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方永光 《吉林医学》2010,31(3):300-301
目的:观察肝病治疗仪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疗效。方法:53例酒精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保肝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肝病治疗仪照射肝区,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ALT、TBIL和肝纤维化指标显著降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DSG-I型肝病治疗仪能明显改善酒精性肝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恢复肝功能,降低肝纤维化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蒋辉 《中原医刊》2007,34(3):63-64
目的 了解糖尿病患者中脂肪性肝病的发生情况。方法 对130例糖尿病并发脂肪性肝病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0例糖尿病患者中代谢综合征79例,单纯脂肪肝56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痛82例,酒精性脂肪性肝病24例,肝功能异常者39例,2型糖尿病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高于1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占82.27%,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占7.59%。结论糖尿病为代谢综合征的高危因素,有着共同发病基础的2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较易并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功能异常率明显高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P〈0.05),提示长期大量饮酒更易造成肝脏损伤。而代谢综合征中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较代谢综合征中为低,原因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穴位离子导入配合肝病治疗仪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及其临床护理要点。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穴位中药离子导入配合肝病治疗仪治疗,并采用规范护理。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1.3%,对照组为72.7%。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5.31,P〈0.05)。结论:HD肝病治疗仪通过穴位电刺激及中药离子导入和良好的护理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我院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肝病治疗仪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46例,获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1999年 1月~ 2 0 0 1年 1月我科使用肝病治疗仪治疗各型肝病 6 6例 ,取得较为满意疗效 ,现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6 6例均为我科住院肝病患者 ,男 36例 ,女 30例 ,年龄最大 72岁 ,最小 16岁 ,平均 4 4岁 ;急性黄疸型肝炎 10例 ,慢性乙肝 2 4例 ,慢性丙肝 9例 ,肝炎后肝硬变 13例 ,酒精性肝硬变 6例 ,脂肪肝 4例 ,均符合 1995年北京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1 2 治疗方法1 2 1 仪器 :上述 6 6例肝病患者 ,在常规基础保肝治疗同时结合HD - 91- 2型肝病治疗仪 (北京宏波科技发展公司研制…  相似文献   

6.
李芳玮  文隆  冯瑞 《实用医技杂志》2009,16(10):811-812
<正>复方丹参与六合氨基酸联合肝病理疗综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耐受性良好,能迅速改善症状和肝功能,疗程短,价格低廉,安全性高,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58例均为我院2003年1月到2007年12月收治的不同原因引起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治疗组29例,  相似文献   

7.
蒲红  刘哲  向谦 《中外医疗》2013,(33):80-80,82
目的 探讨水飞蓟宾(水林佳)联合DSG-3型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11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服用水飞蓟宾胶囊70 mg,3次/d,治疗组在服用水飞蓟宾胶囊70 mg,3次/d基础上,配合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治疗,30 min/d;疗程3月,观察两组肝功能ALT、AST、GGT、TB及肝脏彩色超声影像改变.结果治疗组肝功能ALT、AST、GGT、TB及肝脏超声影像改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飞蓟宾胶囊联合DSG-3型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病治疗仪联合中药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酒精性肝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肝病治疗仪联合中药自拟方,并进行肝功能、血脂、血浆内毒素水平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检测。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67.65%(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肝功能、血脂、血浆内毒素水平及肿瘤坏死因子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HD肝病治疗仪联合中药治疗酒精性肝病,在降酶退黄、改善高甘油三酯方面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当飞利肝宁胶囊联合肝病治疗仪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临床疗效。方法当飞利肝宁胶囊4粒每日3次口服,12周为1疗程。并辅以HD-91-II型肝病治疗仪穴位治疗,每4周1疗程,休息2周再进入下1疗程,共2个疗程。结果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乏力、纳差、腹胀、肝区隐痛)、血清生化指标(TG、TC、ALT、AST)及BM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当飞利肝宁胶囊联合肝病治疗仪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肝病治疗仪联合甘草酸苷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2006年3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50例酒精性肝炎患者,限酒并给予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口服多种维生素;复方甘草酸苷100mg,3次/天;采用HD-91-Ⅱ型肝病治疗仪穴位交叉电场法治疗30天.结果 治疗后患者肝功能指标较治疗前发生显著改变,肝穿刺活检改善率达92%.结论 肝病治疗仪联合甘草酸苷可有效改善酒精性肝病患者预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α-亚麻酸乙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经临床及超声检查证实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共150例,其中120例患者(治疗组)给予服用α-亚麻酸乙酯,0.6g/次,3次/d,连续服用12周。另外30例患者(对照组)未给予任何相关治疗。在研究开始和结束时分别检测每位患者的血脂、肝功能、脂联素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α-亚麻酸乙酯能有效降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血清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改善患者肝功能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而且还能明显提高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结论:α-亚麻酸乙酯能有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相似文献   

12.
巍建明  申保生 《中外医疗》2013,(23):26+28-26,28
目的探讨酒精性肝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3年2月该院收治的60例酒精性肝病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后,显效31例,有效26例,总有效57例,总有效率可达95%。进行肝功能检测ALT、AST以及GGT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酒精性肝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肝功能和血常规指标紊乱,早期诊治并采用综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7):1-3
目的探讨益生菌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中肝功能异常者在常规护肝治疗基础上联合常规益生菌,对照组只单纯予常规护肝药或随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及T淋巴细胞指标(CD3~+、CD4~+、CD8~+)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AST、AL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4~+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益生菌能够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肝功能预后,调节患者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4.
王晓丽  卫志干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3):4181-4182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肝病治疗仪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04年以来诊断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住院及门诊患者为观察对象。两组患者均采取祛除病因,如戒酒、调整饮食结构,运动等治疗,糖尿病患者常规服用降糖药。对照组患者采用保肝(甘利欣、还原型谷光甘肽)支持和对症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加入5%的葡萄糖250ml中,静脉点滴,1次/d;同时采用HD-91-Ⅱ型肝病治疗仪(北京宏波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产品)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体重指数(BMI)、腰围/臀围(ACR)及肝脏的超声影像学改变。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60%,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肝功能变化,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BMI和ACR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肝病治疗仪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安全有效,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及可能机制.方法 122例门诊及住院患者根据B超检查结果分为2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组62例和正常对照组60例,对2组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组BMI、腰臀比值、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胰岛素浓度、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高敏C反应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及比例、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γ-氨酰转肽酶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脂蛋白A两组水平相似;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变量分析发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IMT及斑块呈显著相关(OR 8.3,95% CI 1.2~7.7,P=0.001).结论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率高于正常对照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机制可能与内脏性肥胖、胰岛素抵抗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状态下增加的氧化应激特性及血脂紊乱、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2002年3月~2003年10月,在门诊肝病治疗中。观察天晴复欣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甘利欣注射液及胶囊的疗效,比较了两组的治疗体会,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观察的病人均为成年人。治疗组15例。病毒性肝病7例(其中甲肝1例,乙肝5例,戊肝1例)。酒精性肝病3例,原因未明肝病2例。对照组10例(病毒性肝病6例,酒精性肝病2例,药物性肝病2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酒精性肝病的临床治疗.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40例,均为我院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酒精性肝病患者,回顾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肝功能ALT水平、TBIL水平、AST水平多在15-30d呈正常恢复,腹腔积液者15d内消退.肝硬化门脉血压的患者积极止血后行套扎治疗好转,均痊愈出院.结论 酒精性肝病受社会环境、家庭遗传、自身等多因素的影响,过量且长期饮酒为导致病发的必备条件,需对患者酒精依赖状态加以纠正,改变不良社交方式、饮食及生活习惯,以降低疾病发生率,全面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酒精性肝病70例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酒精性肝病的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70例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sse,AL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期间均戒酒,予以综合护肝对症治疗,给予氨基酸及补充大量的维生素B1、维生素B12、叶酸等.肝功能ALT、AST、TBIL在15~30 d内恢复正常.25例腹腔积液在半个月内消退,均好转出院.1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经降门脉压治疗好转,2例出血停止后行套扎治疗.结论:为预防酒精性肝病,应做到积极戒酒,进行健康教育,加强社会宣传教育、改变生活方式、减少烈性酒精消耗量、早期诊治酒精性肝病及提高戒酒成功率等.可逐步减少酒精性肝病的发病率,对控制酒精性肝病的发生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AFLD)患者在我国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危害人民健康,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无特效治疗方法,目前以生活方式干预为基础,必要时辅以药物治疗.本文从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两方面回顾近年来的治疗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HD肝病治疗仪治疗脂肪肝的疗效。方法选取175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89例,对照组86例,对照组给予保肝、运动及饮食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HD肝病治疗仪治疗,选用肝俞、期门、果门3个穴位,每日1次30 min,30次为一个疗程。结果经过连续2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及对照组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P均〈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甘油三酯及胆固醇治疗后显著下降(P均〈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均〉0.05),2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88.76%vs55.81%,P〈0.05)。无明显副反应发生。结论 HD肝病治疗仪治疗脂肪肝疗效好,无创伤性,无明显副作用,患者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