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药鉴定学有来源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四大鉴别方法。其中,来源、显微、理化鉴别法为近现代科学理论为基础形成,惟有性状鉴别法传承于中国古代本草学,是传承中医药传统的方法,其中丰富生动、形象的鉴别术语则是千年传承的智慧结晶。故以历版《中药鉴定学》教材中的中药性状鉴别法为例,阐述了性状鉴别中经验鉴别术语的表达形式和特点,分别以中药羚羊角和杜仲为例,用简练、形象的鉴别术语对其性状鉴别特征进行概述,并将此方法在教学中运用与创新,旨在弘扬这一有着千年传承和发展史的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2.
马丽 《光明中医》2021,36(2):F0003-F0004
中药经验鉴别术语是我国传统老药工以及药农中药鉴别经验的结晶,使用经验鉴别方法可以有效识别中药材质量的优劣,这是中药学从业人员的基本功。笔者选取8种中草药:龙胆、苍术、天麻、石菖蒲、太子参、牛黄、蕲蛇、五灵脂,对这8种中草药的性状鉴别特点以及经验鉴别术语进行总结,以期为中药从业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药材的鉴别方法很多,通常可分为原植物(植物、动物、矿物)的鉴别、药材外表性状的鉴别、显微镜观察(组织粉末)、物理及化学分析法、生物测定等鉴别方法。但最主要的还是中药材的经验鉴别法。它是我国广大中药人员普遍应用的综合法。几千年来,对中药材品种质量、真、伪优劣的鉴别,大都通过眼看、口尝、手摸、鼻嗅、水试、火  相似文献   

4.
中药鉴定分为性状鉴定、基源鉴定、显微鉴定和理化鉴定等多种方法。其中传统的性状鉴定又称经验鉴定,是我国广大劳动人民经过几千年在“神农尝百草”为起点的漫长岁月中,逐步积累发展的辉煌成果,对保证药品质量和人民用药安全有  相似文献   

5.
目的:阐述中药经验鉴别的要的,更好的为临床服务。方法:概括总结长期的工作经验和理论知识。结果:中药性状鉴别比较容易掌握。结论:中药性状鉴别只要抓住药材的特征,与经验鉴别术语对号入座,注意观察药材的繁殖器官,气味及附着物,以及水试火试等方法,结合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的相关知识,就能分辨出药材的真伪,保证用药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中药传统的经验鉴定法,主要是性状鉴定。它是我国人民几千年来积累的鉴定经验。由于简便易行,不需要仪器设备,鉴定结果较为准确,故从古到今都是鉴定中药真伪、优劣的主要手段。它对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起着巨大作用。中药传统鉴定与祖国医学一样,历史悠久。在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的  相似文献   

7.
魏永泉 《中草药》1997,28(7):431-432
老药工传统中药鉴定常用术语,在鉴定中药材时具有形象、生动、易记等特点,是中药性状鉴别的宝贵遗产。作者收集整理术语达60条,供广大基层药学工作者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药鉴定学是鉴定中药的品种和质量,研究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它是在继承祖国医药学遗产和传统鉴别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科学理论知识和方法,研究和探讨中药的来源、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等内容的一门学科。是中药专业开设的最主要的专业课之一。新版《中药鉴定学》教材(任仁安主编)在原版教材记述内容的基础上,新增了中药拉丁名和  相似文献   

9.
李德秀  朱阳春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0):2014-2016
中药材经验鉴别术语形象地概括了中药材性状鉴别特点。这些术语形象生动,言简意明。具有这些特征的药材,一般为正品、真品;而伪品或混淆品则不具备这些特征。现将常见中药的经验鉴别术语解释如下。1一包针药材千年健根茎的折断面,呈纤维束样外露,形似一包针。2马头蛇尾瓦楞身海  相似文献   

10.
中药鉴定的方法,除基源鉴别外,一般尚有性状鉴别、理化鉴别和显微鉴别。随着医药事业的发展,中药材用量的不断增加,加上因各种因素引起的中药品种的变异,仅仅依靠中药老前辈们积累的以性状鉴别为主的经验鉴别方法已不能完全解决中药鉴定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在性状鉴别的基础上加上显微鉴别,就能够准确快速地区分一部分易混品种。现举几个实例: 一、马勃(紫色马勃)与大口静灰球的鉴别 马勃(紫色马勃)与大口静灰球BovistellaSinensis Lloyd的干燥子实体在外形上都呈扁圆形  相似文献   

11.
肖保国  王志阳 《光明中医》2016,(16):2430-2432
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了防风、柴胡、五味子、龙胆、白及、天麻等六种常用中药的经验鉴别及其常见伪劣现象经验鉴别方法;在鉴别过程中采用眼观、鼻闻、手摸、口尝、水试等简便的鉴定方法,鉴别它们的外观性状;应用经验鉴别术语,找到各自独特的鉴别特征;通过正品和伪劣现象不同点比较,找出鉴别差异点;综合分析,达到鉴别中药速度快,定性准确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人参、鹿茸鉴别常用术语解释孙寿芳山东省立医院250021人参、鹿茸鉴别常用术语,是中药老前辈在长期鉴别中药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这些术语既形象,又准确地描绘出人参、鹿茸的基本特征。它具有简便易学,便于记忆,容易掌握的特点。掌握这些行之有效的传统...  相似文献   

13.
中药性状鉴别是中药质量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中药的整体质量控制指标之一,是中药经验鉴别传承与创新面临的技术难题。现有国家标准及地方药材标准、炮制规范对中药性状的规定内容尚停留在文字描述层面,依靠人的感官判定,操作性亟待改进。据此提出了建立中药质量标准供性状鉴别用对照饮片和对照药材的建议,为中药性状鉴别的客观数字化研究提供基础支撑,有助于完善中药品质评价。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传统的中药材性状鉴别法进行传承和创新。方法:以传统的性状鉴别法为基础,采用智能手机、数码相机对中药材样品进行拍照,运用智能手机或电脑对已拍的中药材图像进行放大2~10倍后观察和鉴别,或上传互联网进行咨询、交流、讨论、分析和鉴别。结果:运用中药成像鉴别法后,体积较小的中药材、鉴别特征比较微小的中药材,性状鉴别特征被清晰的放大2~10倍,分辨率大幅度提高,能够更加直观、准确地鉴定中药,且通过互联网进行相关的咨询、交流和讨论,提高鉴定结果的可靠性、正确性。结论:中药成像鉴别法将传统的、经验的性状鉴定方法与现代科学技术有机的结合,把有着千年传承古老的性状鉴定法从眼观、手摸一瞬间提升到现代科技平台;是对中医药学的传承和创新;是中医药学与时俱进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21种贵重中药材的大试鉴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药材的性状鉴定是依据对照中药材的性状特征对药材进行真实性鉴别的方法。其中火试法是我国千百年来鉴别中药的宝贵经验的总结,该法简单、快速、易行,是保证药材质量行之有效的重要鉴定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张玉芹 《河北中医》2014,(1):106-106,108
中药鉴别的方法很多,通常分为性状鉴别(传统经验鉴别)、理化鉴别、显微鉴别等,有时需要几种方法配合进行鉴别。对于商品药材,从古至今主要依靠传统经验鉴别方法来辨别、区分真伪优劣,以保证中医用药的安全有效。火试法是传统经验鉴别重要方法之一,是利用火将中药饮片样品燃烧或烘焙,观察产生的气味、颜色、烟雾、声响、膨胀、熔融及燃烧程度等变化现象,以鉴别中药材及中药饮片的真伪优劣。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中药丹参饮片外观性状和内在成分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外观、色泽、质地、大小、气味等传统经验鉴别判定饮片质量,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饮片中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含量。对比实验结果的一致性。结果:传统经验鉴别与HPLC测定结果对中药丹参饮片的判定结果一致。结论:传统经验鉴别方法简便、可靠,可用于丹参饮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苗新生 《时珍国医国药》2003,14(11):708-710
传统中药经验鉴别法是祖国医药宝库中的一枝奇葩。历代中医、草医、药工、药农及药商在长期的采药用药实践中集累了宝贵的经验 ,总结出许多行之有效经验鉴别术语 ,内容极为丰富。它们或描述药材形态特征 ,或记载药材历史变迁 ,或说明其生境产地、商品规格、加工炮制 ,可谓形象生动、言简意赅。这些术语不仅涉及中药材的鉴定、采收加工 ,而且在药材商品流通中也广为应用。笔者根据多年实际工作经验 ,参考有关文献资料 ,收集有关常用植物类中药材商品术语 110条 ,力求用现代植物学知识给予简明准确的解释 ,现浅析如下 ,仅供从事中药材采收加工…  相似文献   

19.
4.掌握 1 2 0种中药材各品种项下内容 (【附注】部分除外 )。5.熟悉我国动物类中药的资源及应用情况 ,动物的命名及中药种类较多的动物门。6 .熟悉 6 0种中药材的来源、性状鉴别要点、有效成分或主要化学成分及其部分饮片的鉴别。7.熟悉 36种中药材的常见伪品 (或掺伪品、混淆品、劣质品、代用品、人工合成品、培育品 )的来源及主要鉴别点。8.了解动物类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历史 ,矿物类中药的应用概况。9.了解 4 0种中药材的来源、性状鉴别要点及其部分饮片的鉴别。(一 )植物药类1 .根及根茎类中药掌握 :狗脊、绵马贯众、大黄 *、何首乌 *、牛…  相似文献   

20.
马艳梅 《时珍国医国药》2001,12(10):905-906
中医历来重视药材的鉴别 ,因为其关系到中药的质量 ,关系到临床疗效。尽管理化和显微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中药材的鉴别 ,但传统的经验鉴别方法仍因其直观方便 ,沿用至今。笔者在对中药进行经验鉴别时 ,对老药工生动而形象的经验鉴别术语 ,屡屡用之 ,收获不小。现将几种贵重中药材的形状鉴别专用术语列举如下 :1 天麻1.1 鹦哥嘴天麻一端有红棕色干枯芽苞 ,酷似“鹦鹉嘴”,也称“红小瓣”。1.2 凹肚脐天麻另一端有自母麻脱落后的圆脐形疤痕 ,习称“肚脐眼”。1.3 点状环纹天麻表面纵皱纹 ,具环节 ,节上有点状的退化须根痕或膜质鳞叶。2 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