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通过细丝弓技术在安氏Ⅱ类1分类拔牙患者直丝弓矫治的临床应用,观察矫治前后牙颌和软组织侧貌的变化,为临床正畸矫治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的研究方法,纳入符合研究标准的24例安氏Ⅱ类1分类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粘结MBT直丝弓矫治器,采用细丝弓技术矫治的患者。正畸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使用SPSS 15.0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4例患者正畸治疗完成后,磨牙及尖牙中性,覆牙合覆盖正常,U1-NA角和L1-MP角分别减小15.78°和6.18°,上下颌切牙切端内收7.56和2.27 mm,下颌磨牙近中移动4.41 mm,上颌磨牙近中移动1.17 mm。下颌切牙压低2.42 mm,下颌磨牙伸长1.21 mm。然而,上颌切牙和磨牙垂直向无明显变化。软组织侧貌改变明显,NLA角增大13.77°上下唇突点相对于审美平面分别减小2.90 mm和3.83 mm。结论 安氏Ⅱ类1分类拔牙患者粘结直丝弓矫治器,采用细丝弓技术矫治,矢状方向和垂直方向支抗控制良好,软组织侧貌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2.
细丝片段弓移动尖牙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细丝片段弓远中移动下颌尖牙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拔除下颌双侧第一前磨牙、磨牙强支 抗病例17例,治疗的头半年内用细丝片段弓远中移动下颌尖牙,下颌切牙进行生理性调整,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 疗6个月拍头颅侧位片,取阶段模型,测量结果由SPSS 1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半年内下颌磨牙前移、下颌尖牙 后移分别为1·14 mm、5·02 mm,LM-MP、SN-MP角无明显改变,LI-NB角减小约9·57°,下颌切牙段由拥挤(-2·55 mm) 调整为出现间隙(1·08 mm)。结论 细丝片段弓移动下颌尖牙过程中,后牙支抗稳固,下颌尖牙有效后移,下颌切 牙自行向理想治疗位调整。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细丝弓技术在高角安氏Ⅱ类1分类拔牙患者直丝弓矫治中的应用,探讨其矫治前后软硬组织的变化,为临床正畸设计和矫治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的研究方法,以符合纳入标准的17例正畸患者为研究对象矫治前后拍摄头颅侧位定位片,对头影测量结果应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7例高角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矫治结束后,磨牙和尖牙关系中性,覆(牙合)覆盖正常.正畸治疗后矢状向ANB角减小1.18°,U1-NA角减小19.13°,L1-NB角减小6.42°,L1-MP角减小5.28°,颏突度增加0.46mm,颏倾斜度减小3.99°,有统计学意义.垂直向OP-MP角减小0.19°,L6-MP距增加0.98 mm,有统计学意义,而上、下颌切牙和上磨牙垂直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矫治后软组织侧貌明显改善,面型角减小4.56°,鼻唇角增加16.48°,上、下唇突点距离审美平面减小4.93 mm和3.99 mm,PosB’-FH角增加6.88°,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角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拔除四颗第一双尖牙,采用直丝弓矫治器矫治,矫治过程中应用细丝弓矫治技术可以对患者矢状向和垂直向达到良好的支抗控制,矫治后软组织侧貌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安氏Ⅲ类错(牙合)高低角患者其磨牙轴倾度的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112例安氏Ⅲ类错(牙合)成人患者治疗前的头颅侧位片作为实验组,根据下颌平面角和后前面高比的大小将实验组分为高角组和低角组,选取55例个别正常(牙合)的头颅侧位片作为对照组,测量各组上下颌磨牙的轴倾度;对各组间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对磨牙轴倾度与可能影响其变化的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高角组与低角组L7-MP、L6-MP、U6-L6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角组L7-MP为75.82°±6.83°,L6-MP为76.57°±5.70°,U6-L6为162.62°±6.83°;低角组L7-MP为83.36°±6.48°,L6-MP为83.01°±4.06°,U6-L6为168.63°±4.57°.且与SN-MP、S-Go/N-Me、L1-MP等存在相关关系(P<0.05),U6-FH、U7-FH、L7-MP仅与年龄存在相关关系(P<0.05).结论 安氏Ⅲ类错(牙合)高低角患者其磨牙轴倾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初步探索采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压低磨牙对高角非开[牙合]拔牙病例进行后牙垂直向控制。方法7例矢状骨面型Ⅰ类或Ⅱ类的高角非开[牙合]病例,减数双尖牙矫治,MBT直丝弓矫治技术,上下颌第一、二磨牙间植入MAS微螺钉种植体作为垂直向支抗对磨牙实施持续轻力压低,结合摇椅弓控制前牙覆[牙合],种植体同时也作为矢状向支抗用于滑动法回收前牙。结果所有患者拔牙间隙全部关闭后的治疗结果显示:上颌磨牙平均压低2.43mm,MP/SN角平均减小3.35°,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01);下颌磨牙平均压低1.79mm,前牙覆[牙合]平均减小2.63mm,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压低磨牙可以作为一种新的垂直向控制手段为高角非开[牙合]拔牙病例提供有效的后牙垂直向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以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压低磨牙对高角拔牙病例进行后牙垂直向控制的临床应用。方法20例矢状骨面型Ⅰ类或Ⅱ类的高角拔牙病例,采用MBT直丝弓矫治技术,于第一、第二磨牙间颊侧植入MAS微螺钉种植体作为垂直向支抗对磨牙实施持续轻力压低,同时微螺钉也作为矢状向支抗结合滑动法回收前牙。结果治疗后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显示:上颌磨牙平均压低2.27mm; MP/SN角平均减小2.8°,SNPo角平均增加1.34°;面角(NsPos/FH)角平均增加3.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压低磨牙能够为高角拔牙病例提供有效的后牙垂直向控制,患者软组织侧貌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细丝片段弓远中移动下尖牙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拔除双侧第一双尖牙 ,磨牙强支抗病例 17例 ,治疗初半年内用细丝片段弓远中移动下尖牙 ,下切牙进行生理性调整 ,治疗前、治疗三个月、六个月拍头颅侧位片 ,取阶段模型 ,测量结果由SPSS10 .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下磨牙前移、下尖牙后移分别为 1.14、5 .0 5mm/半年 ,6 MP、SN MP角无明显改变 ,1 NB角减小 9.5 7度 ,2 2由拥挤 ( 2 .2 5mm)调整为出现间隙 (1.0 8mm)。结论 :细丝片段弓远中移动尖牙过程中 ,后牙支抗稳固 ,尖牙有效后移 ,下切牙自行向理想治疗位调整。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不同类型患者减数拔牙后正畸治疗中断1.5月(45 d)后牙齿漂移的程度。方法 本研究已通过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选取已拔双侧前磨牙但因故未按时进行粘接托槽治疗的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口腔上下颌模型进行三维扫描、重建和测量,根据患者的拔牙牙位(第一前磨牙或第二前磨牙)、颌骨类型(上颌或下颌)、垂直骨面型(均角、高角或低角)将其分为12组,应用多因素方差分析减数拔牙之后治疗中断1.5月情况下以下5项指标的变化,包括前牙拥挤度、尖牙间宽度、磨牙间宽度、拔牙间隙、前牙覆。结果 拔牙牙位、颌骨类型、垂直骨面型对减数拔牙后1.5个月拔牙间隙的减小量、前牙拥挤度的减小量有影响(P<0.001),拔牙牙位和垂直骨面型对前牙覆增加量有影响(P<0.001)。拔除第一前磨牙的患者相对于拔除第二前磨牙的患者双侧邻牙的漂移明显(P<0.001),上颌双侧邻牙漂移较下颌明显(P<0.001),高角的患者较均角及低角的患者双侧邻牙漂移量明显(P<0.001)。结论 对于正畸患者,如果存在上颌减数、第一前磨牙减数、垂直骨面型为高角的情况,拔牙双侧...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微种植体支抗和多曲方丝弓技术矫治高角型骨性Ⅲ类错畸形,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高角型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16例,常规排齐整平后,采用微种植体支抗与多曲方丝弓技术相结合进行矫治。测量矫治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片并将测量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评估疗效。结果:与矫治前相比,SNA角平均增加(2.48±0.65)°,L6-MP角平均减少(5.28±1.96)°,OP-MP平均增加(3.13±0.66)°,OJ平均增加(3.89±0.63)mm,OB平均增加(2.74±0.38)mm。结论:微种植支抗结合多曲方丝弓技术矫治轻、中度高角型骨性Ⅲ类错畸形,在有效地控制磨牙垂直向高度同时矫正Ⅲ类错颌间关系,达到了改善面型和掩饰骨性畸形的正畸治疗目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两种减数拔牙法矫治高角骨性Ⅲ类错(牙合) 的临床疗效。方法11例骨性Ⅲ类错(牙合) 畸形患者,按减数拔牙模式分为两组,拔除双尖牙组6例,拔除磨牙组5例,对矫治前后的头影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结束后拔除双尖牙组和拔除磨牙组患者下颌切牙明显内收,L1-MP分别减小了9.51°和7.21°;袷平面变平,OP-MP分别增大3.24°(P〈0.05)和2.89°(P〈0.05).SN—MP分别增大了0.11°和0.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1-MP增大了0.26mm和融37mm,提示此类患者垂直向代偿能力有限。结论两组患者矫治机制相似,减数拔牙位置的选择主要取决于Ⅲ类错验的严重程度;此类患者垂直向代偿能力有限,伴较大开胎者需选择正颌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