字季明,新安(今河南省新安县)人,宋代医家。据朝奉大夫罗顼为《医说》作序云:“张杲季明,自其伯祖子充,以医显京洛,间受知于范忠宣。其祖子发,盖学于伯祖而有得者也。于是其父彦仁继子发而术更妙,于充深微所衍,固三世之医也。”可见张杲出身子医学世家。张杲欲博观远览,弘畅其道,凡书之有及于医者,皆记之,故书名谓《医说》。他将平时“目览之文,耳听之说”,凡是有关医药方面的内容,都一一记录,历时三十余载,于公元1224年编成。  相似文献   

17.
万全《幼科发挥》调理脾胃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全(公元1495—1585年),号密斋,湖北罗田人,祖籍江西豫章。早年习儒,仕途不达而业医。万氏理论上遵从《内经》、《难经》等医学典籍的学术思想,临证则取金元诸家之长,于儿科尤为推崇钱乙之术。万氏祖传三世为医,其禀承家传,尤专儿科,从医50余年,活人无数,乃一代儿科大家。他一生著述颇丰,而《幼科发挥》乃是“发《育婴家秘》之遗意而作”。书分四卷,其中卷三专论脾胃疾病,其理法方药俱备,所载医案颇为丰富,无不强调小儿脾胃之顾护,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8.
研究医史,离不开运用医学文献(当然其中也包括与医学内容有关的其他文献)。而正确运用医学文献,是我们医史研究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从这一侧面就能反映出医史研究者是否确有严谨的治学作风,克实求  相似文献   

19.
郭霭春教授主持编写的《中国分省医籍考》是一部很有特点的中医工具书,它另辟新路,利用地方志来讨搜医事,开分省著录之先河。通过对其中山东省所著录医家的生平以及医籍著作进行时代地域分布的研究,发现清代以前(包括清代)共收集到山东医家349人,医籍581种。山东各个朝代医家、医籍地域分布不均衡。其中先秦两汉时期仅有济南、淄博在地方志中有关于医家、医籍的记载,即扁鹊、淳于意、公乘阳庆等名医;魏晋南北朝,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使医学思想活跃,但是像徐熙家族等中医世家的南迁,令北方医学发展受到限制。宋金元时统治阶级对医学的重视支持,大批的医学人才涌现,像"儿科圣手"钱乙、注释《伤寒论》第一人的成无己。明清时期山东医家、医籍分别占总数的91%与87%,医家、医籍涉及到地级市有16个,其中以潍坊为多。通过梳理地区医学派衍,了解医家生平著作,借鉴医籍医术经验,不仅有助于拓展对中医文化理解的视野,也有利于促进山东中医学术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一、历史渊源中日两国,一海之隔,医学交流,源远流长。日本把中医学称为“汉方医学”,或以“东洋医学”之名来概括起源于中国、包括日本在内的东方传统医学。据史家考证,在日本神祗至大和时代前期(公元前1世纪),是日本固有医术(草昧时期)。大和时代(公元533年)起传入三韩医术(古代朝鲜马韩、弃韩、辰韩的统称),即“韩医方”。公元3世纪起(相当于我国东汉时代),日本与我国开始文化往来,公元6世纪中下叶(相当于我国南北朝时代),我国吴人智聪携《明堂图》及药书160余卷东渡,这应该是中国医学传日的开始。而日本史家认为中日医学交流始于公元7世纪,那是根据倭直福因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