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地格达-4味汤对D-半乳糖胺(D—GlaN)所致小鼠肝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以护肝片作阳性对照,将蒙药地格达-4味汤和护肝片分别灌胃7天,腹腔注射800mg·kg^-1D—GlaN引起小鼠肝损伤,检测血清ALT、AST的变化;光镜观察肝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小鼠血清ALT、AST显著升高(P〈0.01);地格达-4味汤组和护肝片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降低(P〈0.05)。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地格达-4味汤和护肝片组较模型组明显为轻。结论:地格达-4味汤具有保肝降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进一步探查柴胡-黄芩药对水提液保肝作用有效部位。方法:采用溶剂萃取法和乙醇沉淀法,将柴胡-黄芩药对水提液的有效部位C、D进一步分为Ⅰ、Ⅱ、Ⅲ、Ⅳ4个部位,以血清ALT、AST为指标,应用正交试验考察各部位对大鼠CCl4急性肝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分析确定最佳配伍并对其进行效用验证。结果:正交分析表明,部位Ⅰ和Ⅲ均能不同程度降低模型大鼠血清ALT和AST,其中部位Ⅰ的作用有显著性差异(P〈0.05),部位最佳配伍为Ⅰ+Ⅲ;重复验证实验表明,与模型组相比,Ⅰ+Ⅲ组大鼠血清ALT与AST均显著降低(P〈0.05),其效应强度与柴胡.黄芩药对水提液相当。结论:部位Ⅰ、Ⅲ是柴胡.黄芩药对水提液中保肝作用的主要部位。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蒙药沙棘-10味散降酶保肝作用及其急性毒性作用。方法:将蒙药沙棘-10味散分为高、中、低刺量组和护肝片组分别灌胃7天,腹腔注射CCl4引起小鼠急性肝损害,16h后取血.分离血清.检测血清ALT、AST活性;取肝组织,观察肝脏形态学的变化。采用近似LD50试验方法,24h大剂量、多次连续灌胃给药60g/kg体重,测出该药LD50,或最大耐受剂量,并检测血清ALT、AST含量,观察肝组织形态学的改变。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小鼠血清AST、ALF显著升高(P〈0.01):沙棘-10味散高、中、低剂量组和护肝片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降低血清AST、AIT含量作用(P〈0.05):而沙棘-10味散高、中、低剂量组降低血清AST、ALT含量显著优于护肝片组(P〈0.05)。模型组肝组织学改变主要表现为碎片状坏死;护肝片组可见散在点状及小碎片状坏死;沙棘-10味散高、中、低剂组肝组织损伤主要表现为细胞水肿、脂肪变性,偶有小点状坏死。急性毒性试验未观察到明显毒性反应,无动物死亡,测得最大耐受剂量MTD〉60g/kg。相当于成人日用药量的1200倍以上。结论:沙棘-10味散和护肝片均有降酶保肝作用,而且沙棘-10味散作用更显著。沙棘-10昧散大剂量服用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维吾尔药小茴香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的预防作用,初步探讨其抗肝纤维化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肝纤维化模型组、维吾尔药小茴香组、秋水仙碱组,共4组,每组12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它各组均腹腔注射40%的四氯化碳石蜡油造模剂,药物干预组造模同时分别给予维吾尔药小茴香和秋水仙碱,持续6周。各组大鼠腹主动脉取血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白蛋白(ALb))、血清球蛋白(GLB)、A/G等,留取肝组织行病理染色,所有实验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结果:小茴香可显著降低给药组大鼠的ALT利AST(P〈0.05),提高ALb、A/G(P〈0.05),小茴香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维吾尔药小茴香具有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柴胡、白芍抗CCl4致实验性肝损伤的配伍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柴胡、白芍抗四氯化碳(CCl4)致实验性肝损伤的配伍规律.方法:用CCl4复制小鼠急性肝损伤及大鼠慢性肝损伤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及柴胡芍药1:1组、1:2组、2:1组、0:2组、2:0组,检测血清中ALT、AST、TP、ALB的含量,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所检测的指标值中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而柴胡白芍配伍1:2组与模型组相比,血清ALT、AST、TP、ALB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柴胡白芍配伍1:2、1:1组可明显降低CCl4对肝组织的病理损害.结论:柴胡白芍不同配伍对CCl4致肝损伤有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6.
芝麻素保肝作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芝麻素对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1.以扑热息痛制备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给予不同刑量芝麻素,测定给予芝麻素后动物血清ALT、GST浓度及肝匀浆SOD、MDA、GSH含量并比较其差异。2.以饮用酒制备大鼠亚急性肝损伤模型,给予不同剂量芝麻素,测定并比较各组动物血清ALT、AST、GST浓度、肝匀浆SOD、MDA、GSH含量及肝脏病理改变。3.以四氯化碳制备大鼠慢性肝损伤模型,最后1个月同时给予芝麻素,测定各组动物血ALT、AST、GST浓度、A/G比值、肝匀浆SOD、MDA、GSH、羟脯氨酸含量,计算肝脏脏器系数,观察肝脏病理改变,并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1.芝麻素可抑制APAP所致小鼠血清ALT、GST水平的升高,降低肝匀浆MDA含量,增加肝匀浆GSH含量(P〈0.05或P〈0.01)。2.芝麻素用药10d,可抑制酒精所致大鼠血清ALT、AST、GST水平的升高,降低肝匀浆MDA含量,增加肝匀浆GSH含量(P〈0.05或P〈0.01)。病理学检查提示,芝麻素用药使模型动物肝细胞肿胀、脂肪变性及炎性浸润明显减轻。3.芝麻素用药1m,可抑制CCl4所致大鼠血清ALT、AST、GST水平的升高,降低肝匀浆MDA含量,增加肝匀浆GSH含量,增强肝SOD活性(P〈0.05或P〈0.01)。使模型动物肝脏器系数减小,A/G比值上升,羟脯氨酸含量下降(P〈0.05或P〈0.01)。病理学检查提示,芝麻素用药使模型动物细胞肿胀、脂肪变性和炎性浸润明显减轻,纤维化倾向改善。结论:芝麻素可显著改善APAP引起的急性肝损伤,减轻酒精所致的亚急性肝损伤,降低CCl4对肝脏的慢性损伤,抑制或延缓肝脏的纤维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川楝子致小鼠肝毒性的时效、量效关系。方法小鼠灌服不同剂量川楝子,测定其LD50。另取小鼠按不同时间点或不同剂量分组,检查血清ALT,AST,计算肝、脾、胸腺脏器指数,并观察肝组织形态变化。结果小鼠灌服川楝子的LD50为200 g.kg-1。ALT,AST在给药后1 h达到高峰,24 h可恢复近正常值。与正常组比较,川楝子81,166 g/kg剂量组对肝组织产生明显损伤,且随着剂量增大,ALT,AST升高显著(P<0.05或P<0.01)。结论小鼠单次灌服一定剂量川楝子可造成急性肝损伤甚至死亡,并显示有毒性时效、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查柴胡-黄芩药对保肝作用的有效部位。方法采用乙醇沉淀法,将柴胡-黄芩药对水提液分为A、B、C、D四个部位,以血清ALT、AST为指标,观察柴胡-黄芩药对水提液及其分离部位合并液对CCl4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采用正交试验考察A、B、C、D各部位的保肝效应,最后对分析所得的最佳配伍进行效用再验证。结果柴胡-黄芩药对水提液及其分离部位合并液均能明显降低急性CCl4肝损伤模型大鼠血清ALT与AST(P〈0.05或P〈0.01);正交试验表明,C和D对模型大鼠血清ALT与AST均有不同程度地降低作用(P〈0.05或接近0.05),其最佳部位配伍为C+D;重复验证实验表明,C+D组能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血清ALT与AST(P〈0.05),其效应与柴胡-黄芩药对水提液相当。结论部位C、D是柴胡-黄芩药对保肝作用的主要部位。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CCL4对小鼠机体的影响,建立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用于其保肝功能药物的筛选。方法:小鼠按0.1ml/kg.b.w一次性腹腔注射染毒,设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及3个剂量组(浓度为0.12%、0.14%、0.16%),每个浓度按16、18、24、48、72h采血,测定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力,计算肝脏系数、脾脏系数并进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与溶剂对照组比较,16h0.12%染毒和18h0.14%染毒只是血清AST升高(P〈0.01—0.05),其余浓度对血清AST、ALT的影响(P〉0.05);24h不同染毒(0.12%、0.16%)血清AST、ALT升高(P〈0.01—0.05),0.14%染毒对血清AST、ALT的影响(P〉0.05);48h不同染毒(0.12%、0.14%、0.16%)不同时间(16、18、24、48h)对小鼠肝脏系数的影响(P〉0.05);CcL不同染毒(0.12%、0.14%、0.16%)不同时间(16、18、24h)对小鼠脾脏系数的影响(P〉0.05),而不同染毒(0.12%、0.14%、0.16%)48h脾脏系数有所降低(P〈0.01-0.05)。0.12%CCL4染毒24h肝组织结构广泛性破坏,肝细胞大量坏死,有炎细胞浸润。结论:0.12%CCL4染毒24h,是较理想的检测及保肝功能保健食品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0.
广西桂郁金对肝纤维化大鼠血清学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广西桂郁金(GGYJ)对肝纤维化(HF)大鼠的抗肝损伤、调节蛋白质代谢、抗HF作用。方法:采用皮下注射四氯化碳(CCl4,)油溶液造成HF模型,以秋水仙碱为阳性对照,观察GGYJ对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HI型前胶原(PcHI)含量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GGYJ高、中剂量组能够明显抑制ALT、AST水平的升高(P〈0.01);GGYJ低剂量组降低ALT、AST水平的作用不明显。GGYJ高、中、低剂量组都能提高ALB的水平(P〈0.01),降低GLB的水平(P〈0.01),增高A/G比值(P〈0.01或P〈0.05)。GGYJ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HA、LN、PCⅢ的含量(P〈0.01或P〈0.05)。GGYJ中、低剂量组能显著降低HA、LN含量(P〈0.01或P〈O.05),但对PCⅢ的含量无明显影响。其中GGYJ高剂量组降低ALT、AST水平,提高ALB水平的作用与秋水仙碱组相当。结论:GGYJ有保肝降酶、改善蛋白质合成、抗HF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并制定宫连消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对江苏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宫连消颗粒剂中主要影响质量的赤芍、白芍、盐续断以及酒山茱萸进行薄层色谱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法检测方中君药赤芍、白芍含量,并完成中国药典颗粒剂下要求项目的检查,在此基础上建立质量标准。结果:色谱图上相应位置出现相同斑点,实验中三批宫连消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在5.12~6.06 mg/g之间。结论:宫连消颗粒中必须含有主要影响质量的赤、白芍、盐续断以及酒山茱萸,含赤芍、白芍以芍药苷计,含量暂定不得少于3.50 mg/g。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妇科治疗肾虚型月经病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及新药研发提供指导。方法:收集江苏省中医院妇科门诊2016年5月到2016年10月治疗肾虚型月经病处方1 075张,利用微软Excel强大的排序、筛选和统计功能进行数据挖掘,统计各中药的用药比例。结果:使用频率在50%以上的单味中药有续断、茯苓、白芍(炒)、山药、丹参、山茱萸(酒)、赤芍、菟丝子8种。使用频率在30%~50%的中药有当归、白术(麸炒)、香附(醋)、熟地黄、牡丹皮、杜仲(盐)6种。使用频率在10%以上43种中药中,以中药学常规分类,使用率较高的依次是补益药、活血化瘀药,其他为清热药、理气药等。以药性分类,使用率由高到低依次是温性药、平性药及寒性药,温性药的使用率显著高于平性药、寒性药。药对使用以茯苓-山药为最高(51.2%),其次是山药-山茱萸(47.7%),白芍-赤芍(39.5%)等。结论:我院妇科治疗肾虚型月经病擅用续断、茯苓、白芍(炒)、山药、丹参、山茱萸(酒)、赤芍、菟丝子等单味药,药对则以茯苓-山药,山药-山茱萸,白芍-赤芍应用见长。这些药物的应用充分体现了补益、健脾、活血、祛寒的治法治则,反映了治疗肾虚型月经病的用药规律。  相似文献   

13.
小茴香、广木香抗川楝子急性肝毒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茴香、广木香对川楝子所致的急性肝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川楝子组、川茴组、川广组,各组分别单次灌服蒸馏水、川楝子、川楝子+小茴香、川楝子+广木香的水提醇沉液。给药2 h后检测血清ALT、AST活性,计算肝脏指数,进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测定肝组织SOD、GSH-Px活性及MDA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川楝子组ALT、AST、肝脏指数及MDA均明显升高,SOD/MDA及GSH-Px酶活性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川楝子组比较,川茴组ALT、AST明显降低,SOD、SOD/MDA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川广组MDA降低,SOD/MDA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川茴组与川广组对肝脏指数无明显影响。各组组织病理学改变均不明显。结论小茴香、广木香可减轻川楝子引起急性肝损伤,尤以小茴香作用为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分析马培之治疗带下的用药规律。方法:整理马培之治疗带下的医案,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分析药物的使用频次及其关联规则。结果:筛选方剂29首含药物79味,药频前3位为白芍、续断、大枣,常用药对前3位为大枣、白芍,大枣、续断白芍、淮山药。新处方为枳壳、白芍、大枣、煅龙齿,白芍、煅龙齿、淮山药、炙黄芪,当归、木香、煨姜、当归身、香附。结论:马培之治疗带下注重益气健脾,温肾疏肝。  相似文献   

15.
中药对高糖作用下牛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分别具有益气、养阴、清热、活血功效的中药对高糖作用下牛肾小球系膜细胞(GMC)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 MTT 比色法,观察黄芪、白芍、山楂、知母、当归对体外高糖培养的牛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黄芪、白芍、山楂、知母对系膜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而当归无抑制作用.结论养阴益气、清热活血中药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研究王阶教授治疗频发性室性早搏的用药经验与组方规律,传承王阶教授临床诊疗频发室性早搏的经验。方法:收集并整理王阶教授2016-2020年治疗频发室性早搏的医案处方,采用改进的互信息法、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对处方中药物的性味、归经、应用频次、药对组合等进行统计、关联规则分析与新方发现。结果:共收集王阶教授治疗频发室性早搏处方122则,中药110味,多为辛、甘药物,归经则以脾经为主,兼有心、肾、肝、肺、胃经。使用单药频次最高的桂枝、白芍、生牡蛎、生龙骨、炙甘草、大枣,高频对药为桂枝-白芍116次(占95.08%);常用角药为桂枝-生龙骨-生牡蛎108次(占88.52%),桂枝-白芍-生龙骨106次(占86.89%),桂枝-白芍-生牡蛎106次(占86.89%)。常用药对为木香-砂仁等。核心处方药物为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生龙骨-生牡蛎-牛膝-党参-黄芪-肉苁蓉-茯苓-酸枣仁。结论:王阶教授治疗频发室性早搏的用方以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为主,药物以桂枝、白芍、生牡蛎、生龙骨、炙甘草、大枣等为主,临床诊疗时随病、证、症进行用药加减。  相似文献   

17.
赤芍、白芍补血作用比较研究(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赤芍、白芍补血作用异同,探讨赤芍、白芍活性差异,为确认功效成分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隔日剪尾放血结合适量限食的造模方法,灌胃给药,定期采血检测血常规。结果:第8日,RBC、HGB、HCT值变化显著,给药组可明显升高RBC、HGB、HCT值。结论:赤芍、白芍对于失血法所致的小鼠血虚证的RBC、HGB、HCT值均有升高作用,二者的药效无明显差异,但不同提取物的作用效果有一定的差异,可作为进一步确认其有效成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白芍木瓜汤联合活络效灵丹加味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2月本院门诊和住院部收治的18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92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白芍木瓜汤联合活络效灵丹加味综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30%,对照组有效率为55.00%,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芍木瓜汤联合活络效灵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戊己丸不同配伍对代表成分胆汁排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戊己丸不同配伍时,代表成分胆汁排泄的变化.从胆汁排泄的角度解释戊己丸的配伍机制.方法:采用正交设计得到9个戊己丸复方,加上9个单味药,共18个复方.于十二指肠给药后不同时间点取胆汁,用LC-MS测定代表性成分的胆汁浓度,以此计算胆汁排泄率,药-时曲线下面积,并对结果进行方差和极差分析.结果:吴茱萸与小檗碱、巴马汀胆汁排泄呈负相关;白芍与小檗碱、巴马汀胆汁排泄呈正相关;黄连、白芍与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胆汁排泄呈负相关;并且得到了针对各代表成分胆汁排泄的最优配伍比例.结论:吴茱萸抑制黄连代表性成分胆汁排泄;白芍促进黄连代表性成分胆汁排泄;黄连、白芍抑制吴茱萸代表性成分胆汁排泄;黄连、吴茱萸抑制白芍代表性成分的胆汁排泄.  相似文献   

20.
疏肝中药对应激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钱瑞琴  张春英  杨宇 《中成药》2000,22(9):645-647
目的:比较不同疏肝中药对应激小鼠免疫功能影响。方法:建立小鼠应激模型,观察柴胡:柴胡、黄芩;柴胡、白芍;柴胡、黄芩、白芍等四种疏肝中药对淋巴增殖反应、T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 IL-2)活性,结果:束缚应激后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受抑制,成熟T淋巴细胞减少,其中T辅助细胞减少,T抑制细胞增多;IL-2活性降低。结论:小同疏肝中药可对抗应激所致的的免疫功能下降,疏肝清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