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胃镜诊治Dieulafoy病9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9例,男7例,女2例,男女比例为3.5∶1.年龄27~5岁,平均40.7岁.表现为呕血者8例,病程在4h内.单纯黑便者1例,有上腹隐痛不适史3例.呕血前有诱因者4例,有失血性休克表现者5例.  相似文献   

2.
3.
陈永宁 《临床医学》2012,32(11):65-66
目的探讨急诊胃镜在Dieulafoy病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经胃镜确诊的Dieulafoy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研究31例Dieulafoy病经钛夹治疗,其中30例止血成功。结论急诊胃镜是本病首选的诊断方法,钛夹治疗Dieulafoy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Dieulafoy’s病胃镜下的确诊率。对近8年经胃镜诊断的8例Dieulafoy’s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胃镜下见喷射状出血1例,血管裸露或有血栓覆盖6例,可疑病灶而无出血征象1例。病变位于十二指肠2例,胃6例,其中胃底2例,胃底、体交界3例,胃体1例,距贲门2cm ̄7cm,病灶直径均〈10mm。Dieulafoy’s病在胃镜所见的基础上,只要掌握其病灶小、位置特殊及发病急等特点,同时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镜腹腔镜联合切除胃宽基大息肉的临床意义。方法:自2005年1月~2008年10月,行胃镜腹腔镜联合切除胃宽基大息肉共21例,病变分别位于贲门部、胃体及胃窦部。先常规行胃镜下高频电切除术,发现穿孔或创面深达肌层时,即时全麻下行腹腔镜胃壁修补术或胃壁加强术。结果:21例患者中,11例单纯胃镜下完成治疗,10例联合腹腔镜手术,所有病例无术后出血及穿孔,恢复良好。结论:胃镜腹腔镜联合切除胃宽基大息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上消化道Dieulafoy病变的临床与胃镜特点。方法对15例上消化道Dieulafoy病变出血患者的临床与胃镜特点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本组15例上消化道Dieutafoy病变出血患者中。男女比例为4.1:1。平均年龄53.8岁。合并有慢性病史者占46.7%,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非甾体类抗炎药或有不同程度饮酒史者占40%。临床上以突发性、间歇发作的呕血、黑便为主要特点。病灶位于胃食管连接处以下6cm范围内占60%。胃镜表现多种多样,最常见的胃镜表现是孤立性圆形或椭圆形黏膜缺损,黏膜缺损的中央可见突出的小动脉,或于裸露血管上可有血痂、渗血或见搏动性出血。结论上消化道Dieulafoy病变是引起上消化道非静脉曲张出血的原因之一,该病好发于胃食管连接处以下6cm区域。诊断Dieulafoy病有一定难度,易漏诊或误诊。  相似文献   

7.
本院2006年1月至2010年8月共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1020例,其中2例术后发生Dieulafoy病,本文结合文献对其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例1患者男,56岁。因结石性胆囊炎于2007年6月在本院行LC,术后恢复良好,在术后第4天准备出院时突然发生晕厥,呕吐大量咖啡样物,当时考虑应激性溃疡出血,立即给予抗酸、止血及支持治疗,出血不止,行胃镜检查未发现任何胃内病变,给予去甲肾上腺素冰盐水冲洗,观察无出血  相似文献   

8.
硬化剂注射治疗胃Dieulafoy病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评价硬化剂注射对胃内Dieulafoy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6例胃内Dieulafoy病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治疗。并对临床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15例患者经注射后上血成功。一次注射止血成功者13例(81.2%)。再次注射上血成功者2例,(13.3%)。由于活动出血未能控制而需手术治疗者1例。随访1年,无一例再发生出血。结论胃Dieulafoy病引起的出血可以成功地采用内镜下注射硬化剂止血,该方法简单且疗效良好,临床上值得首先选用。  相似文献   

9.
胃Dieulafoy病又称胃黏膜下恒径动脉出血,是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少见病因之一,发病率约占上消化道出血的0.2%~3.0%,多见于40~60岁男性。其病变隐匿,发病突然,出血量大,易反复出血,一般药物治疗无效,如不及时处理,常危及患者的生命。胃Dieulafoy病患者的成功救治在于及早明确诊断并准确定位出血部位,选择最佳的治疗方式。我科2012年1月~2013年7月收治4例胃Dieulafoy病患者采用胃镜引导腹腔镜胃楔形切除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Dieulafoy病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胃Dieulafoy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内镜检查确诊18例.手术确诊4例,血管造彩确诊1例.13例首次内镜下止血成功未发生再出血,3例再次行内镜止血,短期内未出血.7例患者行手术治疗.结论:内镜为诊断和治疗Dieulafoy病的首选方法,对治疗失败者可再行外科手术或栓塞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胃镜定位联合腹腔镜治疗胃间质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方法 将2009年8月~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胃间质瘤患者90例纳入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胃镜定位联合腹腔镜治疗)和对照组(仅进行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应激反应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肿瘤定位时间(17.2±2.1)min、手术时间(40.3±6.2)min、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3±0.2)d、流质饮食时间(2.5±0.4)d、卧床时间(3.8±0.5)d以及住院总时间(7.9±0.9)d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36.2±5.2)mL、术后肾上腺素(94.7±10.4)ng/mL、去甲肾上腺素水平(123.3±14.2)ng/mL、HAMA评分(17.3±2.5)、HAMD评分(16.8±2.3)以及中转开腹(2.22%)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胃镜定位联合腹腔镜治疗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小手术创伤、促进术后恢复并缓解应激反应,是治疗胃间质瘤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Dieulafoy病的诊断与内镜下治疗。方法:对近16年收治的34例Dieulafoy病临床和内镜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内镜下治疗19例,其中止血夹治疗1例,注射高渗盐水或硬化剂3例,射频治疗仪治疗15例,均立即止血,其中1例再次出血死亡;手术15例,均治愈。结论:急诊内镜检查是Dieulafoy病主要诊断方法,内镜下治疗是Dieulafoy病重要治疗方法,射频治疗具备操作简便,患者耐受好,疗效肯定等优点,需进一步总结经验,手术治疗可彻底解决血管畸形问题,也为重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消化道疾病的诊治效益。方法将该院收治的240例有消化道疾病的精神分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腹部检查和经验性胃病药物治疗,干预组采用常规腹部检查基础上加用无痛胃镜检查,按照胃镜检查结果使用胃病药物治疗,比较分析两组诊治效益。结果干预组消化检查费用高于对照组(P<0.05)、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消化道疾病年均增长率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总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及药品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无痛胃镜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消化道疾病的诊治效益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胃Dieulafoy病的内镜及临床诊治特点。方法搜集1998年1月至2009年1月我院101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确诊的20例胃Dieulafoy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Dieulafoy病好发于男性,男:女为3.5:1,平均年龄41.3岁;本病以反复发作性上消化道出血为主要症状,出血前无明显腹部不适或疼痛;内镜检查及治疗为本病主要诊疗手段;镜下表现特点为t片状黏膜糜烂,中央有血管断端显露(3/11),胃底见喷射样出血点(3/11);胃体上部前壁见点状血痂(2/11);胃体上部后壁见红疹样隆起(2/11),胃体上部前壁有浅小溃疡(1/11)。内镜治疗以内镜下电凝止血为主(7/11)。病变部位局部楔形切除在基层医院也应受到重视。结论急诊科、消化科医师尤其是内镜医师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对患者进行细致、反复的内镜检查以及及时有效的镜下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胃镜检查中的最佳剂量。方法 选择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4组:静注阿芬太尼2.5μg/kg组(O1组,n=30)、5.0μg/kg组(O2组,n=30)、7.5μg/kg组(O3组,n=30)和10.0μg/kg组(O4组,n=30),2 min后缓慢注射丙泊酚1.5 mg/kg,改良警觉/镇静(MOAA/S)评分≤3分时开始行胃镜检查。记录胃镜检查时间、胃镜检查过程中患者发生体动次数、丙泊酚用量、丙泊酚追加次数和患者苏醒时间;记录诱导前(T0)、诱导后MOAA/S评分≤3分满足胃镜检查要求时(T1)、胃镜通过咽喉部时(T2)和检查结束胃镜撤出时(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Sp O2);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O1组和O2组相比,O4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剂量低浓度利多卡因复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胃镜检查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0例行胃镜检查与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0例,研究组应用小剂量低浓度利多卡因复合丙泊酚麻醉,对照组单用丙泊酚麻醉;两组在麻醉前采用心电监测仪监测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频率及心电图,取左侧卧位鼻导管吸氧,开放右前臂静脉通道。记录术中两组应用丙泊酚剂量、用药时患者局部刺激反应情况、体动情况、呼吸暂停及心电监测仪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麻醉时局部刺激反应发生率、术中体动发生率(咽反射、四肢活动)、丙泊酚应用剂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未发生呼吸暂停现象,患者及胃镜医师满意度均为100%,优于对照组,但无差异性(P〉0.05)。两组心电监测仪监测结果均在正常范围内,但研究组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频率较小,SPO2高于对照组。结论小剂量低浓度利多卡因联合丙泊酚较单用丙泊酚应用于无痛胃镜检查及治疗效果更显著,且生命体征平稳,安全性更高,适用于无痛胃镜的检查与治疗。  相似文献   

17.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腹腔镜修补术后随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腹腔镜对27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病人行穿孔修补术,分别于术后2、6、12月进行胃镜随访,观察溃疡修复、演变过程。结果27例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均成功,无中转开腹和手术并发症及死亡。术后平均(8.41±1.16)d出院。术后行胃镜随访26例溃疡完全愈合,1例因幽门梗阻行胃大部切除术。结论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麻醉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科室行无痛胃镜检查的9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资料,根据麻醉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右美托咪定+丙泊酚)与对照组(丙泊酚),各46例。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生命体征较对照组平稳。观察组的清醒时间、丙泊酚用量、检查中的BIS值、苏醒后MoCA评分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麻醉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能有效维持生命体征稳定,减少不良反应及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复合小剂量丙泊酚在无痛胃镜诊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150例择期行无痛胃镜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n = 50):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组(R组)、丙泊酚组(B组)和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复合丙泊酚组(RB组)。R组和B组分别静脉给予甲苯磺酸瑞马唑仑0.20 mg/kg和丙泊酚2.00 mg/kg,RB组依次静脉给予甲苯磺酸瑞马唑仑0.15 mg/kg及丙泊酚0.50 mg/kg,30~40 s内缓慢推注,均于用药前5 min使用芬太尼1 μg/kg预镇痛进行静脉麻醉。睫毛反射消失之后,由同一医师进行内镜操作。记录并比较3组患者镇静成功率、体动情况和围术期不良事件,以及3组患者诱导起效时间、唤醒时间、离室时间。结果 3组患者镇静均未失败,成功率为100.0%。RB组术中体动发生率(8.0%)低于R组(28.0%),与B组(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RB组低血压、心动过缓和低氧血症发生率均低于B组(P < 0.05),与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RB组的注射痛发生情况少于B组(P < 0.05),与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恶心、呕吐及头晕方面,3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RB组诱导起效时间较R组短(P < 0.05),与B组相比,诱导起效时间长(P < 0.05)。3组患者唤醒时间和离室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复合小剂量丙泊酚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优于两者单独使用,应用于无痛胃镜诊疗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静脉麻醉辅助胃镜检查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胃镜检查中以良好的镇静效果,增加患者接受检查的依从性,提高检查的成功率。方法将3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80例,给予异丙酚和咪唑安定静脉麻醉)与对照组(170例,常规操作),对2组患者的操作时间、检查成功率、检查反应以及检查前、中、后三个阶段的心率、血压、呼吸和血氧饱和度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操作时间、检查成功率和检查反应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检查前后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辅以异丙酚和咪唑安定静脉麻醉进行胃镜检查是安全有效的,为无痛胃镜检查及治疗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