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正>肺淋巴管肌瘤病(lymphangioleiomyomatosis,LAM)是以肺部广泛囊性病变为特征的一种罕见疾病,主要发生在育龄期女性,其发病的基本特征为肺部淋巴管平滑肌细胞(LAM细胞)异常增殖引起肺组织的损害和囊性重建[1,2]。一般为独立疾病,有时可与遗传病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TSC)合并发生。LAM患者的临床症状主  相似文献   

2.
淋巴管平滑肌瘤病(LAM)是一种罕见的病因未明,由于平滑肌异常增殖导致支气管、淋巴管和小血管阻塞,呈进行性发展的全身性疾病.因肺部最易受累及,常表现为弥漫性间质性肺病,故常称LAM为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PLAM).本病发生的主要对象是绝经期妇女,发病时常有呼吸困难、自发气胸、乳糜胸等表现.尽管对本病的研究和认识不断深入,但临床上仍无法根治.本文对我科收治的1例PLA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该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等作复习.  相似文献   

3.
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是一种罕见的弥漫性的肺部疾病,病因未明,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现已发现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几乎只发生于育龄期的女性,与体内雌激素水平密切相关,但是目前雌激素对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清楚。本文就新近的研究结果阐述雌激素的作用机制,为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二例―附文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对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PLAM)的认识并引起对该病的重视.方法对2例PLA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PLAM是一种持续发展的弥漫性肺间质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自发性气胸、活动后呼吸困难、咯血和乳糜胸等.肺功能呈阻塞性肺通气功能障碍和弥散功能障碍,动脉血气分析显示低氧血症.胸部X线表现两肺弥漫性网格状,晚期呈蜂窝样变化.高分辨CT(HRCT)两肺广泛弥漫性分布的薄壁小囊状病变.病理学特点为肺淋巴管、小气道、小血管的管壁及其周围的平滑肌细胞弥漫性异常增生.免疫组化HMB45阳性.结论对育龄期妇女发生渐进性呼吸困难不能缓解,类似肺气肿的临床表现及X线胸片阴影,并出现反复气胸或乳糜胸水时即应考虑为PLAM可能,最好能以肺组织活检明确诊断.该病预后差,目前无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的临床特征、治疗和预后,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该病主要发生在育龄期妇女,临床主要表现为渐进性呼吸困难、反复发作性气胸、乳糜性胸腔积液等。HRCT以肺部均匀分布的多个薄壁囊状影为特征,肺组织活检是诊断金标准,治疗无特效方法,主要是药物及肺移植。结论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罕见,临床工作中若遇育龄期妇女出现渐进性呼吸困难、反复发作性气胸、乳糜性胸腔积液等应考虑有无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可能,及时行HRCT检查,必要时肺组织活检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淋巴管平滑肌瘤病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疾病,由于平滑肌样细胞异常增生导致肺囊肿的形成,导致肺功能进行性的下降,最终死亡。本病主要累及妇女,病因目前尚不清楚,亦无特异性治疗,本文对近来关于该病的报道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淋巴管平滑肌瘤病(LAM)是一种罕见的病因未明,由于平滑肌异常增殖导致支气管,淋巴管和小血管阻塞,呈进行性发展的全身性疾病,肺部最易受累而称PLAM。因其在临床上的呼吸困难、自发性气胸等表现及胸部影像学双肺的囊状病变而需鉴别诊断,同时笔者以该病肺功能的改变对诊断提  相似文献   

8.
COPD患者肺内细胞增殖与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中飞  于文成 《山东医药》2008,48(34):51-52
采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和非COPD患者术后的肺组织标本,应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原位缺口末端DNA碎片标记技术检测肺血管平滑肌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增殖与凋亡.结果与非COPD组比较,COPD组肺泡上皮细胞、凋亡指数(AI)、增值指数(PI)、PI/AI升高;血管平滑肌细胞的AI、PI/AI降低、PI升高(P均<0.01).提示COPD患者的肺实质细胞存在异常的细胞凋亡和增殖现象,肺泡上皮细胞凋亡、血管平滑肌增殖处于主导地位,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失衡可能在COPD发病机理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二例一附文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静波 《临床内科杂志》2003,20(4):200-202,T001
目的 提高对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PLAM)的认识并引起对该病的重视。方法 对2例PLA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PLAM是一种持续发展的弥漫性肺间质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自发性气胸、活动后呼吸困难、咯血和乳糜胸等。肺功能呈阻塞性肺通气功能障碍和弥散功能障碍,动脉血气分析显示低氧血症。胸部x线表现两肺弥漫性网格状,晚期呈蜂窝样变化。高分辨CT(HRCT)两肺广泛弥漫性分布的薄壁小囊状病变。病理学特点为肺淋巴管、小气道、小血管的管壁及其周围的平滑肌细胞弥漫性异常增生。免疫组化HMB45阳性。结论 对育龄期妇女发生渐进性呼吸困难不能缓解,类似肺气肿的临床表现及x线胸片阴影,并出现反复气胸或乳糜胸水时即应考虑为PLAM可能,最好能以肺组织活检明确诊断。该病预后差,目前无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肺淋巴管平滑肌瘤(pulmonary lymphangioleiomyomatosis,PLAM)是一种少见的肺部疾病,其主要病变为细支气管、肺泡隔、血管间隙和淋巴管周围未成熟的平滑肌异常增生所引发的弥漫而广泛的肺组织损伤[1].由于病变广泛极大影响了肺的通气与换气功能,患者常因缺氧而出现气促或呼吸困难与体力不支.这些症状与临床常见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间质纤维化等肺部疾病的表现颇为相似,因此临床医生在接诊这类主诉的患者时,对其诊断的思维空间便局限于这些多发病、常见病.  相似文献   

11.
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涛  李海霞  鞠远荣  付利民  阮晓云 《山东医药》2001,41(12):F004-F004
自1993年以来,笔者收治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PLAM)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淋巴管肌瘤病 (lymphangioleiomyomatosis, LAM)是一种以育龄期女性出现肺部弥漫性囊性病变为主要特征的罕见疾病,常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反复发作的气胸及乳糜胸,肺外表现以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 AML) 多见,目前国内报道LAM合并巨大腹膜后淋巴管平滑肌瘤罕见。本文总结1例西罗莫司成功治疗肺淋巴管肌瘤病伴巨大腹膜后淋巴管肌瘤,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九例临床和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pulmonary lymphangionleiomyomatosis,PLAM)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 对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确诊的9例PLAM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肺功能及病理学检查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 9例PLAM患者均为育龄期妇女(20~50岁),临床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8/9)、咳嗽(6/9)、咯痰(2/9)、咯血(2/9)、胸痛(3/9)、自发性气胸(6/9)、乳糜胸(3/9)、乳糜性腹腔积液(2/9).胸部X线检查4例表现为双肺弥漫性网状结节影,2例表现为液气胸,2例表现为胸腔积液,1例表现为多发肺小囊状透光区及肺大疱,1例无异常.高分辨率CT具有特征性变化,9例双肺均可见多发小囊状影,直径2~20 mm,壁较薄.2例腹部CT于腹主动脉前可见多个肿大的淋巴结.6例患者进行了肺功能检查,3例通气功能正常,1例呈中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1例呈重度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1例呈极重度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其中1例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4例肺弥散功能下降.4例(4/9)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5例(5/9)经胸腔镜活检,全部经病理确诊.病理学检查显示不同成熟度平滑肌细胞在细支气管壁、肺泡壁、淋巴管壁和血管壁周围增生,肺实质呈囊性变.结论 PLAM表现不典型,易被漏诊、误诊,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张静静  高华 《国际呼吸杂志》2014,34(20):1571-1575
淋巴管平滑肌瘤病是一种主要发生在育龄期女性、影响多系统的罕见病.临床上以肺实质囊样病变及不成熟的平滑肌样细胞异常增殖为特征.考虑到该病女性高发病率及预后欠佳,近年已引起了临床医师和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目前对该病的了解较前有了明显的提高,现就该病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标准、治疗等方面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提高对罕见病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 (PL AM)的认识。方法 对我院诊治的患者进行分析 ,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  PL AM是一种罕见的弥漫性肺部疾病 ,临床反复发作自发性气胸或 /和乳糜胸、活动后呼吸困难和痰血等。肺功能呈阻塞性或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 ,低氧血症。胸部 X线表现为两肺弥漫分布网格状阴影 ,高分辨 CT(HRCT)示弥漫分布囊状改变。病理学检查示 :肺组织淋巴管增生和扩张 ,管外平滑肌明显增生。结论 育龄期妇女如反复发生气胸及出现原因不明的呼吸困难、咯血或乳糜胸 ,应疑诊 PL AM,及时行 HRCT及肺功能检查 ,必要时肺活检 ,以明确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蛋白表达与老年肺鳞状细胞癌(简称肺鳞癌)淋巴管生成以及淋巴结转移的相互关系及老年肺鳞癌淋巴结转移的分子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检测53例老年人肺鳞癌组织、26例癌旁肺组织、20例正常肺组织中VEGF-C蛋白表达情况和VEGFR-3阳性微淋巴管数.结果 VEGF-C蛋白在老年肺鳞癌组织细胞浆中高表达(表达率62.3%),其表达率比癌旁肺组织和正常肺组织高(P≤0.05);老年肺鳞癌组织VEGFR-3阳性微淋巴管数(11.08±4.39)个,比癌旁肺组织和正常肺组织高(P≤0.05);VEGF-C蛋白表达与老年肺鳞癌淋巴结转移情况(P≤0.05)及TNM分期(P≤0.05)密切相关;VEGFR-3阳性微淋巴管数与老年肺鳞癌淋巴结转移情况(P(0.05)及TNM分期(P≤0.05)密切相关;老年肺鳞癌组织中VEGF-C阳性表达与VEGFR-3阳性微淋巴管数呈明显正相关(P≤0.05.r=0.530).结论 VEGF-C和VEGFR-3在老年肺鳞癌的淋巴结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VEGF-C蛋白表达协同VEGFR-3阳性微淋巴管数可用于指导老年肺鳞癌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  相似文献   

17.
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是一种少见的仅见于女性的疾病,其临床特征为自发性气胸、乳糜胸、咯血及缓慢的进行性呼吸困难。现对其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报告我院 1981~ 1992年 ,经手术切除 ,根据光镜、电镜及免疫组化观察确诊的原发性肌源性肺肉瘤 6例。方法 :年龄 3~ 6 5岁 ,男性 4例 ,女性 2例 ,其所中包括横纹肌肉瘤 4例 ,肺平滑肌肉瘤和肺血管平滑肌肉瘤各 1例。结果 :6例肌源性肺肉瘤在光镜下各有其形态特点 ,免疫组化观察结果为 :结蛋白 (Desmin)及肌动蛋白 (Actin)染色瘤细胞全部呈阳性表达 ,肌红蛋白 (mb)染色肺横纹肌肉瘤瘤细胞呈阳性表达。肺平滑肌肉瘤及肺血管平滑肌肉瘤为阴性 ;S 10 0蛋白和细胞角蛋白 (Cytoker atin)全部为阴性。 3例横纹肌肉瘤电镜观察 :胞质内可见肌原纤维。结论 :原发性肺肉瘤的组织发生及其发病率 ,以及免疫组化染色在肺肉瘤诊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是一种罕见的弥漫性肺部疾病.随着对该病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对其发病机制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该病的发生被认为与TSC1或TSC2基因的突变有关,而这可能为该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加强肺淋巴管肌瘤病(LAM)合并恶性肿瘤的临床、影像、病理特点的认识,提高对该病的早期认识和治疗水平.方法 分析2013年3月收治的1例肺LAM并肺母细胞瘤患者临床资料及诊治经过,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截止至2014年2月,以“Lymphangiomyomatosis、cancer”为检索词,在PubMed检索系统进行检索,论著3篇,综述1篇;在万方数据库中以“淋巴管肌瘤病、恶性肿瘤”为检索词进行检索,病例报告1篇.结果 患者,女,37岁,慢性病程,主要症状为咳嗽、咯血、胸痛3个月,既往有“双肾错构瘤”史,曾行右肾错构瘤切除术,术后病理示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左肾未予处理.曾有“自发性气胸”病史.胸部高分辨率CT示右中下肺巨大肿块并纵隔淋巴结肿大,考虑恶性病变;肺LAM.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为1 092.61 ng/L.免疫组化示CD56灶(+),Vim小细胞(+),Syn(+),CD99(+/-),组织改变考虑为肺母细胞瘤.复习国内外文献,尚无LAM合并肺母细胞瘤的病例报道.结论 近十年来,随着LAM分子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LAM目前可定义为低度恶性转移性肿瘤.本例患者为LAM合并高度恶性肿瘤肺母细胞瘤,在国内外尚属首例报道.但究其机制,是LAM细胞癌变为肺母细胞瘤,或是二者同时存在,目前尚无定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