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凡人体筋肉组织发生病变,以肌筋弛纵不收及肢体痿废不用为主症者,皆可辨为筋纵证。针灸取穴应以病变局部腧穴、同名经经穴及阳明经穴为主,并可配合筋会阳陵泉、肝之原穴大冲及随证选穴。毫针治疗时手法以补为主,或运用《灵枢·官针》分刺、合谷刺,也可用透刺加电针疗法。固于邪实者,对随证所选腧穴宜用毫针泻法。此外,对筋纵证的治疗还可运用水针疗法。因阳气不足所致者,可用艾灸法。  相似文献   

3.
4.
从《灵枢·经筋》所论十二经筋病候看,经筋的病理变化不外筋急与筋纵两端。筋急多表现为肌筋的疼痛、扭转、引掣、拘挛、强直、肿胀及关节活动不利等症状,筋纵主要表现为肌筋松弛乏力不收、瘘废不用等。从针灸临床看,筋急证涉及的病种也非常广泛,  相似文献   

5.
滞针法结合局部温针灸治疗筋急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传统针灸、理疗等方法治疗筋急证,效果往往不理想。而采用滞针法并同时结合局部温针灸,对本证,特别是属软组织损伤者,用本方法能取长补短,相得益彰,疗效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6.
中医治疗急危重证,有其悠久历史,针灸学为其中一支,对某些病症的治疗,具有迅速、有效的特点,古今医家,继承创新,不断发展,取得可喜的成就。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针治急证的记载,近代许多医家在借鉴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并有较多发展,如  相似文献   

7.
<正> 针灸治疗急重病证,历代医家为我们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经验,这不仅丰富了祖国医学宝库,而且也为急证医学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如何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对急重病证的治疗,将是提高针灸学术的一条重要途径,同时对针灸医学的发展亦必将带来深远的影响。据此,笔者根据多年来诊治急重病证的体会,运用八纲辨证,阴阳升降学说,概括之为十法,曾施之于临床尚称应手,故不揣简陋,陈述如下,聊作引玉之砖。一、清热解毒法:本法以《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满则泄之”、《灵枢·经脉》篇“盛则泻之”、“热则疾之”和《素问·至真要大论》“热者寒之”为立法依据。适应病证:主要用于外感温热、湿热内  相似文献   

8.
眩晕证的古代针灸治疗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针灸治疗外科急重症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蛔厥蛔厥,即相当于现代医学之胆道蛔虫症,是常见的急腹症。针灸治疗效果满意,尤其对单纯型,更为显著。作者用督脉经穴治疗,常以中枢、至阳及深刺阳陵泉为主方,其效颇佳。如有胆道感染发烧者,则加大椎、曲池;腹胀、呕吐严重者加内关等穴,均用泻法,留针30分  相似文献   

10.
刘臣 《辽宁中医杂志》1998,25(9):428-428
急痛证,是急诊中较常见、多发的一种病证。其表现为发病急,来势猛,病人痛苦重,急需临床处置。笔者通过针灸五输穴与生物全息疗法结合治疗急痛证,取效极好。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50例中,肾绞痛15例,急性胃炎5例,胆绞痛5例,急性胆囊炎7例,三叉神经痛...  相似文献   

11.
解乐业 《中医杂志》1996,37(4):214-215
吾师曲衍海,山东省文登市人,主任医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选定的全国五百名中医专家之一。他对针灸治疗急痛证的研究,更具特色,现总结如下:1 开胸理气治胸痛胸为上焦,内居心肺,为宗气之所聚,气血之所会。若气运失常,胸中之气不能宣发,郁结不畅,或气结痰壅,或气滞血瘀,则发生胸痛。临床中,应用针刺调气,开胸理气,宣散结滞,常取内关、阴陵泉。内关为手厥阴心包之络穴,通于  相似文献   

12.
总结了管遵信教授针灸治疗痛证的特点,诊断以辨经及察耳为关键;施治以局部选穴为基础,以辨证选穴及循经选穴为关键,刺穴以中“气穴”为目的,施术以证为依据,针刺尤补泻。  相似文献   

13.
不孕证的古代针灸治疗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计算机对 93种古医籍中用针灸治疗不孕证的内容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显示 ,古人多取小腹部的任脉穴、下肢部足三阴经穴和下背部肾俞等穴。临床多用灸法 ,包括隔物灸 ,也可运用针刺与外敷疗法。  相似文献   

14.
刘立公  顾杰 《中国针灸》2000,20(4):255-256
昏厥证为大脑丧失意识的状态 ,可由各种疾病引起。近年来 ,笔者运用计算机对针灸古籍中治疗昏厥的内容进行检索统计 (这些古籍自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起 ,至清末《针灸集成》为止 ,共计 62种 ) ,结果显示 ,治疗昏厥共涉及文献 2 94条 ,穴位 1 72个 ,总计 63 0穴次。常用穴位及其次数如下 :水沟 3 1、百会 3 0、巨阙2 2、神阙 2 1、大敦 2 0、隐白 1 7、气海 1 7、合谷 1 6、中脘1 5、中冲 1 4、关元 1 4、足三里 1 2、厉兑 1 2、间使 9、囟会9、曲池 8、照海 8、中极 8。常用经络及其次数如下 :任脉 1 6、督脉 86、膀胱经 67、胆经 4 7、…  相似文献   

15.
针灸治疗不寐证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寐,又称失眠,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而言。轻者入睡困难,重者彻夜不能成寐,严重影响患者日常工作和身心健康。近年来,笔者采用针刺申脉、照海二穴为主结合艾灸百会穴等方法治疗该病78例,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已故名老中医宗瑞麟主任中医师20世纪50年代初从医持针,经数十年索研,学术上自成一体,临床愈病无数,曾为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导师之一。笔者为宗瑞麟老师生前学术继承人,除3年正式跟师临床学习外,平时亦多受教诲,所得丰厚。现拟将先师临床诊治疾病的特点进行总结,以与诸同道共享。  相似文献   

17.
针灸加神灯治急证3则张秀芳邯郸医专(056029)例1李××,女,29岁,农民。1990年8月16日就诊。昨日在田野劳动,不慎手腕部被毒虫咬伤,一夜奇痒不止,晨起双腕内侧红肿疼痛,周身不适,微感憎寒。查体:患者左手腕内侧有一绿豆大水泡,周围红肿。该处...  相似文献   

18.
郄穴,郄,有空隙之意,是各经之气深聚的部位。笔者在临床中以郄穴为主治疗各种急性疼痛病证,取得了满意疗效。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9.
范郁山  易辉 《中医药导报》2009,15(11):40-40
郄穴,郄,有空隙之意,是各经之气深聚的部位.笔者在临床中以郄穴为主治疗各种急性疼痛病证,取得了满意疗效.现举例如下. 1急性胃扭转 李某,男,38岁,2009年2月14日初诊.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在筋伤气滞血瘀证患者中温针灸结合放血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0例筋伤气滞血瘀证患者,利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常规组和结合组,均给予放血疗法,其中结合组需要结合温针灸治疗。对比治疗前、3 d后、1周后、2周后疼痛程度评分变化,并对比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和功能评分,评价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均随着时间的延长显著降低(P 0.05),且治疗后各时刻结合组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 0.05);治疗后两组主症、次症积分、总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 0.05),结合组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 0.05),治疗后两组功能评分均明显升高(P 0.05),且结合组评分高于常规组(P 0.05);结合组临床疗效分布及总有效率与常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筋伤气滞血瘀证患者采用温针灸结合放血疗法能够显著减轻疼痛,改善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