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蒽醌类泻药与大肠黑变病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便秘是常见病,其发病机制很复杂,临床大多给予泻药对症处理,最常用的泻药即为葸醌类泻药,主要包括大黄类、芦荟、番泻叶等。长期服用葸醌类泻药的患者可导致大肠黑变病或称大肠假黑皮病,即大肠黏膜表面有褐色素沉着,镜下表现为黏膜下层巨噬细胞胞质中含褐色质颗粒。近年一些文献报道大肠黑变病是大肠癌的一种危险因素,逐渐引起关注。本文对大肠黑变病有关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肠黑变病的致病因素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1年6月经结肠镜和病理检查确诊的35例大肠黑变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内镜及病理特点。结果 35例患者中,有慢性便秘症状者28例,服用泻药者32例,合并增生性息肉3例,合并管状腺瘤1例,合并直肠腺癌1例。结论大肠黑变病病因与长期服用泻药及慢性便秘有关,并与大肠腺瘤和大肠癌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人大肠黑变病(Melanosis coli,MC)的病因及其临床和内镜特点。方法总结我院自2000年-2010年间电子结肠镜检查4 821例中发现60岁以上58例老年MC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MC病变多累及1个或多个肠段,全结肠发病率较高,58例中25例伴有大肠息肉,其中大肠腺瘤23例,5例伴有结肠癌,便秘49例,服用泻药53例。结论老年MC的病因主要与便秘和长期服用蒽醌类泻药有关,其伴发大肠息肉和结肠癌几率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肠黑变病的临床特点、内镜表现、病理特征等。方法总结23 596例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患者中发现大肠黑变病患者的病例资料,对患者的临床特点、内镜表现及病理特征等进行分析。结果共发现大肠黑变病715例,检出率3.03%,其中男性检出率2.86%,女性检出率3.17%,女性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老年组患者占67.1%,中青年组患者占32.9%,中年组明显高于青年组(P0.05);病变多累及1个或多个肠段,左半结肠和右半结肠发生率较高;193(27.0%)例伴有大肠腺瘤,68(9.51%)例伴有结肠癌;401(56.1%)例患者有便秘,358(50.1%)例有服用泻药史。结论大肠黑变病的发病率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女性高于男性,病变多位于左半结肠和右半结肠;大肠黑变病与结肠腺瘤和结肠癌可能有相关性,其发病与便秘和服用蒽醌类泻药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青年大肠黑变病的临床特点、内镜表现、病理特征等。方法总结4978例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患者中发现60岁以下中青年大肠黑变病患者的病例资料,对患者的临床特点、内镜表现及病理特征等进行分析。结果共发现中青年大肠黑变病61例,检出率1.23%,其中男性检出率1.32%,女性检出率1.16%,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2个月~30年;其中中年组患者占70.5%,青年组患者占29.5%,中年组明显高于青年组(P〈0.05);病变多累及1个或多个肠段,左半结肠和右半结肠发生率较高;15例伴有大肠腺瘤,2例伴有结肠癌;48例患者有便秘,37例有服用泻药史。结论中青年大肠黑变病的发病率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男性高于女性,病变多位于左半结肠和右半结肠;大肠黑变病与结肠腺瘤和结肠癌可能有相关性,其发病与便秘和服用蒽醌类泻药有关。  相似文献   

6.
便秘常用泻药治疗,其基本作用为刺激分泌和减少吸收、增加肠腔内渗透压和流体静力压.长期滥用可产生全身性及胃肠道症状.泻药种类容积性泻药:含多糖或纤维素类,能膨胀成润滑性凝胶,使肠内容物易通过,并促进肠蠕动.包括多纤维食物.12~24h见效,但不少人需用数天.这类泻药无全身反应,可长期应用,特别适用于进食少渣食物者、孕妇或停用刺激性泻药者.服药时需饮液体240ml,否则可致消化道梗阻.肠狭窄者禁用.软化性泻药:系基本不吸收的表面活性剂(如多库脂钠或钾),能使粪中水和脂肪易于  相似文献   

7.
结肠黑变病的病理探讨   总被引:58,自引:0,他引:58  
结肠黑变病国外文献报道较多,国内文献很少。我们收集解放军总医院1985~1990年2283例纤维结肠镜检查中发现的黑色病变并取活检经病理证实的134例进行临床病理分析,主要对其中22例进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发现结肠黑变病是一种较常见的大肠病变,与便秘和服用泻药关系不密切。电镜观察见纤维母细胞亦有吞噬色素的现象等。说明对中国人的大肠黑变病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肠黑变病(melanesia coda,MC)的临床特征、病因、伴发疾病及防治。[方法]对322例MC患者的临床资料、镜下表现和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2例MC患者中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中青年发病率低于老年;200例有明确服泻药史,伴发慢性结肠炎25.46%(82例),结肠息肉率33.54%(108例),癌变率3.42%(11例),炎症性肠病0.31%(1例)。[结论]服用泻药是导致MC发生的重要因素,MC患者中各种结肠息肉或息肉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9.
78例结肠黑变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结肠黑变病(MC)的病因及与其结肠肿瘤的关系.方法 对78例结肠黑变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便秘患者56例(23.1%),其中长期服用泻药患者38例(48.7%),无明确服泻药史患者18例(23.1%);合并有腺瘤样息肉16例;合并结肠癌1例.结论 便秘及服用泻药是导致MC发生的重要因素;泻剂中多为蒽醌类.结肠黑变病与结肠肿瘤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全肠道灌洗     
大肠内的粪质和微生物污染创面,是结直肠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重要原因。大量肠内容物还妨碍结肠镜检查和钡灌肠时病灶的显示。因此大肠手术和对大肠进行诊断性检查时,要求排空肠道和消毒肠内容物。常规的机械性清洁肠道方法包括较为严格的饮食控制、服泻药和连续灌肠,通常需要3~4天时间,会造成病人不同程度的饥饿、脱水和体力消耗,为大多数患者所厌恶。临床上需要寻找一种没有这类缺点的更好的替代方法。 1973年Hewitt等首先报导经鼻胃管向消化道内灌注大容量盐水的全肠道灌洗法(whole gut irrigation,WGI),用于结肠术前准备效果良好。接着,结肠镜和钡灌肠检查前  相似文献   

11.
老年人结肠黑变病与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便秘是老年人常见疾病,临床多给泻药对症处理,而以结肠黏膜表面有褐色素沉着为特征的黑变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太清楚,有研究表明慢性便秘及应用蒽醌类泻药与其发病密切相关[1],但也有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2.
开塞露备肠法效果观察刘军马春芝我们在大肠镜检查备肠方法中,在饮食控制加用缓泻药的基础上,用开塞露导泻备肠,并与甘露醇导泻法作对照,获得理想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所有观察病例均为完成全大肠内镜检查者。病人随机分为开塞露组与甘露醇组。开塞露组229例...  相似文献   

13.
大肠黑变病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肠黑变病是原因未明的以大肠粘膜色素沉着为特征的病变 ,属临床少见病。但近年来有明显增加的趋势。我院 1997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近 5年行结肠镜检查 2 0 17例 ,共检出大肠黑变病 2 3例 ,占同期结肠镜检查的 1.14 % ,其中伴结肠息肉 8例 ,结肠癌 1例。现分析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 本组 2 3例 ,男 13例 ,女 10例 ,年龄 2 0~83岁 ,平均年龄 6 3.9岁。临床特点 :①均有不同程度的便秘 ,病程 6月~ 2 0年。②长期服用一种或多种泻药。③年龄大于 6 0岁 17例 (73.91% )。1 2 方法 所有病人经结肠镜检查和病理诊断确诊。1 …  相似文献   

14.
纤结镜取出大肠内钢笔1例秦向林,韦铮武患者,男,23岁,因便秘3个月,钢笔误入肛门内一周入院。一周前,患者用钢笔顶着甘油栓时,因插入过深,退笔时不慎笔套脱落,笔身留在肛门内,无法取出。当时仅服用了泻药未能排出。我院X线透视发现钢笔位于左侧腹。入院后用...  相似文献   

15.
结肠黑变病致病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1  
结肠黑变病 (melanosiscoli,MC)是指结肠固有膜内巨噬细胞含有脂褐素样物质的一种黏膜色素沉着性病变。国外文献报道较多 ,主要认为与滥用泻药有关 ,尤其是蒽醌类泻药。其他病因少见报道。回顾复习 2 6例MC病人 ,约 40 %的黑变病病人从无服用泻药史 ,这提示泻药不是导致MC的唯一因素。为此 ,我们对本组资料进行致病因素的分析。资料与方法北京协和医院 1984年 1月~ 1999年 12月进行的 6 46 7例结肠镜检查资料 ,其中MC 2 6例。MC的诊断标准 :①内镜下结肠黏膜呈黑色、棕色或暗灰色 ,边缘和早期病变为黄色或粉红色 ,…  相似文献   

16.
全结肠黑变病的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全结肠黑变病(MC)的临床特征。[方法]对近3年来诊断的90例全MC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90例中,便秘58例,45例长期或间断服用蒽醌类泻药,腹泻8例,并发结肠癌3例,结肠息肉28例,溃疡性结肠炎3例。[结论]全MC的发病与服用蒽醌类泻药及便秘有关,便秘及服泻药时间越长、服药量越大,其MC程度越重。全MC还可能与炎症性肠病及腹泻本身有关。该病是一种良性疾病,与结肠肿瘤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停用刺激性泻药,纠正习惯性便秘可以逆转病变。  相似文献   

17.
结肠黑变病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结肠黑变病的病因及其与结肠肿瘤的关系.方法对38例结肠黑变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镜下表现及病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长期服泻药患者25例(65.8%),未有明确服泻药史患者12例(31.6%),不详1例;结肠癌患者0例,结肠息肉患者8例,病理示管状腺瘤患者6例,混合型患者2例.结论结肠黑变病病因可能与细胞凋亡有关;结肠黑变病与结肠肿瘤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就餐与服用泻药间隔时间对内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效果影响的观察,探讨就餐与服用泻药的最佳时间间隔。方法收集2013年10月至2014年1月于广东省中医院内镜中心行肠镜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内镜检查时的肠道清洁程度分级情况,按就餐与服用泻药间隔时间分成三组(5 h、5~8 h、8 h),分析不同时间间隔对肠道清洁程度的影响。结果共收集418例行肠镜检查患者的资料,其中,就餐与服用泻药时间间隔在5~8 h、8 h者肠道清洁程度多属Ⅰ级、Ⅱ级,而间隔时间5 h者肠道清洁程度多属Ⅱ级、Ⅲ级、Ⅳ级。相关分析结果亦提示,就餐与服药时间间隔对肠镜检查时肠道清洁程度有较大影响,就餐时间与服用泻药时间间隔5 h以上的患者在肠道准备方面要显著优于5h的患者,就餐时间与服用泻药时间间隔8 h以上效果更佳。结论就餐时间与服用泻药间隔时间5 h以上肠道准备效果较好,根据日常实际,推荐5~8h为好。  相似文献   

19.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症状多样,因人而异.治疗应遵循个体化和综合治疗原则[1],止泻药和导泻药属于其药物治疗范畴.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初步探讨体质量指数(BMI)、2型糖尿病与大肠腺瘤腺癌的相关性.方法 2008年7月至2009年7月间,选择年龄为20~86岁的大肠镜检查患者971例,测量身高、体重,并记录有无糖尿病及病程.根据肠镜检查及活检病理结果纳入研究组(即腺瘤腺癌组,总计471例)和正常对照组(500例).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调整了可能的混杂因素后,肥胖组患大肠腺瘤腺癌的危险度是正常组的2.55倍,其中肥胖组男性患大肠腺瘤腺癌的危险度是正常组的3.32倍,而女性中不同BMI指数大肠腺瘤腺癌的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超重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型糖尿病的患者引起大肠腺瘤腺癌的危险度是无糖尿病患者的约2.10倍,其中,病程〈6年引起大肠腺瘤腺癌的危险度是病程≥6年的约3.00倍,且风险与性别无关.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患大肠腺瘤腺癌的危险度是糖尿病无合并肥胖患者的3.05倍.结论 肥胖与大肠腺瘤腺癌的发生显著相关,肥胖男性患病风险明显大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患大肠腺瘤腺癌的风险较高,且糖尿病合并肥胖的患者患大肠腺瘤腺癌的风险显著高于糖尿病无肥胖的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