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简称SP)患病率较高,预后差,且遗传在病因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收集了SP高发家系和非高发家系各40例,并对两组先证者的患病年龄、病程、症状及预后等进行了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对象系我院住院患者中符...  相似文献   

2.
精神分裂症阴性,阳性症状患者遗传效应及其方式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患者83例和阴性症状患者51例的遗传效应及遗传方式的对比研究,病例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二版和Andreasen的阴,阳性症状标准。结果提示:阴性症状的遗传效应罗阳性为高,有显著性差异,其遗传方式均为多基因遗传,但阴性症状较阳性高,有显著性差异,表明阴性症状有更多的遗传负因。  相似文献   

3.
高发精神分裂症的遗传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80例高发精神分裂症家系的遗传效应。共调查先证者的一、二及三级亲属成员2765人,有272人患各类精神疾病,其中198人患分裂症,经年龄校正后分裂症的患病率为10.35%。各级亲属的患病率是亲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一级亲属为32.96%,二级亲属为7.63%,三级亲属为2.70%,远远超过群体患病率。  相似文献   

4.
精神分裂症易患标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对精神分裂症高危指征研究在注意、眼跟踪、事件相关电位、神经生化、脑结构、神经心理、心理测验及家庭因素等方面的发现进行了简述。  相似文献   

5.
精神分裂症和躁狂抑郁症都是家族性、遗传性的疾病。家族性疾病往往是遗传性的,但也不一定都是。有的可能是由食物因素引起的,例如糙皮病,虽然表现为家庭性,但却是食物问题造成的。家族所共有的不一定只是基因,也可能是食物、环境、经济、文化、和生活方式等等。如要阐明某种精神病究竟是遗传因素还是环境因素所引起,必须进行一系列研究。  相似文献   

6.
精神分裂症遗传的性别差异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遗传的性别差异。方法:对101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同性别家族史阳性率,不同性别父系、母系、同胞、子女患病情况,不同性别先证者一、二、三级亲属患病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男性有遗传史者11.9%,女性24.3%,男性低于女性,差异显著。女性同胞患病构成比明显高于男性,差异有显著性。男女一级亲属患病高于二级亲属,二级亲属患病高于三级亲属。结论:精神分裂症与遗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本文检索复习国内外文献,综述了精神分裂症遗传学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精神分裂症患病同胞的性别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病同胞临床表现及预后的性别差异。方法:于1981年至2001年对51例精神分裂症异性患病同胞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其中男性25例,女性26例。对男女两组的有关情况进行比较。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精神症状。结果:男性患者病前社会功能差于女性,PANSS总分显著高于女性,阴性症状差异更为明显,住院时间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经5年随访,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评定显示,男性残疾程度较女性严重,男性婚姻状况明显差于女性。结论:精神分裂症患病同胞在社会功能,精神症状等方面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9.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科临床上最主要的重性精神病。一个世纪以来,各国学才为寻找病因而作了不懈的努力,证明遗传因素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对该病易患基因的连锁分析也作了大量研究,但迄今尚无明确结论本围绕精神分裂症分子生物学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子女智商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丰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子女(研究组)及正常居民子女(对照组)进行测验,两组各为108人,对其智力及相关因素进行对照性研究。结果 研究组智商中相似性(S)平均得分(8.72±3.31)、背数(D)平均得分(8.26±2.58)、积木图(BD)平均得分(9.05±2.17)低于对照组(9.56±2.57,t=2.85,P<0.05;9.85±2.59,t=2.20,P<0.05;9.87±3.00,t=2.06,P<0.05)。研究组亲子关系、学校表现和学习成绩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子女的智商与正常人子女之间存有部分差异,可能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精神分裂症和情感障碍混合家系的遗传调查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和情感障碍混合家系的遗传效应。方法 采用严格的纳入标准,应用家族史法对55例混合家系的各级亲属2134人进行详细的调查记录。分三组进行分析。结果 (1)精神分裂症为先证者组,各级亲属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为1.1%,与1993年全国七地区调查精神分裂症的群体患病率0.655%比较,P>0.05,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一级亲属患病率为4.79%,各群体比较,P<0.05。各级亲属情感障碍的患病率为3.78%,与1992年全国七地区调查情感障碍的群体患病0.083%比较,P<0.05,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一级亲属患病率为17.96%。(2)情感障碍为先证者组,各级亲属情感障碍患者率为1.234%,与群体比较,P<0.05,一级亲属患病为4.76%。各级亲属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为3.67%,与群体比较,P<0.05,一级亲属患病率为12.24%。(3)混合组,各级亲属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为2.27%,与群体比较,P<0.05,一级亲属患病率为9.44%。结论 混合家系中,血缘关系越近,亲属中精神分裂症和情感障碍的患病率越高;精神分裂症和情感障碍在遗传传递上可能具有交叉性。  相似文献   

12.
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血药浓度与临床效应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服用不同剂量氯氮平后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的关系。结果发现血药浓度与口服剂量关系未能确定,与8周末BPRS评分无相关性,与TESS评分呈正相关,高剂量组心电图和脑电图异常例数明显高于低剂量组(P<0.05)。  相似文献   

13.
精神分裂症遗传的性别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性别精神分裂症遗传的差异。方法:在同期出院的87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整群连续抽取精神分裂症阳性家族史患者107例:按性别分为男性组45例,女性组62例。对家族史阳性率,先证者父系、母系、同胞、子女患病情况,一、二、三级亲属患病情况,胎次,患病个数及疗效作统计分析。结果:男性阳性家族史比率较女性低,且疗效差异有显著性;女性患者4胎及以上者显著较多。结论:不同性别精神分裂症的遗传有差异。  相似文献   

14.
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5.
"异性效应"对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康复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异性效应"对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227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114例(男女混合病区)和对照组113例(男性入住男病区/女性入住女病区),均采用利培酮2~6 mg/d治疗6~8周.入组前和治疗2、6、8周末均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的评定及长期风险评估.结果 ①治疗2周末,两组BPRS、PANSS和SDSS评分较入组时均明显减少,而研究组阳性症状、一般病理性症状和SD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②治疗6、8周末,研究组BPRS、PANsS和SDSS总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③出院时两组总有效率研究组为86.8%,对照组为8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住院天数[(48.28±21.11)d]较对照组[(57.84±28.84)d]显著缩短(P<0.01);④在风险方面,打架、不服从管理、不配合治疗、同性恋、手淫、对异性行为举止轻率等方面,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在性骚扰、亲昵举动等性问题方面研究组的发生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0.001).结论 "异性效应"作用能够较早缓解患者的精神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减少社会功能缺陷.在加强风险管理的力度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男女混合住院治疗的管理模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不同年龄组精神分裂症的家族遗传对照研究张明廉,董国建,马秋晖,丁子文遗传因素在晚发性精神分裂症病例中的作用结论不尽一致,为了弄清楚遗传因素在精神分裂症不同年龄组中的作用,我们比较45岁以前发病的精神分裂症和45岁以后发病者的一级亲属中同病患病机率。所...  相似文献   

17.
首发精神分裂症复发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对 1996~ 1998年期间住院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 ,经临床治愈出院的 12 5例中再复发的 5 1例进行原因分析 ,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均符合 CCMD- 2 - 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 ,无严重躯体疾病 ,经临床治疗痊愈出院共 12 5例 ,其中男 81例 ,女 44例 ;年龄 16~ 48岁 ,平均 (2 4.8± 8.7)岁 ;病程 3~ 15个月 ,平均 (6 .2± 4.6 )月。随访自 1996年 3月~ 2 0 0 0年 12月 ,平均随访 3.2年 ,随访采用查阅住院、门诊记录 ,家访 ,信访等形式。2 结果发现其中复发 5 1例 (复发组 ) ,男 2 8例 ,女 2 3例。未复发 74例 (未复发组 )。两组与复发…  相似文献   

18.
陈刚 《精神医学杂志》2005,18(3):196-200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复杂的由多种因素所致的精神障碍,其特征是思维、情感与行为的相互分裂。家系调查、双生子及寄养子研究均支持遗传因素与发病有关。近年来发现人类染色体上一些区域和基因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剂量、血药浓度和临床效应的性别差异。方法 采用高剂量奥氮平 [0 .36mg/(kg·d) ]治疗男、女性患者各 10例和 5例 ,中剂量奥氮平 [0 .18mg/(kg·d) ]治疗男、女性患者各 2 0例和 10例 ,低剂量奥氮平 [0 .0 9mg/(kg·d) ]治疗男、女性患者各 10例和 5例。疗效和不良反应分别用PANSS和TESS量表评定 ,用HPLC法测定治疗后 2、4、8、周末稳态血药浓度。结果 奥氮平高、中剂量组疗效无性别差异 (P >0 .0 5 ) ,低剂量组女性疗效显著好于男性 (P <0 .0 5) ,奥氮平同等剂量时女性的血药浓度显著高于男性(P <0 .0 5 ) ,尤以高剂量组为甚(P <0 .0 1) ,高剂量组女性不良反应显著高于男性 (P <0 .0 1)。结论 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奥氮平治疗以中、低剂量 [0 .0 9~ 0 .18mg/(kg·d) ]为宜  相似文献   

20.
精神分裂症遗传流行病学30年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精神分裂症发生过程中遗传与环境两危险因素及相互作用关系 ,我们对本病在不同社会历史环境下进行了遗传流行病学一些资料的比较与分析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为本院既往 30年全部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例 ,均符合CCMD - 2 -R中相应的诊断标准 ,并将其一般资料入微机化管理 ,研究时所需数据从中获取。1.2 将精神分裂症住院病例分为三个研究年度段 :即1970~ 1972年 ,1983~ 1985年 ,1996~ 1998年。每一年度段为 3年 ,两两相隔 10年。1.3 家族史阳性者判定 :先证者一、二级亲属 (先证者下一代资料未做统计 )患类似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