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人大肠息肉临床、镜下、病理特点及息肉恶变过程中的相关因素。方法:同顺性分析老年人大肠息肉246例临床资料,分析大肠息肉的临床表现、检出率、病变部位、息肉大小、数目、形态、病理类型等特点,并与同期中青年人大肠息肉132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老年组结肠息肉无特异性临床症状;结肠息肉发病率高于中青年组,老年组多发性息肉、腺瘤性息肉明显高于中青年组,恶变率高;中青年组以单发性息肉、炎性息肉为主,恶变率低。息肉越大、基底部越宽及腺瘤性息肉易恶变。结论:需加强老年人结肠镜检查,尽量行全结肠检查,以早期发现结肠息肉及息肉恶变,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不同年龄组大肠息肉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收集2002~2012年该院收治的经内镜及病理证实的大肠息肉患者837例,按患者年龄不同分为青年组(<45岁)、中年组(45~59岁)、老年组(≥60岁),回顾性分析各组检出率、性别结构、临床表现、内镜特征、病理类型.结果 各组检出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老年组高于青、中年组,发病年龄向年轻化发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中年组男性大肠息肉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老年组性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青、中组男性检出率高于老年组男性,老年组女性检出率高于青、中年组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临床表现以无症状为主,中、老年组以大便性质改变为主;老年组大于或等于1 cm、无蒂、多发息肉的构成比显著高于青、中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非腺瘤性息肉多于腺瘤性息肉,青、中年组非腺瘤性息肉构成比高于老年组,老年组腺瘤性息肉构成比、癌变率均高于青、中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人患大肠息肉、发生癌变风险均高于青、中年,近年大肠息肉的发病有年轻化趋势,临床上应根据不同年龄组大肠息肉的特点制订筛查策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人肠息肉的内镜及病理类型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消化内镜室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结肠镜检查的332例老年肠息肉患者的内镜表现特点及病理类型,并与同期320例中青年肠息肉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老年组肠息肉检出率36.8%,明显高于中青年组的16.7%。老年人多发息肉占51.2%,明显高于中青年组的27.6%。两组肠息肉分布特点无显著差异,直肠、乙状结肠是肠息肉的好发部位。老年人肠息肉直径大,腺瘤性息肉比例增高。结论老年人应常规做结肠镜检查,发现息肉,内镜下摘除,减少结肠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陈月红  厉挺 《现代实用医学》2010,22(10):1113-1114
目的探讨老年人大肠息肉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与癌变的关系。方法对482例老年大肠息肉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236例中青年大肠息肉患者进行比较。结果老年人大肠息肉的检出率为38.4%,明显高于中青年组的10.0%(p〈0.01);主要临床表现为便血、便秘;直肠、乙状结肠为息肉好发部位;两组大肠息肉各部位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多发、直径≥1cm、广基及分叶状息肉比例及癌变率、腺瘤性息肉的比例明显高于中青年组。结论老年人大肠息肉的发生率及癌变率较高,结肠镜检查是早期发现息肉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结肠镜在消化系统疾病住院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统计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住院患者中行结肠镜检查的结果,分析结肠镜检出各种病变所占的比例及结肠镜对其诊断、治疗作用。结果 961例消化内科住院患者中231例行结肠镜检查,检出大肠息肉119例(检出率为51.52%),106例行内镜下大肠息肉切除术(89.08%)。大肠息肉最多的是乙状结肠息肉82枚(32.54%),其次是横结肠息肉65枚(25.79%)和直肠息肉47枚(18.65%)。112例非肠道息肉患者中结肠镜总确诊率为38.39%。分别以便血26例(53.85%)、腹泻20例(50.00%)、腹痛50例(34.00%)确诊率较高。内镜下治疗主要为内镜下息肉切除,手术切除率为89.08%。结论消化系统疾病中有约1/3的患者接受结肠镜检查,其中约50%是肠息肉。结肠镜检查和治疗是诊断大肠息肉最主要的诊疗手段。在所有消化道症状中,腹痛、腹泻、便血对结肠镜检查的指导性最强。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结肠息肉临床及病理特点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老年人结肠息肉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结肠息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年龄分为两组:60岁以上者为老年组,60岁以下者为中青年组。比较两组患者息肉部位、大小与病理类型及癌变率的关系。结果两组左半结肠息肉的患病率均高于右半结肠(P〈0.05),其中老年组高于中青年组;病理类型以腺瘤性息肉为主,其中以管状腺瘤最多,绒毛状腺瘤癌变率最高(P〈0.05);体积大的息肉癌变率较高。结论老年人结肠息肉好发于左半结肠,以腺瘤性息肉为主,癌变率与息肉的体积、绒毛成分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7.
邓家征  申洋  邓宏 《中外医疗》2013,(22):32-34
目的探讨老年人大肠息肉的临床特点及其与癌变的关系。方法对该院收治的大肠息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年龄分为两组:60岁以上者为老年组,60岁以下者为青中年组。比较两组患者息肉部位、大小与病理类型及癌变率的关系。结果老年人大肠息肉的检出率、癌变率分别为29.3%及25.2%,均显著高于青中年组的9.7%及6.9%(P<0.01)。两组左半结肠息肉的患病率均高于右半结肠(P<0.05)。病理类型以腺瘤性息肉为多,占76.5%,也明显高于青中年组的腺瘤性息肉。其中以管状腺瘤最多,绒毛状腺瘤癌变率最高(P<0.01),息肉体积大(>2cm)、基底宽、数量多,癌变率高。结论老年人大肠息肉中的腺瘤性息肉患病率高,老年人应尽量行全结肠检查,发现腺瘤性息肉,不管大小,完整切除,定期随访,减少癌变的机会。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北京市昌平区大肠息肉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2019年6月30日于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行结肠镜检查的1 97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大肠息肉患者性别、年龄、大肠息肉个数、组织病理学特点。结果:大肠息肉检出率为33.5%,青年组大肠息肉发病率低于中年组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年组大肠息肉发病率与老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大肠息肉发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发病早于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发生多发息肉的风险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老年人群大肠多发息肉的比例高于青年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人较青年人发生腺瘤性息肉的风险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肠息肉在中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发病年龄较早,且男性合并多发息肉比例高。病理性质以腺瘤性息肉多见。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结肠镜在消化系统疾病住院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统计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住院患者中行结肠镜检查的结果,分析结肠镜检出各种病变所占的比例及结肠镜时其诊断、治疗作用.结果 961例消化内科住院患者中231例行结肠镜检查,检出大肠息肉119例(检出率为51.52%),106例行内镜下大肠患肉切除术(89.08%).大肠息肉最多的是乙状结肠息肉82枚(32.54%),其次是横结肠息肉65枚(25.79%)和直肠息肉47枚(18.65%).112例非肠道息肉患者中结肠镜总确诊率为38.39%.分别以便血26例(53.85%)、腹泻20例(50.00%)、腹痛50例(34.00%)确诊率较高.内镜下治疗主要为内镜下息肉切除,手术切除率为89.08%.结论 消化系统疾病中有约1/3的患者接受结肠镜检查,其中约50%是肠息肉.结肠镜检查和治疗是诊断大肠息肉最主要的诊疗手段.在所有消化道症状中,腹痛、腹泻、便血对结肠镜检查的指导性最强.  相似文献   

10.
结肠息肉内镜下诊疗分析(附320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320例结肠息肉患者内镜检查及治疗结果。方法采用OlympusCF-V70型电子结肠镜,PSD-20型高频电发生器,检查及治疗320例结肠息肉患者。结果320例患者共检出并摘除息肉411枚,其中腺瘤性息肉217枚(52.8%),病理提示中-重度不典型增生21枚(5.05%)。所有息肉均一次性成功切除,发生并发症3例(0.7%),其中穿孔1例、出血2例。结论常规结肠镜检查能够及时发现结肠息肉,及早行内镜下息肉切除有利于防止癌前病变恶变,具有痛苦小、恢复快、耗资低等优点,且可避免剖腹手术。  相似文献   

11.
563例结直肠息肉临床内镜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术松  胡乃中 《安徽医学》2012,33(4):441-443
目的探讨结直肠高危腺瘤及癌变息肉的临床及内镜病理特征,为合理的结肠镜检查随访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3~2010年间肠镜检查并行内镜摘除结直肠息肉的患者563例,分为腺瘤组359例与非腺瘤组204例,腺瘤组中高危腺瘤162例、低危腺瘤组197例,分析其临床、内镜及病理特征。结果腺瘤组平均年龄高于非腺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瘤组出现便血比例高于非腺瘤组,腺瘤组中高危腺瘤患者便血比例明显高于低危组,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瘤组在息肉直径≥1cm、数量≥3个,腺瘤表面黏膜粗糙、糜烂和分叶,腺瘤上皮内瘤变和癌变的发生比例均高于非腺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龄、便血是腺瘤的高危因素;高危腺瘤易发生癌变及癌前期病变,临床应重视其监测与随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比结肠息肉患者在日间病房与住院病房中的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差别.方法 收集我科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日间病房结肠息肉(病灶≤1.0 cm)患者100例与住院病房同类患者100例,两组患者均行肠镜下治疗.采集两组患者临床基本信息,统计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服务满意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院内感染发生率、局部复发率、完整切除率,并运用t检验及X2检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基本信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日间病房组较普通病房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院内感染率低,服务满意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病灶完整切除率、局部复发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院内感染率、术后局部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日间手术病房模式较住院病房模式治疗效果无差别,但可降低院内感染率、治疗费用,缩短治疗周期,提高患者治疗获益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内镜下切除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的疗效及其预后。方法:2017 年3月至2019 年3月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阳明医院消化内科共168 例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行内镜下电凝切除术。将患者分为青年组(≤34岁)、中年组(35~59岁)和老年组(≥60岁),对腺瘤部位及病理类型进行分析,观察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采用SF-36 量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结果:腺瘤性息肉发生部位左半结肠明显多于右半结肠,以直肠(61例,占36.3%)最常见。青年组病理分型均为管状腺瘤,中年组以管状腺瘤为主(84 例,占83.2%),老年组绒毛状腺瘤比例大幅上升(11例,占26.8%),部分腺瘤出现局部癌变(2例,占4.9%),随着年龄的增大,混合性腺瘤及绒毛状腺瘤的百分比逐渐增大,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并发症主要为出血(17例,占10.1%)、穿孔(2例,占1.2%),均来自老年组,主要原因是息肉过大及切除过深;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感染。随访12个月复发8例(老年组6例,中年组2例),复发率为4.8%。患者术后总体生活质量得分高于术前,各维度得分(精神健康、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及躯体疼痛)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内镜下切除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效果确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较低,患者总体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老年人大肠息肉的临床特点及其与癌变的关系。方法 :对我院经结肠镜检出的 1 2 9例老年大肠息肉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与青中年组的 3 5 0例患者相对照。结果 :老年人大肠息肉的检出率、癌变率分别为 2 9.9%及 2 3 .3 %,均显著高于中青年组的 1 0 .0 %及 7.4 %(P<0 .0 1 ) ,随年龄增长检出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主要临床表现为便秘。分布以左半结肠多见 ,但升结肠的癌变率明显高于其他结肠段 (P <0 .0 5 ) ,且直肠、降结肠、横结肠及升结肠的癌变率也显著高于青中年组的同一部位 (P <0 .0 1 )。病理类型以腺瘤性息肉为多 ,占 76.4 %,也明显高于青中年组的同一病理类型 (P <0 .0 1 )。 3 0例癌变息肉均为腺瘤性息肉 ,其中绒毛状腺瘤的癌变率 (5 7.4 %)显著高于管状腺瘤 (3 .2 %,P <0 .0 1 )。息肉体积大 (>2cm)、基底宽、数量多 ,癌变率高。结论 :老年人大肠息肉中的腺瘤性息肉的大小、形态、数量及病理类型是其癌变的主要危险因素 ,老年人应尽量行全结肠检查 ,不管大小完整切除 ,定期随访 ,减少癌变的机会。  相似文献   

15.
徐大洲 《河北医学》2014,(11):1863-1866
观察结直肠息肉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以及内镜下的息肉分布情况,比较临床症状与息肉大小分布的差异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在我院诊断治疗的结直肠息肉患者412例作为研究对象。结肠镜下诊断患者的临床症状、内镜下息肉发生部位以及息肉大小。结果:412例结直肠息肉患者临床症状腹痛腹胀的发生率为36.7%,大便性状改变的发生率为17.2%,便血的发生率为22.6%,腹泻的发生率为9.2%,便秘的发生率为8.5%,贫血消瘦的发生率为5.8%。息肉分布在直肠和乙状结肠的比例较高,分布在回盲肠的比例最低。息肉直径不超过0.5cm的占43.54%,直径在0.6-1.0cm的占35.24%,直径大于1.1cm的占21.22%。消瘦与不消瘦患者的息肉大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便血与不便血患者的息肉大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84枚息肉有359枚发生病变,均病变成腺瘤,病变率为61.6%。息肉发生腺瘤病变与息肉直径、数目与粘膜表面有关,与息肉分布位置无关。结论:结直肠息肉临床表现主要是便血、消瘦、便秘腹泻以及腹痛腹胀等,主要分布在直肠和乙状结肠,不同症状的患者息肉大小比例不同。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5):167-170
目的 探讨含服方糖在预防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后低血糖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12月收治的84例结肠息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实验组在术后麻醉清醒后禁食期间实施有计划的含服方糖。比较两组患者低血糖、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包括术后腹胀,腹痛,出血,穿孔等)及患者的正负情绪(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scale,PANAS)。结果 实验组术后低血糖发生率为2.38%,低于对照组的26.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为11.90%与14.28%,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正性情绪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5.12±4.22)分,(19.24±4.95)分],负性情绪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3.74±2.31)分,(33.93±3.80)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后有计划的含服方糖,可以降低低血糖发生率,患者情绪积极稳定,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王计  吴小微  晏妮 《当代医学》2022,28(4):64-66
目的 分析消化道息肉患者接受消化内镜治疗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6月于本院进行消化内镜治疗的100例消化道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法分为对比组(高频电切术)与实验组(黏膜切除术),各50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指标、切除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支撑喉镜联合内镜切除术对声带息肉患者嗓音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7月—2020年6月浙江衢化医院收治的声带息肉患者1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支撑喉镜切除治疗,观察组采用支撑喉镜联合内镜切除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嗓音功能、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谐噪比升高的幅度大于对照组,标准化噪声能量、基频微扰、振幅微扰降低的幅度大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前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中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物质生活及社会功能各维度评分的差值大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支撑喉镜联合内镜切除术治疗声带息肉可以恢复嗓音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9.
杜小娟 《河北医学》2012,18(10):1356-1360
目的:探讨大肠息肉的各种病理类型与癌变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本院肠镜检查检出大肠息肉患者1578例,回顾性研究大肠息肉的发病年龄、部位、大小、形态、病理类型与癌变因素.结果:大肠息肉检出率为22.72%,癌变率5.64%;不同年龄检出率有统计学差异(X2=8.250,P=0.016),中年患者检出率高;大肠息肉在直肠(32.00%)乙状结肠检出(35.80%)最常见,息肉直径≤1cm较常见(78.90%),在直径1cm-2cm的息肉中腺瘤性息肉占比最高(70.12%),形态研究发现无分叶状息肉较常见(80.04%);癌变因素研究发现老年患者(X2=10.070 P=0.002)、发生部位在直肠及乙状结肠(X2=0.843 P=0.016)、息肉直径>2cm(X2=114.173 P<0.001),分叶状息肉(X2=16.66 P<0.001)、三种腺瘤性息肉(X2=71.14 P<0.001)较其它因素癌变率显著增加.结论:大肠息肉的发病与年龄性别密切相关;不同病理类型的大肠息肉临床特点明显不同;直肠和乙状结肠、分叶、腺瘤性、直径>2.0cm的息肉是发生癌变的高危因素;对大肠息肉须及时治疗,定期随访,减少大肠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