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诊治慢性泄泻经验撷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树德 《河北中医》2004,26(12):885-886
在临床上治疗慢性泄泻不能只从健脾利湿论治。现从脾肾虚泄、肝郁乘脾和肠风飧泄3种证候来谈谈慢性泄泻的论治。  相似文献   

2.
王伟钢  董长宏 《新中医》1992,24(9):16-17
焦老认为治疗慢性泄泻不能只从健脾利湿论治。现从脾肾虚泄、肝郁乘脾和肠风飧泄三种证候来谈谈慢性泄泻的论治。一、脾肾虚泄证因泄泻年久不愈,中气渐虚,中虚则泻难止,久泻则中愈虚,关门不固,脾气随泻而虚  相似文献   

3.
焦树德 《河北中医》2004,26(3):165-169
中医对于急性病的诊治,有着悠久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大量的宝贵经验.从周秦到明清,都有治疗急性病的文献可考,历代均涌现过不少治疗急性病的医学专家,并著出了许多理论高深、方法简练、疗效卓著的急性病诊疗专书,流传至今,行之有效.雄辩地证明中医是能够而且有效地治疗急性病和难治病的.当前,积极开展中医治疗急性病的工作,扩大青中年中医的实践领域,学习老中医治疗急性病的宝贵经验,加强中医诊治急性病的研究观察,不断地总结提高,是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遗产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今结合几个有效的急性病例,谈谈个人对中医诊治急性病的体会和建议,仅供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4.
张继泽治疗慢性泄泻经验撷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继泽主任医师认为肝脾不调是慢性泄泻的主要病机,因此治疗多从调和肝脾入手,再针对湿热、寒湿、肾虚等不同兼证各施其治。随证选药多配开胃助运而慎用收涩之品。同时注重情绪、饮食、冷暖之调护,详嘱患者配合以巩固疗效。  相似文献   

5.
《河北中医》2004,26(1):5-5
焦树德老中医系河北辛集市人,自幼从外祖父学习中医,攻读古典医籍,博览历代医学名著,学识渊博,理论深厚,在从事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的50余载中,积累了极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胃肠肝胆疾病、痹证等方面,更具独到之处。曾先后多次赴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讲学,为弘扬、传播祖国医药学做出了积极贡献。曾多次荣获先进个人称号。为了更好地继承发掘名老中医的治疗经验,我们从2004年第1期开始,将连续选登焦树德老中医的学术思想与治疗经验,以飨读者,对提高中医临床治疗水平,会有大裨益。  相似文献   

6.
焦树德 《河北中医》2004,26(5):325-327
中医治疗疑难病,有着悠久的历史,并有不少文献传世,尤其在各医家的医案中,蕴藏着许多治疗疑难病的宝贵经验,我们应该很好地继承发扬,并积极开展中医诊治疑难病的工作,以利于中医的发展.兹不揣浅陋,结合3个有效病例,谈谈中医诊治疑难病的体会,错谬之处,敬请指正.  相似文献   

7.
焦树德 《河北中医》2004,26(10):725-726
强直性脊柱炎过去曾被认为是类风湿关节炎的一个临床类型,故有类风湿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心型的名称.近些年来由于类风湿因子和组织相容抗原HlA-B 27的发现,证明了本病是不同于类风湿关节炎的一种独立的疾病.  相似文献   

8.
许占民教授治疗慢性泄泻的临床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泄泻是临床常见病证 ,主要见于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肠道易激综合征 ,也可见于霉菌性肠炎、阿米巴肠炎、慢性痢疾等其它肠病。本证因其病程长 ,易反复发作 ,日久每致患者气阴两伤 ,正气虚弱 ,严重者可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许教授长期从事本证的临床治疗 ,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 ,疗效甚佳。笔者有幸待诊左右 ,兹将许老经验概述如下 ,以飨同道。1 证属脾虚为本 ,治当健脾益气为主脾为后天之本 ,主运化 ,升清。若脾气虚弱 ,失于运化升清 ,则饮食水谷不得化生精微 ,反使水谷停滞 ,湿浊内生 ,清浊不分 ,混杂…  相似文献   

9.
<正> 李培荫教授,学识渊博,治验颇多,笔者有幸得其教诲,获益不浅。现通过几则验案,试以体现李师诊治慢性泄泻的用药经验精萃,以飨同道。案1 刘某,男,22岁。1992年2月16日初诊。诉自1990年3月起,左下腹胀痛、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整理和总结21位国医大师治疗慢性泄泻的经验,以提高理论水平和临床疗效。方法:建立医案和经验方数据库,运用Excel 2007进行分析。结果:获得证候、治法、方剂的构成比和前54味药物的使用频次、性味归经。结论:国医大师治疗慢性泄泻经验丰富,疗效显著,对临床有指导意义,值得继承发扬。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刘云山治疗小儿泄泻的经验,对他所创之治泄系列方从组成、功效、主治加减及服用法等进行探析。并附以验案。  相似文献   

12.
慢性泄泻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治疗方法虽多,但效果不甚满意。1998-08~2003-08,我们应用温阳固元汤加减治疗慢性泄泻14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两年来,我跟随王老师学习,观察到老师应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泄泻取得很好疗效,现将治疗32例慢性泄泻的患者资料总结如下。1 资料分析诸患者均有病史较长,腹部疼痛时轻时重,肠鸣、泄泻,大便有粘液或脓血;其中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龄21~65岁不等;最长病史15年,最短病史3个月;而且有15例经西医诊断为慢性结肠炎,7例为肠道易激综合征。2 治疗方法党参20g、云苓15g、白术15g、白扁豆30g、山药15g、莲肉30g、砂仁10g、薏苡仁30g、柴胡15g、白芍15g、荔核15g、橘核15g、甘草5g。加减:西医诊断肠道易激综合征者加葛根、百合、合欢花、防风;身热…  相似文献   

14.
15.
杨其仁 《四川中医》1998,16(3):18-18
腹泻是消化道的一种疾病,小儿腹泻临床尤为常见。外感湿热、寒湿、脾胃虚弱均可致泄,然与饮食不慎的关系最为密切。另外亦有因牌虚伴惊吓而泻者,以及“府积”腹泻等。对于泄泻的治疗法则,历代医家多有论述,(医宗必读》载有九个大法,曰:“泄泻治法有九:升提、谈渗、清凉、疏泄、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1]但在具体应用上,首先应当分清寒热虚实:治寒泻着重于温中;治热泻着重于清热;治伤食泻着重于导滞;治牌虚泻着重于补牌;脾肾阳虚当以温补脾肾。原则上是寒者宜温;热者直清;滞者宜消;虚者宜补。如虚中挟实,则补…  相似文献   

16.
王晶  李桂芬 《河北中医》2006,28(5):330-330
张任城(1941-),系主任医师,第3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擅长应用经方治疗内科杂症.张老从脾肾入手治疗慢性泄泻,通过健脾补肾、益火暖土,以参苓白术散、四神丸、附子理中丸、仙桔汤加减,取效甚佳.现将张老治疗慢性泄泻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中药治疗慢性泄泻近况解放军济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王凤香,吴玉生(250022)慢性泄泻是一组病因复杂、病程缠绵的肠道疾病。现代医学的消炎止泻,往往不能根除。近年来,应用中医药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进展。本文就1990年至今的有关报道作一综述。1.病因病...  相似文献   

18.
泄泻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其中慢性泄泻病程长,难治愈,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我们临床运用四逆散合痛泻要方结合辨证治疗慢性腹泻取得满意效果。1 脾虚肝郁型 杨××,男,41岁,大中麦芽厂工人。 96—4—24初诊,腹泻十余年,胃脘部胀闷,嗳气,泻后痛缓而不除,每遇劳累或食油腻而加重,食欲不振,短气乏力,面色少华,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弦无力,证属脾虚肝郁,治拟香砂六君子汤合痛泻要方加减:潞党参15g、炒白术10g、白茯苓10g、广陈皮6g、制半夏10g、老木香8g、  相似文献   

19.
20.
中风的"风"字,是指本病来势急、发病快、变化多,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眼斜,半身不遂……犹如暴风之疾速、矢石之中的而言,与伤风受寒的"风"字意义不同,不可等同视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