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两性霉素B雾化吸入加局部灌注联合伏立康唑治疗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IPF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常规采用伏立康唑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两性霉素B雾化吸入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局部灌注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时间为(14.82±3.36) 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21.49±5.07) d(P 0.05);研究组临床总显效率为8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P 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2.50%,低于对照组的32.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两性霉素B雾化吸入加局部灌注联合伏立康唑是治疗IPFI的安全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伏立康唑治疗老年白血病合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68例老年白血病合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两性霉素B治疗,观察组给予伏立康唑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真菌感染清除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76.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NF-α、IL-12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IL-10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1.76%,低于对照组的32.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真菌感染清除率为82.35%,高于对照组的67.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伏立康唑和两性霉素B治疗老年白血病合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均有效,且均可改善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但伏立康唑治疗效果更佳,使用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4):539-540
目的探讨两性霉素B治疗白血病化疗后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患儿的临床疗效,分析对炎症因子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白血病化疗后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患儿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两组患者均在化疗后根据粒细胞缺乏情况进行抗真菌药物治疗,其中对照组使用米卡芬净,观察组采用两性霉素B。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观察比较化疗前后的中性粒细胞数、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64.29%,低于观察组的89.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hs-CRP、IL-6水平、中性粒细胞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s-CRP、IL-6水平均提高,中性粒细胞数均减少,且对照组变化幅度大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高于观察组,但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滴注两性霉素B治疗白血病化疗后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患儿可有效抗感染、抑菌,提高免疫力,降低炎症因子,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大剂量化疗药物、高强度免疫抑制剂及广谱抗生素的应用,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实体器官移植的广泛开展,以及各种导管的体内介入、留置等,临床上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明显上升。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也日益成为导致恶性肿瘤患者、器官移植受者以及其他危重病患者的死亡原因之一[1]。两性霉素B是多烯类抗真菌剂,通过选择性地与真菌细胞膜的麦角固醇结合而致真菌死亡。它是目前抗菌谱最广的抗真菌药物,是多种真菌感染的首选药物[2]。但两性霉素B毒副作用巨大,限制了它在临床的应用,使用两性霉素B时需密切观察并处理它的毒副作用。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住院危重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致病菌分布与耐药性。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ICU收治的557例危重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真菌感染情况、病原菌分布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016年侵袭性真菌感染(IFI)发病率(23.62%)较2015年(19.48%)有所增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54,P=0.245);122例IFI患者共培养分离真菌66株,其中白色念珠菌45株(68.18%),热带假丝酵母菌9株(13.64%),光滑假丝酵母菌2株(3.03%),近平滑假丝酵母菌3株(4.55%),克柔念珠菌7株(10.61%);各真菌对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的敏感性较高,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真菌对氟康唑、伏立康唑和伊曲康唑的敏感性普遍较差,5种真菌对伊曲康唑敏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2例IFI患者治疗首选氟康唑72例(59.02%),伏立康唑23例(18.85%),两性霉素B 10例(8.20%),5-氟胞嘧啶9例(7.38%),伊曲康唑8例(6.56%),其中目标治疗以伏立康唑使用率最高为50.00%,抢先治疗和经验治疗以氟康唑使用率最高,分别为64.47%和52.63%。结论该院ICU病房危重病患者IFI发病率有逐年增长的趋势,对于临床诊断和拟诊的患者可首选对常见真菌敏感性普遍较高的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进行治疗,确诊的患者则可选择相应敏感性高的药物进行目标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白血病化疗后口腔真菌感染的护理新方法。方法将34例白血病化疗后合并口腔真菌感染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口腔护理,观察组除传统口腔护理外联合含两性霉素B的氧气雾化吸入,观察两组患者的口腔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口腔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显著意义。结论两性霉素B雾化吸入可促进白血病化疗后合并口腔真菌感染的愈合,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两性霉素B雾化吸入预防恶性血液病化疗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确诊并接受化疗治疗的血液病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均接受两性霉素B雾化吸入,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肺部真菌感染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再次住院次数、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第15天、第30天均未发生肺部真菌感染,对照组第15天和30天分别发生肺部感染6例和15例。治疗组发生皮疹、精神症状、视觉异常等不良反应的例数4例少于对照组的20例(P=0.00)。治疗组住院次数少于对照组(t=11.44,P=0.00),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t=11.65,P=0.00)。结论恶性血液病化疗患者采取两性霉素B雾化吸入并给予护理干预可预防恶性血液病化疗患者肺部真菌感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氧气雾化吸入法与超声雾化吸入法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以下简称慢支)治疗效果的影响,为选择合适的雾化吸入方式提供依据.方法将60例慢支患者随机分为氧气雾化组(氧气组)和超声雾化组(超声组),各30例,2组雾化药物及其它治疗相同.结果氧气组症状/体征改善时间较超声组显著缩短(P<0.05,P<0.01),超声雾化吸入中的SpO2较雾化吸入前显著降低(均P<0.05),氧气雾化吸入中SpO2降低不明显,氧气雾化吸入治疗不良反应如喘憋、治疗中止发生率显著低于超声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P<0.01).结论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对慢支患者刺激小,患者耐受性好,适用于老年患者上、下呼吸道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氟康唑加两性霉素B对肺部真菌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1例经痰培养有真菌生长并经X线胸片证明有肺部感染征的住院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两组:治疗组用氟康唑与两性霉素B治疗;对照组则单纯用氟康唑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81.0%,对照组为6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5例血肌酐升高,2例丙氨酸转氨酶升高;对照组4例血肌酐升高,2例丙氨酸转氨酶升高,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康唑与两性霉素B联用优于单用氟康唑,不良反应少.但由于病例数量较少,且是不同时间段的病例比较,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偏差,能否将氟康唑加两性霉素B联合治疗真菌感染替代单独使用氟康唑或两性霉素B,作为主要的抗真菌治疗手段,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卡泊芬净与氟康唑治疗慢阻肺(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4月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卡泊芬净组和氟康唑组,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卡泊芬净组采用注射用醋酸卡泊芬净治疗,氟康唑组采用氟康唑注射液治疗,两组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肺部真菌涂片检查转阴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真菌清除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卡泊芬净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肺部真菌涂片检查转阴时间以及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氟康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卡泊芬净组光滑念珠菌清除率及总清除率高于氟康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卡泊芬净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疗效要优于氟康唑,可以加速肺部真菌转阴和白细胞恢复正常,能更有效地清除真菌,且不良反应少,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机械排痰配合雾化吸入在颈髓损伤并截瘫患者呼吸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颈髓损伤并截瘫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 B组行常规呼吸道护理,A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雾化吸入及机械排痰,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排痰护理前后的SpO2、白细胞计数、咯痰能力、胸片情况以及肺部听诊情况,并统计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病率及死亡率。结果经排痰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有所改善,A组患者的SpO2高于B组,白细胞计数、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病率及死亡率均显著低于B组;A组患者的咯痰能力、胸片情况以及肺部听诊情况均显著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机械排痰配合雾化吸入在颈髓损伤并截瘫患者呼吸道护理中可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改善肺部血液循环,预防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不同时机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8月至2012年2月,COPD合并IPFI的28例患者应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的临床资料,其诊断标准参见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病诊治规范2007修订版》和《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观察并探讨了不同时机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COPD合并IPFI有效性及治疗时机选择等,治疗期间监测肺影像学、肝肾功能电解质、体温等变化,以观察两性霉素B脂质体不良反应.结果 临床诊断、拟诊各22、6例;抢先/经验治疗组有效率为76.47%,高于挽救/目标治疗组的4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比较方面:挽救治疗组疗程为(22.32 ±5.45)d,长于抢先治疗组的(13.40±4.3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挽救治疗组不良反应率(57.14%)高于抢先治疗组不良反应率(39.29%),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性霉素B脂质体是治疗COPD合并IPFI安全有效的药物,抢先治疗能提高疗效,且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工作中值得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3.
2009年1月~2010年3月,我们对28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选用两性霉素B溶液雾化吸入辅助进行经验性治疗,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同期选择急诊ICU住院患者48例,其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52~101岁.均根据在治疗原发病过程中的临床表现、高危因素、影像学资料及痰液病原学检测拟诊为肺部真菌感染.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28例,两组年龄、病原菌选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小剂量两性霉素B治疗恶性血液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接受治疗的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98例,应用计算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47例,两性霉素B维持剂量为50 ~ 60 mg/d;实验组51例,两性霉素B维持剂量为25~ 30 mg/d.比较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性霉素B中位累计剂量对照组为725(175,1595) mg,实验组为735(225,1485) m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834);治疗中位时间对照组为19(8,34)d,实验组为29(11,5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治疗14 d对照组与实验组可评估疗效者分别为37例和48例,两组总有效率、无进展率、热退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因不良反应终止治疗者对照组14例(29.8%),实验组6例(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对照组肝肾功能损害发生率高于实验组[27.7% (13/47)与11.8%(6/51),P=0.047].结论 两性霉素B维持剂量25 ~ 30 mg/d临床疗效不低于维持剂量50~60 mg/d,不良反应少,临床可操作性强,具有可实践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后定时吸痰对治疗婴幼儿肺炎的效果.方法:将12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A组(雾化吸入后不吸痰)、B组(雾化吸入后10~20 min吸痰)及C组(雾化吸入后30 min吸痰)各40例.三组均予抗感染、抗病毒、退热及雾化吸入治疗,除A组外,其他两组在此基础上配合翻身、拍背,然后吸痰,比较三组患儿雾化吸入前后的血氧饱和度上升值和咳嗽消失时间、肺部罗音消失时间.结果:B组血氧饱和度上升值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肺部罗音消失天数为(5.23±2.48)d,短于A组(7.11±2.87)d及C组(6.10±2.8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雾化吸入后10~20 min吸痰最佳,对婴幼儿肺炎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抗真菌药物雾化吸入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按:免疫缺陷者肺部曲霉感染罹患率及病死率均高,虽然肺部真菌感染的治疗需要全身用药,但抗真菌药物局部雾化吸入作为一种辅助治疗仍为颇具吸引力的选择,因药物局部浓度高,全身暴露量小,可避免全身应用所致的不良反应。目前的循证医学依据仅限于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和肺移植患者应用两性霉素B预防真菌感染,据了解,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和卡泊芬净雾化吸入已在研究中。根据临床试验评价两性霉素B各种制剂雾化吸入结果不一致,目前尚不能推荐常规应用抗真菌药雾化吸入,尚需进行设计良好的随机对照试验,以评价抗真菌药物雾化吸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普米克令舒和博利康尼及沐舒坦氧气驱动化吸入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诊治的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8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普米克令舒和博利康尼及沐舒坦雾化液以6~8L/min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对照组给予常规雾化吸入,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1.1%,对照组治愈率72.5%,两组治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咳嗽、喘息消失、肺部喘鸣音、湿啰音消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普米克令舒和博利康尼及沐舒坦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经济实用,适合婴幼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两性霉素B和伏立康唑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化疗期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并接受治疗的214例患者临床资料,有65例患儿在化疗期间发生侵袭性真菌感染(IFI),其中35例患儿接受伏立康唑治疗,为A组;30例患儿接受两性霉素B治疗,为B组。通过统计学分析影响IFI发生率的临床因素,并比较患儿用药8周后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ALL患儿IFI发病率达到30.37%,患儿的IFI发生率与住院时间、中性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相关(P0.05)。A组与B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2.28%和43.33%,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伏立康唑治疗的患儿的肾功能损伤、消化功能障碍和神经毒性发生率分别为8.57%、5.71%和5.71%,明显低于两性霉素B治疗的患儿(P0.05)。A组患儿躯体健康和精力情况、情绪控制和总体健康评分指数明显高于B组患儿相应的评分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LL患儿的IFI的发生率与患儿的住院时间、中性粒细胞水平相关,伏立康唑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且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伊曲康唑治疗老年患者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42例老年患者给予伊曲康唑抗真菌治疗,疗程6~12周以上。结果:42例老年患者痊愈11例,显效20例,总有效率为73.8%;共培养出真菌74株,治疗后清除43株,真菌总清除率58.1%;其中5例不良反应,占11.9%。结论:伊曲康唑治疗老年患者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疗效明确、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采用雾化吸入疗法对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并发肺部感染治疗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老年卧床肺部感染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40例。A组采用常规治疗与护理干预,B组在A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雾化吸入疗法,观察2组治疗1周后的疗效。结果治疗1周后,A组肺部感染好转率50.0%(20/40),B组好转率87.5%(3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雾化吸入在治疗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并发肺部感染时疗效显著,在临床中应加强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