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宋延堂 《基层医学论坛》2013,(26):3474-3475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治疗食管贲门癌的疗效。方法 2009年5月—2010年5月我院诊治80例食管贲门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左胸入路)和观察组(右胸入路),每组40例。观察2组术后并发症、淋巴结清扫程度以及术后3年生存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但淋巴结清扫更为彻底,明显降低了淋巴结复发率,提高了术后3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贲门癌患者右胸手术入路能够提高术后生存率,但其术后并发症较多,需加以防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左胸和右胸入路治疗胸中段食管癌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我院自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34例行左胸入路治疗(左胸组)和42例行右胸入路治疗(右胸组)患者,回顾性分析两种径路的手术并发症、淋巴结清扫情况及生存率。结果:左胸组清扫淋巴结12.1±5.3枚,右胸组清扫淋巴结16.9±6.4枚(P<0.05);左胸组3年复发率高于右胸组(P<0.05),3年总生存率低于右胸组(P<0.05);左胸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3.53%,低于右胸组的47.62%(P<0.05);左胸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25.5±38.9 min和459.4±50.2mL,优于右胸组的288.3±49.8min和519.1±69.2 mL(P<0.05)。结论:经右胸入路操作复杂,并发症较多,但可减少淋巴结复发,并提高无病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在胸下段食管癌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使用左胸与右胸入路手术的效果.方法 针对方便选取该院2012年5月—2014年6月间收治的80例胸下段食管癌患者进行治疗,按照随机序号法进行均分,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患者手术情况和恢复时间、2年期存活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手术情况和恢复时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2年期存活率无明显差异,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比较,左胸组2.5%明显较少(右胸组为1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胸入路和右胸手术入路治疗,对于胸下段食管癌的存活率不会产生明显影响,同时临床治疗情况以及患者恢复情况均相近,但是左胸入路并发症较少,因此值得临床借鉴,以期通过治疗积极改善患者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左胸两切口及右胸三切口两种不同手术路径在胸中段食管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胸中段食管癌患者114例随机分为右胸入路组和左胸入路组各57例,分别选择右胸三切口和左胸两切口的路径行食管癌根治术。比较2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3年复发率及生存率。结果左胸入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右胸入路组,右胸入路组淋巴结清扫数量多于左胸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围术期病死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右胸入路组3年复发率低于左胸入路组、生存率高于左胸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胸三切口路径虽然相对创伤较大,并发症发生率增多,但以其良好的淋巴结清扫效果,可显著提高胸中段食管癌患者的无瘤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5.
黄继超 《当代医学》2014,(27):94-95
目的:对比右胸入路手术和左胸入路手术治疗中段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来江苏省沭阳县中医院就诊的中段食管癌的患者共80例,根据患者手术径路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40),观察组患者采用右胸入路手术,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左胸入路手术。对比观察2组的肿瘤切除率。结果观察组40例患者39例肿瘤成功切除,肿瘤成功切除率97.5%,对照组40例患者34例肿瘤成功切除,肿瘤成功切除率为85%,2组患者肿瘤成功切除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中段食管癌上,与左胸入路手术相比,右胸入路手术的肿瘤成功切除率更高,手术操作空间更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李映峰  李江伟 《吉林医学》2014,(17):3772-3773
目的:观察比较左胸和右胸入路治疗胸中段食管癌的疗效,以此寻找最佳的手术治疗路径。方法:将50例食管癌患者划分为两组,观察组采取右胸入路治疗,对照组采取左胸入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治疗的总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切除肿瘤率大致相同,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较分析,观察组患者淋巴转移度、清扫淋巴结数、肿瘤切除率比对照组要高(P<0.05)。结论:右胸入路治疗食管癌存在较多并发症,操作复杂,手术出血量大,但术后疗效好,患者治愈率较高,能够被医学临床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7.
分析不同手术入路途径对胸中段老年食管癌患者的综合疗效,将160例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左胸路径组70例和右胸路径组90例。左胸路径组患者行左胸两切口入路手术,右胸路径组患者行右胸三切口手术入路。结果显示:与左胸路径组相比,右胸路径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VAS评分明显升高(P<0.05),淋巴结清扫率明显升高(P<0.05),1年转移率、3年转移率明显降低而1年生存率和3年生存率明显升高(P<0.05),而术后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性;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VEGF、VEGFR、HIFα水平均明显降低而PTEN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右胸路径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变化更显著(P<0.05)。因此,不同手术入路途径对胸中段老年食管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及血清中VEGF-HIFα-PTEN表达水平和肿瘤转移有不同影响,临床上应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8.
刘铮  何纯  黄东  张绍宇 《医学综述》2015,(6):1129-1130,1133
目的探讨食管癌根治术手术入路的个体化选择。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来绵阳江油九〇三医院就诊的食管癌患者43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左胸入路组(183例)、上腹右胸入路组(192例)及颈胸腹入路(55例)。比较三组患者术中及术后的一般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后6个月患者的生存质量以及2年生存率。结果左胸入路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少于上腹右胸入路和颈胸腹入路,且上腹右胸入路也显著少于颈胸腹入路(P<0.05);左胸入路组患者的体力、角色及情感得分均显著高于上腹右胸和颈胸腹入路(P<0.05);但左胸入路组患者2年生存率显著低于上腹右胸入路组和颈胸腹入路组,而上腹右胸入路组与颈胸腹入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年龄较大、病变位置偏低、分期较早的患者建议采用左胸入路手术;病变位置较高、一般情况较好或手术难度较大的患者可选用上腹右胸入路;颈胸腹入路仅针对胸内无法完成吻合的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老年患者经胸和经腹贲门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差异,并为该病最优化治疗积累经验。方法选取收治的56例贲门癌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其中对照组开展经胸入路肿瘤切除术,观察组则实施经腹入路肿瘤切除术。记录二组患者术后1、3年生存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并做好对比。结果观察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膈下腹腔感染、残留癌及吻合口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1年和3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淋巴结阴性者的3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淋巴结阳性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老年贲门癌患者而言,开展经腹贲门癌根治术相比于经胸入路术式,能提高淋巴结阳性者生存率,并降低肺内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腹手术治疗贲门癌的效果及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3年11月南阳市中医院收治的62例贲门癌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各31例。观察组行经腹入路手术,对照组行左胸后外侧切口入路手术,统计对比两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住院时间)以及手术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分析术后3 a随访资料,比较3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数量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 a,观察组生存率45.16%(14/31)与对照组41.94%(13/3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腹入路手术治疗贲门癌,术后恢复快,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对患者生存期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常规肺癌手术的最佳胸部切口方式。方法对自2006年1月~2007年1月期间农垦三亚医院肺癌手术患者11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切口分为前外侧切口(A)组与后外侧切口(B)组,比较两组术式的手术效果。结果A组病人平均开胸时间(12.1±3.8)min,平均关胸时问(19.5±2.2)min,分剐较B组缩短约8min和7min(P〈0.05);A组病人术后病人疼痛VAS评分5.5±3.1,明显低于B组病人(P〈0.05);A组病人术侧肩关节乃至上肢活动基本不受影响,B组病人术后肩关节活动受阻明显。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胸腔引流量、伤口感染、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两者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胸部前外侧切口在常规的肺癌手术中较传统的后外侧切口优越,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入路方式,是微创手术概念的延伸。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比较左右胸不同路径手术对胸中段食管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施行手术的120例胸中段食管癌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作右胸、腹部、颈部三切口手术;对照组行单纯左胸入路手术。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及留置胸管时间、淋巴结清除数目、食管残端阳性率、术后并发症及2年存活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清除淋巴结数目及2年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食管残端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肺部感染及吻合口瘘发生率较高(P〈0.05)。结论与单纯左胸入路手术相比,经右胸、腹部、颈部三切口的右胸路径手术的疗效更佳,对上纵隔及腹腔的淋巴结清除更彻底,不易复发,2年存活率高,但手术耗时较长,术后肺部感染及吻合口瘘发生率偏高,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手术路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小切口联合钬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秦皇岛市第二医院血管外科治疗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256例(298条患肢),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28例(152条患肢),对照组128例(146条患肢)。观察组采用小切口联合钬激光微创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抽剥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1年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数量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8%(10/128),低于对照组的12.5%(16/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复发率为4.7%(6/128),与对照组的3.9%(5/12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联合钬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手术创伤小。术后美观,恢复快,同时应密切关注术后并发症,采取合理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吴俊波  吴宇生  林涛 《中外医疗》2013,(29):20-21,45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老年食管癌的疗效及预后.方法 选择2006年1月-2012年12月该院收治的102例老年食管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31例常规食管癌切除加食管胃吻合手术组(A组)和71例食管胃高位胸顶吻合加纵膈胸膜减张覆盖组(B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导管引流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B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导管引流量均明显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胃高位胸顶吻合加纵膈胸膜减张覆盖术操作简便,手术创伤小,术后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低,是老年食管癌行之有效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马洪星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9):95-96,114
目的通过观察P53在食管鳞癌术后切缘及癌组织的表达情况,探讨该基因与食管癌术后切缘复发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对对照组与复发组切缘及癌灶进行该基因表达水平的检测,并分别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同时对复发组与对照组主体癌的临床病理学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复发组切缘P53表达阳性率(33%)与对照组切缘(10%)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主体癌P53表达阳性率(70%)与对照组主体癌(43%)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癌的复发与肿瘤浸润深度无显著相关性(P〉0.05),而与肿块大小、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均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食管癌术后切缘复发可能与p53基因突变有关。切缘及癌灶P53高表达可能是食管癌术后切缘复发的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16.
李明军 《河北医学》2013,19(9):1318-1321
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胸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46例(观察组)和传统开胸手术治疗的患者30例(对照组),比较二者的手术一般情况、肺功能指标和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引流置管时间和住院天数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FVC、MVV和FEVl等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两组患者FVC、MVV和FEVl较治疗前均好转(P〈0.05),但是观察组变化幅度更显著,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5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33%,二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手术治疗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效果显著,手术创伤小,患者恢复快,是一种治疗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与经右胸、腹部两切口或经右胸、腹部、颈部常规三切口食管癌切除术的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食管癌患者行开胸手术,设立为对照组;其余行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30例,设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两组患者术前术后FEV1、FEV1/FVC、PEF的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113.65±16.24)min、术中出血量(129.48±37.09)mL、住院时间(9.1±1.4)d,分别短于对照组或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FEV1、FEV1/FVC、PEF分别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达13.3%,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它克服了传统开胸术式的缺点,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疼痛轻、并发症少等优点,且明显改善了患者的肺功能,达到根治性切除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胸腔镜下小切口食管癌根治术的临床经验,评价其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食管癌患者的资料,根据其治疗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行食管癌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胸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对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术后引流量、术后并发症、肺功能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肺功能各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中淋巴结清扫个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ATS小切口食管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淋巴结清扫彻底等优点,对呼吸功能影响较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三切口手术治疗高龄食管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08年5月~2013年5月入住我院的80例高龄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Sweet手术,观察组予三切口手术,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术中及术后情况等。结果(1)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0.00%(28/40),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55.00%(22/4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胸腔引流量、住院时间以及切缘残留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P〈0.01);(3)两组术后均出现吻合口瘘、肺不张、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50%(9/40),观察组为7.50%(3/40),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湿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三切口手术为适合高龄食管癌患者的手术方法之一,短期疗效比较理想,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20.
陈素琴 《河北医学》2013,19(4):526-52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全切术治疗子宫良性疾病的优势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全切术,对照纽应用传统阴式子宫全切术,观察比较二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d血清IL-2水平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但术后5d观察组基本恢复,而对照组仍明显低于术前,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血清IL-4水平与术前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全切术治疗子宫良性疾病创伤小,并且可以减轻创伤对机体免疫功能的抑制,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