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朱瓒  李荐中  王蓓 《海南医学》2016,(6):957-960
目的:探讨社区女性心理健康与家庭亲密度、适应性的相关关系。方法于2015年10月与社区学院合作,采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鼓楼社区200名社区女性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检验等统计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次调查中社区女性家庭亲密度平均分为(70.01±8.0)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的(64.9±8.4)分,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家庭适应性平均分为(50.0±6.4)分,与全国常模的(49.9±6.6)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女性心理健康处于正常水平,躯体化、强迫状态、敌对、精神病性、因子分数均明显高于全国常模(P<0.05);社区女性心理健康与家庭亲密度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5)。结论社区女性家庭亲密度水平高,家庭适应性较好,家庭亲密度与心理健康水平存在相关关系,可以通过促进社区女性的家庭亲密度提高社区女性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前,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逐渐引起了国内专家的注意.只有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有较全面的了解,才能更好地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与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根据已有国内研究文献发现,目前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及非留守儿童,这就需要父母、监护人、学校以及政府的共同努力,积极配合,以改善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3.
探讨宁夏地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的特征及现状。临床连续入组精神分裂症患者194例(年龄16岁),以地区、性别比例匹配正常人126例,用一般人口学调查表、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量表(FACES-Ⅱ)、肇事肇祸评级及精神分裂症分型量表进行调查。除适应性实际得分外,其余变量两组间均有差异(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家庭亲密度与患者年龄有线性关系,适应性与决策地位有线性关系。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人群的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存在显著差异,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家庭亲密度会更好;患者参与家庭决策的方式越融洽,家庭适应性越好。  相似文献   

4.
癔症患者的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及归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癔症患者的家庭特征及其心理机制。方法 对24例癔症患者的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及归因,信赖度进行调查。结果 癔症的家庭亲密度得分偏高,高于常模,适应性得分明显低于常模,对他人的信赖度也较高,但二者相关无显著性,归因较多集中于自我及配偶,结论 癔症患者的家庭特征为一端是缠结、高亲密度,一端是僵硬,刻板,困惑与责他形成心理冲突。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流动人口的数量不断扩大,家庭化流动的趋势日益明显.但城乡二元制结构使进城打工的农民无法长期将子女带在身边给予照顾,原因在于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以及与这种户籍制度伴生的教育制度所形成的壁垒.由于农民工无法承担子女入学的高昂费用,在简陋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入学又无法解决升学考试问题等原因,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便产生了.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现状,探究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其之间的关系。[方法]以2021年9月至2021年12月深圳市坪山区21 954名学龄前儿童及家庭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收集一般人口学资料,并采用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量表收集相关信息。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家庭亲密度类型和适应性类型与饮食行为的七个维度:挑食(R2=0.252, F=114.457, P<0.001)、食物响应(R2=0.111, F=24.973, P<0.001)、不良进食习惯(R2=0.304, F=139.658, P<0.001)、过饱响应(R2=0.259, F=105.332, P<0.001)、外因性进食(R2=0.182, F=50.150, P<0.001)、情绪性进食(R2=0.234, F=91.084, P<0.001)、主动进食能力(R2=0....  相似文献   

7.
哮喘患儿生命质量与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生命质量与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相关性,为提高哮喘患儿生命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儿科哮喘生命质量调查问卷(Pediatric asthma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PAQLQ)和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Family adaptabilityand cohesion scale,FACESⅡ-CV),对在重庆儿童医院哮喘中心就诊的60例7~17岁的患儿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哮喘儿童的生命质量总分和各方面得分与其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呈正相关.结论:提高患儿生命质量,在规范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要促进患儿家庭的亲密度和适应性,鼓励家长积极参与患儿的治疗和护理,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农村特殊家庭(包括单亲、父母双亡、父母离异、父母服刑、父母丧失劳动力、养父母家庭等)留守儿童及普通留守儿童的人格特征、孤独感、自我意识及心理健康水平.方法 采用艾森克个性调查问卷(幼年)、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儿童孤独量表,对四川省阆中市某乡中心校四至六年级在校学生(7~15岁儿童)进行测量,发放问卷231份,收回有效问卷203份(88%).其中特殊家庭留守儿童(研究组)49人,普通留守儿童(对照1组)79人,非留守儿童(对照2组)75人,并将3组测验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研究组儿童发生心理健康问题者41人(83.67%),对照1组56人(70.89%),对照2组21人(28.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儿童的个性、孤独感与自我意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农村留守儿童个性偏于内倾、情绪不稳,在行为、合群性及幸福感方面差于非留守儿童(P<0.05).结论 农村特殊家庭留守儿童和普通家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非留守儿童,其中特殊家庭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尤为突出,应该成为家长、学校以及社会各界和政府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9.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一种较常见的消化系统心身疾病。其发病与胃动力障碍、胃酸分泌异常、精神、应激与环境因素等关系较密切。对该病的临床治疗,单纯药物治疗效果较差,且容易复发。近年来,多强调采用情绪、心理、行为调整合并药物综合治疗的措施。本文在既往对本...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癔症患者的家庭特征及其心理机制.方法对24例癔症患者的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及归因、信赖度进行调查.结果癔症的家庭亲密度得分偏高,高于常模,适应性得分明显低于常模,对他人的信赖度也较高,但二者相关无显著性,归因较多集中于自我及配偶.结论癔症患者的家庭特征为一端是缠结、高亲密度,一端是僵硬、刻板,困惑与责他形成心理冲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农村初中留守儿童所获得的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量表对齐齐哈尔所属地区5所农村学校338名初中留守儿童和350名非留守儿童进行测查.结果 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在学习焦虑、恐怖倾向、冲动倾向量表中的得分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P<0.01);在对支持利用度维度上低于非留守儿童(P<0.05);主观支持与学习焦虑、自责倾向、冲动倾向呈负相关;客观支持与学习焦虑、孤独倾向、躯体倾向呈负相关;支持利用度与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自责倾向呈负相关。结论 农村初中留守儿童获得的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留守与非留守初中生领悟社会支持及家庭关怀度的差别,分析家庭关怀度、领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编的个人基本情况问卷、家庭关怀度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2406名湖南省农村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 留守初中生家庭关怀度以及各维度得分均低于非留守初中生,其中家庭关怀度[(4.79±2.32)分vs(5.08±2.46)分,P=0.014]以及适用度[(0.77±0.62)分vs(0.87±0.62)分,P=0.001]得分的差异有显著性;留守初中生社会支持总得分[(59.27±11.78)分vs(60.55±11.88)分,P=0.009]、家庭支持[(19.12±4.69)分vs(19.72±4.59)分,P=0.012]、其他支持[(20.29±4.59)分vs(20.69±4.57)分,P=0.033]得分低于非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各因子得分和总均分[(2.18±0.56)分vs(2.07±0.57)分,P=0.000]高于非留守初中生;留守初中生家庭关怀度指数与领悟社会支持显著性正相关(r=0.368,P<0.000);家庭关怀度总得分(r=-0.098)以及适应度(r=-0.123)、成长度(r=-0.074)和亲密度(r=-0.080),领悟社会支持三个维度家庭支持(r=-0.151)、朋友支持(r=-0.089)、其他支持(r=-0.137)得分及总分(r=-0.149)与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达到了显著相关的水平(P<0.01),家庭支持(β=-0.126)和适应度(β=-0.086)进入方程,能解释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变异的16.2%(F=20.049,P=0.000).结论 要促进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发展,父母、照顾者应给予留守初中生更多的家庭关怀,学校通过家访、家长会等给予其更多的帮助,社会给予其更多的关注,给其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通过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他们正确寻求社会支持和利用现有的社会支持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初中生面临的生活事件的差别以及留守初中生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和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湖南省五个县(市)5个乡(镇)中学2406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 农村初中生面临的生活事件主要来自学习压力和人际关系因子,留守初中生生活事件总分和各因子得分高于非留守初中生,除丧失因子[(5.13±2.56)分vs(4.94±2.33)分,P=0.095]外,2组生活事件总分[(49.22±13.25)分vs(46.42±12.67)分,P=0.000]、人际关系[(10.28±3.74)分vs(9.86±3.49)分,P=0.009]、学习压力[(11.52±3.66)分vs(11.03±3.66)分,P=0.014)、受惩罚[(11.84±4.47)分vs(11.28±4.12)分,P=0.005]、健康适用[(6.18±2.19)分vs(5.36±1.82)分,P=0.000]、其他[(6.12±2.26)分vs(5.73±2.09)分,P=0.000]得分差异有显著性;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得分非留守儿童[(2.18±0.56)分vs(2.07±0.57)分,P=0.000]差别有显著性;留守初中生心理状况与人际关系因子(r=0.437)、学习压力因子(r=0.373)、受惩罚因子(r=0.345)、丧失因子r=0.199)、健康适应因子(r=0.338)、其他(r=0.380)及生活事件总分(r=0.485)都达到了极其显著相关的水平(P<0.001),其中人际关系(β=0.229)、学习压力(β=0.177)、健康适应(β=0.152)和其他(β=0.117)进入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可以解释其变异的26.4%.结论 与非留守初中生相比,留守初中生发生负性生活事件的频率更高,生活事件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更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和应对方式及其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济宁地区905名农村初中生,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量表)和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对其进行测量。结果 1)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为29.5%,留守初中生主要的监护类型是单亲监护和隔代监护。2)留守初中生人际敏感、抑郁和敌对因子得分方面均高于非留守初中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守初中生寻求社会支持、忍耐、逃避因子得分均高于非留守初中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心理健康状况各因子得分与社会支持、忍耐、逃避、发泄情绪、幻想否定因子呈正相关(P〈0.05)。结论留守初中生的心理问题多于非留守初中生,消极的应对方式与留守初中生的心理问题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心理复原力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四川省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心理复原力特点及差异。方法:使用青少年心理复原力量表对四川省成都、广元、宜宾、绵阳的打工子弟学校和留守儿童较集中的农村学校1 391名在校学生(504名小学生和887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中学生组流动儿童在心理复原力上得分(128.11±21.70)显著低于对照组普通学生(132.87±23.22)和留守儿童(135.61±22.77),F 0.05(2, 884) =8.076,P<0.001,流动儿童在心理复原力除同伴外的4个维度上(包括家庭、学校、社会以及自身特质)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儿童(家庭:F 0.05(2, 884) =7.820, P<0.001;学校:F 0.05(2, 884) =5.041, P=0.007;社会:F 0.05(2, 884) =9.261,P<0.001;自身特质:F 0.05(2, 884) =3.510, P=0.030),而留守儿童与对照组儿童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的年级和不同的性别间,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在心理复原力的不同维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农民工子女,尤其是流动儿童,整体来说心理复原力较差,从外界环境获得的心理资源和支持较少,对外部环境的参与也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农村留守和非留守初中生应对方式、个性与自尊的差别,并探讨应对方式、个性与自尊对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艾森克个性问卷少年版、自尊量表以及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湖南省五个县(市)5农村个乡(镇)中学2406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 留守初中生积极应对方式得分低于非留守初中生[(1.58±0.45)分vs(1.64±0.46)分,P=0.011],消极应对方式得分高于非留守初中生[(1.14±0.49)分v8(1.09±0.48)分,P=0.022];两者精神质[(4.96±3.26)分vs(4.83±3.23)分,P=0.357]、内外向[(16.39±3.87)分vs(16.61±4.06)分,P=0.592]、掩饰性[(2.77±3.76)分vs(12.84±3.71)分,P=0.447]得分差异无显著性,情绪稳定性得分[(10.94±4.83)分vs(10.46±5.03)分,P=0.020]差异有显著性;留守初中生自尊得分低于非留守初中生[(26.67±3.55)分vs(27.27±3.56)分,P=00.001];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积极应对(r=-0.044)、消极应对(r=0.383)、精神质(r=0.331)、内外向(r=-0.113)、情绪稳定(r=0.548)、掩饰性(r=-0.292)以及自尊(r=-0.315)显著相关(P<0.05);情绪稳定(β=0.396)、消极应对(β=0.220)、精神质(β=0.118)、自尊(β=-0.146)、积极应对(β=0.074)和掩饰性(β=-0.071)进入了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能解释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变异的41.1%(F=150.602,P=0.000).结论 父母外出打工导致留守初中生更常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来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个性发展较不健康,自尊得分较低,不利于其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评估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为其干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宁夏某县2所中学12~16岁学生共440人。其中留守儿童205名,非留守儿童235名。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和留守儿童一般资料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1)单亲监护、隔代监护、上代监护的留守儿童及一般儿童(即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比较,四种监护类型儿童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身体症状"四个因子上的得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祖辈监护留守儿童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身体症状"因子上得分高于一般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上代监护留守儿童在"身体症状"因子上得分高于一般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亲监护留守儿童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身体症状"因子上得分高于一般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父母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是真实存在的,亲情缺失或替代父母(即监护人)对儿童的心理关怀能否补偿或代替父母是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监护人应加强对留守儿童日常行为管理和生活照顾,学会和留守儿童进行互动和有效沟通,扮演好留守儿童父母缺位时的"替补"者角色,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怀和支持,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留守儿童心理韧性、情绪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并探讨心理韧性在情绪和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选取湖南永州796名留守儿童,运用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检核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和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进行调查。结果①正性/负性情绪可以显著预测心理韧性(β=0.875,P〈0.01;β=0.713,P〈0.01)。②心理韧性可以负向预测心理健康状况(β=-0.759,P〈0.01)。③心理韧性在负性情绪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部分中介效应显著(P〈0.01);心理韧性在正性情绪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起完全中介效应。结论心理韧性在正性负性情绪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起重要的中介作用,正性情绪能够通过心理韧性提升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