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蛋白电泳的分布特点及对多种不同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并进一步分析其在不同肾病中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的特点。方法采用法国Sebia全自动毛细管电泳仪,对多种疾病和正常对照组血清进行电泳,分析其分布规律。结果各组疾病与对照组比较,除β1球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白蛋白、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2球蛋白、γ球蛋白以及M蛋白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山形峰"、"β-γ"桥、宽γ、"M"带显著;在肾病分型各组中肾病综合征中α2球蛋白、β2球蛋白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血清蛋白电泳分布规律分析对于各类疾病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全自动毛细管血清蛋白电泳检测清蛋白、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1球蛋白、β2球蛋白、γ球蛋白,探讨以上指标在肝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2月至2015年11月住院患者83例,其中原发性肝癌51例,继发性肝癌32例,运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全自动毛细管血清蛋白电泳检测患者血清的清蛋白(定量指标以g/L表示,定性指标以%表示)、总蛋白、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1球蛋白、β2球蛋白、γ球蛋白8项指标,并随机抽查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以上8项检测指标在各组的差异。结果原发性肝癌组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清蛋白(%)和γ球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肝癌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清蛋白(g/L)、清蛋白(%)、β1球蛋白和γ球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肝癌组治疗前、后比较,清蛋白(g/L)和清蛋白(%)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γ球蛋白诊断原发性肝癌敏感度和特异度明显高于其余3项指标;同时对各组人群的血清γ球蛋白阳性率比较,原发性肝癌组患者γ球蛋白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和继发性肝癌组(P0.05)。结论通过全自动毛细管血清蛋白电泳检测发现,γ球蛋白在肝癌的诊治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用Helena SPIFE琼脂糖凝胶电泳系统进行血清蛋白电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先平  王敏  杨江玲 《实用医学杂志》2003,19(12):1371-1373
目的:评价Helena SPIFE琼脂糖凝胶电泳(AGE)系统进行血清蛋白电泳的方法。方法:用Helena SPIFE全自动快速电泳系统进行血清蛋白电泳,确立了该法的参考值范围,分析了该法的精密度和干扰因素,同时将该法与传统的醋酸薄膜电泳方法(CAE)进行了比较。结果:AGE测定了72例正常人血清中白蛋白,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γ球蛋白的浓度,确立其参考值范围分别为33.2~49.8g/L,1.8~3.8g/L,4.6~9.3g/L,7.3~12.3g/L,9.5~19.4g/L。批内、批间精密度在1.21%~2.77%和3.70%~5.57%之间。基本不受黄疸、血脂和溶血的干扰。与CAE比较,5个蛋白区带中,除肾病综合征的β球蛋白、急性时相反应的α2球蛋白外(相关系数r分别为0.788和0.769),其他区带的相关性好,r值在0.823和0.975之间。结论:电泳法(AGE)测定值与传统法基本一致,AGE且自动化,操作简便,精密度高,适合临床常规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病患者的血清蛋白电泳结果及其在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SH-2020全自动琼脂糖电泳系统检测216例临床确诊的肝病患者和20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蛋白电泳图谱。结果216例肝病患者与对照组血清蛋白电泳组分的比较,急性肝炎各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肝炎组清蛋白、α2-球蛋白和γ-球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α1-球蛋白和β-球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清蛋白、α2-球蛋白、伊球蛋白和γ-球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α1-球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组清蛋白、α1-球蛋白、α2-球蛋白和γ-球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β-球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青蛋白电泳图形对于肝病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毛细管电泳法快速分析血清蛋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国产未涂层熔融石英毛细管进行血清蛋白电泳的方法。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电场电压30kV,毛细管工作温度20℃,压力进样3s,毛细管规格为50μmID×47cm或50μmID×57cm,紫外检测波长为200nm。结果表明,当用重蒸水将血清样品10倍稀释时,用硼酸-氢氧化钠缓冲液(pH9.6)可将血清蛋白分为白蛋白(Alb)、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γ球蛋白五个组份,加大缓冲液离子强度可分离出更多组份。该方法简便、快速,避免了人为误差,人机对话,实现了在线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本实验室血清蛋白电泳的参考范围.方法应用Helena SPIFER 3000半自动琼脂电泳分析仪检测98名成年健康人血清蛋白组分并确立其参考范围和白/球蛋白(A/G)比值,应用美国Bayer ADVIA1650生化分析仪同步检测血清总蛋13(TP)、白蛋白(Alb)水平和A/G比值,比较两者间差异.结果上海地区健康人群血清蛋白各组分参考值为Alb 57.53% ±3.71%、α1球蛋白3.16%±1.19%、α2球蛋白8.60%±1.65%、13球蛋白12.79%±1.35%(β1球蛋白7.44%±1.11%,β2球蛋白5.38%±0.88%)、γ球蛋白17.91%±3.51%.电泳法和化学法A/G比值分别为1.37±0.21和1.40±0.16,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实验室必须建立本实验室血清蛋白电泳参考值范围,不同检验方法其结果应具可比性.  相似文献   

7.
五种疾病的血清蛋白电泳谱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了白/球蛋白(A/G)比值异常时血清蛋白电泳谱特点。方法(1)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双缩脲法检测血清总蛋白,溴甲酚绿法(BCG)检测白蛋白(ALB),计算A/G比值。(2)应用法国SEBIA全自动电泳仪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测定血清蛋白谱。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113例A/G比值异常标本的血清蛋白电泳结果各组分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主要表现为白蛋白降低,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γ球蛋白增加。结论对A/G异常血清蛋白的进行电泳分析,有助于了解不同疾病中血清蛋白组分的变化情况,对疾病的临床诊断及疗效观测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8.
血清蛋白电泳在肾病综合征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静  申新莉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5,2(3):119-119,127
目的观察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蛋白电泳的变化,进一步了解患者蛋白组份及图谱变化情况,为临床提供可靠诊断依据。方法采用全自动蛋白电泳仪检测63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与107例正常对照组各蛋白含量间的比较。结果肾病综合征患者蛋白电泳五条区带Alb、α1、α2、β、γ的平均百分比为36.69±13.17、3.51±1.94、28.33±10.41、17.81±5.15、12.93±7.36及A/G的值为0.69±0.4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蛋白电泳的测定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本实验室血清蛋白电泳的参考范围。方法应用Helena SPIFER 3000半自动琼脂电泳分析仪检测98名成年健康人血清蛋白组分并确立其参考范围和白/球蛋白(A/G)比值,应用美国Bayer ADVIA1650生化分析仪同步检测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水平和A/G比值,比较两者间差异。结果上海地区健康人群血清蛋白各组分参考值为Alb 57.53%±3.71%、α1球蛋白3.16%±1.19%、α2球蛋白8.60%±1.65%、β球蛋白12.79%±1.35%(β1球蛋白7.44%±1.11%,β2球蛋白5.38%±0.88%)、γ球蛋白17.91%±3.51%,电泳法和化学法A/G比值分别为1.37±0.21和1.40±0.16,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实验室必须建立本实验室血清蛋白电泳参考值范围,不同检验方法其结果应具可比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肾病患者血清蛋白电泳结果及其在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SH-2020全自动琼脂糖电泳技术,检测250例临床确诊的肾病患者和200名健康体检者的血清蛋白电泳谱。结果 250例肾病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血清蛋白电泳组分的比较:急性肾炎清蛋白和α2-球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α1-球蛋白、β-球蛋白和γ-球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肾炎各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病综合征各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蛋白电泳图形对肾病的诊断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还原型辅酶I(NADH)在340nm波长处特异性吸收峰,建立用毛细管区带电泳在线检测人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的方法。方法实验中采用未涂层毛细管,长60cm,内径75μm,pH9.4(23℃)二氨基二甲基1,3丙二醇(AM2P)缓冲液含20mmol/L氧化型辅酶I(NAD^+)、51,6mmol/L乳酸锂。结果在25min内完成电泳分离,乳酸脱氢酶同工酶1(LDH1)、乳酸脱氢酶同工酶5(LDH5)纯品各自均可得到较好峰形,而且LDH1、LDH2纯品的混合物亦可得到完全分离,在分析正常人血清与肝癌患者血清时,其结果与美国Helena公司REP全自动琼脂糖电泳结果一致,取得满意效果。结论该法快速、低耗,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初诊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NPM1基因突变发生率及其与染色体核型和FAB亚型之间的关系,并分析NPM1基因的突变类型.方法 选取2004至2010年中日友好医院血液科99例初诊AML患者.采集患者骨髓标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基因组DNA,并采用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PAGE)和毛细管电泳两种方法对AML患者NPM1基因突变进行检测.应用G显带方法对其中72例初诊AML患者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同时对10例NPM1突变阳性患者进行直接测序分析.NPM1插入突变在各亚型患者中发生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变性PAGE和毛细管电泳两种方法检测NPM1基因突变发生率的比较采用McNemar检验.结果 毛细管电泳法与变性PAGE法检测AML患者NPM1基因插入突变发生率分别为15% (15/99)和11% (11/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2.25,P>0.05).NPM1插入突变在各亚型患者中发生率分别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2)(27%,8/30)、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32%,6/19)、红白血病(M6)(13%,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6,P>0.05),其余亚型未检测到NPM1插入突变.49例AML异常核型患者的NPM1插入突变发生率为4% (2/49),23例正常核型患者的NPM1插入突变发生率为26% (6/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1,P<0.05).10例NPM1基因插入突变均为A型突变(c.860_863 dupTCTG).突变导致NPM蛋白羧基末端读码框移,末尾7个氨基酸WQWRKSL被11个氨基酸CLAVEEVSLRK所代替.2例患者检测到内含子缺失突变,分别为IVS10-18_-15delCTTT和IVS10-17-15delTTT.结论 NPM1插入突变为AML患者常见基因改变,正常核型患者插入突变发生率高于异常核型患者.在NPM1基因内含子区发现2例缺失突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NPM1(Nucleophosmin)基因第12外显子突变,探索伴有NPM1基因突变的AML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随机选择98份临床确诊的急性白血病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冻存骨髓细胞标本,其中78份AML、10份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10份MDS提取DNA,行多重PCR,同时扩增NPM1基因第12外显子及FLT3基因第14、15外显子,PCR-毛细管电泳同时检测NPM1和FLT3-ITD基因突变。结果 78例AML患者共检出21例(26.9%)具有NPM1基因突变,10例ALL和10例MDS均未检测出该突变。78例AML中52例核型正常,NPM1阳性19例(36.5%),26例异常核型AML患者NPM1阳性仅2例(7.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L-M2、M5患者NPM1基因突变发生率高于其他组。NPM1突变型AML患者WBC中位数为42.0(16.3~102.0)×10^9/L,野生型为14.0(3.4~67.2)×10^9/L,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例NPM1突变型AML中12例(57.1%)同时伴有FLT3-ITD,57例NPM1野生型患者13例(22.8%)出现FLT3-ITD突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PM1阳性FLT3阴性患者9例中8例(88.9%)获得CR1,NPM1阳性FLT3阳性12例中3例(25%)获得CR1,NPM1阴性FLT3阴性33例中16例(48.5%)获得CR1,NPM1阴性FLT3阳性13例中2例(15.4%)获得CR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PM1基因突变是AML患者常见的一种突变,尤其是染色体核型正常AML患者发生率较高。伴有NPM1突变的AML患者的临床特征为年龄高,外周血白细胞高,更常见于M2和M5中,伴随FLT3-ITD突变发生率高,CR1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
双向电泳技在筛选膀胱癌特异标志蛋白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高分辨率的膀胱移行上皮癌不同时期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并初步分析其蛋白质表达情况,寻找其差异表达蛋白,为寻找癌变相关蛋白奠定实验基础.方法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分离膀胱移行上皮癌不同分期的组织,凝胶考马斯亮蓝染色,然后利用GS-800Calibrated Densitometer凝胶成像系统获取图像,用PDQuest2D分析软件对图像进行背景消减、斑点检测、匹配、斑点位置重复性的系统分析,寻找差异表达蛋白.在此基础上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得到相应的肽质指纹图谱,然后搜索数据库鉴定部分差异蛋白质.结果获得了背景清晰、分辨率和重复性较好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三块胶的平均蛋白质匹配率达76%,蛋白质点在位置上有较好的重复性,不同胶间的蛋白质点在等电聚焦IEF方向偏差是(0.98±0.26)mm,SDS-PAGE方向偏差是(1.23±0.22)mm,并且得到了若干与细胞增生、分化、周期调控信号转导或肿瘤发生有关的蛋白质,例如SFN,热休克蛋白-27等.结论为进一步探讨癌变机理及筛选其特异性分子标志物打下方法学基础.  相似文献   

15.
单个细胞凝胶电泳分析在范可尼贫血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报告1例经单个细胞凝胶电泳(SCGE)证实存在DNA断裂的范可尼贫血(FA)患儿,探讨SCGE作为FA实验诊断依据之一的可行性。临床资料4岁10个月患儿,双侧拇指畸形、隐睾、右侧小睑裂和右眼内斜视等多种先天异常。自3岁2个月始,发现血小板减少和贫血。确诊为FA。方法和结果 SCGE分析患儿及其父母外周札单个核细胞DNA断裂。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彗尾阳性细胞的比例分别为100%、90%和52%,而正常同龄对照的分别仅为2%和5%。患儿及其父母的SCGE各参数均明显高于对照(P<0.01)。患者有微核细胞高达6.74%,而正常仅为0.40%。结论 SCGE证实该FA患儿存在DNA断裂,提示SCGE可以作为FA实验诊断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阿德福韦酯(adefovir dipivoxil,ADV)治疗前后有病毒学应答患者和无病毒学应答患者血清蛋白质组学变化差异,探讨预测ADV治疗效果的特异性的标志。方法利用双向凝胶电泳-质谱技术获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蛋白表达图谱,并寻找ADV治疗后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结果经与治疗前比较,有病毒学应答组触珠蛋白、触珠蛋白2α、α-1-抗胰蛋白酶前体在治疗后上调;因子B、转甲状腺素B链、谷胱甘肽过氧化酶、α-2-巯基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前体、载脂蛋白、载脂蛋白A-I前体在治疗后下调。无病毒学应答组转甲状腺素在治疗后上调;富含亮氨酸α-2-糖蛋白、触珠蛋白、α-2-肌动蛋白、载脂蛋白A-I前体在治疗后下调。两组相比:治疗后载脂蛋白A-I前体呈相同下调趋势;触珠蛋白、转甲状腺素表达呈相反变化趋势。结论双向电泳.质谱技术可发现ADV治疗过程后有病毒学应答组触珠蛋白、转甲状腺素表达与无病毒学应答组比较呈相反变化趋势,从而为寻找ADV治疗有效的预测指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尿蛋白琼脂糖凝胶普通电泳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做尿蛋白琼脂糖凝胶普通电泳,分析其图谱类型并应用于临床。方法采用SPIFE3000全自动电泳仪(helena)及其配套试剂,检测1645例尿蛋白,将所有电泳图谱进行总结分析,并与SDS-PAGE图谱比较,结合临床资料,以判断普通电泳的尿蛋白类型。结果根据电泳图谱可基本上分出Ⅰ-Ⅶ类尿蛋白,第Ⅰ类仅单-白蛋白(ALB)区带;第Ⅱ类ALB占80%以上,α1、β1和γ区带分别〈3%、〈7%和〈6%,无毗区带;第Ⅲ类ALB占50%或以下,α2和β1均可达10%~15%以上;第Ⅳ类ALB占60%以下,α1、α2、β1和γ区带齐全且某个或多个区带不均一,可出现β2区带;第Ⅴ类仍以ALB为主,但α1、α2、β和γ区带无规律;第Ⅵ和Ⅶ类不以白蛋白为主,第Ⅵ类ALB低于30%,且除ALB外各区带均明显,并可等于或大于ALB;第Ⅶ类在β到γ区带有显著增高的1~2条孤立窄区带。结论第Ⅰ~Ⅶ类电泳图谱的尿蛋白类型分别为白蛋白尿、选择性肾小球性蛋白尿、非选择性肾小球性蛋白尿、混合性蛋白尿、难确定是混合性还是肾小球性蛋白尿、肾小管性蛋白尿以及溢出性蛋白尿,尿蛋白普通电泳能客观地得到尿蛋白全貌,判断出约90%病例的尿蛋白类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快速检测细胞内整体DNA甲基化水平的方法,以用于临床甲基化诊断.方法 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以pH 9.6的48 mmol/L碳酸氢钠溶液[含60 m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分离缓冲液,检测波长为256 nm,在20 kV电压下,0.7 psi压力进样时间5 s,对2'-脱氧胞苷(dC)、5-甲基-2'-脱氧胞苷(mdC)、2'-脱氧腺苷(dA)、2'-脱氧胸苷(dT)、2'-脱氧鸟苷(dG)5种物质进行分离.在此基础上检测氨甲蝶呤(MTX)诱导的肺癌A549耐药细胞株内整体DNA甲基化水平.结果 通过不断优化分离缓冲液中SDS浓度(40、60、80 mmol/L)、pH值(9.4、9.6、9.8)、分离电压(15、17、19、20、22 kV)、进样时间(5、10、15、20、30 s)和毛细管温度(15、20、25、30℃),建立高效毛细管电泳检测细胞内整体DNA甲基化水平的方法,可在10 min内实现dC、mdC、dA、dT、dG的完全分离,其日内变异系数(CV)<0.2%,日间CV<2%,最低检出限为2μmoL/L.检测肺癌A549亲本细胞甲基化水平为(4.80±0.52)%;而不同浓度(15、30、40 μmol/L)MTX诱导耐药A549细胞株的甲基化水平分别为(4.20±0.44)%、(3.70±0.36)%、(3.10±0.35)%.结论 建立高效毛细管电泳检测整体DNA甲基化水平的方法具有高效、快速、简单、灵敏的特点;MTX耐药细胞株内整体DNA甲基化水平随着耐药浓度的增加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深入了解引发医院感染的表皮葡萄球菌(简称“表葡菌”)对大环内酯-林可酰胺糖阳菌素B(MLS。)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方法收集2003--2004年北京3家综合医院126株引发医院感染的表葡菌,检测其在红霉素(ERY)、克林霉素(CU)、喹努普丁/达福普丁中的MIC;用D试验区分诱导型(iMLSB)和泵出型(MS)耐药菌株。采用PCR检测ermA、ermB、ermC、msrA和mecA耐药基因,并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126株菌株对ERY和CLI耐药率高(分别为92.8%和84.1%);在结构型(cMLS。)中,耐甲氧西林表葡菌(MRSE)占78.5%,而iMLS。中甲氧西林敏感株(MSSE)较多,占69.2%;enmC不仅在MRSE和MSSE中是最常见的耐药基因(70.8%和56.8%),而且在iMLSB型和cMLSB型中也占多数(76.9%和90.3%);所有MS型菌株均检测出msrA;在ERY敏感菌株中未检测出相关耐药基因。PFGE分析显示,无特异的流行株;99.2%MLSB耐药表型相同的菌株分布于A—F型中,且无显著集中趋势。结论导致医院感染的126株菌株对MLS。类抗生素耐药率高,ermC是其常见耐药基因,对MLSB抗生素使用需谨慎、合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一种胶束电动毛细管电泳(Micellar Electrokinetic Chromatography,MEKC)快速检测尿液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F)、白蛋白(Albumin,Alb)的方法。方法详细考察并优化MEKC分离这两种蛋白质的影响因素,如缓冲溶液种类及浓度、pH、表面活性剂种类及浓度、分离电压、进样时间等。结果当缓冲溶液为50mmol/L三羟甲基氨基甲烷(Hydroxymethyl,Tris)(pH8.1)、10m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eyl sulfate,SDS)、分离电压为15kV时,两种蛋白质在12min内完成了很好的基线分离。在优化的条件下,检测TRF和Alb的线性范围为10~1000mg/L、检出限分别为1.22、1.05mg/L,迁移时间重现性小于2.5%,面积的重现性小于5.4%。与放射免疫方法对比具有很好的相关性(TRF:r=0.995;Alb:r=0.992)。结论MEKC检测尿液TRF和Alb是一种快速、灵敏度高、试剂和样品用量少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