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聚维酮碘局部应用治疗睑缘炎的l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3-10月对52例(102只眼)睑缘炎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33例(54只眼).将眼睑翻转.充分暴露睑缘.用5%聚维酮碘棉棒涂擦睑缘,每日一次,连续7d;对照组29例(48只眼),局部应用氧氟沙星液眼液、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点眼,连续7d.根据患者治疗后的症状体征改善程度分为有效、显效、无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实验组:总体有效率88.9%,显效率63.0%,有效率25.9%,无效率11.1%;对照组:总体有效率72.9%,有效率41.7%.显效率31.3%,无效率27.1%.总体有效率和显效率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聚维酮碘局部应用治疗睑缘炎是一种疗效显著,无明显副反应,简单易行,经济实惠的好方法,值得扩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睑缘炎患者眼表微生物分布特征,分析睑缘炎抗菌治疗的疗效。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收集2015年2-9 月间在北京同仁医院眼科门诊临床诊断为睑缘炎的101例患者(101眼,睑缘炎组),正常志愿者85例(85眼,对照组)。方法 在睑缘炎和对照组患者的结膜囊、睑缘及睑板腺分别取材,做细菌、厌氧菌和真菌培养,对培养阳性的菌株进行鉴定,分析两组眼表菌群差异特征。进一步将睑缘炎患者分为抗菌组和非抗菌组,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分别对症状体征评分,并进行眼表微生物检测,分析疗效及细菌检测结果。主要指标 眼表细菌检测结果、血平皿菌落计数及睑缘炎的眼部症状及体征评分。结果 睑缘炎组睑板腺细菌培养阳性率为62%,而对照组为53%(P=0.015);睑缘炎组和对照组睑板腺厌氧培养阳性率分别为19%和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睑缘炎组与对照组睑缘细菌阳性率分别是71%和76%(P=0.533),结膜囊细菌阳性率分别是48%和67%,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62)。睑缘炎组睑缘、结膜囊及睑板腺血平皿菌落数量的均值均分别是(15.78±5.25)个、(13.62±6.27)个、(16.54±4.56)个, 对照组分别为(6.13±3.40)个、(4.75±3.82)个、(5.83±2.55)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睑缘炎患者睑缘、结膜囊及睑板腺的培养菌群主要是革兰阳性球菌(构成比分别为:78.31%、71.15%和77.03%) ,与正常志愿者无差异(构成比分别为:76.71%、82.14%和76.74%)。睑缘炎组结膜囊和睑板腺革兰阳性球菌中,葡萄球菌属的阳性率(81%和88%)要低于正常对照组(96%和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和0.036)。抗菌组和非抗菌组治疗2周后睑缘的除菌率分别为44%和21%,且两组的症状及体征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34和P=0.012)。结论 睑缘炎患者与正常人相比,眼表细菌阳性率无差异,但眼表带菌量要高于正常人,且革兰阳性球菌菌群构成不同,而睑板腺的厌氧菌带菌量要低于正常人;抗菌治疗可减少眼表带菌量,并改善患者眼表症状及体征。(眼科,2016,25: 118-122)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单纯使用次氯酸眼部清洁湿巾清洁睑缘1wk后对睑缘炎的治疗效果。

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20-03/08就诊于我院眼科门诊的睑缘炎患者48例48眼,根据临床诊断进行分组,其中葡萄球菌性睑缘炎组患者16例,脂溢性睑缘炎组患者22例,睑板腺功能障碍性睑缘炎组患者10例。单纯给予次氯酸眼部清洁湿巾清洁睑缘1wk,收集治疗前后眼表及睑板腺相关参数。

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1wk后本研究纳入患者整体眼表疾病指数评分(OSDI)、结膜充血程度及睑缘充血程度评分均显著下降(P<0.001),其中三组患者OSDI评分均显著下降,脂溢性睑缘炎组患者泪膜破裂时间(TBUT)显著增加,结膜充血程度显著降低,且葡萄球菌性睑缘炎组和脂溢性睑缘炎组患者睑缘充血程度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

结论:单纯使用次氯酸眼部清洁湿巾清洁睑缘1wk对不同类型睑缘炎有较好疗效,可改善睑缘炎眼部症状,降低葡萄球菌性睑缘炎及脂溢性睑缘炎睑缘充血,改善脂溢性睑缘炎结膜充血程度,提高泪膜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林志洪 《眼科学报》2004,20(2):77-79
目的:观察液氮冷冻治疗鳞屑性睑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近几年在我院就诊的鳞屑性睑缘炎患者126例234眼,随机分为液氮冷冻治疗观察组65例120眼,每周2-3次治疗,6~10次为一疗程,同时滴用抗生素眼液及眼膏;药物治疗对照组61例114眼,采用滴抗生素眼液及眼膏和2%黄降汞眼膏,20—25 d为一疗程,经治疗二疗程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观察组治愈64眼,有效30眼,无效26眼。有效、无效者继续治疗一疗程后治愈32眼,总治愈率80%,对照组治愈48眼,有效30眼,无效36眼,总治愈率42.11%,经统计学处理(X2=-35.47,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液氮冷冻治疗鳞屑性睑缘炎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叶琴  徐国兴 《国际眼科杂志》2012,12(11):2126-2128
目的:探讨卵磷脂络合碘(沃丽汀)对湿性型老年性黄斑变性(AMD)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3例60眼确诊为湿性型的AMD患者分成治疗组(26例30眼)及对照组(27例30眼),治疗组用卵磷脂络合碘治疗,对照组用安慰剂治疗,67d后分别进行OCT检查。根据OCT检查结果,评价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16眼,好转9眼,无效5眼,总有效率83.3%。对照组治愈2眼,好转8眼,无效20眼,总有效率33.3%。治疗组治疗后视力明显提高,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明显减少,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卵磷脂络合碘治疗湿性老年黄斑变性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并比较不同含药眼贴治疗蠕形螨睑缘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双盲随机平行对照临床试验方法,于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分别在上海静安区市北医院眼科、西安市第四医院眼科、昆明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招募蠕形螨睑缘炎患者140例280眼,用随机数字表将患眼随机分为茶树精油组、秋葵精油组、基液对照组和甲硝唑组,采用双盲法分别用含20%茶树精油、1%秋葵精油、制备基液、2%甲硝唑的眼贴贴敷眼部28 d,评估治疗前及治疗第14天和第28天患者睑缘蠕形螨计数;采用眼表疾病指数量表(OSDI)对眼表症状进行评分;裂隙灯显微镜下对睑缘充血程度、睫毛根部袖套样分泌物进行评分。依据上述综合评分计算治疗有效率,并观察受试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所有受试者均完成治疗和随访,失访率为0%。各组治疗14和28 d受试眼睑缘蠕形螨计数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均P<0.05)。治疗28 d,茶树精油组、秋葵精油组和甲硝唑组蠕形螨数量明显低于基液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茶树精油组、秋葵精油组和甲硝唑组治疗14和28 d时受试眼OSDI评分、睑缘充血评分和袖套样分泌物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28 d,茶树精油组、秋葵精油组和甲硝唑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1.4%、71.4%和62.9%,明显高于基液对照组的25.7%。治疗及随访期间未发现严重的局部及全身不良反应。结论含茶树精油、秋葵精油、甲硝唑眼贴治疗蠕形螨睑缘炎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睑缘生物环境,消除睑缘相关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7.
陆秉文  吴星伟 《国际眼科杂志》2017,17(12):2234-223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90例90眼,随机分为西药治疗组(30例30眼)、中药治疗组(30例30眼)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0例30眼).三组患者基础治疗相同,西药治疗组采用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中药治疗组采用辨证分型论治,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即在西药治疗基础上结合辨证分型论治.治疗6个疗程后,记录并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6%,明显高于西药组的57%和中药组的60%(均P<0.05);治疗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视力改善明显优于西药组与中药组(均P<0.05);治疗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黄斑区视网膜水肿吸收情况及视功能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西药组和中药组(均P<0.05);治疗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下降较西药组与中药组均更加明显(均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温树东  高汝龙 《眼科学报》1991,7(4):205-208
本文报告以中医辨证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及以皮质激素治疗为主的西医治疗方法治疗葡萄膜炎共46例79眼。中西医结合组共22例37眼,西医治疗组共24例42眼。结果总有效率:中西医组为91.8%,西医组为66.6%。门诊追踪半年到一年,中西组33眼中复发者13眼,占39.4%,西医组22眼中复发者19眼,占86.4%,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较单纯西医治疗为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玻璃棒法按摩睑板腺与常规疗法联合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MGD)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08/2017-06我院收治的MGD患者130例220眼,根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其中给予常规治疗即1g/L氟米龙滴眼液联合自行热敷的患者设为对照组(65例112眼),给予圆头玻璃棒按摩睑板腺联合常规疗法的患者设为联合组(65例108眼)。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眼表疾病指数量表(OSDI)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Ⅰt)、角膜荧光素染色(CFS)评分、睑缘评分、睑板腺分泌物性状评分和眼压情况及临床治疗有效率。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OSDI评分、BUT、SⅠt、CFS评分、睑缘评分、睑板腺分泌物性状评分、眼压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wk后,联合组患者OSDI、CFS、睑缘及睑板腺分泌物性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BUT和SⅠt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两组患者眼压均有所升高,但均≤21mmHg,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wk后,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2.6%(100/10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6%(88/1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玻璃棒法按摩睑板腺与常规疗法联合治疗MGD能够有效改善眼表症状和睑板腺分泌功能,促进泪液分泌,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睑缘炎相关角膜病变的临床特点,探讨其与睑缘炎和睑板腺功能的关系。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12年1~10月北京同仁眼科中心睑缘炎患者84例(168眼)。方法 裂隙灯下观察睑缘炎类型、睑板腺分泌物性状及脂质排出难易度、角膜病变临床表现及病变范围,并进行评分。分析角膜病变特点及病变范围与睑缘炎类型及睑板腺功能的关系。主要指标 睑缘炎类型、睑板腺分泌物性状、脂质排出难易度和角膜病变范围。结果 84例(168眼)睑缘炎患者平均病程(22.25±40.46)个月。其中前部睑缘炎1例(2眼),后部睑缘炎42(84眼)例,混合型睑缘炎41例(82眼)。其中65例(104眼)出现角膜病变。角膜周边或中周部上皮下或浅基质浸润44例(73眼,70.2%),角膜周边或中周部溃疡10例(15眼,18.3%),角膜云翳或瘢翳5例(8眼,7.7%),角膜点片状上皮混浊、糜烂3例(4眼,3.8%)。17眼(10.1%)角膜病变范围超过1/2角膜,10眼(6%)到达角膜中央,其中1例角膜中央融解、变薄。与后睑缘炎相比,混合型睑缘炎角膜浸润和溃疡更多见(P=0.003);与无角膜病变者相比,有角膜病变者的睑板腺分泌难易程度和睑脂性状评分均较高(t=-4.606和13.418,P=0.033和0.000)。结论 睑缘炎相关角膜病变临床表现多样。混合型睑缘炎更容易发生角膜浸润和角膜溃疡。睑缘炎患者是否合并角膜病变与睑板腺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孙洋  李点 《国际眼科杂志》2012,12(1):168-169
目的:观察以滋养肝肾,生津润燥法配伍组成的滋阴润目丸治疗干眼症的疗效。方法:治疗组40例采用常规西药(泪然滴眼液及3g/L妥布霉素滴眼液)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滋阴润目丸治疗,对照组40例用常规西药泪然滴眼液及3g/L妥布霉素滴眼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对照组总有效率45%。结论:滋阴润目丸对治疗干眼症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VKH)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4例68眼VKH采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联合中医辨证论治治疗。结果:治愈60眼,好转4眼,总有效率94%。视力≥1.0者24眼,视力≥0.2者64眼。4眼因白内障视力<0.2。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VKH可有效的控制炎症,并且可以减少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普萘洛尔(心得安)治疗眼部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眼部血管瘤患儿52例分为治疗组31例,对照组21例,治疗组应用普萘洛尔口服治疗眼睑血管瘤;对照组口服醋酸泼尼松。结果:治疗组好转率100%,对照组81%。治疗组基本治愈81%,对照组43%;治疗组治愈率26%,对照组10%,总有效率治疗组100%,对照组81%(P<0.01)。结论:普萘洛尔口服治疗眼部血管瘤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观察氮卓斯汀滴眼液治疗儿童变态反应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变态反应性结膜炎患儿3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用玻璃酸钠滴眼液,试验组联合应用玻璃酸钠滴眼液与05g/L盐酸氮卓斯汀滴眼液,治疗前后观察眨眼、眼痒症状、结膜水肿、结膜充血及上、下睑结膜乳头和滤泡、角膜缘腺样增生等体征,评价治疗有效率。 结果:对照组症状、体征评分治疗前后分别为4.60±0.87,472±1.53与2.53±1.45,2.40±1.20;试验组症状、体征评分治疗前后分别为4.72±0.77,5.29±1.46与1.47±1.48,1.59±1.1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试验组治疗后有效率分别为33%和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盐酸氮卓斯汀滴眼液是一种有效而安全的治疗儿童变态反应性结膜炎的药物  相似文献   

15.
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视屏终端综合征50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苏明 《国际眼科杂志》2012,12(1):163-164
目的:观察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视屏显示终端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视屏显示终端综合征50例100眼采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30d,观察治疗前后视觉疲劳9项症状记分。结果:本组50例100眼,治疗前的症状总积分均数为12.64±6.56,治疗后的症状总积分为3.56±4.80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409,P<0.01);观察期间,无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结论: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视屏显示终端综合征近期缓解视觉疲劳症状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王利 《国际眼科杂志》2012,12(2):361-362
目的:观察环戊硫酮片治疗干眼症临床疗效的观察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将84例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治疗组应用右旋糖酐羟丙甲纤维素滴眼液滴眼联合环戊硫酮片口服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单纯右旋糖酐羟丙纤维素滴眼液滴眼,总疗程为60d,观察两组用药后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指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5%和 81%,显效率为85%和57%.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环戊硫酮片联合右旋糖酐羟丙甲纤维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与单纯用右旋糖酐羟丙甲纤维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相比,其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确切,未发生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中药熏蒸疗法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对照研究。选取2018年1月至2020 年12月于绍兴市中医院眼科诊治的干眼患者98例(196眼),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9例 (98眼),滴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观察组49例(98眼),应用干眼中医学基础理论及中药作用机理 实施中药熏蒸治疗。分别记录治疗前、治疗30 d后泪液分泌量(SⅠt)、泪膜破裂时间(BUT)及角膜 荧光素染色(FL)结果。组间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非参数秩和检验。结果:观察组与对照 组治疗前SⅠt、BUT、FL评分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SⅠt(t=-2.78,P=0.006)、BUT (t=-2.89,P=0.005)、FL评分(Z=2.69,P=0.007)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 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9%和77.6%,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3,P=0.021)。结论: 在临床治疗干眼中,基于中医学基础理论及中药作用机理所制定的中药熏蒸疗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 干眼症状,提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herpes simplex keratitis,HSK)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HSK患者62例67眼,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结果:HSK62例67眼中,治愈率79%,总有效率为93%,无效7%。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疗效显著,无明显毒副作用,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