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饮茶型氟中毒及研究现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中国是世界上受地方性氟中毒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除了饮水型和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外,1984年在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壤塘县首次发现饮茶型氟中毒的报道,此后又陆续在西藏、新疆、青海和内蒙等地发现饮茶型氟中毒,因此,饮茶型氟中毒已成为我国新的地氟病流行类型。 茶树是一种吸收、富积土壤中可溶性氟的富含氟植物,茶科植物叶越老含氟量越高。据报道,新鲜的茶树嫩芽可测不出氟,二叶茶含氟18~84mg/kg,成熟的茶树叶含氟395~618mg/kg,而茶树老叶含氟量高达1324~1826mg/kg。中国市售商品砖  相似文献   

2.
阿坝藏族自治州饮茶型氟中毒调查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报告在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13个县,以乡为单位调查8~15岁儿童23332人,氟斑牙率在30%以上的乡有66个。成人氟骨症X线检出率24.75%。氟斑牙分型以白垩型为主占76.06%。X线诊断氟骨症患者以早期轻度为主占80.39%。病区均分布在藏族聚居的有饮砖茶、边茶习惯的乡。检测外环境饮水、粮、蔬菜、土壤等含氟量不高,而藏民从饮茶中摄取的氟量较高,每人每日摄氟量达9.07毫克,茶氟就占7.64毫克。调查结果表明:阿坝州是饮茶型氟中毒病区。  相似文献   

3.
饮茶型氟中毒病区的氟骨症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饮茶型氟中毒病区的氟骨症调查白学信,方世良,吴金生,杨晓静,甲马(四川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道孚县卫生防疫站)为了掌握饮茶型氟中毒病区的氟骨症患病情况,反映其危害程度,我们于1992年6月在甘孜州道孚县开展了调查,调查结果报告如下。一、调查方法与结果随...  相似文献   

4.
陈巴尔虎旗饮茶型氟中毒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实陈巴尔虎旗是单纯饮茶型氟中毒病区。方法 病区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用氟离子电极检测氟化物。结果 水氟含量为0.35-0.63mg/L;奶茶氟含量在0.6-4.87mg/L之间;儿童尿氟含量0.63-6.65mg/L,成人尿氟含量0.64-12.78mg/L;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不超过30%,平均为21.6%;成人氟骨症X线阳性率最高为57.63%,最低检出率16.67%。结论 陈巴尔虎旗为单纯性饮茶型氟中毒病区。  相似文献   

5.
目的 查明饮茶型氟中毒重点病区主要食物中的氟含量,旨在了解我国南、北方饮茶型氟中毒病区居民从食物中摄入氟的水平。方法 加热酸浸-氟离子自动控制有法和扩散-氟离子选择电极法。结果 内蒙古饮茶氟中毒病区与非病区主要食物氟含量比较显著差异无显著意(P〉0.05),内蒙古、四川两病区的主食和蔬菜氟含量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但这些食物氟含量均值都低于国家制订的食物氟允许量1~5mg/kg。结论 饮  相似文献   

6.
阿坝县和陈巴尔虎旗儿童饮茶型氟中毒调查报告   总被引:14,自引:11,他引:3  
目的 调查藏族、藏古族儿童饮茶型氟中毒的病情严重程度、流行特征,为研制砖茶氟含量标准提供参考。方法 在四川阿坝县、内蒙古陈巴尔虎旗(简称陈旗)各选当地典型氟病区,进行现况调查。调查对象为8~12岁儿童,氟斑牙按Dean氏法诊断。饮水氟、尿氟、茶水氟、奶茶氟均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结果 阿坝县和陈旗的水氟含量均低于1.0mg/L。阿坝的藏族牧区病情最重,氟斑牙检出率为62.32%。其余是阿坝的格  相似文献   

7.
中国茶叶的氟含量及饮茶型氟中毒预防措施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饮茶可摄取机体所需的氟,对预防龋齿有一定的作用。但近年来国内流行病学调查证实长期饮用氟含量高的砖茶,已引起了饮茶型氟中毒的流行。我们对茶氟要用其利,去其弊,都需要了解各种茶叶的氟含量及其影响的因素。作者在研究这些问题时,初步形成了饮茶型氟中毒预防措施的某些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8.
对青海省共和县环湖民族中学(来自倒淌河、江西沟、黑马河及石乃亥乡)的6~19岁青少年及塔尔寺10~18岁的青少年僧侣进行了氟斑牙调查。对共和县28~64岁的7名藏族群众和塔尔寺55~76岁的18名僧侣进行了体格检查,还对体征典型的65~75岁的4名僧侣进行了X线摄片。1调查对象和方法1.1对象:共和县环湖民族中学的藏族青少年和塔尔寺僧侣。用Horowitz氏TSIF分类系统和标准进行氟斑牙检查诊断。1.2体格检查:对28~76岁藏族群众和僧侣进行腰、四肢关节痛,全身麻痛,上肢屈曲,屈肘搭肩难,摸对侧耳难,摸对侧肩胛下角难,举臂受限,下蹲…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饮茶型氟中毒的危险因素.方法 2003年9月在我国典型饮茶型氟中毒病区-内蒙古自治区陈巴尔虎旗,随机调查饮茶型氟中毒患者57例.病区内有饮茶习惯但临床检查无任何异常者29例为对照人群.以年龄、性别、居住年限、饮奶茶的量为自变量,氟中毒发病作为应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来筛选饮茶型氟中毒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每日饮奶茶量和居住年限是饮茶型氟中毒的危险因素,未发现年龄和性别与饮茶型氟中毒之间存在关联.结论 在饮茶型氟中毒地区的居住年限,能更好的代表当地居民饮砖茶的实际时间.  相似文献   

10.
饮茶型氯中毒大鼠骨组织及肾脏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从亚细胞水平观察砖茶氟对骨组织及肾脏的损害。方法:以100mg/LF^-砖茶水喂养Wistar大鼠3个月后,在透射电镜下观察软骨细胞及肾小管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1)砖茶型氟中毒大鼠骨组织的损害以骨硬化为主,表现为软骨细胞及软骨基质过早硬化,同时可见,软骨细胞粗面内质网肿胀、扩张。(2)肾脏损害表现为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之线粒体普遍肿胀、扩张,空泡变性,线粒体嵴减少或消失。结论:砖茶氟可致骨组织和肾脏损伤,尤其是可损伤其亚细胞膜性结构。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饮茶型氟骨症X线特点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观察饮茶型氟骨症骨关节损害的放射学特点,方法,在内蒙古鄂温克族饮茶型氟中毒病区拍摄骨症骨者X光片分析骨盆,腰椎,前臂、小腿各部位X线征象,统计其出现频率。结果:鄂温克族饮型氟骨症X线表现以骨质稀疏骨密度低,皮质薄和骨关节退行性改变出现频率较高,不同于饮水型及燃煤型病区。结论:与饮水型及燃煤型病区存在的差异是饮茶型氟骨症所特有或受其它因素影响而非三类病区本身差别所致,有待进一步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2.
低氟砖茶预防饮茶型氟中毒试验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含添加剂低氟砖茶预防饮茶型氟中毒效果。方法采用含氟量〈300 mg/kg不含添加剂低氟砖茶,选择水含氟量1.2 mg/L以下、有饮茶习惯、无工业污染的1个乡(镇)为预防试点。通过居民预防实验前后砖茶、奶茶、尿含氟量检测及经砖茶进入机体日摄氟量,评价不含添加剂低氟砖茶预防饮茶型氟中毒效果。结果饮用低氟砖茶前、饮茶后6、18个月居民奶茶含氟量检测结果分别是(4.38±2.43)、(0.60±0.24)、(0.83±0.37)mg/L;尿含氟量分别是(3.17±1.97)、(1.42±0.81)、(1.55±0.8)mg/L。居民饮用普通高氟砖茶日摄氟量10.26 mg/d,饮用低氟砖茶6、18个月日摄氟量分别是3.23、3.18 mg/d。结论饮用不含添加剂低氟砖茶,可使奶茶氟达到国家饮用水含氟量标椎,经砖茶制品进入机体日摄氟量在国家允许摄入量3.5 mg以内。尿氟显著下降(P〈0.01),长期饮用不含添加剂低氟砖茶是预防饮茶型氟中毒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饮茶型氟中毒和砖茶中抗氧化物质拮抗氟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大量饮用砖茶导致的饮茶型氟中毒是中国一种特有的氟中毒类型,其在我国流行范围较广且危害较重,已成为我国西部地区较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茶中含有许多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癌、抗衰老等多种生物活性作用,砖茶中茶多酚等抗氧化物质是饮茶型氟中毒重要的影响因素。本文对这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饮茶型氟骨症病情与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查明饮茶型氟骨症病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典型饮茶型氟中毒病区,即四川阿坝和内蒙古陈巴尔虎旗,利用X线方法诊断氟骨症,利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调查成人个人情况及砖茶摄入量。结果经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氟骨症病情的主要危险因素分别为:砖茶消耗量、性别、民族和年龄,其相对应的相对危险度(OR)分别为:8.0817、3.4029、1.9976、1.6151。结论砖茶消耗量性别、民族、年龄是饮茶  相似文献   

15.
饮茶型氟骨症病情与砖茶氟摄入剂量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10,他引:3  
目的 查明饮茶型氟骨症病情与砖茶摄入量的剂量反应关系。方法 在我国南、北方各选1个典型饮茶型氟中毒病区,四川省阿坝县和内蒙陈巴尔虎旗,用X线方法诊断氟骨症患者,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调查患者从饮砖茶中氟摄入量。结果 阿坝县的Ⅰ、Ⅱ、Ⅲ度氟骨症患者从饮砖茶中日人均氟摄入量分别为6.26、9.92和12.80mg;陈旗的Ⅰ、Ⅱ度氟骨症患者从饮砖茶中日人均氟摄入量分别为6.26、10.23mg,未发现Ⅲ度氟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全面查清我国饮茶型氟中毒的流行范围、地域特征和受威胁人口等基础资料.方法 针对目前已知的可能有饮茶型氟中毒流行的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四川省、新疆自治区、青海省、甘肃省、宁夏自治区和云南省开展全面的基础数据调查,内容包括调查省份具有饮茶习惯的县(市)总数、乡(镇)总数、所辖人口总数、民族构成、生产生活方式、年销售砖茶量、销售砖茶种类等方面信息.结果 有饮用砖茶习惯的县241个,其中有饮砖茶习惯的乡(镇)3246个,饮用砖茶年限超过30年的占87.46%(2839/3246).共包括31 684个行政村(居民委员会)、15 047个小学和2873座寺院.人口总数为31 052 398人,僧侣人数122 739人.包括53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占44.86%(12 902 710/31 052 398),维吾尔族占20.98%(7 416 474/31 052 398),藏族占13.34%(4 323 272/31 052 398),回族占8.15%(2 767 603/31 052 398),蒙古族占4.61%(1 400 206/31 052 398),哈萨克族占3.45%(1 218 272/31 052 398).在全部饮砖茶人口中,农业人口占64.13%(19 912 833/31 052 398),牧业人口占8.79%(2 728 418/31 052 398),半农半牧人口占12.53%(3 889 678/31 052 398),城镇人口占14.56%(4 521 169/31 052 398).所调查地区年均砖茶销售量为3926.74 t,主要品种为茯砖茶、青砖茶和黑砖茶.砖茶消耗地区主要分布在牧区和半农半牧区.牧业人121年人均砖茶消耗量为3.77 kg,半农半牧人121年人均消耗砖茶量为2.05kg.结论 饮用砖茶的地区在我国西部省份分布广泛,覆盖人口众多,主要危害牧业和半农半牧业人口.饮茶型氟中毒在我国西部地区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评价氟中毒病区控制效果并对未控制病区村原因进行分析,为下一步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全部氟中毒病区村改水工程运行状况、水氟含量、8-12岁儿童氟斑牙情况,并收集病区村历年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许昌市病区村改水工程正常运转且水氟合格率95.14%,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14.44%,病区村控制率为84.14%。40.00%的未控制村水氟超标或5年内曾超标,54.29%的未控制村供水氟合格水≤5年,5.71%的未控制村供水氟合格水>5年。结论许昌市氟病区改水工程运行良好,防治效果明显。病区改水时间尚短和工程水氟超标是病区村不能控制的主要原因,整改超标工程和健康教育是下一步防治重点。  相似文献   

18.
低氟砖茶预防大鼠砖茶型氟中毒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低氟砖茶预防砖茶型氟中毒的效果。方法 用低氟砖茶(含氟量210.0mg/kg)和普通砖茶(含氟量503.5mg/kg)制备的茶水喂饲Wistar大鼠,在4,8,12个月时观察动物的日总摄氟量,茶氟在动物体内的代谢情况和氟中毒情况。结果 普通砖茶组动物在0.3mg左右的日总摄氟量时,8个月开始出现以棕、白横纹为主的氟斑牙,12个月后发展为以白垩为主的氟斑牙,患病率达75.0%。低氟砖茶组动物日总摄氟量0.19mg,实验期间未出现氟中毒症状。氟代谢观察表明,半量茶氟通过尿、粪便排出体外,体内吸收的氟绝大部分进入骨骼。结论 低氟砖茶能有效预防砖茶型氟中毒。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饮砖茶水摄氟量与氟斑牙病情的剂量效应关系及其正常上限值,为制定砖茶含氟量卫生标准和儿童砖茶氟最大允许摄入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全国饮茶型氟中毒重病区四川省,选择有饮砖茶习惯的藏族牧区阿坝州阿坝县麦尔玛小学、格登寺附属小学,红原县阿木小学、江绒小学、龙让小学和希望小学,对其8~12岁儿童整群抽样,并采用Dean氏法诊断氟斑牙,采用氟离子电极法测定砖茶水氟和尿氟。再以定群调查的方法,确定每人每日从砖茶水中摄取的含氟量。结果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52.15%,但主要为极轻病例,各年龄段检出率没有统计学差异;饮砖茶水量、和摄氟量随年龄增长呈梯度升高,但仍处在较低剂量范畴,对照组每日砖茶水摄氟量平均为(0.873±0.249)mg,病例组为(1.386±0.699)mg;儿童饮砖茶水摄氟量呈正偏态分布;各年龄段儿童饮砖茶水摄氟量的对数均值与氟斑牙指数呈直线正相关,r=0.919,P<0.05;计算出儿童每日总摄氟量正常上限值为2.243mg。结论①儿童饮茶型氟斑牙检出率虽然较高,但病情程度不重;②儿童每日砖茶氟摄入量处于较低水平,这完全符合饮茶型氟中毒儿童氟斑牙流行特点;③儿童每日砖茶氟摄入量正常上限值低于饮水型病区总摄氟量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