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脑梗死出血性转化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梗死出血性转化(hemorhagic transformation,HT)的发病机制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分析36例脑梗死出血性转化患者临床和神经影像学资料。在发病21d内复查头部CT或MRI,分为出血性梗死(hemorrhagic infarction,HI)21例和脑实质血肿(parenchymal hematoma,PH)15例。将这二种分为四型,HI1、HI2、PH1和PH2,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于病初及出院时各评分1次,以第二次评分减少作为脑功能改善的指标。结果 HI1、HI2型患者入院时及出院时NIH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H1、PH2型患者入院时及出院时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T的发生是多因素、多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大面积脑梗死,应用溶栓、抗凝、降纤及抗聚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及心房颤动史是HT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李健 《宁夏医学杂志》2001,23(6):346-346
为探讨脑梗死后出血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点。回顾性分析了76例脑梗死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原梗死灶出血者54例,大面积梗死或多发性梗死后者48例。脑梗死发病第2周发生出血50例,发生出血后原有症状加重。脑CT分为四型:(1)出血性梗死Ⅰ型(19例);(2)出血性梗死Ⅱ型(28例);(3)脑实质血肿Ⅰ型(10型);(4)脑实质血肿Ⅱ型(9型)。提示脑梗死后出血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并发症,需动态观察CT、及时确诊及治疗,方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其MRI、CT与其发病机制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出血性脑梗死患者88例,对其临床表现及MRI、CT结果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患者易在梗死发生后3 d~3周间出现出血性脑梗死,若患者在发病2周左右出现出血性脑梗死主要是由于闭塞的血管再次通畅,此时出血量比较大,患者的临床症状不缓解甚至加重,此时CT结果可清晰显示出血。若患者在发病2周后出现出血性脑梗死主要是由于其侧枝循环的建立,使梗死的区域发生渗血现象,此时出血量小,且患者的临床症状部分缓解,MRI结果可清晰显示出血,而CT改变较小。但由于MRI对于斑点状的出血具有高显示率,且可对亚急性出血进行显示,使MRI在出血性脑梗死诊断方面优于CT。结论:CT与MRI均为出血性脑梗死诊断的有效手段,但MRI更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出血性脑梗死的CT、MRI影像学表现,对比不同检查方法,提高诊断的准确率,评估治疗及预后,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27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螺旋CT及3.0T-MRI扫描,比较两者不同时间段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CT典型表现为梗死区内出现斑片状高密度影,密度常较一般脑内出血浅淡,边缘较模糊,可多发,增强扫描在梗死区内可出现脑回状、斑片状或团块状强化。根据CT表现可分为3型:(1)中心型:在低密度梗死灶中心可见片状高密度出血灶;(2)边缘型:高密度出血灶位于梗死边缘;(3)混合型:中心和边缘均有斑片状出血灶。27例病例中,中心型占8例,边缘型占10例,混合型占9例。 MRI影像学表现:比CT敏感,出血灶的信号特征与脑内血肿MRI信号演变的一般规律一致,SWI显示出血灶呈低信号,增强扫描在梗死区内可出现脑回状、斑片状或团块状强化。结论两种检查方法在不同时间段对出血性脑梗死的显示各有利弊,总结CT、MRI影像学表现,对指导临床治疗、评估治疗及预后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CT、MRI征象及其与发病原因的相关性,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影像信息。方法:收集本院自2008年11月~2010年3月经CT及MRI检查,并经高年资医师诊断的23名出血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与影像征象结合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出血性脑梗死多发生于脑栓死及大面积血栓性脑梗死患者[1];CT对发现梗死后急性出血敏感,MRI对梗死后亚急性及慢性期出血敏感。结论:CT、MRI诊断出血性脑梗死各有优势,两者结合并密切联系临床,对病变定性更加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 SWI)在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例诊断明确的大面积脑梗死的患者,给予及时入院(发病48 h内)患者NIHSS评分、SWI检查;未及时入院的患者(发病48 h至6 d)但有CT影像确诊的患者仅给予NIHSS评分。发病1周后,全部患者行SWI及CT检查并再次行NIHSS评分,并与之前的CT或SWI进行对比。结果本组20例患者中,12例(60%)于发病时检测出自发性出血,1周后复查发现17例(85%)有自发性出血。8例未及时入院的患者中3例(37.5%)于发病时行CT检查时隐约可见出血,1周后行SWI检查发现7例(87.5%)出血。经分析,老年人大面积脑梗死后的出血程度与NIHSS评分成正相关(rs =0.740,P=0.0005)。 SWI与CT对大面积脑梗死检测出出血进行分析(P入院时=0.113,P1周后<0.05),显示SWI用于大面积脑梗死出血检测要优于CT检查。结论 SWI技术相比于CT在应用于大面积脑梗死后自发性出血的检测更为敏感,对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时出现再灌注损伤提供有力的影像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经CT检查证实的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并进行总结。结果出血性脑梗死CT扫描表现为多发生在大脑中动脉或其分支供血区域。为椭圆形、扇形或不规则形大片低密度梗死灶,边缘清晰,其内继发有斑点状或斑片状高密度灶(出血一般不超出梗死灶边缘,但出血多时可超出),边缘不甚清晰,有不同程度占位效应。MRI见梗死区内散在斑片状混杂信号,T1WI为小片状高信号,T2WI多表现为等信号或高信号灶。结论CT是出血性脑梗死首选检查方法,MRI对其更加敏感,更有利于患者进一步治疗。CT、MRI均为诊断出血性脑梗死的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8.
田洪  刘磊  郝磊  臧巧利  朱川 《重庆医学》2015,(2):183-185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HT)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HT患者48例,其中,出血性梗死(HI)45例(93.8%),其中HI‐1型27例,HI‐2型18例;脑实质内血肿(PH)3例(6.3%),其中PH‐1型2例,PH‐2型1例。PH‐2型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明显高于其他类型HT。进行CT、MRI检查,界定梗死面积,选择不同治疗方式。结果HT患者梗死后出血时间发生在1周内14例(29.2%),1~2周内28例(58.3%);脑叶梗死25例(52.1%),出血灶均在皮层和(或)皮层下,深部脑实质梗死11例(22.9%),出血灶在梗死灶内或其边缘,脑叶及深部梗死8例,小脑梗死3例,脑干梗死1例,出血灶均在梗死灶内;继发于大面积脑梗死31例(64.6%),继发于小面积脑梗死14例(29.2%),继发于腔隙性脑梗死3例(6.3%);HI表现为皮质和(或)皮层下白质、脑深部点状、斑片状、条索状、脑回状出血灶;PH表现为梗死区域血肿形成,血肿主要位于深部基底节区。结论大面积脑梗死、脑叶部位的梗死更容易并发HT。HT多发于脑梗死后1~2周内,应当于这段时间内复查头CT或MRI。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HI)的病因、发病机制、出血时间的迟早与病情轻重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53例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资料,梗死后3天内出血为旱发型,3天后为晚发型,2型患者于就诊时、出血后、出血后治疗7天及14天时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结果:2型ND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晚发型与早发型病死率分别为3.13%、16.67%,P〈0.05。结论:出血性梗死出血发生越早,治疗效果越差,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0.
扈林 《右江医学》2001,29(1):14-14
目的 :探讨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 76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原梗死灶出血 54例 ,大面积梗死或多发性梗死者 48例。脑梗死发病第 2周发生出血 50例 ,发生出血后原有症状加重。脑CT分为四型 :(1 )出血性梗死Ⅰ型 (1 9例 ) ;(2 )出血性梗死Ⅱ型 (2 8例 ) ;(3)脑实质血肿Ⅰ型 (1 0例 ) ;(4)脑实质血肿Ⅱ型 (9例 )。结论 :出血性脑梗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并发症 ,需动态观察CT ,及时确诊及治疗方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探讨出血性脑梗死的CT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110例经手术或临床证实了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CT影像学及临床表现。结果:缺血性脑梗死继发出血转变多发生于起病4d至2周,CT表现为低密度梗死区内散在斑片状、团块状、脑回状高密度影,以非血肿型占多数(67.27%),预后主要取决于梗死的范围、并发症与合并症及患者的年龄等因素。结论:CT检查能及时发现,明确出血部位及范围,是诊断出血性脑梗死首选和重要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徐家安 《当代医学》2016,(22):28-29
目的:研究CT、磁共振成像(MRI)在老年出血性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价值及其临床治疗方法。方法以老年出血性脑梗死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CT及MRI检查方式进行检查。结果 CT诊断老年出血性脑梗死分辨率明显高于MRI诊断,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68例患者中治愈31例(45.59%),有效32例(47.06%),无效5例(7.35%)。结论通过采用CT诊断老年出血性脑梗死分辨率高于采用MRI诊断,对于老年出血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3.
对我院39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文刚 《中外医疗》2010,29(24):94-94
目的出血性脑梗死(hemorrhage infarction,HI)又称脑梗死后脑出血转变(hemorrhage transformation,HT),是指在脑梗死后由于缺血区血管重新恢复血流灌注,导致的梗死区内继发性出血。临床上HI并非少见,且病死率较高。探讨出血性脑梗死(HI)发病的临床特点、发生时间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出血性脑梗死39例。结果脑栓塞及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易发生出血性脑梗死,时间多在1~2周;其预后取决于梗死的部位、范围及出血量的多少。结论对脑栓塞及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应注意头颅CT观察,及时诊治可改善预后。随着CT和磁共振成像(MRI)的广泛应用,HI已由尸检诊断逐步变成临床诊断,对其认识也日益加深。  相似文献   

14.
急性脑梗死患者梗死灶继发性出血称为出血性脑梗死(hemorrhagic cerebral infarcts,HCI)。HCI是脑梗死后梗死区继发性出血的一组疾病,它多发生于梗死后1~2周内,其发生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由于HCI同时存在着梗死与出血,给治疗带来一定困难。目前CT及MRI的广泛应用使临床诊断率有了显著提高,为治疗争取了良好的时机,现对16例老年患者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出血性脑梗死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影像学表现,并对其临床症状进行观察和总结。方法选取100例收治的出血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在住院期间所做的影像检查、发病机制及原因及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CT检出率为35.0%,MRI的检出率为89.0%。其发病原因有心房纤颤和原发性高血压等可引发大面积脑梗死和脑血栓。影像检查显示,原梗死区内会出现斑片状或团块状血肿信号。结论出血性脑梗死的影响因素较多,病情较复杂,需及时得到治疗方能缓解病情,发病早期对患者进行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帮助明确诊断,避免延误病情,及时改善,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并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出血性脑梗死 (HI)的易患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经CT或MRI确诊的 34例HI患者进行易患因素及临床特点分析。结果 :HI发生率占同期脑梗死的 9.3% ,脑栓塞为其主要病因 ,其次为高血压及高血糖等 ,CT或MRI主要分为血肿型及非血肿型。脑梗死发病第 2周发生出血占 82 .4 % ,且出血后原有症状加重 ,预后不良。结论 :CT或MRI是诊断HI最可靠的手段 ,及时确诊和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并探讨老年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分型以及临床针对性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间确诊收治的60例老年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临床上采用CT分型标准对急性脑梗死进行分析,根据患者的分型情况采用抗血小板药物进行针对性的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所有患者的临床CT扫描结果进行研究分析显示,60例患者中有25例HI-1型患者、18例HI-2型患者,9例PH-1型患者、8例PH-2型患者。治疗结果显示,出血性脑梗死患者停止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后病情出现恶化,脑实质出血患者停止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后病情有所好转或保持不变。结论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患者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CT分型进行针对性治疗,这样才能降低治疗的风险,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出血性梗死的发病率与发病机理,MRI与CT敏感性的比较。方法 总结分析临床312例脑梗死患中36例出血性梗死的影像学改变、临床表现和诊治结果。结果 见36例梗死后出,血占同期脑梗死的11.21%,其中大面积脑梗死22例,占61.11%;心源性梗死7例,占19.44%;小脑梗死6例,占16.67%;死亡1例,占2.8%;既往有脑梗死6例,占16.67%,MRI发现少量梗死后出血的敏感性比CT高。给予适当的脱水、脑保护剂治疗,神经功能均有改善。结论 大面积脑梗死、心源性脑梗死及小脑梗死易发生梗死后出血,小脑出血性梗死应积极脱水治疗,以防脑疝。  相似文献   

19.
鲍发应 《中原医刊》2011,(16):89-90
目的总结出血性脑梗死(HI)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至2010年6月间收治的34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4例患者中大面积梗死25例,非大面积梗死9例;非血肿型26例,血肿型8例;基本痊愈6例(17.6%),显著进步16例(47.1%),进步9例(26.5%),死亡3例(8.8%)。结论出血性脑梗死临床表现不一,及时的CT检查可早期诊断,患者短期预后与原梗死灶大小、部位、出血时间和出血量有关,应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及时复查观察疗效及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20.
出血性脑梗死临床与影像特征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出血性脑梗死(hemorrhagic infarction,HI)临床与影像特征的关系。方法:出血性脑梗死是指缺血性脑卒中梗死区内继发性出血,该文收集科室自1997年1月一2005年10月闻共收治资料较完整出血性脑梗死62例,29天内经CT或MRI证实有出血征象,符合HI的诊断。结果:62例除2例自动出院外,显著进步15例,进步35例,死亡6例,其中5例死于脑疝,1例死于心力衰竭。结论:大面积栓塞的病人尤其是在发病后2周内需定期复查CT或MRI。且发生越早病情加重的比例越多,发生的越晚,病情加重的越少。头颅CT和MRI是诊断HI的最重要无创性检查。多数学者认为,急性期首选检查为CT。但随着功能性MRI和快速成像技术的迅猛发展,有研究表明,MRI对梗死后的出血性转化具有较高的预测及检测价值,对脑梗死超早期的溶栓治疗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