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0 毫秒
1.
目的 分析糖尿病(DM)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低视力的原因.方法 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周、3个月,对36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DM患者(DM组)的手术眼、对侧未手术眼以及36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的非DM患者(非DM组)的手术眼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和OCT检查.结果 两组FFA检查结果:DM组:术前黄斑水肿2只眼(1例为双眼)(5.56%),术后1周黄斑水肿12只眼(33.33.00%),术后3个月黄斑水肿7只眼(19.44%) 对侧未手术眼术后1周、3个月黄斑水肿1只眼(2.78%).非DM组:术前无黄斑水肿,术后1周黄斑水肿2只眼(5.56%) 术后3个月2只眼黄斑水肿消除.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DM组黄斑水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DM组.OCT检查结果:术前DM组黄斑水肿改变3只眼,术后3个月10只眼 非DM组术前黄斑水肿改变1只眼,术后3个月黄斑水肿改变1只眼,没有新的黄斑水肿发生.结论 糖尿病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吸除术后的黄斑水肿是影响术后视力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性白内障与老年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术后视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晋瑛  高媛 《国际眼科杂志》2010,10(10):2014-2015
目的:分析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与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手术后两者视力不同的原因。方法:分别于术后1,2wk;3,6mo,对60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糖尿病组),以及60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非糖尿病组)的手术眼行荧光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结果: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非糖尿病组与糖尿病组视力改善有显著性差异。糖尿病组黄斑水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结论: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吸除术后的黄斑水肿及因糖尿病所造成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影响术后视力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相干光断层扫描(OCT)检查的图像特征对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吸除术后低视力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对术后第1~3天矫正视力低于0.3的68例(68只眼)超声乳化术后白内障患者进行OCT检查,分析其图像特征。结果在68例患者中,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19例,其中干性11例,湿性8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15例;高度近视眼底病变14例;黄斑视网膜前膜10例;视网膜静脉阻塞4例;黄斑裂孔3例;视网膜脱离1例;正常眼底2例。结论 OCT作为一种新型的高分辨率的视网膜成像技术,对白内障患者术后低视力的原因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作用。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高度近视眼底病变可能是白内障患者术后低视力的比较常见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OCT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黄斑微小病变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早期诊断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低视力眼黄斑微小病变的作用。方法对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3d,最佳矫正视力低于0.3,排除眼前节和光学通路等并发症、眼底镜检查怀疑黄斑病变的患者31例31眼行黄斑OCT检查,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黄斑OCT检查:16眼为黄斑水肿,其中并发视网膜前膜形成者7眼;13眼为黄斑板层裂孔;2眼为黄斑区视网膜劈裂。结论在影响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视功能恢复的各种因素中,以视网膜特别是黄斑区视网膜微小病变为主,OCT作为一种新型的高分辨率的视网膜断层成像技术,对于白内障术后造成低视力的黄斑微小病变的早期诊断、病情追踪和治疗效果观察均具有指导作用。[眼科新进展2005;25(5):434—435]  相似文献   

5.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黄斑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黄斑中心凹厚度的改变。方法:对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且术前、术中无并发症患者56例56眼,行术前及术后1,3mo黄斑区OCT检查,观察术眼黄斑中心凹厚度变化及视力变化。结果:56眼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平均厚度术前为241.3±9.9μm,术后1mo为(260.7±16.8)μm,术后3mo为(245.6±17.6)μm,术后1mo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0),术后3mo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137)。术后1mo,2眼出现黄斑囊样水肿,术后3mo,1眼黄斑囊样水肿消退,另1眼黄斑囊样水肿较前略降低,其余眼未出现黄斑囊样水肿。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1mo黄斑中心凹厚度明显增加,术后3mo大部分黄斑水肿消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在分析白内障术后低视力中的应用。方法 :对术后矫正视力低于 0 5的 48例 (4 8眼 )病人行OCT检查 ,分析其结果。结果 :48眼中黄斑水肿 2 1眼 ,老年性黄斑变性 8眼 ,糖尿病眼底病变 5眼 ,视网膜中央静脉栓塞 2眼 ,视神经萎缩 2眼 ,视网膜脱离 1眼 ,黄斑板层裂孔 2眼 ,7眼未发现异常。结论 :OCT是一种新的、非接触的诊断技术 ,在白内障术后低视力原因分中 ,它能快速准确地检查出低视力的原因 ,并能客观的检测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芪明颗粒对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的糖尿病患者术后黄斑水肿的预防效果。
  方法:本研究采用临床对照研究。将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糖尿病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34眼)术后1d始接受口服芪明颗粒4.5g,每日3次和维生素C片0.1g,每日3次治疗;对照组(42眼)接受维生素C片0.1g,每日3次。6mo后使用相干断层扫描仪(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测黄斑囊样水肿的发病率和所有患者黄斑中心区视网膜厚度。
  结果:OCT检查发现,治疗组黄斑囊样水肿2眼(6%),对照组黄斑囊样水肿6眼(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5);治疗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211.76±41.21μm)显著低于对照组(278.36±48.94μm)(P<0.01) 。
  结论:芪明颗粒有助于减少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黄斑视网膜厚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8.
陈华 《国际眼科杂志》2008,8(6):1246-1247
目的:了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资料完整的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眼,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低于0.3者,对发生原因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追踪超过0.5a的261眼(217例)中32眼发生低视力(12.26%),其中术前存在的眼底病引起低视力的22眼(68.75%),弱视引起低视力的患眼4眼(12.50%),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引起的低视力6眼(18.7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发生低视力的主要原因为术前存在的眼底病变。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低视力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低视力原因。方法:调查老年人群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低视力病例48例54眼,跟踪询问相关病史,收集相关资料,包括术前检查、术后随访、数据汇总,分析归纳低视力的原因。结果:患者48例54眼术后1mo最佳矫正视力<0.3,其中青光眼视神经损害5眼(9%),角膜斑翳白斑5眼(9%),角膜水肿失代偿1眼(2%),高度近视弱视11眼(20%),老年性黄斑变性10眼(18%),黄斑前膜、黄斑裂孔9眼(17%),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9眼(17%),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2眼(4%),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1例1眼(2%),视网膜色素变性1眼(2%)。结论:眼底病变是导致白内障术后低视力的重要原因,对低视力高危患者,术前要引起足够重视,严格术前检查并遵守操作规程,可减少手术后低视力的发生,减少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0.
刘巨平  胡博杰  程朝晖  李筱荣 《眼科》2013,22(6):378-382
目的 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系统评价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对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及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发生率的影响。设计 系统综述。研究对象 Medline、EMbase、Cochrone图书馆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一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侧未手术眼作为对照的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的文献。方法 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计算机检索上述数据库,同时手工检索相关书籍、期刊和会议论文及其参考文献。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对纳入研究进行数据提取。统计学分析采用RevMan5.0软件,二分类变量采用比值比(OR)及其95%置信区间CI来表示。主要指标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后双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率及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发生率。结果  7项研究纳入分析,其中手术眼579眼,对侧未手术眼574眼作为对照。手术眼术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率高于对侧未手术眼(OR=1.47,95%CI:1.09~1.98,P=0.01)。手术眼术后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发生率高于对侧未手术眼(OR=1.89,95%CI:1.05~3.39,P=0.03)。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会加速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程且增加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发生率,但仍需大样本、长期随访的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相干光断层扫描( OCT)在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施行超声乳化术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确诊为糖尿病,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216例(259只眼),术前均行裂隙灯下前置镜及OCT扫描检查眼底,并比较检查结果。结果术前裂隙灯下前置镜检查发现黄斑部病变55只眼,包括黄斑水肿15只眼,黄斑前膜8只眼,黄斑渗出16只眼,黄斑出血15只眼,黄斑裂孔1只眼;术前OCT检查发现黄斑部病变144只眼,包括黄斑水肿55只眼,黄斑前膜41只眼,黄斑渗出21只眼,黄斑出血23只眼,黄斑裂孔4只眼。两者比较,OCT眼底病变的检出率显著高于裂隙灯下前置镜检查( P <0.05)。结论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前行OCT检查有助于提高眼底病变的检出率,对手术预后的评估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黄斑水肿的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图像特征;探讨糖尿病黄斑水肿与视力、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分期和糖尿病病程的关系。方法:对58例(97眼)患者通过荧光血管造影分期分组,OCT测量各组厚度后,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各型黄斑水肿构成比及其与视力、糖尿病病程、分期的关系。结果:黄斑水肿的OCT图像主要包括视网膜海绵样肿胀、黄斑囊样水肿及神经上皮浆液性脱离;随糖尿病病程延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展,黄斑水肿构成比逐渐增加、病变加重,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有增加趋势,视功能受损程度加重。结论:糖尿病性视网膜黄斑水肿的OCT图像为临床提供类似病理学的直观资料,尤其对治疗的随诊及判定预后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晶状体超声乳化术后低视力的原因。方法 对超声乳化术后裸眼视力或矫正视力未达0.5,眼前段正常者30例进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并分析造影结果。结果 30例中玻璃体浑浊2例,占6.7%;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9例占30%;高度近视眼底改变7眼;黄斑水肿3眼;老年性黄斑变性3眼;视网膜色素变性1眼;视神经萎缩1眼:外伤性黄斑损害4眼。结论 术前以各种手段尽可能详查眼底改变有助于判断视力预后,部分患者术后视力仍难进行临床估计。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与糖尿病黄斑病变发展不完全同步,不能根据其血糖高低或病期长短估计术后视力。外伤性白内障伴黄斑区损害者术后视力不佳。  相似文献   

14.
BACKGROUND AND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role of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 in the evaluation and follow-up after vitrectomy for diabetic macular edema. MATERIALS AND METHODS: The 18 eyes of 12 patients affected by presumed diabetic vitreous-induced macular edema underwent biomicroscopy with a Goldmann contact len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 and OCT. RESULTS: OCT revealed two patterns of edema. The first group (15 eyes) was characterized by widespread thickening of the neurosensory retina with an increased nonhomogeneous reflectivity of the inner retinal layers; cystoid-like spaces of absent or reduced reflectivity in the neurosensory retina were also present. In the second group (3 eyes), a cystoid macular edema with a dome-shaped foveal profile because of a markedly increased retinal thickness in the foveal region was observed. The disappearance of the physiologic foveal profile was always seen. Biomicroscopy revealed an increased reflex of the inner limiting membrane in the first group and minimal alterations in the second one. Four patients (7 eyes) underwent vitrectomy with posterior hyaloid removal. In 5 eyes, the patients experienced a visual improvement greater than two Snellen lines. The restoration of the normal foveal profile and the reduction of the retinal thickness on the OCT were evident in all cases one month after surgery. CONCLUSION: OCT appears to be a useful tool in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diabetic macular edema and in the monitoring of the morphological changes after vitrectomy.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后黄斑部的变化.方法 对37例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者分别于术后2周、1月、2月、3月行OCT检查,分析其黄斑部的视网膜地形图变化.结果 术后半月所有患者不同程度发生黄斑水肿.术后1月2只眼黄斑中心凹厚度低于185μm,黄斑水肿35只眼.术后2月6只眼黄斑中心凹恢复正常.术后3月黄斑水肿程度较术后2月下降,矫正视力提高.结论 玻璃体腔硅油填充并不影响OCT对玻璃体切割术后早期黄斑区形态结构的观察和量化黄斑中心凹厚度.黄斑水肿是影响成功的视网膜解剖复位后视力恢复的一个最常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关小康  王淑霞  高雁 《国际眼科杂志》2013,13(10):2120-2121
目的:探讨正元芸生滴丸治疗非增生期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确诊非增生期DME患者共40例76眼,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20例40眼,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20例36眼,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口服正元芸生滴丸进行治疗。于治疗后3mo检查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和最佳矫正视力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黄斑水肿消退率分别为13眼(32.5%)和24眼(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力改善情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正元芸生滴丸对非增生期DME消退及视力提高方面有明显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