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寻找一种能保持优良生殖状态,减少并发症、无毒副作用、简便、无损伤、药物用量小的输卵管妊娠的药物治疗方案。方法对86例未破裂或符合条件的流产型输卵管妊娠病人,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两组进行对照研究,A组彩色阴道超声引导局部注射甲氨喋呤(MTX)治疗,B组彩色阴道超声引导局部注射MTX加中药联合治疗。结果A、B两组治愈率分别为96.8%、98.1%,无显著性差异(P〉0.005);A、B两组的生殖状态(宫内妊娠和足月活产)85.7%、97.8%,有显著性差异(P〈0.005);A、B两组的并发症(再次输卵管妊娠)分别为7.2%、2.2%,有显著性差异(P〈0.005);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B—HCG)B组比A组下降明显(P〈0.005);病灶包块缩小或消失天数B组比A组明显缩短(P〈0.005);输卵管通畅率B组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彩色阴道超声引导局部注射MTX加中药联合治疗未破裂或符合保守治疗的流产型输卵管妊娠具有方法简便、疗效高、无毒副作用、保持优良的生殖状态和减少并发症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MTX)与米非司酮以及中药联合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方法将符合药物治疗条件的异位妊娠患者99例随机分成A、B、C3组。A组30例采用MTX75mg单次肌内注射;B组采用MTX+米非司酮:米非司酮100mg,口服,1次/d,连服3d;第3天MTX75mg,肌内注射。C组采用MTX+中药汤剂:MTX75mg单次肌内注射,第2天加服中药(主要成分:丹参、赤芍、桃仁、三菱、莪术、天花粉、甘草、蜈蚣等),每日1剂,水煎服,连服7d。结果B、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B、C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重复用药率高于B、C组(P〈0.05);B组不良反应率高于A、C组(P〈0.05)。结论3种方案治疗异位妊娠均安全有效,其中联合用药优于单次用药;MTX联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疗效显著,经济实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肖海群 《中国内镜杂志》2007,13(7):753-754,763
目的 探讨5-氟尿嘧啶(5-FU)及甲氨蝶呤(MTX)预防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PEP)的疗效.方法 将90例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的输卵管妊娠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采用5-FU250 mg注入输卵管妊娠病灶下输卵管浆肌层及系膜内;B组采用MTX 20 mg注入.所有患者均于术前24 h、术后第3天及第12天检测血清β-HCG.结果 A组无1例发生PEP,B组仅1例发生PEP,发生率为2.13%,两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第3天血清β-HCG值较术前明显下降,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术后12 d皆降至正常.结论 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后,于绒毛种植部位注射5-FU与注射MTX一样可降低PE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输卵管间质部阻塞致不孕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6月至2010年12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输卵管间质部阻塞致不孕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新输卵管移植法组(A组)和输卵管疏通法组(B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输卵管通畅率、术后妊娠率等方面的情况。【结果】A组与B组比较,手术时间短[(43.25±15.13)minVS(60.40土28.54)min]、术后输卵管通畅率高(90.90%VS67.86%)、术后妊娠率高(63.33%vs 30.00%),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术中出血量相当(P〉0.05)。【结论】输卵管问质部阻塞患者新输卵管移植法优于输卵管疏通法。  相似文献   

5.
陈静 《医学临床研究》2008,25(9):1670-1671
【目的】比较异位妊娠两种保守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临床诊断为异位妊娠并采用保守治疗的患者98例,其中一组治疗方案为MTX+米非司酮+中药,为观察组(A组,50例),另一组为MTX+米非司酮,为对照组(B组,48例),以最后手术为保守治疗失败,对两种保守治疗方案进行疗效分析。【结果】A组与B组治疗1周后妊娠包块直径比较[(3.75±1.21)vs(3.69±1.44)cm]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1周血pHCG下降〉15%者例数比较[41(82%)vs33(68.75%)]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治疗4周后,A组治愈率达94.00%,明显高于B组75%(P〈0.05),而中转开腹手术者例数(3例)明显少于B组(12例)(P〈0.05)。【结论】MTX+米非司酮+中药联合应用可提高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甲氨喋呤(MTX)不同的给药方式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10年12月确诊为异位妊娠行MTX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的103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按不同的给药方式分为A、B、C3组,其中A组35例,肌肉注射MTX加口服米非司酮;B组41例,静脉滴注MTX加口服米非司酮;C组27例,在超声引导下穿刺异位妊娠囊注入MTX加口服米非司酮。比较3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血D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pHCG)值下降率及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3组患者治疗成功率分别为A组71.4%(25/35)、B组82.9%(34/41)、C组96.3%例(26/27)。3组患者治疗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后血β—HCG值下降率分别为A组(44.9±7.5)%、B组(54.7±2.9)%、C组(63.0±6.2)%。3组患者治疗前后血β-HCG值下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和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和C组间、B组和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小。结论:对早期未破裂型异位妊娠,在超声引导下穿刺异位妊娠囊注入MTX加口服米非司酮治疗安全、可行、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MTX)联合米非司酮或活血化淤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符合药物保守治疗条件的异位妊娠65例患者分为三组:A组:MTX(50 mg/m2)单次肌内注射并口服米非司酮,B组:MTX(50 mg/m2)单次肌内注射并口服活血化淤中药,C组:MTX(50 mg/m^2)单次肌内注射。定期监测血-βHCG水平及妇科B超监测包块情况直至正常。【结果】治愈率A组85.7%、B组83.3%C组80%,A、B两组较C组明显缩短血-βHCG降至正常所需的时间,减少住院日(P〈0.01),A、B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B组副反应明显比A组少(P〈0.01)。【结论】MTX单次肌内注射联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好、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杜琼  杨瑞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8):1558-1559
【目的】比较甲氨喋呤(MTX)化疗与经腹腔镜输卵管切开取胚术对早期未破裂输卵管妊娠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早期未破裂输卵管妊娠246例,其中116例采用MTX化疗,130例采用经腹腔镜输卵管切开取胚术,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妊娠预后。【结果】MTX化疗组治愈率83.6%(97/116)与经腹腔镜输卵管切开取胚术组86.9%(113/130)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d。HCG下降水平及住院天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随访1年,MTX化疗组中要求妊娠并接受随访者90例,内宫外孕的发生率是17.8%,妊娠的发生率是46.7%。经腹腔镜输卵管切开取胚术组中,要求妊娠并接受随访者106例,随访1年宫外孕的发生率是17.9%,宫内妊娠的发生率是46.2%;两组宫内妊娠与宫外孕的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腹腔镜输卵管切开取胚术的疗效与MTX化疗无显著性差异,对于将来生育功能的影响上,两种方案也无显著性差异,但经腹腔输卵管切开取胚术14CG下降速度快,住院时间短。  相似文献   

9.
王坚  黄象望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8):1564-1567
【目的】探讨免颈髓侧向压迫位移与体感诱发电位(SSEP)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将48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4纽,每组12只:A组为脊髓压迫比率10%组(压迫比率=脊髓受压侧向移位距离/脊髓横径),B组20%,C纽30%,D组(对照组)仅打开椎管不压迫脊髓。每组试验兔测量4次SSEP:A组、B组、C组打开椎管安放完成游标卡尺测量脚时(T0),完成压迫时(T1),压迫维持10min时(T2),压迫解除后30min时(T3);对应D组分别为打开椎管安装完成测量脚即时(T0),安装完成后3min(T1),安装后13min(T2),取出测量脚后30min(T3),分别测量上述时间点潜时(LT)和波幅(AP)并计算其变化幅度(E和D,%)。同时在术后进行脊髓形态学检查,评价脊髓对侧向牵拉压迫的耐受能力。【结果】T1时间点B组、C组的LT比A组、D组长(P〈0.05),C组比B组长(P〈0.05);T2时间点B组、C组的LT比A组、D组长(P〈0.05),C组比B组长(P〈0.05);T3时间点C组比A组、B组、D组长(P〈0.05)。B组E3〈E2〈10%E.;C组E2〉10%E1,E3〉10%E1。T1时间点B组、C组的AP比A组、D组低(P〈0.05),C组比B组低(P〈0.05);T2时间点B组、C组的AP比A组、D组低(P〈0.05),C组比B组低(P〈0.05);T3时间点C组比A组、B组、D组低(P〈0.05)。B组D3〈D2〈50%Di;C组D2〉50%Di,D3〈50%Di。【结论】兔颈髓具有一定的耐受侧向压迫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persistent ectopic pregnancy,PEP)发生与血HCG的关系及MTX应用对PEP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因输卵管妊娠行保守性手术12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保守性手术后发生PEP者5例,PEP的发生与停经时间、术前高水平的血清HCG值、术后24h血HCG下降率、妊娠部位、术后预防性使用甲氨蝶呤(MTX)等多因素有关(P〈0.01),与手术方式无关(P〉0.05)。【结论】提高手术技巧、术后早期严密监测血清HCG值变化、预防性使用MTX是降低术后PEP发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MTX)配伍米非司酮及中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行保守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MTX组(44例)和MTX+米非司酮+中药组(46例)。MTX组给予MTX 50 mg,隔日肌内注射,共3次。MTX+米非司酮+中药组给予米非司酮50 mg,2次.d-1,4 d为1个疗程;中药:丹参、赤芍各15 g,桃仁9 g,三棱、莪术各6 g,厚朴、积实各3 g,煎服,2次.d-1,7 d为1个疗程;MTX用法同MTX组。疗程结束后测定肝肾功能及血常规1次。以后每周测1次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B超复查盆腔包块,当β-HCG降至正常后停药。对2组β-HCG水平的变化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出院后随访1个月,MTX+米非司酮+中药组总有效率为89.1%,MTX组总有效率为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X+米非司酮+中药组血β-HCG降至正常时间为(3.2±1.0)周,MTX组血β-HCG降至正常时间为(4.5±0.9)周,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TX配伍米非司酮及中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王博  张怡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9):1624-1626
【目的】通过检测输卵管妊娠患者血清CA125和β-HCG水平,探讨血清CA125和β-HCG在预测输卵管妊娠结局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检测48例输卵管妊娠流产型(流产组)和17例输卵管妊娠破裂型(破裂组)患者治疗前血清cA125和β-HCG水平,了解两项指标与输卵管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结果】流产组血清cA125水平(41.4u/mL±18.3U/mL)显著高于破裂组血清cA125水平(17.8U/mL±5.7U/mL)(P〈0.001);流产组血清β-HCG水平(1518.3mIU/mL±669.9mIU/mL)显著低于破裂组血清β-HCG水平(13972.7mIU/mL±9322.2mIU/mL,P〈0.001)。流产组血清CAl25水平与血清β-HCG水平呈线性负相关关系(r=-0.586,P〈0.05);破裂组血清CA125水平与血清β-HCG水平亦呈线性负相关关系(r=-0.718,P〈0.05)。【结论】①检测血清cAl25水平有助于预测输卵管妊娠的结局。②血清CA125水平随血清β-HCG水平的降低而升高,提示胚胎活性降低。③联合检测血清cA125和β-HCG对临床选择治疗方法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联合B超监视妇科手术仪在持续性异位妊娠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持续性异位妊娠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在B超监视妇科手术仪监视下经阴道宫旁注射甲氨蝶呤(MTX)50 mg,对照组予MTX75 mg肌肉注射。比较两组治疗后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下降百分比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血β-HCG下降百分比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B超监视妇科手术仪监视下经阴道宫旁注射MTX50 mg对持续性异位妊娠治疗较MTX75mg肌肉注射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渗葡萄糖溶液在持续性异位妊娠(PEP)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诊治的PEP患者75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5例在B超监视妇科手术仪监视下经宫腔输卵管注入50%葡萄糖溶液,对照组30例予甲氨蝶呤(MTX)肌肉注射,比较对两组治疗成功率、不良反应率及β-hCG转阴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6%vs 70.0%,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4%vs 26.7%,P0.05),β-hCG转阴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14.2±5.9 d vs 19.4±4.6d,P0.01)。结论:与甲氨蝶呤相比较,高渗葡萄糖溶液对PEP治疗更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甲氨喋呤(MTX)两种治疗方案配合中医中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将 130 例确诊为异位妊娠的患者,随机分 A、B 两组。 A 组 65 例,用甲氨喋呤 0.4 mg/(kg.d),肌肉注射,连用 5 d,同时配合中医中药口服;B 组 65 例,MTX 1 mg/kg,单次肌肉注射,同时配合中医中药口服。并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当血β-HCG<2 000 U/L,盆腔包块直径 <4 cm 时,A 组治愈率为 98.46%,B 组治愈率为 95.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B 组患者轻、中度胃肠道反应及血细胞计数下降发生率明显低于 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血β-HCG<2 000 U/L 的异位妊娠患者应用 MTX1 mg/kg 单次肌注配合中医中药治疗,方法简单、疗效好、副作用小,是临床治疗的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16.
人绒毛促性腺激素诊断宫外妊娠部位1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绒毛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在宫外妊娠不同部位及不同孕周中的含量,有助于刹用β-HCG的含量迭到快速诊断宫外妊娠部位的目的。方法健康对照组和正常早孕组各50例于晨7:00~8:00抽取空腹静脉血3mL送检,宫外孕患者在急腹症就诊时抽静脉血3mL送检。宫外孕组115例,其中输卵管间质部妊娠13例;输卵管壶腹部妊娠77例;输卵管峡部妊娠25例。年龄17~42岁,平均31岁。pHCG测定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结果健康对照组β-HCG为(2.1±0.4)mIU/mL,正常早孕组β-HCG为(36535.16±2563.24)mIU/mL,宫外孕组β-HCG为(4084.82±3936.14)mIU/mL,经统计学处理,健康对照组与宫外孕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输卵管间质部妊娠pHCG为(3883.13±1379.36)mIU/mL;输卵管壹腹部妊娠β-HCG为(3543.17±3013.00)mIU/mL;输卵管峡部妊娠β-HCG为(2336.46±2103.54)mIU/mL;3组间β-HCG值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外孕患者在4、5、6、7周的β-HCG值分别为(158.59±76.57)mIU/mL、(577.84±176.05)mIU/mL(1782.63±618.84)mIU/mL、(7731.59±4347.17)mIU/mL,与正常妊娠组在相同孕周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早孕妇女停经32~65d的β-HCG〉10000mIU/mL;宫外孕妇女停经32~65d的β-HCG〈10000mIU/mL;可利用β-HCG值诊断是否属宫外孕。研究发现在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输卵管壶腹部妊娠及输卵管峡部妊娠组间β-HCG值无统计学意义,不能利用β-HCG确诊其部位。以宫外孕患者β-HCG值比正常妊娠低的特点对快速诊断宫外孕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宫颈多点注射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的疗效。方法选择180例要求生育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甲氨喋呤50mg/m^2,加入4ml注射用水中宫颈多点注射,同时米非司酮200mg/d连用3d,对照组给予甲氨喋呤20mg/m^2肌肉注射,1次/d,连用5d,米非司酮用法同前。观察两组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B—HCG)的下降情况,保守治疗成功率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愈率分别为90%和78.9%,输卵管复通率分别为70%和57.8%,差异性显著(P〈0.05);药物副反应无差异。结论甲氨喋呤宫颈多点注射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有效.安全、方便。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黄蕾  聂岚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9):1708-1710
[目的]探讨腹腔镜、开腹手术及药物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及妊娠结局.[方法]选择确诊为输卵管妊娠患者130例,其中腹腔镜组56例(Ⅰ组),开腹组45例(Ⅱ组),药物治疗组29例(Ⅲ组),比较三组在治疗后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下降至正常所需时间、有效率、治疗后患侧输卵管通畅度及1年内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Ⅰ组和Ⅱ组治疗后血β-HCG值下降至正常所需时间显著短于Ⅲ组,有效率显著高于Ⅲ组(P〈0.05);Ⅰ组术后输卵管通畅度显著高于Ⅱ组及Ⅲ组(P〈0.05);Ⅰ组术后1年内的宫内妊娠率、异位妊娠率与Ⅱ组及Ⅲ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治疗异位妊娠可提高术后再次妊娠率,能维持妇女正常生育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聂岚  廖伟  杜玉开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5):836-837,84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手术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分析40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病例资料,其中18例行腹腔镜手术,22例行开腹手术,对两种手术患者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血β-HCG术后24 h下降程度、血β-HCG转阴天数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住院日、保留导尿管天数、肛门排气天数、术后镇痛剂、住院费用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手术与开腹手术相比,具有明显优越性,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患侧子宫动脉灌注氨甲喋呤(MTX)和5-FU并用明胶海绵栓塞治疗58例输卵管妊娠患者。术后检测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和B超观察宫旁包块。结果输卵管妊娠治疗成功55例(94.68%),3例无效(5.32%)改行外科手术。治愈者临床症状迅速消失,血清β-HCG水平从治疗后2d开始下降,降至正常时间平均为15.5d;B超观察孕囊包块在术后21-105d完全吸收;术后26-42d月经恢复正常。无效者术后观察至5-7d血清β-HCG仍未下降或呈上升趋势。治愈组和无效组均可出现阴道少量出血及轻度恶心或呕吐者,两者无显著差异。结论介入治疗输卵管妊娠安全、有效,并可以预防和减少破裂大出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