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观察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启动子调控腺病毒介导的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丙氧鸟苷(HSV tk/GCV)自杀基因系统体外对人膀胱癌的选择性杀伤效应。 方法 利用不同感染复数(MOI)的重组腺病毒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感染膀胱癌细胞253J和人成纤维细胞MRC 5,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其感染效率。利用携带不同启动子的重组腺病毒Ad hTERT HSV/tk以及Ad CMV HSV/tk感染253J和MRC 5细胞,加入不同浓度GCV,MTT法观察受染细胞的存活率。 结果 重组腺病毒Ad hTERT EGFP能特异性转染253J细胞,其转染效率随重组病毒的MOI增加而升高(P<0. 01),MOI为1时转染率为8. 3%,MOI为1000时转染率达100. 0%;应用GCV处理后,Ad CMV HSV/tk对253J和MRC 5细胞均有杀伤作用,而Ad hTERT HSV/tk只杀伤253J细胞(P<0. 001),随着MOI和GCV浓度增加, 253J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 01),MOI为1、GCV浓度为1μmol/L时存活率为95. 4%,MOI为100、GCV浓度为1000μmol/L时存活率仅为6. 1%,并有旁观者效应。 结论 重组腺病毒携带EGFP报告基因可准确、简便地确定转染效率,hTERT启动子调控的重组腺病毒介导的HSV tk/GCV自杀基因系统对人膀胱癌细胞有靶向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tk)/丙氧鸟苷(GCV)基因治疗系统在体内外对人胰腺癌细胞的杀伤效应。方法:构建含HSV-tk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DOR-tk-neo,经病毒包装细胞PA317产生重组逆转录病毒,后者将HSV-tk基因转入人胰腺癌细胞系PC-2细胞内,筛选出稳定表达HSV-tk的细胞克隆PC-2/tk。测定PC-2/tk细胞在体外对GCV的敏感性及其旁观杀伤效应PC-2/tk细胞在裸鼠皮下成瘤,观察GCV的治疗作用。结果:GCV对PC-2/tk细胞有明显的杀伤作用,且其作用呈现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特点以及旁观杀伤效应,对母本细胞则无明显毒性。裸鼠腹腔注射GCV后对移植瘤有明显治疗作用。结论:表达HSV-tk的人胰腺癌细胞在体内外均可被GCV有效杀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单纯疱疹病毒Ⅰ型胸苷激素酶(HSV1-tk)结合环氧鸟苷(GCV),对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C4-2,PC3)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DNA重组技术构建含tk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经转染包装细胞系PA317,选择出高病毒滴度的生产细胞系(VPC)PCR,RT-PCR检测VPC内HSV1-tk基因的整合和表达,VPC与癌细胞按不同比例混合培养,以硫基罗丹明B(SRB)法测定GCV治疗后癌细胞生长情况。结果;经阳性克隆筛选,得到高滴度并能稳定表达HSV1-tk基因的VPC细胞,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HSV1-tk基因对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C4-2,PC3均具有杀伤效应,光镜下没有发现凋亡小体;经比较,HSV1-tk基因对PC3的治疗效果最好,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HSV1-tk基因对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有杀伤作用,其机制是通过细胞毒作用。  相似文献   

4.
腺病毒介导的双自杀基因对直肠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直肠癌的基因治疗方法。方法 用重组腺病毒介导外源胞嘧啶脱氨酶(CD)基因、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tk)基因转移到人直肠癌细胞系HR-8348,通过细胞集落形成实验、细胞存活率测定(MTT法),检测、分析CD和HSV-tk双自杀基因系统对肿瘤细胞的作用。结果 重组腺病毒介导的CD和HSV-tk自杀基因可在HR-8348细胞高效表达。用腺病毒穿梭质粒pAdCMV-Linkl(CD tk)、Linkl(-)、pAdCMV-Linkl(CD)、pAdCMV-Kinkl(tk)重组腺病毒感染HR-8348细胞,不加5-氟胞嘧啶(5-FC)、环氧鸟苷(GCV),各组肿瘤细胞的集落形成和存活率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应用5-FC、GCV后,pAdCMV-Linkl(CD tk)转染组细胞集落形成和存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AdCMV-Link(-)转染组(P<0.01),也低于pAdCMV-Linkl(CD)、pAdCMV-Linkl(tk)转染组(P<0.05)。CD和5-FC、HSV-tk和GCV系统联合使用较单一自杀基因系统对HR-8348直肠癌细胞的集落形成、细胞生长有更显著的抑制作用,对肿瘤细胞有更强的杀伤能力和“旁观者效应”。结论 CD和HSV-tk双自杀基因联合作为肿瘤基因治疗的一种手段和方法,较单一自杀基因具有更强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双自杀基因的应用对胆囊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和旁观者效应。方法脂质体法将CD和HSV-tk双自杀基因转染人PA317细胞,用其病毒上清转染胆囊癌细胞GBC-SD,G418筛选出阳性细胞(GBC-SD/CD tk,应用不同浓度的5-FC或(和)GCV,MTT法观察其杀伤作用;将不同比例的GBC-SD/CD tk和GBC-SD细胞混合,联合应用5FC和GCV杀伤,观察其旁观者效应。结果单独应用5FC或GCV均能对转染阳性的GBC-SD/CD tk细胞产生明显的杀伤效应,联合应用可以在较小的剂量下产生更大的杀伤作用;当阳性细胞比例达到20%时即可对半数细胞产生杀伤作用。结论双自杀基因的应用对胆囊癌细胞具有明显的杀伤作用,其旁观者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腺病毒介导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丙氧鸟苷(HSV-TK/GCV)自杀基因系统在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启动子调控下对人前列腺癌细胞的靶向性体外杀伤效应。方珐利用不同感染复数(MOI)的重组腺病毒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感染前列腺癌细胞LNCaP和人成纤维细胞MRC-5,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其感染效率;利用携带不同启动子的重组腺病毒Ad-hTERT-HSV/TK以及Ad-CMV-HSV/TK感染LNCaP和MRC-5细胞,加入不同浓度GCV,MTT法观察受转染细胞的存活率。结杲重组腺病毒Ad-hTERT-EGFP能特异地转染LNCaP,其转染效率随重组病毒的MOI增加而升高(P〈0.01),MOI为1时转染率为8.3%,MOI为1000时转染率达100%;应用GCV处理后,Ad-CMV-HSV/TK对LNCaP和MRC-5细胞均有杀伤作用,而Ad-hTERTp-HsV/TK只杀伤LNcaP(P〈0.001),随着MOI和GCV浓度的增加,LNCaP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1),MOI为1和GCV浓度为1μmol/L时存活率为95.4%,MOI为100和GCV浓度为1000μmol/L时存活率仅为6.1%,并有旁观者效应。结论重组腺病毒携带EGFP报告基因可准确、简便地确定转染效率;hTERT启动子调控的重组腺病毒介导的HSV-TK/GCV自杀基因系统对人前列腺癌细胞有靶向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7.
脂质体介导的HSV-TK基因治疗人膀胱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HSV-TK基因/GCV系统对人膀胱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以潮霉素磷酸转移酶和HSV-HK的融合基因(HyTK)作为目的基因,利用阳离子脂质体将其转入膀胱癌细胞株,检测其表达及GCV对转基因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RT-PCR检测证实HyTK在转基因细胞的表达,MTT法测定示GCV对EJ/HyTK细胞有明显的杀伤作用;其IC50值为2.4mg/L,而对其亲代EJ细胞无明显毒性(P<005)。按不同比例混合EJ/HyTK细胞和亲代EJ细胞,发现GCV不仅能杀伤转入TK基因的细胞,而且对其周围未转基因的膀胱细胞存在旁观者效应。结论HSV-TK基因/GCV系统可作为膀胱癌基因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HSV-TK)、野生型P53基因(wt-p53)联合治疗裸鼠肝癌的作用。方法:用6μl Dosper脂质体介导将1.5μgHSV-TK基因、1.5μg野生型p53基因转染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基因表达,四唑蓝比色(MTT)法测定其对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在0.8cm裸鼠肝癌模型单独或联合导入5μg基因后,结合应用前药无氧鸟苷(GCV)100mg/kg体重7-10d,分别观察肿瘤的生长情况。结果:单独导入wt-p53对肝癌细胞的抑制率为15%,与HSV-TK基因联用后,在GCV10μmol/L时,杀伤效率明显强于单用HSV-TK,但在GCV1000μmol/L时,两者间杀伤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鼠实验性肝癌,导入wt-p53后,肿瘤的生长受到抑制;wt-p53与HSV-TK/GCV联用后,在治疗的第8天就有4只(80%)裸鼠肿瘤完全消退,与HSV-TK/GCV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HSV-TK基因、wt-p53基因联合应用对裸鼠肝癌有显著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丙氧鸟苷(HSV-tk/GCV)自杀基因系统对体外胆囊癌细胞的杀伤效果。方法 将含有tk自杀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LtkSN经脂质体介导转染胆囊癌细胞,并测定不同浓度的GCV对转基因细胞GBC-SD/tk的生长抑制率;将GBC-SD/tk与未转基因细胞GBC-SD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噻唑蓝(MTT)法测定GCV对不同混合比例细胞的杀伤率,观察旁观者效应。结果 GCV对体外GBC-SD/tk细胞有明显的杀伤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并呈现剂量依赖性的特点。当GCV浓度为1、10、50、100、500mg/L时,杀伤率依次为6.8%、25.2%、54.5%、66.3%、89.3%;在混合细胞中,当GBC-SD/tk细胞所占比例分别是0、10%、20%、50%、70%、100%时,GCV对混合细胞的杀伤率依次为0、19.7%、40.3%、77.7%、88.0%、93.5%,提示存在旁观者效应。结论 HSV-tk/GCV自杀基因系统有望成为治疗胆囊癌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腺病毒载体介导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TK)基因对雄激素非依赖前列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探讨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 AIPC)基因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制备携带HSV-TK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TK),AIPC细胞PC-3细胞加入AdLacZ,滴度(MOI)分别为50、100、150、200、250.48 h后计算各滴度AdLacZ转染PC-3细胞的细胞感染率(%).转染后使用更昔洛韦(GCV)处理,浓度为10 mg/L,噻唑蓝(MTT)比色法观察AdTK/GCV对PC-3细胞的体外杀伤效应.结合电镜技术、流式细胞仪检测探讨AdTK/GCV对PC-3细胞的杀伤机制.结果 对体外培养的PC-3细胞杀伤实验表明,随着AdTK MOI增加及GCV剂量增加,细胞存活率逐渐降低.AdTKMOI为150和250时,GCV的半数致死最(IC50)分别为7.75 mg/L和5.00 mg/L.电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证实细胞死亡有细胞凋亡机制参与.AdTK/GCV处理后非转染PC-3细胞出现死亡,存在旁观者效应,效应强弱与AdTK转染、未转染细胞混合比例相关.结论 AdTK/GCV能有效杀伤雄激素非依赖前列腺癌PC-3细胞.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双自杀基因(胞嘧啶脱氨酶基因CD和胸苷激酶基因HSV-tk)的应用对乳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和旁观者效应。方法脂质体法将CD和HSV-tk双自杀基因转染入PA317细胞,用其病毒上清转染乳腺癌细胞MCF-7,G418筛选出阳性细胞MCF-7/CD tk,然后加入不同浓度的5-氟胞嘧啶(5-Fc)或/和丙氧鸟苷(GCV),MTT法观察其杀伤作用;将不同比例的MCF-7/CD tk和MCF-7细胞混合,联合应用5-Fc和GCV杀伤,观察其旁观者效应。结果单独应用5-Fc或GCV均能对MCF一7/CD tk细胞产生明显的杀伤效应,联合应用可以在较小的剂量下产生更大的杀伤作用;当阳性细胞比例达到20%时即可对半数混合细胞产生杀伤作用。结论双自杀基因的应用对乳腺癌细胞具有明显的杀伤作用.其旁观者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双自杀基因(胞嘧啶脱氨酶基因CD和胸苷激酶基因HSV-tk)的应用对 SW1990细胞的杀伤作用和旁观者效应.方法:脂质体法将CD和HSV-tk双自杀基因转染入PA317细胞,用其病毒上清转染胰腺癌细胞SW1990,G418筛选出阳性细胞SW1990/CD tk,然后加入不同浓度的5-Fc或/和GCV,MTT法观察其杀伤作用;将不同比例的SW1990/CD tk和SW1990细胞混合,联合应用5-Fc和GCV杀伤,观察其旁观者的效应.结果:单独应用5-Fc或GCV均能对转染阳性的胰腺癌细胞产生明显的杀伤效应,联合应用可以在较小的剂量下产生更大的杀伤作用;当阳性细胞比例达到20%时即可对半数细胞产生杀伤作用.结论:双自杀基因的应用对胰腺癌细胞具有明显的杀伤作用,其旁观者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联合应用双自杀基因对胆囊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 将GBC SD/CD tk细胞和GBC SD细胞分别接种于裸鼠皮下 ,观察前体药物应用前后肿瘤体积的变化。将CD和HSV tk自杀基因转染胆囊癌细胞GBC SD ,MTT法观察 5 氟胞嘧啶或 /和丙氧鸟苷的杀伤作用。结果 单独应用 5 氟胞嘧啶或丙氧鸟苷均能对转染阳性的胆囊癌细胞GBC SD/CD tk产生明显的杀伤效应 ,联合应用可以产生更大的杀伤作用 ,旁观者效应明显 ;GBC SD/CD tk和GBC SD细胞分别接种裸鼠后成瘤性无明显差别 ,转染组的杀伤作用明显 ,体内局部旁观者效应明显。结论 双自杀基因的应用对胆囊癌细胞具有明显的杀伤作用 ,其旁观者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14.
体外腺病毒介导的HSV-tk/GCV对产生AFP的人肝癌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腺病毒介导的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HSV-tk)/丙氧鸟苷(GCV)自杀基因系统在体外对人肝癌细胞的选择性杀伤效应。方法 采用含有甲胎蛋白基因启动子、增强子和HSV-tk基因的嵌合基因,插入腺病毒中形成重组腺病毒(AdrAFPTK),将该重组腺病毒分别感染体外培养的甲胎蛋白阳性人肝癌细胞BEL-7402和甲胎蛋白阴性人肝癌细胞SMMC-7721,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HSV-tk基因的转录表达,观察GCV对人肝癌细胞的选择性杀伤作用。结果GCV在体外对重组腺病毒转染的甲胎蛋白阳性的人肝癌细胞BEL-7402有明显的杀伤作用和“旁观者效应”,而对重组腺病毒转染的甲胎蛋白阴性的人肝癌细胞SMMC-7721无明显作用。结论 在体外,表达HSV-tk基因的甲胎蛋白的人肝癌细胞可被受甲胎蛋白基因表达调控序列控制的自杀基因HSV-tk特异性杀伤,表现出极高的细胞专一性。重组腺病毒AdrAFPTK可望用于肝癌的特异性基因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重组腺病毒载体,观察自杀基因对不同大肠癌细胞系的细胞毒作用。方法:利用重组腺病毒载体介导的胞嘧啶脱氨酶(CD)、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tk)融合基因感染人结肠腺癌细胞系LoVo、HCT-8和直肠腺癌细胞系HR-8348,通过细胞集落形成实验、细胞存活率测定(MTT法),检测和分析HSV-tk/丙氧鸟苷(GCV)、CD/5-氟胞嘧啶(5-FC)双自杀基因系统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和旁观者效应的大小。结果:Western Blot检测分析融合基因的表达,显示重组腺病毒介导的双自然基因可以在3种肿瘤细胞中表达。不加5-FC和GCV时,各转染组和对照组肿瘤细胞集落形成分别为:94、93、95;96、94,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5-FC(80.0mg/L)和GCV(0.8mg/L)浓度下3种肿瘤细胞存活率降至2.1%、4.3%和3.2%,与不同前药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感染细胞在混合细胞中比例仅仅占5%时,就能获得明显的旁观者效应,细胞杀伤率分别升至22.2%、34.8%和40.4%。结论:CD、TK融合基因联合联合双前药治疗能取得显著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胞嘧啶脱氨酶基因 (CD)、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 (HSV tk)共表达对裸鼠人肝门部胆管癌皮下移植瘤的治疗作用。方法 用转染有双自杀基因的包装细胞PA3 17产生的病毒上清 ,感染裸鼠肝门部胆管癌皮下移植瘤 ,给予前体药物 5 氟胞嘧啶 (5 FC) 5 0 0mg/kg体重和 /或无环鸟苷 (GCV ) 10 0mg/kg体重后 ,1次 /d ,共 10d ,观察肿瘤的生长情况。 结果 双自杀基因在裸鼠肝门部胆管癌皮下移植瘤中稳定表达 ,转基因组肿瘤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 (P <0 .0 1) ;CD tK / 5 FC GCV组、CD/ 5 FC组、tK/GCV组抑瘤率分别为 88.3 1%、63 .5 2 %、65 .0 5 %。双自杀基因组与单自杀基因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双自杀基因可明显抑制裸鼠肝门部胆管癌皮下移植瘤生长 ,较单一自杀基因有更强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逆转录病毒介导的双自杀基因对肝内胆管癌细胞HCCC-9810的杀伤作用,探讨肝内胆管癌的基因治疗方法。方法在脂质体的介导下将含有双自杀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PwzlneoCDglytk导人包装细胞PA317,经G418筛选后大量培养产病毒的阳性克隆PA317/CD tk细胞株,收集病毒上清,转染HCCC-9810细胞,再次经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双自杀基因的HCCC-9810/CD tk细胞株。用RT-PCR检测双自杀基因的表达。给予前体药物5-氟胞嘧啶(5-flourocytosine,5-FC)和(或)无环鸟苷(ganciciovir,GCV)后,用MTT法测定转基因组及未转基因组HCCC-9810细胞的存活率。结果双自杀基因在HCCC-9810细胞中可稳定表达,联合使用5-FC和GCV对细胞增殖的杀伤作用及旁杀伤效应高于单独使用5-FC或GCV。结论逆转录病毒介导自杀基因可有效杀死肝内胆管癌细胞,双自杀基因较单一自杀基因具有更强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