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关节镜诊断和治疗膝关节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勇  王洋 《华西医学》2003,18(4):550-551
关节镜是微创外科近期使用的先进内窥镜技术 ,它使骨外科关节的伤病在诊治方面开辟了新的领域。目前以膝关节镜的应用最为广泛 ,髋、踝、肩等关节镜的开展相对较少。关节镜从最开始临床应用到今天已近百年历史 ,它已成为医学发达国家门诊、病房的关节疾病患者的常规诊疗技术 ,国外有不少医学院校将关节镜技术作为住院医生的必修课。国内关节镜术于 1979年由北京积水潭医院开展后逐渐在全国普及。我院于 2 0 0 1年引进美国Stryker关节镜应用于临床 ,进行膝关节疾病的诊治 ,取得了满意疗效。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4 1例 (4 8膝 ) ,…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膝关节滑膜切除术的疗效。方法:对1 328例滑膜炎患者关节镜下行病变滑膜切除术,术后送病理明确诊断。结果:随访1 287例,随访时间3~78个月,平均25个月,优良率93.0%。结论:关节镜下膝关节滑膜切除术是滑膜炎保守治疗无效者较理想的外科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关节镜下射频汽化仪治疗膝关节疾病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射频汽化仪在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疾病的疗效。方法利用SERFAS—Stryker射频汽化仪对27例膝关节疾病的患者进行镜下修整软骨面、切除炎性增生的滑膜和绒毛组织,清除、打磨骨赘,切除、修整损伤的半月板等手术治疗。结果术后全组病例关节无肿胀,关节积液少,疼痛缓解快,术后4d步行出院。结论射频汽化仪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疾病疗效好,术中、术后出血少、疼痛轻,有利于病人的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关节镜技术在膝关爷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30例患者(31个膝),包括骨性关节炎、半月板损伤、慢性滑膜炎、化脓性关节炎、结核性滑膜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游离体,分别行半月板部分切除。滑膜切削,滑膜皱襞、骨赘切除,剥脱的软骨清除,游离体摘除,裸露骨钻孔等。结果平均随访6个月,总有效率96.7%,无效3.3%,无加重病例。结论关节镜技术可以在直视下检查、治疗膝关铮疾病,具有创伤小、术后炎性反应小、疼痛轻、恢复快的优点,且能治疗多种膝关节疾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关节镜技术治疗膝关节疾病的康复护理方法.方法:将80例行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康复训练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康复训练组除常规护理外,于手术治疗前后实施有计划的、全面的康复护理.结果:出院前康复训练组优良率为95%,对照组为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疾病患者实施有计划的、全面的康复护理,有助于膝关节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6.
关节镜下诊断和治疗膝关节疾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对105例膝关节疾患的关节镜检查和治疗,探讨关节镜的治疗效果和临床应用价值,以及术中应该注意的方面。方法105例患者行膝关镜检查,随访72例。随访时间6~38个月,平均14个月。疗效标准采用综合评价的方法来评定。结果优良率为87.5%。结论关节镜手术是一种安全实用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反复发生膝关节疼痛而难以确诊的患者应早期施行关节镜检查和治疗。  相似文献   

7.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关节镜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评价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镜下软骨修整、钻孔、骨赘切除、滑膜部分切除、游离体摘除、半月板修整或切除等方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12 0例 ,15 8个膝。结果 术后随访 6个月~ 8年 3个月 ,无手术并发症 ,效果优良率 6 8%。其中随访 <5年者 ,优良率82 % ,随访 >5年者 ,优良率仅 5 8%。结论 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骨性关节炎为安全、有效、创伤小 ,手术时间短 ,康复快的一种微创技术 ,年轻患者较年老患者效果好 ,早期病变的治疗效果较晚期的疗效好 ,术后短期疗效好 ,随访时间长者疗效差。对中、晚期患者关节间隙变窄 ;伴内、外畸形者应以全膝置换或胫骨平台高位截骨 (HTO)为首选治疗。  相似文献   

8.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预防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介绍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方法:对24例(28膝)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病人采用低分子肝素钠+足底和小腿静脉泵,并行早期活动和功能锻炼等综合措施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结果:24例中,1例术后发生腓肠肌静脉丛内血栓,未见股静脉血栓。无一例发生肺栓塞死亡。结论:低分子肝素钠结合足底和小腿静脉泵及早期活动和功能锻炼法是预防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关节镜下膝关节粘连松解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膝关节粘连松解对治疗膝关节粘连的价值和特点.方法作者自1997年9月~2000年10月,在关节镜直视下,用探针和钩刀等器械,松解膝关节内粘连索带和挛缩组织,术后关节持续被动活动,治疗膝关节屈曲受限病人15例.结果平均随访1年6个月,膝关节屈曲活动度从术前平均30°,术后改善至平均120°,无1例发生皮肤坏死或骨折等并发症.结论关节镜下粘连松解术是膝关节粘连僵硬的理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8):3459-3460
选择收治的85例膝关节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实施常规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43例,经关节镜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3.02%,对照组为71.43%,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JOA评分无差异,手术结束后不同时间段,观察组JOA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关节镜对膝关节损伤进行治疗,可尽量修复受损组织,减少周围组织损伤,减轻痛苦,也能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1.
下肢骨折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及其早期康复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肢骨折手术后 ,长期卧床和膝关节制动可引起关节肿胀、肌肉萎缩、关节僵硬、骨质疏松 ,最终导致膝关节功能障碍。针对下肢骨折手术后不同时期和可能出现的问题,介绍了早期康复治疗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血管超声在诊断关节置换围手术期下肢静脉血栓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2023年6月行初次单侧髋、膝关节置换的868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医院体检的868例健康受检者作为对照组。研究组手术患者均接受抗凝药物、小腿静脉气压泵、加强踝泵和早期下地,以及减少围手术期脱水等多模式血栓预防措施。研究组术前、术后第3~5天和对照组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双侧下肢静脉血管情况。分析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的检出准确率,并对比两组人群的血管超声所示股浅静脉、内侧腓肠静脉、胫后静脉的静脉直径差异。结果  研究组中152例术后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总发生率为17.5%,均为无症状性DVT。其中发生于手术同侧的DVT为138例,双侧14例,周边型110例,中心型22例,混合型20例。对照组中,26例检出周边型下肢血栓。研究组DVT患者和对照组受试者的下肢静脉直径对比显示,研究组股浅静脉、内侧腓肠静脉、胫后静脉直径均长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采取血管超声检查可准确诊断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下肢静脉血栓,且可显示出不同的影像学特点,有利于判断疾病状况,为早期治疗提供一定的临床证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了自2003-02-2008-08的10例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患者。结果:本组LDVT左侧6例,右侧4例。术后早期发生的LDVT有8例,平均发生于术后第9天,另2例术后半年到一年发生。10例均得到彩色B超检查证实,表现为下肢肿胀。本组患者早期用抗凝,溶栓治疗后获得良好的效果。结论:LDVT的病因是多因素的,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的护理要点。方法对3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采取综合治疗,并给予病情观察、心理护理、用药护理、患肢护理、下腔静脉滤器的护理、健康教育等护理。结果患者经过治疗后,痊愈20例,有效10例,无病例发生肺栓塞。结论及早的治疗,及时的观察诊断,强而有效的护理,可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运动疗法对下肢骨折后膝关节功能受损的治疗效果,探讨早期运动疗法对下肢骨折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临床意义。方法34例下肢骨折患者分别接受康复治疗,治疗前后作Lysholm评定,测量膝关节活动范围(ROM)、膝屈伸肌力和大腿周径,以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前膝关节ROM为(47±29)°,治疗后(89±30)°,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F=1.053,P<0.001)。Lysholm值治疗前45±7,治疗后67±13,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F=3.089,P<0.05)。治疗前后Lysholm值、膝关节ROM、肌力及大腿周径有显著差异。结论运动疗法是治疗下肢骨折后功能障碍的有效途径,早期治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膝关节压力均衡术治疗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KOA)的围术期护理干预对自我管理、症状控制的影响,总结护理改进经验。方法选取相关研究对象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及在此基础上的综合护理干预,特别重视疼痛、肿胀的防控,注重提高康复训练、生活管理水平。结果观察组出院前、第3、6个月HSS评分高于对照组,第6个月观察组HSS优良率100.00%(42/42),高于对照组85.71%(36/42);观察组肿胀消退时间、术后3 d VAS均值水平、患侧膝关节训练开始时间低于对照组,术后1周膝关节训练次数,出院后膝关节训练维持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综合护理干预后,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疾病管理水平,症状控制效果,有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清理术联合术后全程康复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单纯清理组(A组,22例)、单纯康复组(B组,28例)、清理康复组(C组,20例)3组,分别予以关节镜下清理术、膝关节康复治疗和关节镜下清理术联合术后全程康复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时进行Lysholm评分、McGill疼痛评分,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3组的功能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1个月后,A组较治疗前功能无明显改善,B组较治疗前功能改善,疼痛减轻,C组功能显著改善,疼痛明显减轻,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关节镜下清理术联合术后全程康复治疗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疗效肯定;保守的康复治疗可暂时缓解疼痛,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也为手术治疗增加了机会;单纯接受膝关节镜下清理术而不坚持术后正规康复治疗对膝关节功能无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8.
背景: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置换后下肢肌功能恢复一直存在着争议。目的:评价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置换手术后下肢肌肉功能。方法:应用TELEMYO2400RG2表面肌电图遥测仪对25例双膝骨关节炎单膝关节置换后患者在平常自然步态下进行双下肢股直肌、胫前肌、股二头肌和腓肠肌内侧的表面肌电信号测试。在肌电图测试前,对患者双膝关节功能进行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结果与结论:患者置换后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置换侧平均分91.44,其优良率达100%;未置换侧平均分54.52。置换侧在疼痛、关节功能方面有明显改善;膝关节置换后置换侧股直肌、胫前肌、股二头肌的肌电振幅、肌电积分、平均频率、中位频率的(平均值、最小值、最大值)与未置换侧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置换侧腓肠肌内侧肌电振幅值及肌电积分值显著大于未置换侧(P〈0.05);置换侧腓肠肌内侧平均频率、中位频率与未置换侧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膝关节置换后置换侧的下肢肌没有恢复到正常的功能活动水平,因此膝关节置换后康复要特别重视患者的肌肉锻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术中应用富血小板血浆(PRP)对膝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患者术后疼痛、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试验(RCT)设计,将需行关节镜手术的58例膝关节软骨或半月板退行性变患者随机分配至干预组(n=24)或对照组(n=34)。关节镜治疗期间,PRP组关节内注射PRP。评估术前、术后6周、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时的术后疼痛、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58例患者随访至研究结束(即随访12个月)。PRP组患者术后6个月时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0.9±0.1)和(2.3±0.4)分,P=0.008],但术后12个月时无差异[(1.4±0.6)和(1.6±0.8)分,P=0.163]。PRP组患者术后6和12个月Lysholm评分均高于术前[(77.5±19.8)和(41.7±16.5)分,P=0.011;(83.2±18.2)和(41.7±16.5)分,P=0.003]。生活质量SF-36评分显示,PRP组SF-36身体健康评分在术后6周达到峰值,而SF-36心理健康评分术后6周、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同样是在术后6周分值最高。结论与单用关节镜相比,术中应用PRP可在术后6和12个月缓解术后疼痛和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