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抗氧化剂吡略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的体外抗宫颈癌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SiHa细胞,PDTC处理后采用WST-8方法检测SiHa细胞的增殖活性:Hoechst 33258染色、Annexin V-FITC/PI双标法细胞凋亡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凝胶迁移变动分析(EMSA)检测SiHa细胞核内核转录因子-kB(NF-kB)活性.结果:PDTC能有效抑制SiHa细胞增殖和诱导SiHa细胞凋亡;染色可见典型的凋亡细胞形态;各组间早期凋亡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100 μmol/L PDTC晚期凋亡率较其他组明显升高(P<0.01):PDTC可抑制SiHa细胞核内NF-kB活性,其抑制强度与作用24 h细胞生长抑制率呈直线正相关(r=0.931,P=0.035),与作用48 h早期凋亡率呈曲线正相关(r=1.000,P=0.011).结论:PDTC抑制SiHa细胞增殖与其诱导细胞凋亡作用有关,而致凋亡作用可能与其抑制NF-kB信号转导通路,启动凋亡程序有关.  相似文献   

2.
背景:肾缺血/再灌注诱导产生大量活性氧,导致核因子κB的活化。激活的核因子κB通过调节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生成,进而导致一氧化氮的大量产生和触发细胞凋亡。目的:观察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对肾缺血再灌注后肾脏组织中核因子κB、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caspase-3和细胞凋亡指数的作用。方法:将健康雄性 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 3组:缺血再灌注组和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组通过右侧肾切除+左肾动脉夹闭45 min 建立肾缺血/再灌注模型,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组于实验前 30 min 尾静脉注射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100 mg/kg)。假手术组不给予缺血再灌注处理。结果与结论: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大鼠再灌注后肾组织核因子κB表达水平、血肌酐水平、尿素氮水平、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活性、一氧化氮表达水平、caspase-3 表达水平和细胞凋亡水平增加(P<0.05);而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组大鼠再灌注后以上指标均好转。说明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可引起肾组织结构损伤和细胞凋亡,且与核因子κB引起的一氧化氮高表达有关;应用核因子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可对缺血再灌注肾损伤发挥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PDTC)对百草枯(PQ)中毒后SD大鼠肺损伤和Nrf2通路激活的影响.方法 48只成年雄性SD大鼠建立PQ肺损伤模型后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Control)和PDTC组.中毒后1、2、3周各处死3只动物取肺组织,HE染色行急性肺损伤(ALI)评分,Masson染色鉴定肺纤维化(LF)程度,组织匀浆测定MDA、GSH含量,Weston blot检测磷酸化Nrf2水平.两样本均数的比较用成组t检验,生存曲线用Wilcoxon (Gehan)检验.结果 大鼠中毒后出现了明显的中毒症状,Control组和PDTC组各有4只和9只动物存活到实验结束,PDTC明显延长动物的存活时间,Wilcoxon (Gehan)=10.17023,P=0.001.Control组肺内MDA水平都高于PDTC组,而GSH水平均低于PDT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Q中毒后PDTC组肺内p-Nrf2水高于Control组,1周:(0.32±0.04) vs.(0.23±0.05),P=0.003;2周:(0.62±0.06) vs.(0.33±0.03),P<0.001;3周:(0.61±0.04) vs.(0.33±0.05),P<0.001.PDTC组AIL评分低于Control组,ALI分别为1周:(5±0.95) vs.(8±1.23),P=0.002;2周:(9±1.18) vs.(11±1.02),P=0.019;3周:(11±1.33) vs.(12±1.42),P=0.002.Control组动物中毒后1至3周肺纤维化程度分别为(40.87±7.25)%、(43.38±5.71)%和(45.91±3.97)%,明显高于PDTC组的(32.92±2.34)%、(33.45±3.04)%和(35.27±3.81)%,P值分别为0.017、0.001和0.001.结论 PDTC减轻PQ中毒后肺损伤、肺纤维化,延长动物的存活时间与激活Nrf2通路及增强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吡咯烷二硫代氨甲基甲酸盐(PDTC)对肝脏缺血再灌注(HIR)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ALI)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Wister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HIR组,PDTC保护(HIR PDTC)组。HIR组阻断肝左叶及肝中叶的人肝血流60min后再灌注,PDTC组先经阴茎背静脉注射PDTC 120mg/kg后立即按HIR组致伤。分别采用EMSA法及免疫组化法检测再灌注后1,3,6,12h NF-κB活性及TNF-α表达,并用赖氏法检测血浆中ALT含量。另取大鼠20只,亦随机数字表法分为HIR组和PDTC保护组,观察ALT动态变化及生存率。结果:损伤后NF-κB结合活性明显升高,并于再灌注后3h达到高峰,TNF-α表达增加,同时血浆中ALT含量亦明显丹高,PDTC保护组NF-κB活性减弱,TNF-α表达减弱,ALT水平降低。PDTC保护组ALT异常时间缩短,生存率增加。结论:PDTC能通过抑制NF-κB的激活,减少致炎因子的基因表达与合成释放,减轻炎细胞浸润,从而对HIR所致ALI起到保护作用,有利于HIR损伤的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使用抗氧化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酯(PDTC)阻断核因子-κB(-κB)的激活以观察PDTC在哮喘小鼠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将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PDTC组。采用卵清蛋白(OVA)致敏OVA激发的方法制备小鼠哮喘模型。PDTC组于OVA激发前腹腔注射-κB的特异性抑制剂PDTC(100mg/kg)。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两组小鼠肺组织P50蛋白的表达,肺组织病理切片观察两组小鼠炎症细胞浸润情况。结果:对照组P50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PDTC组[(30.3±3.2)%vs(14.7±2.6)%,P〈0.01],小鼠肺组织病理结果显示PDTC组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炎症细胞浸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结论:PDTC作为特异性的-κB抑制剂.可以显著减轻哮喘小鼠的肺部炎症细胞浸润,但是.抗氧化剂应用于临床哮喘的治疗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以寻找副反应小的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吡咯烷二硫代氨甲基甲酸盐(PDTC)对肝脏缺血再灌注(HIR)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ALI)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Wister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HIR组,PDTC保护(HIR+PDTC)组。HIR组阻断肝左叶及肝中叶的入肝血流60min后再灌注,PDTC组先经阴茎背静脉注射PDTC120mg/kg后立即按HIR组致伤。分别采用EMSA法及免疫组化法检测再灌注后1,3,6,12hNF-κB活性及TNF-α表达,并用赖氏法检测血浆中ALT含量。另取大鼠20只,亦随机数字表法分为HIR组和PDTC保护组,观察ALT动态变化及生存率。结果:损伤后NF-κB结合活性明显升高,并于再灌注后3h达到高峰,TNF-α表达增加,同时血浆中ALT含量亦明显升高,PDTC保护组NF-κB活性减弱,TNF-α表达减弱,ALT水平降低。PDTC保护组ALT异常时间缩短,生存率增加。结论:PDTC能通过抑制NF-κB的激活,减少致炎因子的基因表达与合成释放,减轻炎细胞浸润,从而对HIR所致ALI起到保护作用,有利于HIR损伤的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吡烷二硫氨基甲酸(PDTC)时高糖下大鼠成纤维细胞(NRK)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NRK细胞;葡萄糖孵育下分6组,正常对照组、高糖1组、高糖2组含葡萄糖分别为5.6、15和30 mmol/L,干预组在葡萄糖30 mmo/L基础上分别加入PDTC 5、10和20 p.mol/L;RT.PCR检测24、48 h后各组MCP-1 mRNA表达水平,免疫细胞化学(ICC)法检测24、48 h各组的MCP.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糖组MCP.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呈剂量时间依赖性;而不同浓度PDTC干预后,MCP.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且与PDTC呈剂量时间依赖性.结论:PDTC下调NRK细胞中MCP-1 mRNA和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使用抗氧化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酯(PDTC)阻断核因子-κB(NF-κB)的激活以观察PDTC在哮喘小鼠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将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PDTC组,采用卵清蛋白(OVA)致敏OVA激发的方法制备小鼠哮喘模型.PDTC组于OVA激发前腹腔注射NF-κB的特异性抑制剂PDTC(100 mg/kg).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两组小鼠肺组织P50蛋白的表达,肺组织病理切片观察两组小鼠炎症细胞浸润情况.结果:对照组P50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PDTC组[(30.3±3.2)%vs(14.7±2.6)%,P<0.01],小鼠肺组织病理结果显示PDTC组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炎症细胞浸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结论:PDTC作为特异性的NF-κB抑制剂,可以显著减轻哮喘小鼠的肺部炎症细胞浸润.但是,抗氧化剂应用于临床哮喘的治疗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以寻找副反应小的药物.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Toll样受体4(TLR4) mRNA、核因子-κB(NF-κB) mRNA表达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方法将8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柯萨奇病毒感染组(感染组,30只)、黄芪甲苷治疗组(治疗组,30只)和正常对照组(对照组,20只)。感染组和治疗组小鼠腹腔注射柯萨奇病毒B3(CVB3),建立病毒性心肌炎模型。治疗组于注射病毒后30min开始灌服黄芪甲苷,每日1次×7d;感染组以生理盐水灌胃;对照组用不含病毒的Eagle液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灌胃。各组分别在7d、14d各随机抽取8只小鼠处死,HE染色后检测心肌病理积分、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心肌中TLR4 mRNA和NF-κB mRNA的表达,ELLSA法检测血清TNF-α的含量。结果感染组心肌病理积分、TLR4 mRNA、NF-κB mRNA表达及血清TNF-α的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治疗组心肌病理积分、TLR4 mRNA、NF-κB mRNA表达及血清TNF-α的含量较感染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黄芪甲苷可以通过调节TLR4、NF-κB及TNF-α在病毒性心肌炎中的表达,减轻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芦荟提取物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以及对TNF-α和NF-κB的影响来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芦荟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脑缺血2h后再灌注24h时断头处死大鼠,采用Longa评分法,观察脑梗死模型大鼠的活动情况,一部分进行TTC染色和HE染色观察脑梗死体积及病理形态学变化;另一部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RT-PCR及凝胶电泳技术检测TNF-α和NF-κB的含量及表达。结果芦荟提取物能明显改善模型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和脑缺血组织的病理形态学,降低TNF-α和NF-κB的含量及其基因表达水平。结论芦荟提取物对实验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脑血管保护作用,其机理与抑制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百癣夏塔热胶囊对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以2,4-二硝基氟苯(DNFB)对小鼠进行皮肤致敏及激发,建立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模型,观察百癣夏塔热胶囊对小鼠耳肿胀度、组织病理改变及皮损处核因子-κB(NF-κB)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结果百癣夏塔热胶囊能显著抑制ACD小鼠的耳肿胀度,可降低诱发后小鼠血清TNF-α水平,下调皮肤组织中NF-κB的表达。结论百癣夏塔热胶囊通过下调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和NF-κB的表达,对小鼠ACD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大鼠肺血管内巨噬细胞(PIM)内的表达及吡咯醛二硫氨基甲酸(PDTC)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4组:对照组、PDTC对照组、CCI4组、CCI4+PDTC组.取动脉血作血气分析,静脉血测内毒素和肝功能.取肠系膜淋巴结作细菌培养.应用免疫组化方法 观察PIM的粘附、聚集情况,以及TNF-α和NF-κB的蛋白表达和定位.非放射性凝胶电泳阻滞实验(EMSA)检测NF-κB活性,SYBR Green I实时定量PCR方法 检测肺组织中TNF-α的mRNA表达.结果 CCl4组发展成肝肺综合征(HPS)模型,表现为PaO2、PaCO2降低和肺泡一动脉血氧分压(A-aDO2)升高,肝功能异常,内毒素血症.CCl4组肠系膜淋巴结培养阳性率为62.5%(5/8),与CCl4+PDTC组的66.7%(6/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Cl4组超过10个巨噬细胞的血管为60.8%(292/480),而CCl4+PDTC组仅为19.6%(106/5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和PDTC对照组中肺血管内无巨噬细胞聚集.免疫组化染色NF-κB和TNF-α蛋白均在CCl4组的PIM中表达.CCl4组的NF-κB活性和TNF-α的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DTC对照组和CCl4+PDTC组(均P<0.05).结论 NF-κB诱导PIM内TNF-α表达在HPS中发挥重要作用,PDTC通过抑制PIM中NF-κB的活性,降低PIM活性以及其中TNF-α表达,从而改善HPS.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羧胺三唑对TNF-α诱导的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分泌促炎细胞因子的影响及部分机制.方法 用弗氏完全佐剂诱导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分离培养的佐剂性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用20 ng/ml TNF-α刺激并用不同浓度羧胺三唑(10、20、40 μmol/L)处理.ELISA法检测成纤维样滑膜细胞上清中IL-1β和IL-6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NF-KB p65的蛋白表达.结果 经20 ng/mlTNF-α刺激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分泌IL-1β和IL-6水平,以及细胞核中NF-KB p65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羧胺三唑(20、40 μmol/L)能够显著抑制TNF-α诱导的IL-1β[(417.39 +29.80) pg/mlvs.(264.63±9.35) pg/ml,(186.13±25.71)pg/ml,P <0.01]和IL-6[(383.45±32.13) pg/ml vs.(248.39±30.51) pg/ml,(189.64±27.86) pg/ml,P<0.01]分泌,且明显减少细胞核中NF-κB p65的表达(P<0.01).结论 羧胺三唑可能通过抑制NF-KB活化来减少TNF-α诱导的佐剂性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中促炎细胞因子IL-1β、IL-6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四氢化吡咯二硫代氨基甲酸脂(PDTC)阻断核转录因子-κB (NF-κB)信号传导通路,探讨NF-κB信号传导通路对急性肾损伤(AKI)小鼠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18只C57 BL/6小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正常组、AKI组和PDTC组,采用夹闭双侧肾蒂45 min后再开放的方法建立小鼠AKI模型,PDTC组在再开放时腹腔注射NF-κB抑制剂PDTC 50mg/kg,操作均在南京医科大学鼓楼临床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洁净手术区进行.于造模后48 h采外周血用生化检测仪检测尿素氮和肌酐,并取肾组织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肾组织病理改变,运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肾组织中NF-κBp65、Bcl-2、TNFR1、caspase-3的含量,采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法检测肾脏细胞凋亡指数.样本均数间的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1) PDTC组较AKI组肾组织损害减轻,肾脏病理Pallers评分、尿素氮及肌酐水平均显著降低[(2.83±0.41) vs.(4.50±0.55)分, (61.65±3.06) vs.(77.78±5.82) mmol/L,(74.33±9.83) vs.(152.00±16.55) μmol/L,P=0.000,0.000,0.000].(2) AKI组肾组织匀浆中NF-κB活性均较正常组显著升高[(35.83±3.06)%vs.(3.88±0.75)%,P=0.000],PDTC组较AKI比较NF-κB活性显著降低[(20.33±2.34)%vs.(35.83 ±3.06)%,P=0.000].(3) PDTC组较AKI组肾组织凋亡细胞数显著降低[(16.67±1.15)% vs.(28.00±2.01)%,P=0.001].(4) PDTC组较AKI组促凋亡蛋白caspase-3、TNFR1水平显著降低[(7.00±1.26)vs.(11.00±1.26),(5.55±0.82) vs.(9.75±0.76),P=0.000,0.000],而抗凋亡蛋白bcl-2水平则显著升高[(10.50±1.38) vs.(1.83 ±0.98),P=0.000].结论 NF-κB信号传导通路促进AKI小鼠细胞凋亡的发生,特异性阻断NF-κB信号通路可减轻肾脏细胞凋亡,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脂蛋白脂肪酶(LPL)及其相关调控因子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小鼠肝组织中的变化和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DDC)对其的调控作用。方法 将15只雄性C57BL/6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5只。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给予胆碱缺乏的氨基酸(CDAA)饲料喂养,建立NASH模型;治疗组在采用高脂CDAA饲料喂养的同时给予DDC灌胃治疗。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NASH小鼠肝组织中LPL及其活性相关调节因子的表达变化;探讨DDC对LPL及其活性相关调节因子的调控作用。结果 模型组小鼠肝组织中LPL基因表达为3.527±1.389,显著高于对照组(1.233±0.887),LPL酶活性的负性调控因子血管生成素样蛋白ANGPTL3、ANGPTL4及载脂蛋白apoC-Ⅰ、apoC-Ⅲ的表达分别为0.060±0.045、0.396±0.203、0.292±0.159、0.145±0.05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126±0.650、1.051±0.373、1.016±0.205、1.141±0.7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小鼠...  相似文献   

17.
背景:川芎嗪延缓肝纤维化形成的机制尚不清楚。目的:观察川芎嗪对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的肝星状细胞增殖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核因子κB及其相关基因产物白细胞介素6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SC-T6细胞株,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用于实验。实验分为4组:对照组仅加入细胞;TNF-α组加入10μg/L TNF-α;川芎嗪干预组先加入终浓度为10μg/L的TNF-α作用30min后,分别加入川芎嗪50,100,200,400,600,1000mg/L;PDTC组先加入终浓度为10μg/L的TNF-α作用30min后,再加入终浓度18μmol/L的核因子κB阻断剂PDTC。结果与结论:MTT结果显示100,200,400,600,1000mg/L的川芎嗪均能抑制HSC-T6增殖,且呈剂量依赖性。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Western blot检测发现10μg/L的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后,HSC-T6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核因子κB及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明显增多(P〈0.01或P〈0.05),200,400,600mg/L的川芎嗪及18μmol/L的PDTC均可明显降低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后HSC-T6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核因子κB及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P〈0.01),且随着川芎嗪质量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PDTC的抑制作用最明显。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SC-T6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和核因子κB的表达呈正相关(r=0.980,P〈0.01)。说明川芎嗪可以抑制肝星状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核因子κB及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抑制肝星状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Fmetalkine(FKN)对单个核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 proteinase-2, MMP-2)表达的影响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在其中的作用。方法抗凝血用聚蔗糖-泛影葡胺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将提取的单个核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FKN组及PD98059(ERK阻断剂)组;分别应用ELISA和明胶酶谱法检测各组单个核细胞中TNF-α和MMP-2表达情况。结果FKN诱导组TNF-α表达较空白组明显增多(P〈0.05),FKN诱导组MMP-2表达较空白组明显减少(P〈0.05);PD98059组TNF-α和MMP-2表达均较FKN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趋化因子FKN可以诱导单个核细胞TNF-α的表达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进展,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ERK途径实现的;FKN可以抑制单个核细胞MMP-2的表达,而这一作用可能与ERK无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构建大鼠失血性休克复苏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用免疫组化方法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肝组织的损伤作用.方法 将30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n=10)、休克组(B组,n=10)、失血性休克/复苏组(C组,n=10).A组大鼠麻醉后,测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显示正常后,采集大鼠肝组织.B组经股动脉穿刺置管放血,维持MAP为(35±5)mmHg持续90min后处死,采集大鼠肝组织.C组大鼠麻醉后,经股动脉穿刺置管放血,维持MAP为(35±5)mmHg持续90min,回输自体血液进行复苏,维持MAP 80~100mmHg,制作失血性休克复苏模型,复苏6h后处死并采集大鼠肝组织.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了解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SP免疫组化测定各组大鼠肝脏TNF-α、NF-κB表达情况,并采用全自动图像分析系统(Image-proplus 6.0)计算各组阳性区域积分吸光度.结果 A组苏木精-伊红染色肝组织结构及形态正常;B组见部分肝细胞空泡样变性,损伤较轻;C组肝组织损伤较最重,肝小叶结构不清,肝细胞出现明显的空泡变性,肝窦淤血,并见大量中性粒细胞渗出及肝脏巨噬细胞聚集.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组表达TNF-α、NF-κB最高,二者平均积分吸光度值分别为0.197±0.026、0.131±0.035;B组的表达较C组低,二者平均积分吸光度值分别为0.133±0.023、0.098±0.028;A组阳性表达最低,二者平均积分吸光度值分别为0.075±0.030、0.045±0.021.与A、B组相比,C组肝脏组织中,TNF-α及NF-κB表达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7.476,P<0.05;F=54.492,P=0.003).结论 TNF-α及NF-αB的高表达可能与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王健  陶海荣 《中国临床康复》2014,(33):5372-5376
背景:雌激素通过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细胞分泌的因子,以及多条骨代谢调控途径参与了骨关节炎骨代谢的调控。目的:综合阐述雌激素及雌激素相关化合物在关节保护、骨与软骨细胞的修复、滑膜炎症的抑制等方面对骨关节炎的作用。方法:作者检索1992至2014年PubMed、Embase、Elseveir数据库文献。检索词为:“Osteoarthritis, Estrogens,Matrix Metal oproteinases,Interleukins,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按照事先制定的标准逐一评价纳入研究的文献,提取有效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与结论:雌激素可通过增加成骨细胞中骨保护素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的表达,抑制破骨性骨吸收,防止骨关节炎的发生和进展。雌激素能上调抗破骨细胞的细胞因子,而下调亲破骨细胞的细胞因子,通过Wnt与骨形态发生蛋白信号系统也参与骨关节炎患者骨代谢的调控。雌激素可以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作用促进肾上腺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从而间接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类的产生,对关节软骨起到保护作用。外源性雌激素通过抑制骨的吸收可能会有助于延缓骨关节炎的发展。雌激素和雌激素相关的化合物在骨关节炎进展的后期阶段可能会抑制滑膜炎症和炎症递质导致的软骨流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