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观察自制中药油外涂预防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效果。方法将99例接受放射治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A组(34例)、B组(33例)、C组(32例)。照射前,A组用自制中药油外涂于照射野皮肤上,照射后继续用药3 d,3次/d,直至放疗结束;B组采用医用射线防护喷剂;C组采用湿润烧伤膏。B组和C组的用药方法均同A组。结果 A组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为14.7%,B组为21.2%,C组为46.9%,A、B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822,P〉0.05);A、C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772,P<0.01);B、C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786,P<0.05)。结论自制中药油对放射性皮肤损伤的预防效果同医用射线防护喷剂,明显优于湿润烧伤膏,具有疗效好、操作简单、方便等优点,且价格明显低于医用射线防护喷剂,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皮肤防护剂联合前列地尔降低鼻咽癌患者放疗致皮肤及粘膜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纳人2010~2012年适合放疗的鼻咽癌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A(n=30):采用放疗后皮肤防护剂.同时静脉滴注前列地尔脂微球制剂。对照组B(n=30):仅采用放疗后皮肤防护剂。对照组C(n=30):常规放疗后健康教育。观察指标为RTOG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以及体征、症状出现率比较。观察周期为4周。结果3组间放疗后损伤体征比较,在脱毛、红斑、色素沉着、干性皮炎、湿性皮炎方面,与对照组C比较,实验组A或对照组B均有疗效优势(P〈0.05)。而且在色素沉着、干性皮炎、湿性皮炎方面,实验组A优于对照组B(P〈0.05)。结论皮肤防护剂联合前列地尔是降低鼻咽癌患者放疗致皮肤及粘膜损伤的有效措施,还能延缓损伤出现的时间。与单用皮肤保护剂比较,联合方案疗效明显.尤其表现在降低色素沉着、干性皮炎、湿性皮炎的发生方面。  相似文献   

3.
rhEGF防治急性放射性口腔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对急性放射性口腔炎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 90例接受放射治疗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预防性用药组;B组:治疗性用药组;C组:对照组;每组30例。用药组将rhEGF喷于受照射区的口腔黏膜表面,每天3~4次,对照组仅用多贝氏液漱口,每天3~4次。A组用药与放疗同期进行,B组用药待Ⅰ级放射性口腔炎出现后进行。评价3组放射性口腔炎的发生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 A组73%(22/30)的患者放射性口腔炎出现在放射剂量≥10Gy后,而C组83%(25/30)出现在〈10Gy时,A组和B组的Ⅲ、Ⅳ级放射性口腔炎发生率均低于C组(P〈0.05)。A、B、C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29/30)、96%(29/30)和37%(11/30)。用药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药组放射性口腔炎的愈合时间平均≤7d,对照组≥10d。结论 预防性应用rhEGF可推迟急性放射性口腔炎的发生,预防性或治疗性用药均可降低Ⅲ、Ⅳ级放射性口腔炎的发生率,并能促进放射性口腔炎的愈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真皮多能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真皮多能干细胞(dMSCs)移植对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的修复作用。方法:32只SD大鼠在L4水平制成脊髓全横断损伤模型,并随机分为真皮多能干细胞移植组(A组)及损伤对照组(B组),每组10只大鼠。伤后1w,移植组于伤处移植大鼠真皮多能干细胞(dMSCs),而对照组仅注射等量PBS。分别于移植后1d、1w、8w、12w对两组大鼠进行动物行为学(BBB)评分和脊髓诱发电位(SEP和MEP)检测,并于移植后12w进行损伤脊髓的大体观察和组织学检测。结果:BBB评分4w以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EP和MEP潜伏期和波幅值在8、12w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后12w,移植组损伤脊髓结构的修复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移植治疗脊髓损伤,能明显改善其运动功能和神经形态,dMSC对脊髓损伤大鼠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慢性应激抑郁复合皮肤创伤对大鼠行为及体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慢性应激抑郁复合皮肤创伤对大鼠行为及体重的影响,探讨建立躯体损伤复合心理应激动物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SD大鼠3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单纯创伤组)和模型组(创伤复合抑郁组、抑郁复合创伤组),将9种不同的应激刺激随机作用于模型组动物18天后,采用旷场实验观察大鼠的情绪及行为变化,并比较实验前和建模后大鼠体重的变化情况。结果(1)模型组大鼠与对照组相比,水平运动得分、垂直运动得分、总得分均显著降低,旷场实验箱中央格停留时间明显延长(P〈0.01,P〈0.05),大小便次数减少(P〈0.05),修饰次数和修饰时间各组问无统计学意义(P〉0.05);(2)模型组大鼠在18天的慢性刺激过程中,体重增长缓慢,有的甚至不升反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该模型是较稳定的皮肤创伤复合心理应激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6.
肖玲  王晓敏  杨勇  付玉伟  张馨蕊 《航空航天医药》2011,22(12):1431-1432,1434
目的:观察巴曲酶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巴曲酶+醒脑静)50例和对照组(巴曲酶)50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神经缺失功能评分。结果:两组治疗2周后,观察组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观察明显低于对照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治疗14d后,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更为显著(P〈0.01)。结论:巴曲酶联合醒脑静较单用巴曲酶疗效更明显.显效率高.且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桶评分.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MgSO4对大鼠急性放射性脑损伤后钙超载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硫酸镁对电离辐射诱发的脑组织损伤的脑保护作用。方法将成熟的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实验对照组和硫酸镁实验用药组,用6MeV电子线对实验大鼠进行20Gy全脑单次垂直照射,分别于1、7、14和30d处死、取样,应用等离子直读光谱仪定量分析大鼠脑组织中钙、镁离子含量,用干一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并与空白对照组进行比较。同时对各组大鼠脑组织进行了病理观察。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实验对照组大鼠脑水肿明显,脑组织中钙离子含量显著升高(P〈0.05),镁离子含量显著下降(P〈0.05);与实验对照组相比,硫酸镁实验用药组大鼠脑组织Ca^2+变化不大,脑水肿程度较前者轻(P〈0.05)。结论早期使用硫酸镁可抑制辐射引起的脑组织中钙离子的超载,减轻脑组织水肿和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8.
杨聪  黄谦  冯国君  吴彦民 《西南军医》2009,11(5):897-898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血尿酸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检测9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观察组)的血尿酸含量,并与86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尿酸值作比较分析。结果高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病情的严重程度与血尿酸水平有明显相关性,重度组血尿酸水平高于轻中度组(P〈0.05),且重度组的治疗效果和预后低于轻中度组(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是高原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血尿酸水平与高原脑梗死发生、发展及预后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小鼠放射性肺损伤中细胞间黏附因子-1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小鼠放射性肺损伤模型,了解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在放射性肺损伤不同阶段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成年雌性C57BL/6小鼠90只,按随机表分作2组:①对照组(36只):不做任何处理;②照射组(54只):全肺单次照射12Gy。于照射后1、24和72h及1、2、4、8、16和24周取照射组及相同鼠龄对照组小鼠肺组织,分别用HE和Masson染色在光镜下观察组织病理改变和胶原纤维沉积;免疫组织化学S-P法观察ICAM-1蛋白和白细胞共同抗原(CD45)蛋白表达,用碱水解法测定羟脯氨酸含量和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ICAM-1 mRNA相对含量。结果光镜下,照射组小鼠肺组织较对照组组织学改变和胶原纤维沉积明显,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对照组小鼠肺组织中ICAM-1和炎性反应细胞的阳性细胞数均相对较低,照射组的阳性细胞数较之明显增高(P〈0.01);羟脯氨酸含量的测定结果显示,照射组小鼠肺组织中的羟脯氨酸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实时定量RT-PCR的结果显示,照射组的ICAM-1 mRNA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在放射性肺损伤的过程中,ICAM-1是一重要的细胞因子,不仅介导早期炎性反应细胞的黏附和浸润,还参与后期放射性肺纤维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三酰甘油血症对急性胰腺炎(AP)临床表现及其脏器功能的影响。方法:2004—04—2006—12我院共收治491例AP,按三酰甘油水平高低分为血脂正常组、血脂增高组、高脂血症性胰腺炎(HLP)组,分析其临床特点、并发症、平均住院日、病死率等。结果:血淀粉酶、血钙随三酰甘油水平增高而下降(P〈0.05或P〈0.01);而血糖、CHP、APACHEⅡ评分明显升高(P〈0.05);平均住院日延长(P〈0.05);胸腹腔积液发生率增高(P〈0.05和P〈0.01);当三酰甘油〉5.65mmol/L时,急性肺损伤、急性肾衰竭、休克发生率明显增加(P〈0.05),并且病死率增加(P〈0.05);肠麻痹或肠梗阻发生率在三酰甘油增高时显示增加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临床诊断中应注意三酰甘油水平增高时,常不伴血淀粉酶的显著升高。诊治早期应警惕重症化倾向。高三酰甘油血症可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经X射线照射后大鼠腮腺组织的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情况,探讨肿节风对放射性腮腺损伤的防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120只雄性大鼠简单随机分成5组(每组24只):对照组、单纯照射组、低(6.7 g·kg-1·d-1)、中(13.4 g·kg-1·d-1)、高(26.8 g·kg-1·d-1)剂量肿节风加照射组,给予单次15 Gy X射线照射大鼠腮腺组织,各组分别在照射后第10、40、70天将大鼠经2%戊巴比妥钠(0.16 ml/100 g)腹腔麻醉后经腹主动脉取血,检测血清中活性氧簇(ROS)含量,同时取腮腺组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和透射电镜观察其病理学改变和超微结构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腮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采用TUNEL法检测腮腺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在同一时间点,单纯照射组中ROS的含量和TNF-α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t=-24.723、-35.013、-19.515,P<0.05;t=-13.563、43.519、-15.249,P<0.05),而各药物组的上述观察指标介于二者之间,其中高剂量药物组低于低剂量药物组(t=5.295、8.138、6.545,P<0.05;t=10.093、-7.868、10.539,P<0.05);对照组腮腺组织结构完好,无充血、渗出、水肿等;单纯照射组腮腺组织受照射后10 d出现充血、水肿、炎症细胞浸润,之后40 d时组织纤维化加重,各药物组腮腺组织的炎症反应明显减轻,且与药物剂量呈负相关。TUNEL结果同样显示单纯照射组腮腺细胞的凋亡率均较对照组增高(t=-4.639、-3.979,P<0.05)。结论肿节风对放射性腮腺损伤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其可能通过清除辐射产生ROS、减轻炎症反应和抑制细胞凋亡发挥作用,有望成为理想的放射性腮腺损伤防护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MgSO4对电离辐射诱发的脑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成熟的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实验对照组和MgSO4实验用药组,用6MeV电子线对实验大鼠行20Gv全脑单次垂直照射,吸收剂量率为200cGy/min;实验用药组大鼠于照射前1d、照射后即刻、照后连续3d分别给予10%的MgSO4腹腔注射,分别于照射后1、7、14和30d处死大鼠,取其脑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神经元特异性稀醇化酶(NSE)、S-100蛋白的相对含量,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在上述时间点,脑内海马区S-100和NSE表达有时间规律,照射后1周S-100蛋白的表达和照射后24hNSE的表达组间存在一定差别。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实验对照组大鼠脑组织中NSE表达显著下降(P〈0.05),S-100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实验对照组相比,在照射后7d,MgSO4可明显抑制S-100的表达(P〈0.05),诱导NSE的表达(P〈0.05)。结论 脑组织中S-100和NSE表达水平的变化是辐射诱导的急性脑损伤的敏感指标,MgSO4可降低S-100的表达水平并升高NSE在神经元中的含量,早期使用对急性放射性脑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定量检测放射性血脑屏障(BBB)破坏的不同方法,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放射性BBB破坏的保护作用。方法60只急性放射性脑损伤模型大鼠(直线加速器6MeV电子束单次照射25Gy)分为单纯照射组和照射前尾静脉注射bFGF组(250ng/kg),并设未照射对照组;分别于照射后2、7和30d采用脑干-湿重法检测脑含水量,并用单次静脉注射3mg/kg伊文氏蓝(EB)后脑组织的EB含量法评估BBB破坏情况。结果照射后脑组织含水量和EB含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注射bFGF组脑组织含水量和EB含量均低于单纯照射组(P〈0.05)。受照后不同日期的脑组织EB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脑含水量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注射EB后检测脑组织,浓度法较干湿重法测脑含水量能更好地反映BBB的破坏情况;bFGF对受照后BBB破坏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中药穿心莲内酯对大鼠放射性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 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模型组和中药组.中药组大鼠定期进行穿心莲内酯溶液(分为2个剂量组)灌胃,模型组大鼠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健康对照组大鼠正常饮水.10 d后给予60Coγ射线一次性全身均匀照射,1、2和4 Gy.继续饲养1 d后,处死全部动物,取其肝脏,立即用4%多聚甲醛固定,常规制作石蜡切片,采用HE染色检测肝组织细胞形态学变化,TUNEL法染色检测不同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健康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肝脏HE染色显示病变相似,随辐射剂量的增大,肝细胞水肿、肝窦扩张充血、炎性反应等组织损伤程度加重;TUNEL法检测肝细胞凋亡率无明显差别.同等剂量下,中药组大鼠HE染色病变较对照组和模型组轻,且肝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t=2.19~4.80,P<0.05).结论 穿心莲内酯对辐射损伤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andrographolide(AP),extracted from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herb Andrographlis paniculata(AP),on injury induced by radiation exposure.Methods Sixty male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4 equal groups and irradiated with 60Co γ-rays at the doses of 1,2,and 4 Gy,respectively:low dose AP group(intragnstrically administered with AP at the dose of 100 ms/kg daily for 10 d before irradiation),and high dose AP group(intragastrically administered with AP at the dose of 200 ms/kg daily for 10 d before irradiation),model group(administered with the same volume of normal saline instead of AP for 10 d before irradiation),and control group(irradiated only at 3 different doses).One day after irradiation all rats were killed with their livers being fixed to make paraffin section.The morphological feature was observed under light microscope after HE staining,and the cell apoptosis was detected by TUNEL technology.Results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and model groups,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liver were significantly gentler in the AP treatment groups.The apoptosis rates of the liver cells of all the AP sub-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and model subgroup(t=2.19-4.80.P<0.05).Conclusions AP might have prevention effect against radiation exposure.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凉血活血颗粒对急性放射病-肺损伤小鼠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5.5Gy60Coγ射线一次性全身照射小鼠,制成急性放射病-肺损伤动物模型.小鼠在照前45min至照后30d,给药组以不同剂量的凉血活血颗粒灌胃给药,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用等体积蒸馏水灌胃,均为1次/d.观察照后小鼠的一般情况,照后10 d每组抽取6...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对百草枯中毒急性肺组织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9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模型组(Mod组)、依达拉奉治疗组(ED组)和地塞米松治疗组(Dex组),每组再根据染毒时间分为6h、24h、48h和72h等4个亚组,每组6只。采用腹腔注射20%百草枯溶液(25mg/kg)制备百草枯中毒急性肺损伤模型,Con组腹腔注射等容积生理盐水。染毒后1h开始,ED组和Dex组分别给予腹腔注射依达拉奉(3mg/kg)和地塞米松(3mg/kg),2次/日,Con组和Mod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分别在染毒后6h、24h、48h和72h,观察大鼠一般状况变化,然后处死大鼠,经心脏采集血液标本检测血清SOD活性和MDA含量,并行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Con组比较,Mod组、ED组及Dex组各时间点血清SOD活性明显下降(P〈0.05或P〈0.01),血清MDA水平均明显增加(P〈0.01),肺组织病理示急性肺损伤改变,炎症细胞浸润,肺泡萎缩塌陷,甚至结构消失,且随时间进展加重;与Mod组相比,ED组和Dex组血清SOD活性明显上升(P〈0.05或P〈0.01),血清MDA含量明显下降(P〈0.05或P〈0.01),肺组织病理改变明显减轻;而ED组和Dex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和地塞米松对百草枯中毒引起的急性肺损伤均有治疗作用,其治疗作用和减轻自由基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清白蛋白-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融合蛋白(HSA-G-GSF)对3.0Gy 60 Coγ射线照射恒河猴造血系统损伤的作用。方法:18只成年恒河猴给予3.0Gy 60 Coγ射线照射,随机分为照射对照,HSA-G-CSF,吉粒芬对照3组。吉粒芬对照组动物照射后0~13d每天1次皮下注射吉粒芬5μg/kg。HSA-G-CSF组动物分别于照射后0和7d皮下注射HSA-G-CSF 150μg/kg。观察各组动物外周血象、造血祖细胞数、造血组织病理学。结果:HSA-G-CSF可显著提高照射后恒河猴外周血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网织红细胞和造血祖细胞的数量,可促进骨髓造血功能恢复,有效保护脾脏和淋巴结组织结构和细胞完整。结论:HSA-G-CSF融合蛋白可明显促进急性辐射损伤猴造血功能恢复,与吉粒芬相比,对3.0Gy 60 Coγ射线照射恒河猴造血损伤有更显著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抗辐灵活性成分黄芪总苷、赤芍总苷和丹参酮对微波辐射致PC1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神经生长因子( nerve growth factor,NGF)诱导的PC12细胞为模型,分别给予1、3和9μg/ml黄芪总苷、赤芍总苷、丹参酮,作用48 h后经30 mW/cm2微波辐射6 min,于辐射后即刻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PC12细胞形态变化,四甲基偶氮唑盐( methyl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比色法测定细胞生存率,活性氧探针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DCFH-DA)法测定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TBA)法测定细胞脂质过氧化代谢产物丙二醛( malonyldialdehyde,MDA)含量。结果3种活性成分作用后经微波辐射各组PC12细胞形态未见明显差异。辐射后6 h,辐射组PC12细胞较对照组(假辐射组)生存率明显降低(P<0.01);与辐射组相比,黄芪总苷(3μg/ml)给药组PC12细胞生存率明显提高(P<0.01)。辐射后0和48 h,辐射组PC12细胞ROS、MDA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辐射组相比,各药物预处理组PC12细胞ROS、MDA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抗辐灵3种活性成分能改善微波辐射对PC12细胞的损伤,其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清除氧自由基和减轻氧化应激损伤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中药对大鼠辐射损伤防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中药当归、川芎、黄芪、丹参提取液对大鼠放射性骨髓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中药组,每组6只,在相同条件下饲养2周,模型组和中药组大鼠给予6.0 Gy 60Co γ射线一次性全身照射,继续饲养1周处死全部动物并取材.用骨髓细胞计数法计数骨髓有核细胞数,用Western blot法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 factor,VE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t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的蛋白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骨髓有核细胞数、VEGF、PDGF蛋白含量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大鼠的骨髓有核细胞数、VEGF、PDGF蛋白含量明显增加(P<0.01或P<0.05).结论中药当归、黄芪、川芎、丹参对大鼠放射性骨髓损伤有一定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