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分析植入性凶险型前置胎盘对母婴的危害性,提高对植入性凶险型前置胎盘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植入性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的资料,总结对母婴的危害。结果 12例患者均经术前彩色B超及术后病理报告证实为植入性凶险型前置胎盘,全部为剖宫产终止妊娠。早产儿8例。新生儿窒息3例,其中1例轻度窒息,1例重度窒息,1例死产。结论植入性凶险型前置胎盘不仅伤害母婴,同时也增加了社会医疗资源的负担。注意孕期早期诊断与监测、做好产后出血预防与抢救措施可最大程度保证母婴生命安全,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凶险型前置胎盘对孕产妇的危害,探讨该疾病的诊断、处理及预防措施,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在该院产科分娩的40例凶险型前置胎盘的病历资料。结果凶险型前置胎盘孕妇发生胎盘植入率22.5%,平均产后出血(2 650±350)mL,子宫切除率22.5%,均明显高于非凶险型前置胎盘的孕妇(P<0.01);平均分娩孕周(32.85±3.82)周,早于非凶险型(P<0.05)。结论凶险型前置胎盘对孕产妇的危害性很大,降低首次分娩剖宫产率、加强产前检查、及时发现胎盘植入并转诊到有条件的医院诊治、提高围术期处理能力,可有效改善母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凶险型前置胎盘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凶险型前置胎盘对孕妇的危害性,提高对凶险型前置胎盘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凶险型前置胎盘孕妇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植入组8例,非植入组15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胎盘植入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出血量及子宫切除率与非植入组比较明显增高(P〈0.01)。结论植入型凶险型前置胎盘给产妇生理、精神造成巨大伤害。掌握好剖宫产指征从而降低剖宫产率是减少凶险型前置胎盘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杨立黔 《中国医学文摘:计划生育妇产科学》2011,3(4):35-37
目的探讨凶险型前置胎盘的危害以加强其防范措施。方法以遵义市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1例凶险型前置胎盘为观察纽,111例普通型前置胎盘为对照组,对2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胎盘植入、子宫切除、产后出血及输血发生率均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低剖宫产率是减少凶险型前置胎盘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凶险型前置胎盘对孕产妇的危害性,提高对凶险型前置胎盘的认识。方法比较19例凶险型前置胎盘与74例非凶险型前置胎盘的临床资料。结果凶险型前置胎盘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术中出血量、胎盘植入发生率、子宫切除率均明显高于非凶险型前置胎盘组(均P〈0.05)。结论多次妊娠分娩或流产是导致凶险型前置胎盘发生的高危因素之一;多普勒仍是目前诊断胎盘植入的有效手段;介入治疗可应用于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6.
《河南医学研究》2017,(2)
目的分析凶险型前置胎盘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凶险型前置胎盘的认识。方法选择2007年6月至2013年9月河南大学附属南石医院收治的650例前置胎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31例根据曾行剖宫产术及产前经腹部彩超检查诊断为凶险型前置胎盘,纳入凶险型组,其余619例普通型前置胎盘患者纳入普通型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年龄、孕周、距前次妊娠时间、孕次)、手术情况(胎盘植入、产后出血、术中出血量、子宫切除)、新生儿结局(早产儿、新生儿体质量、Apgar评分、死亡)。结果两组患者年龄、孕周、距离前次妊娠时间、孕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胎盘植入发生率、产后出血发生率、术中平均出血量、子宫切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产儿发生率、新生儿体质量、围产儿死亡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7分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凶险型前置胎盘对孕产妇威胁大,需要谨慎处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凶险型前置胎盘的诊疗及其对孕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36例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36例普通型前置胎盘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点、手术情况和预后.结果 研究组孕妇胎盘植入发生率为22.22%,子宫切除率为22.22%,平均产后出血量为(2700±340)ml,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妇(P<0.05).结论 凶险型前置胎盘对孕产妇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危害,可通过加强孕妇的产前检查,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抢救等措施来改善母婴的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完全穿透性凶险型前置胎盘的临床诊治策略,提高对其临床特征的认识,降低对孕产妇危害性。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9月~2012年10月在我院住院并行剖宫产术的90例产妇临床资料,其中23例为完全穿透性凶险型前置胎盘,设为实验组,67例为普通前置胎盘,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胎盘植入率、子宫切除率、ICU转人率。结果实验组在术中出血、胎盘植入率、子宫切除率、ICU转人率方面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完全穿透性凶险型前置胎盘给孕产妇造成严重的危害,掌握好前次剖宫产指征。降低凶险型前置胎盘的发生几率。临床处理时高度重视,做最充分的准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凶险型前置胎盘的临床特点,如何充分术前准备,据病情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减少术中出血,降低子宫切除几率。方法对65例凶险型前置胎盘病例胎盘植入情况、新生儿窒息率、子宫切除几率、术中出血情况等多项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中胎盘前置及植入情况选择不同处理方式,并比较各种处理方式的出血量和子宫切除率。结果65例中45例发生胎盘植入、新生儿窒息7例、子宫切除的6例;不同的手术方式比较术中出血量、子宫切除几率,产妇并发症(D IC、孕产妇死亡等)。结论凶险型前置胎盘对孕产妇有极大的威胁,术前诊断非常必要、做好充分术前准备以及产后出血的抢救准备,适当应用介入栓塞技术可减少子宫切除的发生,减少产妇并发症及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凶险型前置胎盘的诊疗规范及手术方法,减少产后出血、副损伤,降低子宫切除率。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28例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及预后状况。结果 28例孕妇中曾一次剖宫产21例,两次剖宫产3例,三次剖宫产1例,子宫肌瘤挖除术后1例,多次人工流产后2例。28例患者均以剖宫产终止妊娠,发生产后出血28例,子宫切除7例。其中择期手术23例,子宫切除4例;急诊手术5例,子宫切除3例,膀胱损伤2例。结论 重视对凶险型前置胎盘的早诊断、早干预;规范围产期处理,术前充分评估,术中正确及时处理,是减少产后出血及副损伤,降低子宫切除率及母儿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晚期妊娠凶险型前置胎盘的发病特点和妊娠结局,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将本院收治的40例晚期妊娠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列为A组,另选择同期住院60例普通型前置胎盘患者作为B组,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前置胎盘分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胎盘植入、产后出血率、术中出血量、子宫切除率及输血率均明显高于B组(P〈0.05或P〈0.01);A组新生儿中早产儿、Apgar评分〈7分及死亡率稍高于B组,出生体重稍低于B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妊娠凶险型前置胎盘对产妇和新生儿有很大威胁,产科医生要采取多种手段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晚期妊娠凶险型前置胎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凶险型前置胎盘的诊断、处理、监测和预防方法.方法:回顾分析三年来我院收治的31例凶险型前置胎盘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31例产妇均在我院行剖宫产,平均出血1000mL,2例局部缝扎止血后出血停止,1例行纱布填塞+子宫动脉结扎后子宫得以保留,6例经多种努力无效后均行子宫切除术.术后病理显示,6例为植入性胎盘;本组孕、产妇无1例死亡.结论:凶险型中央型前置胎盘严重威胁母婴生命,降低剖宫产率是减少该病的根本,术前和术中充分准备可有效改善母婴预后.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观察凶险型前置胎盘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情况。方法:将220例前置胎盘分为凶险型前置胎盘组(A组)38例和一般前置胎盘组(B组)182例,比较2组产后出血、胎盘植入、子宫切除、剖宫产、早产、新生儿窒息和新生儿死亡情况。结果:A组产时产后出血率、胎盘植入率、子宫切除率、剖宫产率、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和新生儿死亡率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凶险型前置胎盘对母儿的危害大,应提高对凶险型前置胎盘的认识,做好孕期监护和术中、术后有效的处理,有利于改善凶险型前置胎盘母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李秋粉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3,16(5):740-741
目的探讨凶险型前置胎盘的高危因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诊治的20例凶险性前置胎盘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5年内共收治20例凶险型前置胎盘病例,占前置胎盘12.8%。20例中有宫腔操作史11例(55%);剖宫产史18例(90%),有一次剖宫产史8例,二次剖宫产史9例,三次剖宫产史1例;产后出血19例(95%),失血性休克8例(40%),DIC 4例(20%);胎盘粘连或植入7例(35%);保守性手术治疗8例(40%);行子宫切除4例(20%);膀胱损伤2例(10%),无产妇死亡。结论凶险型前置胎盘的发生与多孕、多产、宫腔内操作及剖宫产术密切相关;凶险型前置胎盘是导致难治性产后出血及子宫切除的重要因素,严重危害孕产妇的生命安全。术中采取各种灵活、快速、有效的止血方法是关键,必要时切除子宫以保证产妇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凶险型前置胎盘的诊断及临床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2014年8月在我院终止妊娠的17例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围手术期情况及母儿预后。结果 17例患者中中央性前置胎盘12例,部分性前置胎盘5例,出血量均>500 m L。17例患者中术前行介入治疗11例,伴胎盘植入6例,均行子宫切除术,其中穿透性胎盘植入1例。17例新生儿中,转NICU治疗4例,其中1例重度窒息,3例中度窒息;13例Apgar评分>8分。结论凶险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发生率高,多发生严重的产科出血、休克及DIC等,危及母儿生命,做到早期明确诊断,并做好围手术期的处理是改善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母婴妊娠结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植入性凶险型前置胎盘子宫切除的手术方法。方法对14例胎盘位于前壁的植入性凶险型前置胎盘子宫切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患者胎盘位于前壁,均行子宫上1/3体部剖宫产术+子宫切除术;7例患者胎盘位于侧壁及后壁延伸至前壁,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子宫切除术;2例胎盘植入面积较小,行子宫体部剖宫产术+宫腔填塞术十子宫动脉栓塞术,术后因出血难以控制行子宫切除术。结论植入性凶险型前置胎盘几乎均需行子宫切除术,根据影像学判断胎盘位置及植入情况选择子宫切口及果断切除子宫是降低产后出血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观察组20例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对照组同期普通型前置胎盘孕产妇20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特点,总结其防治措施及对母婴造成的危害。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其产时、产次、产后出血、子宫动脉结扎与切除以及胎盘植入、数学情况均具有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新生儿结局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凶险型前置胎盘对母婴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进行计划分娩并全面掌握剖宫产指征,对减少凶险型前置胎盘发生和降低剖宫产率至关重要。加强孕期保健,落实产时预防及产后出血抢救措施,确保孕产妇无性命危机。 相似文献
20.
《吉林医学》2019,(6)
目的:评价超声在植入性凶险型前置胎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产前行胎儿超声检查,均行再次剖宫产术或(和)子宫切除术。根据术中所见胎盘与子宫肌层致密粘连无缝隙或经产后组织病理学检查有绒毛侵入子宫肌层者为胎盘植入,宫壁胎盘植入处仅存浆膜层或穿透浆膜层为穿透肌层组(22例),其余为植入肌层组(50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超声表现(包括胎盘后间隙消失、胎盘内血窦或虫蚀样回声、胎盘后血流丰富、膀胱壁毛糙不连续和超声未提示的胎盘植入)及临床特征[手术方式(全/次全子宫切除术、子宫修补术、膀胱修补或造瘘术)及各种妊娠合并症(妊娠糖尿病/贫血/子痫/失血性休克等)]。结果:两组患者施行子宫切除术占比:植入肌层组11/50(22.0%)、穿透肌层组19/22(86.4%),χ~2=26.040,P=0.000;施行膀胱修补或造瘘术占比:植入肌层组0/50(0.0%)、穿透肌层组6/22(27.3%),χ~2=12.527,P=0.001。两种手术率在植入肌层组及穿透肌层组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穿透肌层组的子宫切除及膀胱切除或修补的手术率更高。两组患者胎盘植入超声共同表现为胎盘后间隙消失,胎盘内血窦或虫蚀样回声,胎盘后方血流丰富;穿透肌层组如侵及膀胱,超声还表现为子宫膀胱界面消失,膀胱壁毛糙不连续。结论:超声根据胎盘后间隙的消失、胎盘内血窦或虫蚀样回声等特征可诊断胎盘植入,还能根据子宫膀胱界面消失提示穿透性胎盘植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