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石亚萍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10):1411-1411
糖尿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综合征。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众多,特别是其所致的神经损害也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但表现在眼部可见于颅神经病变引起的眼肌麻痹,约占糖尿病并发症的0.4%~0.7%,现对13例糖尿病性眼肌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后天性眼肌麻痹由外伤、感染、炎症、血循环障碍、肿瘤及退行性变等引起 ,多为神经源性。目前多采用皮质激素、B族维生素及扩血管药物治疗 ,疗效欠佳。 1992~ 2 0 0 0年我们用复方樟柳碱Ⅱ号治疗眼肌麻痹 49例 ,取得满意疗效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49例 ,男 36例 ,女 13例 ,年龄 15~ 6 0岁 ,平均 38岁。眼部钝挫伤所致眼肌麻痹 14例 ,伴视神经挫伤 6例 ,伴上睑下垂 4例 ,伴瞳孔括约肌麻痹 3例。原因不明者 35例。排除眶内肿瘤、颅内占位性病变及脑梗塞存在的可能。 49例患者中 1条直肌麻痹 2 4例 ,1条斜肌麻痹2 5例…  相似文献   

3.
笔者 1997年 6月~ 2 0 0 3年 2月对 2 4例糖尿病性眼肌麻痹患者进行综合治疗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共 2 4例 ,男 18例 ,女 6例 ,年龄 4 2~ 70岁 ,平均 5 5 .8岁。患糖尿病 3~ 9年 ,血糖 7.5~17.5mmol/L ,平均 11.5mmol/L ,其中 10mmol/L以下 8例 ,10mmol/L以上 16例。单眼动眼神经麻痹14例 ,单眼外展神经麻痹 10例。 2 4例患者均经内科、神经科、眼科检查 ,除因血糖高诊为糖尿病外 ,均未见其他异常。头颅CT均正常。2 治疗方法2 .1 西医疗法 从首诊第 1天起令患者单眼遮盖 ,内科控制血糖 ,口服维生素B1、弥可保…  相似文献   

4.
<正>糖尿病是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原因的内分泌疾病,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但其中由于颅神经病变引起眼肌麻痹并非多见。2005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眼科诊断糖尿病眼肌麻痹患者1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性角膜病变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是引起眼部疾患最多的一种代谢性疾病。而糖尿病性角膜病变少见 ,容易造成误诊。我科1997~ 2 0 0 1年诊治 2例 3眼糖尿病性角膜病变患者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例 1,患者女 ,4 0岁 ,因双眼渐进性视物模糊 11个月 ,于 1997年 10月 9日以“双眼角膜炎”收入院。入院前患者曾于市级多家医院以“角膜炎”给予抗菌、抗病毒治疗 ,病情不见好转 ,生活自理困难 ,无明显疼痛及畏光、流泪。患糖尿病 8年 ,一直在医生指导下用胰岛素控制血糖 ,血糖波动在 9~ 14mmol/L。眼部情况 :视力右 0 0 4 ,左 0 0 2 ,双眼球结膜充血 (++) ,角膜…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性眼肌麻痹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毅宏  李柏坚 《当代医学》2009,15(30):98-98
糖尿病所致的周围神经损害是该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表现在眼部可见于颅神经单神经病变引起的眼肌麻痹,约占糖尿病并发症的0.4%~0.7%,现将本院2002年1月~2008年1月就诊的18例糖尿病性眼肌麻痹进行临床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所致的周围神经损害是该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表现在眼部可见于颅神经单神经病变引起的眼肌麻痹,约占糖尿病并发症的0.4~0.7%,现将本院2001年1月~2007年1月诊的18例糖尿病性眼肌麻痹进行临床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眼肌麻痹( DO)与糖尿病足( DF)之间的关系,探讨早期发现糖尿病足的方法与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07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无糖尿病足)184例及2型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足患者158例,对上述共342例患者进行眼外肌检查,同日行TNB尿常规及尿白蛋白/肌酐检查,判断有无视网膜病变( DR)及肾脏损害(DN)。结果:非糖尿病足组为眼肌麻痹6.67%,而糖尿病足组为眼肌麻痹79.9%,2组眼肌麻痹发病率有显著性差异(P <0.01)。2组相关指标阳性率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眼肌麻痹的发病情况与糖尿病足的发病情况有一致的相关一致性。临床上通过检查糖尿病性眼肌麻痹病人的体质量指数(BMI);测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 PBG)、甘油三酯( TG)、总胆固醇( 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 L-C)、血肌酐(Cr)、尿酸(uA)、排泄率(UAER)>30mg /24h,把结果异常的病人进行DF筛查,来早期发现DF并控制其快速发展,用来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致残率。  相似文献   

9.
Tolosa- Hunt综合征又名疼痛性眼肌麻痹 ,临床上较少见。现就 1979~ 1999年收治的 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 11例 ,女 7例。年龄 11~ 77岁 (5 0岁以下15例 ) ,平均 38.6岁。左侧病变 9例 ,右侧病变 5例 ,有双侧症状者 4例。首次发病 14例 ,第二次发病 4例。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者 7例 ,受凉史 2例 ,其中低热 3例 ,口角疱疹 2例。1.2 症状和体征 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头痛、眼部疼痛和眼肌瘫痪。其中头痛 16例 ,眼部疼痛 14例 ;眼肌麻痹表现为 18例 , 10例 , 8例 ,瞳孔不等大 6例 , 、 、 完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眼肌麻痹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总结26例糖尿病性眼肌麻痹的诊断方法及治疗结果。结果:本组患者治疗3~14周,眼肌麻痹消失,眼肌功能恢复正常,眼球运动正常,复视消失,视力恢复正常。结论:糖尿病性眼肌麻痹是糖尿病的少见并发症,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眼肌麻痹病因。方法:采用红绿玻片法,同视机,Hess屏对103例眼肌麻痹的患者进行眼肌运动和复像检查,并辅以血糖、尿糖、生化全项等全身检查及CT、核磁共振扫描。结果:103例眼肌麻痹的患者其主要病因是由糖尿病引起,其次为颅内血管性疾病。结论:后天性眼肌麻痹以老年人多见,应着重及早做全身细致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62例眼肌麻痹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分析其临床特点和发病机制。方法:本文回顾性总结分析我科2008年1月~2011年12月之间收治的眼肌麻痹的病人共62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32例,年龄15~79岁,平均年龄60.3岁,动眼神经麻痹39例,外展神经麻痹12例,多颅神经麻痹11例。将眼肌麻痹按神经解剖学定位分神经源性、神经肌肉接头、肌源性等。结果:诊断糖尿病性眼肌麻痹2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21例,动脉瘤10例,重症肌无力2例,多颅神经炎3例,颅内肿瘤1例,肌营养不良1例,原因不明2例。上述病例经治疗原发病及对症治疗,糖尿病性、脑血管病性及重症肌无力发病率居前3位者预后相对良好。结论:眼肌麻痹在神经内科为较常见的疾病。  相似文献   

13.
马荣芳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5):713-714
痛性眼肌麻痹又称Tolosa-Hunt综合征,临床上少见,容易延误诊断,现将我院自1995年至今所收治的15例病例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5例患者,其中男8例,女7例,年龄40岁 ̄68岁,平均为47岁。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或发热者3例,眼部红肿、流泪不适者2例,无明显前驱症状者10例。1.2临床表现首发症状均为一侧持续性眼眶痛或合并同侧头部放射痛,仅患侧眼眶痛7例,患者眼眶痛并同侧额颞部痛8例,伴有恶心呕吐者11例。疼痛至发生眼肌麻痹的时间为0 ̄4天,平均为3天。神经系统检查:一侧动眼(Ⅲ)、滑车神经(Ⅳ)全麻痹3例;动眼神经麻痹合并…  相似文献   

14.
痛性眼肌麻痹又称Tolosa -Hunt综合征 (THS) ,由Tolosa(195 4)和Hunt(196 1)等提出 ,高氏于 1979年在国内首先报道。本文总结我科 1995年 1月~ 2 0 0 0年 6月住院诊治的 8例该病患者病例资料 ,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4例 ,女 4例 ,年龄 2 6~ 6 6岁 ,平均46 3岁。 8例均符合痛性眼肌麻痹诊断标准。均表现为一侧额、颞部持续疼痛和 /或眼眶痛。头痛和眼部症状出现时间 :先头痛后麻痹者 5例 ,间隔 2d~ 1月不等 ,两处症状同时出现 3例。其中 ,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伴发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眼肌麻痹病因.方法:采用红绿玻片法,同视机,Hess屏对103例眼肌麻痹的患者进行眼肌运动和复像检查,并辅以血糖、尿糖、生化全项等全身检查及CT、核磁共振扫描.结果:103例眼肌麻痹的患者其主要病因是由糖尿病引起,其次为颅内血管性疾病.结论:后天性眼肌麻痹以老年人多见,应着重及早做全身细致检查。  相似文献   

16.
Tolosa-Hunt综合征 (THS)又名痛性眼肌麻痹 ,是一种少见但有特殊表现的头痛类型 ,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现将我们从 1992年 1月至今所收治的 11例本病患者报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7例 ,女 4例 ,发病年龄 2 2~ 76岁 ,平均 5 3岁。 11例均无偏头痛及糖尿病病史。1.2 临床表现 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 6例 ,有不明原因发热史 1例 ,病前无前驱症状者 4例 ;首次发病者 8例 ,复发 2次者 3例 ;急性起病 4例 ,亚急性起病 7例 ;2例头痛与眼部症状同时出现 ,9例为头痛后 2天~ 2个月出现眼肌麻痹症状 ;头痛部分均累及患…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眼肌麻痹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48例眼肌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头颅CT、MRI、脑脊液、血糖等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8例中,糖尿病15例(31.25%),血管性疾病9例(18.75%);痛性眼肌麻痹、颅内肿瘤各7例(14.58%);前两者临床多表现为动眼神经不全性麻痹,其次为外展神经麻痹;后两者多为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等多颅神经麻痹。其它少见的病因为重症肌无力、颅内炎症等。结论: 眼肌麻痹病因复杂,掌握各种病因所致眼肌麻痹的临床特点,及时完善有关辅助检查,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18.
吴立新  黄敏 《疑难病杂志》2005,4(3):181-181
在糖尿病神经系统并发症中,除常见的末梢神经炎、自主神经损害外,因动眼、外展神经损害所致的眼肌麻痹临床上并不少见。由于临床医生对本病认识不足,加之缺少特异性的检查,极易造成误诊。本文收集1991~2004年间诊治的13例糖尿病性眼肌麻痹患者临床资料,就其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探讨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性8例,女性5例,年龄50~72岁,平均61.5岁。有明确糖尿病史11例,病程1~18年,平均6.5年,其中7例严格控制饮食并规律服用降糖药物,但血糖控制不理想,4例未予任何治疗。合并冠心病4例,高血压5例,白内障2例,末梢神经炎4例。1.2…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韦梦燕  韦丽嘉 《广西医学》2004,26(3):432-433
随着显微手术的进展 ,糖尿病已不再是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禁忌 ,但糖尿病患者由于绝对或相对胰岛素分泌不足 ,易引起糖、蛋白质、脂肪等代谢紊乱 ,使组织修复及抵抗力降低 ,术后易并发出血、前房纤维渗出、感染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加重等并发症〔1〕。自 2 0 0 1年以来 ,我科加强了对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的医疗及护理 ,提高了糖尿病性患者眼科疗效及减少并发症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2 0 0 1年 1月~ 2 0 0 3年 8月我科收治的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 38例 (4 1眼 ) ,其中男 1 8例 (1 9眼 ) ,女性 2 0例 (2 2眼 ) ,年龄 4 5~ 82岁。对照组为同期手术的无合并症的老年性白内障病例 ,随机选择 36例 (38眼 ) ,其中男 1 1例 ,女2 5例 ,年龄 5 8~ 82岁。1 .2 方法  2组病例均施行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在糖尿病组 ,除白内障手术常规护理外 ,根据糖尿病临床特点我们制订了相关的护理措施 :在围手术期配合医疗严密监控血糖 ,重视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 ,加强眼部护理及对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2 结 果2 .1 术后矫...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是血中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 ,导致血糖过高 ,出现糖尿 ,进而引起的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 ,常并发神经病变 ,其中以多发性周围神经病最多见[1] 。临床表现为手脚麻木 ,感觉减退 ,肌肉无力等 ,是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 2 0 0 3年 3月— 2 0 0 3年 8月对 6 0例临床确诊的 2型糖尿病 (NID DM)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 ,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观察对象 NIDDM患者 6 0例均系浙江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 ,男 34例 ,女 2 6例 ,年龄 35~ 75岁 ,病程 1~ 2 0年。临床排除了其他病因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各类肌肉病、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