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水平变化对新生儿窒息患儿肾功能损害评估的意义.方法 2007年5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146例窒息患儿,轻度窒息组70例、重度窒息组76例.于入院24 h内采血测定Cys C浓度,同时测定血肌酐(SCr)及血尿素氮(BUN)等变化,分析Cys C与SCr、BUN等肾功能指标的关系.选择同期无窒息、无肾脏疾病的住院新生儿100例为对照组.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重度窒息组血清Cys C、SCr及BUN水平显著升高.Cys C在轻度窒息组的异常率为17.10%,高于SCr异常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著高于BUN异常率(x2=6.05,P<0.05);重度窒息组Cys C异常率上升至44.7%,显著高于SCr及BUN异常率(X2=6.52、9.66,P均<0.05).结论 测定血清Cys C水平可作为监测窒息新生儿肾功能的指标,其敏感度优于血清SCr及BUN.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时血清胱抑素C(CysC)变化及其与血尿酸(UA)的关系。方法选择本科2010年12月至2011年9月住院的40例窒息新生儿(轻度窒息25例,重度窒息15例)和20例来自本院产科观察室、无窒息史的湿肺及咽下综合征新生儿,均在生后24~48h检测血清CysC和血UA水平,比较各组差异,并对CysC和UA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轻度窒息组和重度窒息组血清CysC(mg/L)与UA(μmol/L)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CysC:(1.9±0.2)、(2.6±0.2)比(1.3±0.2),UA:(296.6±72.4)、(445.9±78.6)比(210.6±115.5),P<0.05],重度窒息组高于轻度窒息组(P<0.01)。各组血清CysC与UA水平均呈正相关(重度窒息组r=0.75,轻度窒息组r=0.24,对照组r=0.20,P均<0.001)。结论窒息新生儿CysC明显升高,血清CysC水平可作为判断新生儿窒息后肾脏损伤的早期指标,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和尿微量白蛋白(UMA)的联合检测在新生儿窒息早期肾脏损害的诊断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本科收治的窒息足月新生儿40例,轻度窒息和重度窒息组按入院先后顺序各纳入20例,同期选择本院分娩的健康足月儿20例为对照组。三组新生儿均于生后24h内抽取静脉血2~3ml,用日本日立公司生产的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测定肾功能,乳胶增强散射免疫比浊法测血清CysC,日龄2天内采尿2ml,用免疫比浊法测定UMA。结果窒息组血清CysC和UMA均高于对照组,重度窒息组高于轻度窒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重度窒息组、轻度窒息组、对照组分别为CysC(mg/L):(1.80±0.34)、(1.45±0.30)、(1.19±0.27),UMA(mg/L):(21.4±7.1)、(13.5±5.2)、(9.0±3.5),P<0.05。单项检测CysC异常率为60%,UMA异常率为62.5%,而联合检测异常率为90%。结论血清CysC和UMA水平可作为窒息新生儿肾功能损害早期诊断指标,两项联合检测异常率高于单项检测率。  相似文献   

4.
血胱抑素C测定对新生儿窒息后肾功能损伤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血胱抑素C(CystatinC)的变化与肾损伤的关系。方法对重度窒息19例,轻度窒息30例和对照组25例无窒息新生儿做血CystatinC、尿素氮(BUN)和肌酐(Cr)的检测,并比较分析。结果49例窒息新生儿中血CystatinC、BUN和Cr显著高于无窒息新生儿(P<0·01),重度窒息组血CystatinC、BUN和Cr高于轻度窒息组(P<0·05)。结论新生儿窒息缺氧会导致肾功能损伤,血CystatinC可作为判断肾功能受损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窒息后肾损伤监测指标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对比研究反映窒息新生儿肾损伤的指标差异。方法 测定48例窒息新生儿(重度25例、轻度23例)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与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γ谷胺酰转肽酶(GGT)、尿β2-微球蛋白(β2MG)和尿常规的变化。结果 重度窒息组各项指标的异常发生率高于轻度窒息组(P<0.05)。重度、轻度窒息组内尿NAG,GGT,β2-MG的异常发生率(83.3%和50.0%,83.3%和50.0%,83.3%和70.0%)高于血清BUN,Cr,Ua异常发生率(33.3%和15.0%,57.1%和40.0%,50.0%和33.3%)。结论 窒息新生儿普遍存在肾功能损害,以肾小管损伤为主为重。早期诊断用尿酶、β2-MG和尿常规反映更为有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早期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D二聚体(D-D)以及蛋白C(PC)的变化规律观察新生儿窒息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39例新生儿窒息后血浆VWF、D D及PC水平,并与25例正常新生儿比较。结果:新生儿重度窒息后血浆VWF、D D平均值分别为:(140.18±28.38)%,(3.92±1.50) mg/L,与对照组平均值(111.80±17.19)%,(0.42±0.21) mg/L比较均增高显著,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C平均值(2.85±0.55) μg/ml,与对照组(4.73±1.88) μg/ml比较明显降低,P<0.01;重度窒息组与轻度窒息组VWF、D D、PC平均值(128.99±11.18)%,(1.43±0.84) mg/L,(4.17±1.32) μg/ml比较变化明显(P<0.01 或 0.05)。轻度窒息组血浆VWF、 DD平均值与对照组比较亦增高显著(P<0.01 或 0.05),而血浆PC平均值降低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组血小板计数均在正常范围,但重度窒息组血小板值较对照组低。结论:新生儿窒息后早期存在内皮细胞损伤及凝血功能异常,反映血液呈高凝状态,且各项指标异常程度与窒息分度有关。血管内皮损伤在窒息病理生理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S-100B蛋白水平动态变化对早期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价值.方法 选择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窒息新生儿为病例组,同期随机选取我院出生的40例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分别于生后6h内、(72±6)h取血检测血清S-100B蛋白水平,并与7天内最终确诊HIE的程度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轻度窒息组和重度窒息组生后6h内血清S-100B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0.40 ±0.24) μg/L、(0.89±0.34) μg/L比(0.28 ±0.14) μg/L],重度窒息组高于轻度窒息组,P均<0.01.生后72 h,轻度窒息组已恢复至对照组水平(P>0.05),重度窒息组仍高于轻度窒息组[(0.44±0.21) μg/L比(0.26±0.10) μg/L,P<0.01].窒息合并颅内出血患儿生后6h内、72 h血清S-100B蛋白水平均高于重度窒息组[(2.61±1.08) μg/L比(0.89±0.34) μg/L,(1.64±0.71) μg/L比(0.44±0.21) μg/L,P<0.01].生后6h内血清S-100B蛋白水平诊断HIE的敏感度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4%、97.7%,但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较低.生后72 h血清S-100B蛋白水平诊断HIE的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均为100%,但敏感度及阴性预测值较低.故以6h内血清S-100B蛋白水平作为HIE初筛指标可以减少漏诊,结合72 h血清S-100B蛋白水平可以提高中重度HIE的诊断特异度.结论 动态监测新生儿窒息后72 h内血清S-100B蛋白水平可作为早期评价脑损伤的敏感指标,为HIE的早期诊断及干预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肌钙蛋白I(cTnI)和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对窒息新生儿心肌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轻度窒息新生儿29例(轻度组)、重度窒息新生儿18例(重度组)。采用ELISA法和酶动力法检测新生儿血清cTnI水平和CK-MB活性。结果出生d1窒息新生儿血清cTnI和CK-MB水平在轻度组[(2.25±0.54)μg/L、(223.4±23.5)U/L]和重度组[(4.25±0.83)μg/L、(256.3±21.8)U/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a<0.01);重度组血清cTnI和CK-MB水平均显著高于轻度组(Pa<0.01)。治疗后d7窒息新生儿血清cTnI和CK-MB水平均明显下降,轻度组[(0.69±0.18)μg/L、(151.4±18.4)U/L]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a>0.05),重度组[(1.54±0.72)μg/L、(188.9±21.5)U/L]显著高于轻度组和对照组(Pa<0.01)。结论窒息新生儿伴心肌损伤时血清cTnI和CK-MB水平升高;动态观察可用于窒息新生儿微小心肌损伤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9.
窒息新生儿胃运动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目的 研究窒息足月新生儿胃电运动、血浆胃动素及血清一氧化氮 (NO)变化规律 ,对窒息新生儿消化运动功能进行评价 ,为探讨有效的干预对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足月窒息新生儿 2 9例餐后体表胃电图、血浆胃动素、血清NO进行检测 ,并以正常新生儿做对照。结果 窒息组正常胃慢波百分比 (PNSW )明显低于对照组 ,分别为 (3 5 .3 5± 2 2 .5 1) %与 (4 9.78±18.80 ) % ,两组比较P <0 .0 5 ,而异常慢波百分比 (PUSW)却明显高于对照组 ,分别为 (5 5 .66± 2 9.3 9) %与 (3 1.99± 13 .79) % ,两组比较P <0 .0 1。PNSW轻度窒息组明显高于重度窒息组 (P <0 .0 5 )。窒息组和对照组餐后血浆胃动素分别为 (3 0 1.47± 73 .3 1)ng/L和 (4 3 6.5 8± 185 .5 7)ng/L ,窒息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0 1)。窒息组餐后血清NO为 (110 .61± 13 .75 ) μmol/L ,对照组为(98.66± 0 .72 ) μmol/L ,窒息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窒息组异常PUSW与血浆胃动素呈显著负相关 (P <0 .0 0 1) ;PUSW与血清NO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1) ;血浆胃动素与血清NO呈显著负相关 (P <0 .0 1)。结论 窒息新生儿存在胃电基本节律紊乱、胃动素水平降低和NO水平升高 ,提示窒息后新生儿的胃肠动力障碍与神经体液调节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窒息脑损伤新生儿选择头部亚低温治疗前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及早期亚低温治疗效果.方法 窒息新生儿82例.其中轻度窒息39例,重度窒息43例.无窒息足月新生儿29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重度窒息新生儿随机分成亚低温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亚低温治疗组采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方法 ,维持鼻咽温度(34.0±0.5)℃,持续72 h;常规治疗组仅采用常规对症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72 h采集各组新生儿静脉血2 mL,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 检测血清NSE.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轻度窒息组血清NSE水平[(34.83±6.17)μg/L]及重度窒息组[(59.58±8.87)μg/L]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30.57±4.88)μg/L](t=3.07 P<0.01;t=16.02 P<0.001);且重度窒息组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组(t=14.52 P<0.001).亚低温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患儿治疗前血清NSE水平分别为(60.65±8.85)μg/L、(58.46±8.98)μg/L,二组比较无显著差异(t=0.81 P>0.05);治疗72 h亚低温治疗组[(40.97±6.55)μg/L]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48.15±5.57)μg/L](t=3.86 P<0.001).结论 NSE可作为新生儿窒息脑损伤的早期监测指标之一,早期亚低温治疗重度窒息新生儿有脑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