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于合珍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6):2499-2501
目的:探讨检测不孕症妇女体内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近期在不孕症门诊收治的不孕症妇女90例,另收集120例正常妇女临床文献资料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妇女宫颈分泌物、盆腔液中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情况,比较两组妇女UU与CT感染率差异,并分析原发性不孕与继发性不孕感染率差异。结果:90例不孕症妇女宫颈分泌物UU感染检出率为28.9%,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8.3%(P<0.05);继发性不孕妇女宫颈分泌物UU、CT病原体检出率分别为37.7%(23/61)、9.8%(6/61),比原发不孕组显著增高,且继发性不孕妇女盆腔液UU检出率也较原发不孕组明显增高。结论: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是导致不孕症发生的重要因素,定期检测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与自然流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娅如  徐晖  李亚里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8):2547-2548
目的:探讨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和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与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应用胶体金法和分离培养法对56例自然流产(流产组)和50例门诊自愿人工流产患者(对照组)进行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的检测。结果:自然流产组CT和UU的检测率分别为37.5%和46.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CT和UU复合感染率为19.6%,与对照组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感染与自然流产关系密切,可作为确定自然流产病因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174例不孕妇女生殖道病原体DNA检测及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了解拟接受体外受精及胚胎移植技术(IVF-ET)前的不孕妇女生殖道淋病奈瑟菌(NG)、解脲支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的感染情况。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法对174例拟接受IVF-ET前的不孕妇女及69例早孕对照组妇女进行NG、UU、CT-DNA的检测。结果不孕组与对照组淋病奈瑟菌检出率均为0;解脲支原体的检出率不孕组低于对照组,分别为551%和739%,有显著性差异(P<001);沙眼衣原体的检出率分别为28%和0,有显著性差异(P<005);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的混和感染检出率分别为28%和0,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接受IVF-ET前对不孕妇女进行NG、UU、CT-DNA的常规检测有较高的价值。淋球菌和沙眼衣原体在不孕症患者中的检出率较低,解脲支原体在不孕症与早孕中都有很高的检出率,是否和不孕存在密切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李妮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4):4874-4875
目的:了解不孕妇女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的感染情况,并探讨其与女性不孕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98例不孕患者进行UU、CT的临床筛查,观察其感染发生的比率。设检出阳性者为观察组,阴性者为对照组,两组间进行上生殖道炎症患病情况及输卵管病变情况的对比分析。结果:在不孕妇女中,支原体感染率为46.64%,衣原体感染率为8.05%,混合感染率为9.73%,观察组上生殖道炎症及输卵管病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有8.59%检出阳性者为隐匿性感染。结论:支原体、衣原体感染以其病情隐匿、上行感染为特征造成女性生殖功能的损害。因此,应重视UU、CT的常规筛查,早诊早治,以保护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和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引起的泌尿生殖道感染与女性不孕症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100例不孕患者作为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期有正常生育史的健康查体妇女10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宫颈粘液CT和UU检测,比较两组CT、UU、CT UU阳性检出率.结果 不孕妇女CT、UU、CT UU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1例(31.0%)、33例(33.0%)和15例(15%),对照组分别为14例(14.0%)、16例(22.0%)和9例(9%),两组CT、UU、CT UU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孕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生育期女性在排除其他非感染性因素基础上发生的不孕症与CT和UU感染有密切的病因学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温州地区不孕妇女生殖道感染的情况及常见病原体分布,探讨生殖道感染与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程度、抗精子抗体(AsAb)、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27例不孕妇女通过常规妇科检查、病原体分离培养、核酸鉴定,统计生殖道感染率及其主要病原体的感染率,分析生殖道感染与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程度、抗精子抗体和抗子宫内膜抗体之间的关系。结果:①227例不孕症妇女共检出生殖道感染116例,感染率为51.1%。解脲支原体感染率为42.2%,念珠菌感染率为23.3%,沙眼衣原体感染率为17.2%,滴虫感染率为8.6%,淋球菌感染率为6.0%,梅毒患病率为1.7%,淋病患病率为0.9%。②宫颈柱状上皮异位中重度妇女解脲支原体、念珠菌和沙眼衣原体感染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轻度宫颈柱状上皮异位,且重度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感染检出率高于中度宫颈柱状上皮异位(P<0.05)。③生殖道感染妇女血清AsAb、EmAb阳性率分别为31.9%(37/116)和26.7%(31/116),其中解脲支原体感染组AsAb、EmAb阳性率显著高于沙眼衣原体感染组(P<0.05)。结论:温州地区不孕妇女生殖道感染率较高,特别是解脲支原体、念珠菌和沙眼衣原体感染率高,并与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的发生、AsAb和EmAb的高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不孕妇女下生殖道病原体感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不孕妇女下生殖道中病原体的感染情况。方法 A组 :对照组 ,2 76例正常健康育龄妇女。B组 :3 0 7例原发不孕女性患者。采用衣原体培养、支原体培养、淋病奈瑟菌培养和真菌培养 ,分别对 5 83例妇女宫颈分泌物进行沙眼衣原体(CT)、支原体 (UU)和淋病奈瑟菌 (NG)及念珠菌检测。结果 不孕妇女下生殖道沙眼衣原体 (CT)、支原体 (UU)、淋病奈瑟菌 (NG)及念珠菌阳性率分别为 15 3 1% (4 7/3 0 7) ,19 87% (61/3 0 7) ,11 0 7% (3 4/3 0 7)和 2 4 76% (76/3 0 7)。与对照组比较沙眼衣原体、支原体和淋病奈瑟菌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χ2 =2 5 67,P <0 0 0 1;χ2 =3 3 88,P <0 0 0 1;χ2 =18 0 2 ,P <0 0 0 1) ,而两组念珠菌检出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原发不孕与女性下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支原体和淋病奈瑟菌感染密切相关 ,而与念珠菌感染关系不密切。  相似文献   

8.
卢红梅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2):1830-1832
目的:分析不孕症患者体内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DNA表达对其发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患不孕症妇女220例做为病例组,另外选择150例正常妇女(已有1次以上怀孕史以及自愿进行人工流产)作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法(PCR)检测370例妇女宫颈分泌物中解脲支原体(UU)DNA和沙眼衣原体(CT)DNA,比较两组UU与CT水平差异,并分析病例组中UU、CT的水平与流产次数的相关性。结果:220例不孕症患者UU、CT的感染率为27.4%、24.5%显著高于对照组3.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组具有流产史的患者中UU、CT的含量与流产次数呈显著正相关(r=1.21,P<0.01)。结论:解脲支原体DNA和沙眼衣原体DNA是导致不孕症发生的重要因素,运用现代临床手段降低不孕症体内的UU、CT水平可能会成为治疗不孕症的又一临床途径。  相似文献   

9.
女性不孕与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泸州地区女性不孕患者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感染现状,探讨女性感染UU、CT后与不孕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对238例女性不孕者(不孕组)和208例正常生育者(对照组)的宫颈分泌物进行UU、CT检测。结果:不孕组UU阳性率为36.97%(88/238),CT阳性率为30.25%(72/238),UU+CT阳性率为14.29%(34/238);对照组UU阳性率为13.46%(28/208),CT阳性率为10.58%(22/208),UU+CT阳性率为4.81%(10/208)。不孕组UU、CT和UU+CT的阳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生育期女性生殖道感染UU、CT是导致不孕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不孕妇女常规进行UU、CT检测并及时治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男性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感染情况及耐药性,给临床提供最新流行病学资料和用药指导。方法:对2017年1月~2017年12月511例泌尿门诊男性患者的泌尿生殖道分泌物的支原体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及衣原体检测结果进行统计,依据阳性结果和对支原体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男性单纯衣原体(CT)感染率为2. 3%,单纯支原体(UU)感染率为34. 2%,衣原体和支原体(CT+UU)混合感染率为0. 6%,男性单纯CT感染和CT+UU混合感染率明显低于单纯UU感染。解脲支原体对12种常用菌药物的敏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美满霉素96. 0%、强力霉素95. 4%、交沙霉素91. 4%、克拉霉素90. 3%、四环素88. 6%、莫西沙星85. 7%、加替沙星37. 7%、司帕沙星24. 6%、左氧氟沙星16. 0%、阿奇霉素和罗红霉素4. 0%、环丙沙星1. 7%,UU对美满霉素、强力霉素、交沙霉素、克拉霉素、四环素、莫西沙星敏感性较好,对加替沙星、司帕沙星、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罗红霉素、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结论:男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衣原体主要以解脲支原体感染为主,美满霉素、强力霉素、交沙霉素、克拉霉素、四环素、莫西沙星敏感性较高,可作为男性支原体感染治疗的首选药物和经验用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不孕妇女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urealyticum,UU)、生殖支原体(myoplasmagenitalium,MG)、穿通支原体(myoplasmapenetrans,MPe)、发酵支原体(myoplasmafermentans,MF)以及沙眼衣原体(chlamyditrachomatis,CT)的感染情况并探讨其与不孕症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不孕妇女之宫颈分泌物,应用荧光定量PCR(FQ-PCR)及套式PCR(nPCR)技术进行检测。结果:在80例不孕妇女宫颈液中,UU、MG、MPe、MF、CT的检出率分别为55.00%、6.25%、3.75%、1.33%、7.50%;原发和继发性不孕患者之间UU、MG、MPe、MF、CT的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孕妇女生殖道中支原体感染率较高,以UU为主,检出穿通支原体、发酵支原体两种新近发现的致病支原体,提示UU、MG、MPe、MF和CT感染均和不孕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生殖道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CT)感染对女性不孕的影响.方法 选择150例女性不孕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行人工流产或药物流产的妇女作为对照组,检查两组妇女的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及CT的感染情况,同时分别对这些不孕患者的流产次数、年龄阶段与支原体、CT感染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观察组的UU、Mh和CT感染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UU感染率最高;(2)女性不孕患者中,随着流产次数增加,UU、Mh和CT感染率也明显上升;(3)女性不孕患者中,20~30岁患者病原体检出率明显高于31~40岁患者.结论 UU、Mh和CT是导致不孕症发生的重要因素,其中UU感染与女性不孕关系最为密切,因此,在妇科各项诊疗活动中应重视UU、Mh和CT的检测.  相似文献   

13.
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与不孕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解脲支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感染与不孕症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120例不孕症妇女为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期在我院门诊健康体检的120例已婚生育妇女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妇女UU和CT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UU、CT和UU+CT阳性率分别为38.3%、30.8%和14.2%,对照组为8.3%、4.2%和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原发性不孕UU、CT和UU+CT阳性率低于继发性不孕,但差异均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脲支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感染与不孕症密切相关,UU、CT应作为不孕症患者的常规检测项目。  相似文献   

14.
丁丽娟 《中国妇幼保健》2003,18(11):662-663
目的 :探讨宫颈糜烂感染沙眼衣原体 (CT)和解脲支原体 (UU)及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 (CT+UU)混合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免疫法和培养法对宫颈糜烂患者检测 CT和 UU。结果 :136例宫颈糜烂患者中有 112例感染 CT或 UU及 CT+UU,感染率为 82 .35 % ,CT+UU感染造成宫颈重度糜烂的最多 ,症状中以白带多伴接触性出血、伴霉菌性阴道炎最多 ,男性性伴侣全部感染 CT+UU。结论 :有症状的宫颈糜烂 (特别是宫颈有充血水肿者 )均应常规检测 CT和 UU,以便能使宫颈糜烂得到正确的治疗 ,防止造成不孕症及盆腔炎。  相似文献   

15.
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与女性不孕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原发性不孕症、继发性不孕症与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102例女性不孕者(不孕组)和102例正常生育者(对照组)的宫颈分泌物进行UU、CT检测后对比分析。结果:不孕组UU的阳性率为41.18%(42/102),CT阳性率为31.37%(32/102),UU+CT阳性率为16.67%(17/102);对照组UU阳性率为11.76%(12/102),CT阳性率为8.82%(9/102),UU+CT阳性率为0.98%(1/102)。不孕组UU、CT和UU+CT的阳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生育期女性生殖道感染UU、CT是导致不孕的重要因素,对不孕妇女常规进行UU、CT检测并及时治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研究女性不孕与生殖道衣原体属和支原体属感染的相关性,为其不孕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3年1月进行诊治的120例女性不孕患者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的120名健康妇女为对照组,然后将两组人员的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解脲脲支原体(Uu)和人支原体(Mh)感染率进行统计及比较,并将观察组中原发性与继发性不孕患者的感染率进行比较,同时将其与不孕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生殖道CT、Uu、Mh感染率和Uu与Mh、Uu与CT混合感染率分别为19.17%、35.83%、15.00%、6.67%和5.00%,均高于对照组,而继发性不孕患者分别为28.85%、51.92%、21.15%、9.62%和9.62%,均高于原发性不孕,且其均与不孕有明显的相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不孕与生殖道衣原体属和支原体属感染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与不孕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对不孕的影响。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对113例原发不孕、97例继发不孕共210例不孕患者(不孕组)及92例正常生育者(对照组)进行CT和UU检测。结果:不孕组CT和UU阳性率分别为31.4%和38.1%,对照组CT和UU阳性率分别为10.8%和15.2%,两组间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而原发不孕与继发不孕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经治疗后CT和UU转阴者的妊娠率明显高于未转阴者(P<0.01)。结论:生殖道CT和UU感染是引起不孕的因素之一,对不孕夫妇进行CT、UU常规检查并及时治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8.
杨逸 《中国妇幼保健》2014,(32):5280-5283
目的:了解女性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沙眼衣原体(CT)感染状况及支原体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1 235例妇科门诊就诊的不孕症患者进行支原体、衣原体的筛查,并对支原体阳性标本进行药敏分析。结果:1 235例不孕症患者中支原体或衣原体阳性569例,阳性检出率为46.1%,其中UU感染460例,感染率为37.2%;UU+MH感染62例,感染率为10.9%;MH感染24例,感染率为4.2%;CT感染9例,感染率为1.6%。继发不孕组人群的UU、MH、UU+MH的感染率显著高于原发不孕组(P<0.05)。UU对强力霉素、交沙霉素、克拉霉素的敏感性较高(均在95.0%以上),MH对强力霉素的敏感性最高(91.7%),UU+MH对强力霉素、克拉霉素、交沙霉素的敏感性较高(均在91.0%以上)。结论:在妇科不孕症患者(尤其是继发性不孕症患者)中,UU、UU+MH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在治疗时针对不同的个体合理选择敏感性高、耐药性低的药物进行准确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感染与女性不孕症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116例不孕症妇女(不孕症组)及100例正常生育妇女(对照组)行宫颈分泌物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检测。结果:116例不孕症妇女宫颈分泌物标本中沙眼衣原体阳性率为36.21%(42/116),解脲支原体阳性率为52.59%(61/116);正常生育妇女组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阳性率分别为12.00%(12/100)和19.00%(19/100),不孕症组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混合感染率15.52%(18/116),对照组混合感染率6.00%(6/1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与女性不孕症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均属寄生于生殖道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NGU)的主要病原体。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世界每年平均有8900万例由CT、UU引起的NGU。目前,在我国其发病率日趋上升.女性生殖道病原体感染的病原体.成为导致女性不孕的因素之一。为探索女性生殖道CT和UU感染与不孕的关系.提高诊治水平.我们开展对不孕症女性进行CT和UU培养检测.并设立小孕组和对照组进行相关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