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诊断中多项临床试验方法的作用。方法收集1995~2000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104例PA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生化检查、体位激发试验、影像学检查与肾上腺静脉插管在诊断中的阳性率及符合率。结果(1)血醛固酮升高为筛选PA阳性率最高的检测指标。(2)醛固酮腺瘤患者生化异常较明显。(3)与手术病理比较,B超在醛固酮腺瘤和双侧肾上腺增生中的诊断符合率分为95.77%及73.33%;CT为98.51%及31.03%;体位激发试验以升幅30%为标准时在醛固酮腺瘤和双侧肾上腺增生中的符合率分别为61.11%及57.14%,以50%为标准时为72.22%及42.86%;肾上腺静脉插管的符合率为83.33%及100%。结论PA的诊断中,典型患者经血钾、血尿醛固酮及血浆肾素活性等筛查可明确诊断,但部分患者上述生化改变并不典型。体位激发试验结果在醛固酮腺瘤及双侧肾上腺增生中有部分重叠。影像学未能发现明显占位灶者可行肾上腺静脉插管检查。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主要包括2种病,即生成醛固酮腺瘤(APA)与双侧肾上腺增生(Bilateraladrenal hyperplasia,BAH)。过去认为 PA 发病率不高,预后也比较良性,现在证明 PA 病人左室肥厚、脑卒中、尿微量蛋白等损害一点不少,甚至还有高血压急诊(Am J Hypertens,2006,19:628)。近10年来由于醛固酮与肾素活性比(ARR)的临床应用,筛选出 PA  相似文献   

3.
正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是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因素,发病率在高血压人群中约占11%,较原发性高血压(EH)更易发生心脑血管病,对PA的早期诊断十分重要~([1])。双侧肾上腺增生(BAH)是临床最常见的PA类型,占PA的65%;而单侧醛固酮增多常见于醛固酮腺瘤(APA)和原发性单侧肾上腺增生,分别占PA的30%和3%~([2])。综合近年发表的最新研究,探讨PA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华高血压杂志》2008,16(5):385-386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主要包括2种病,即生成醛固酮腺瘤(APA)与双侧肾上腺增生(Bilateral adrenal hyperplasia,BAH).过去认为PA发病率不高,预后也比较良性,现在证明PA病人左室肥厚、脑卒中、尿微量蛋白等损害一点不少,甚至还有高血压急诊(Am J Hypertens,2006,19:628).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是继发性高血压常见的病因之一, 其病因分型诊断的金标准为肾上腺静脉采血(AVS)。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018年7月至2021年8月在南京鼓楼医院内分泌科诊断为PA并行AVS或单侧肾上腺切除手术患者的数据, 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了与单侧醛固酮优势分泌相关的因素, 并基于这些因素建立了诊断单侧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UPA)的预测模型:年龄<40岁, 血浆醛固酮浓度(PAC)>15 ng/dL, 肾上腺CT示单侧典型腺瘤, 自发性低钾血症。该预测模型可使14%的PA患者避免非必要的AVS。  相似文献   

6.
<正>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是继发性高血压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据报道其在普通高血压中约占10%,在难治性高血压中高达17%~23%~([1-2])。PA最常见的亚型是双侧肾上腺增生和醛固酮腺瘤,两者占PA的95%~98%~([3-4])。分型诊断对PA的治疗至关重要,有助于患者选择恰当的治疗策略。醛固酮腺瘤患者行瘤体切除术可纠正低血  相似文献   

7.
雷斌  蔡广  曾海城  庞亮亮 《心脏杂志》2009,21(3):400-402
目的 分析和比较两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患者胰岛素敏感性及其治疗前后胰岛素敏感性与病情的关系。方法 本院确诊PA患者32例,其中肾上腺皮质腺瘤(APA)20例,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HA)12例,观察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血压、血浆醛固酮、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PA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140±8.6)mmHg]、舒张压[(82±9)mmHg]、空腹胰岛素[(7.6±1.8)mmol/L)]、空腹血糖[(5.0±0.7)mmol/L]、HOMA-IR(1.6±0.4)均低于治疗前[收缩压(178±10)mmHg、舒张压(105±11)mmHg、空腹胰岛素(10±3)mmol/L、空腹血糖(5.6±1.1)mmol/L、HOMA-IR(2.4±0.9),均P<0.01];治疗前IHA组血浆醛固酮水平[(228±52)ng/L]低于治疗前APA组[(344±41)ng/L,P<0.01)];治疗前IHA组胰岛素抵抗患者所占百分率(58%)显著高于APA组(20%,P<0.05);APA手术组醛固酮水平(82±23)ng/L低于治疗前[(344±41) ng/L,P<0.01)];治疗后APA组血钾(4.0±0.4)mmol/L、HIA组血钾(4.1±0.4)mmol/L分别较治疗前[(3.2±0.4)mmol/L、(3.4±0.3)mmol/L]高(P<0.01)。结论 PA患者部分存在胰岛素抵抗。PA患者在进行肾上腺腺瘤切除或应用螺内酯治疗后胰岛素敏感性可有一定程度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的患病率,并分析PA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就诊于东莞市中医院内科门诊高血压患者640例,于清晨9∶30~10∶30患者起床2小时后,取坐位5~15 min后采血测定血浆醛固酮(ALD)水平和肾素活性(PRA),计算血浆醛固酮/血浆肾素活性比值(ARR)。ARR≥30且ALD水平≥15 ng/dL的患者接受开博通试验,服开博通后2小时血浆醛固酮水平抑制程度≤30%,则试验结果为阳性,诊断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1]。进一步分型时,PA患者均进行肾上腺薄层增强CT检查,诊断为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HA)的患者加用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螺内酯)治疗,诊断为醛固酮瘤(APA)患者予以在腹腔镜下行单侧肾上腺切除术。结果 640例患者中112例(17.5%)ARR≥30,其中87例(13.59%)ARR≥30且ALD水平≥15 ng/dL的患者接受开博通试验。服用开博通2 h后血ALD水平抑制≤30%者32例,确诊为PA(5%),其中20例诊断为APA(3.125%),另外12例(1.875%)诊断为IHA。诊断为IHA的患者加用螺内酯治疗,醛固酮瘤患者予以在腹腔镜下行单侧肾上腺切除术。结论 高血压人群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患病率较高,要重视高血压患者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筛查,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临床具有高血压、低血钾、高尿钾、高醛固酮、低肾素、高ARR的典型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总结1例血浆醛固酮与肾素比值(ARR)阴性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患者的诊断过程,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ARR阴性的PA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诊疗过程。结果 患者男,44岁,阵发性头晕,出汗、乏力,发作时测血压高,曾应用多种降压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其舅舅和女儿均患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查ARR阴性,卡托普利试验结果显示服药2 h后醛固酮浓度未被抑制,体位试验结果显示立位醛固酮浓度升高,肾上腺增强CT示右侧肾上腺外侧支结节,基因检测未见异常,PA诊断明确,考虑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可能性大。给予螺内酯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降压治疗,患者血压控制可,头晕、出汗症状较前好转,出院继续联合降压治疗。结论 对于临床怀疑PA但ARR阴性的患者,应考虑有无其他因素致ARR假阴性,尤其是降压药物的影响,行确证试验排除或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
<正>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过量的醛固酮而导致肾素受抑制,临床上以高血压伴(或不伴)低血钾、高醛固酮和低肾素血症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其主要病因包括:醛固酮瘤、双侧肾上腺皮质增生(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单侧肾上腺皮质增生、家族性PA等。目前,国内外指南或共识推荐的诊断流程包括:筛查、确诊和分型"三部曲"~([1-2])。明确诊断为单侧病变的PA可以通过手术根治,而不宜手术的PA患者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是继发性高血压常见的原因之一,对靶器官损害往往比原发性高血压更为严重,预后更差。因此,对该病作出早期诊断和针对性治疗至关重要。研究已发现降低该病患者血浆醛固酮水平比拮抗醛固酮受体的治疗策略更符合病理生理逻辑,临床获益更大。经皮选择性肾上腺动脉栓塞(SAAE)使部分肾上腺组织坏死,达到降低醛固酮水平的一种微创方法,近十几年来我国开始探索用这种方法治疗PA。本文对SAAE治疗PA进行了汇总分析,就其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分型定侧诊断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临床分型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指导治疗。目前所知原醛至少有7种类型。其中醛固酮腺瘤(APA)和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HA)两型为多见。鉴别腺瘤和增生的方法中以双侧肾上腺静脉采样检查(AVS)法最为可靠,但由于其本身具有局限性而难以广泛开展。CT应用最为广泛,对于单侧大结节腺瘤CT诊断的结论可靠,不必考虑AVS检查;对于其它病例,特别是IHA,CT检查的结论不可  相似文献   

13.
肾上腺腺瘤所引起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手术切除腺瘤,可获良效。而肾上腺增  相似文献   

14.
吴霞  徐瑞 《山东医药》2022,62(4):94-98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是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病因之一.根据病因不同可分为6型,不同亚型的治疗方式存在差异,因此分型诊断是PA诊断治疗的重点.目前临床上存在多种分型诊断方法.肾上腺静脉采血是公认的"金标准",但其存在侵入性操作、技术要求高等局限性,目前尚未普及;肾上腺影像学检查可对PA进行初步分型诊断,但在微腺瘤、结节...  相似文献   

15.
众所所知,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主要具有以下临床特点:高血压、低钾血症、低血浆肾素、高醛固酮血症等;临床上常将其分为2种亚型:醛固酮介导的单侧腺瘤(APA)和双侧肾上腺增生。现就PA及其2亚型者临床心血管事件危险是否将增加,以及有无差异进行对照分析。5 500例高血压受检对象,在为期3年的随访检测中发现,其中共有124例被确诊为PA,包括APA者65例、双侧肾上腺增生亦即特发性高醛固酮血症者59例,均经血生化加CT腹部扫描证实;另有大约4 000例仅被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EH)。本次研究中,重点旨在观察分析在同一时期内,所有PA者与基线年…  相似文献   

16.
增生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生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包括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HA)、原发性肾上腺增生(PAH)、糖皮质激素可抑制性醛固酮增多症(GRA)和单侧肾上腺增生症(UAH)。IHA为主要类型,发病与异常的促醛固酮分泌因子的增加及基因变异有关。UAH是一种新的亚型,较为少见。肾上腺静脉采样是鉴别腺瘤与增生、双侧增生和单侧增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以下简称原醛),通常是由于肾上腺皮质腺瘤或双侧皮质增生引起的醛固酮过度分泌所致。测定卧位和立位血浆醛固酮可以粗略地鉴别这两种类型,更可靠的是术前经肾上腺静脉取血检查,若腺瘤较大,肾上腺扫描或C-T检  相似文献   

18.
肾上腺醛固酮腺瘤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一种常见类型,一般对单侧肾上腺醛固酮腺瘤的治疗方案是进行手术切除.经手术治疗可以降低高血压,影响术后血压恢复的因素有年龄、高血压持续时间、肾功能、基因型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敏感,但也可以在术后并发高钾血症和慢性肾脏疾病,引起术后发生高钾血症的因素有高血压持续时间和肾小球滤过率,引起术后发生慢性肾脏疾病的因素有术前肾小球滤过率和醛固酮肾素比值.因此,应该对单侧肾上腺醛固酮腺瘤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全方面的评估,以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不同类型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患者发生脑血管意外类型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至2011年2月就诊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高血压诊疗中心的PA患者208例,根据肾上腺静脉取血及肾上腺影像学结果,临床确诊PA单侧腺瘤型、单侧增生型或双侧增生型,比较3种类型PA患者发生脑血管意外类型的差异,以及在生化指标、肾素、醛固酮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3组患者年龄、高血压病程、腹围、血压水平、肌酐、尿钾、盐水负荷试验后醛固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侧腺瘤型PA患者血钾水平[(3.43±0.84)比(3.72±0.28)、(3.73±0.39)mmol/L]、坐位肾素活性[0.16(0.10~0.20)比0.51(0.26~0.83)、0.48(0.24~1.10)mg/(L·h)]及盐水负荷试验前肾素水平[0.18(0.09~0.22)比0.29(0.17~0.55)、0.42(0.24~0.93)mg/(L·h)]较单侧增生型及双侧增生型PA患者明显降低(均P0.05),坐位醛固酮水平较单侧增生型及双侧增生型PA患者明显升高[20.03(13.57~30.00)比14.19(9.88~20.98)、15.73(11.75~21.57)ng/dL,均P0.05]。单侧腺瘤型PA患者发生出血性脑血管意外的风险高于双侧增生型和单侧增生型PA患者(28.6%比4.3%、6.1%,均P0.05)。结论不同类型PA患者发生脑血管意外的风险不同,其中单侧腺瘤型PA患者更易发生出血性脑血管意外。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原醛症”)患者肾上腺腺瘤手术前后胰岛B细胞功能的变化。方法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2004-2006年收治的17例原醛症患者,接受肾上腺腺瘤摘除术前后均进行标准的75g葡萄糖耐量试验,分析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分泌功能指数、胰岛素曲线下面积(INSAUC)胰岛素和血糖增量之比(△I30/△G30)等指标的变化以及和血钾、血浆醛固酮的相关关系。结果 △I30/△G30在术后明显升高(P=0.01),按体重指数(BMI)≥25分层后肥胖或超重组术后△I30/△G30增加不明显(P=0.08);术前低血钾的患者术后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明显改善,而术前血钾正常者改善不明显。手术前后INSAUC变化和空腹血钾正相关(r=0,71,P=0.01),和醛固酮水平的变化以及随访时间无明显相关。结论 原醛症患者肾上腺腺瘤摘除术后低血钾纠正,胰岛B细胞的分泌功能改善,其改善程度受术前血钾和体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