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B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肝脓肿2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抽脓或置管引流在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2例细菌性肝脓肿通过超声引导确定后进行穿刺抽脓或置管引流,其中4例行穿刺抽脓1次,21例行置管引流。结果22例穿刺、置管全部获成功,平均疗程20d(10~42d)。术后无腹腔内出血、气胸、脓胸及严重腹腔感染等并发症。结论B超引导下肝脓肿穿刺置管引流术具有简便、安全、住院时间短、费用少,并发症低的优点,可用于治疗大多数肝脓肿。  相似文献   

2.
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确诊为细菌性肝脓肿的49例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治疗,其中22例行单纯细针抽吸术(抽吸组),26例行置管引流术(置管组),1例抽吸术后1周脓腔无明显缩小而行置管引流术(抽吸+置管组);同时配合静脉抗炎、全身支持治疗。结果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细针抽吸或置管引流治疗后,患者体温恢复正常、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及脓腔消失时间分别为(2.8±0.6)d、(3.2±0.5)d、(14.6±4.2)d。所有患者均无并发症,术后3个月复查超声脓腔均消失,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治愈率为100%。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细针抽吸和置管引流术具有简便经济、创伤小、并发症低、治愈率高等优点,成为细菌性肝脓肿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8):1486-1487
研究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老年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效果。纳入老年细菌性肝脓肿患者9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切开组和超声组。切开组采用细菌性肝脓肿切开置管引流治疗,超声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体温复常时间、脓腔消失时间、血象复常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超声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切开组(P0.05);超声组相较于切开组体温复常时间、脓腔消失时间、血象复常时间、住院时间更短(P0.05);超声组相较于切开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老年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促进体温和血象恢复正常,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脓腔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细菌性肝脓肿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的处理方法,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超声引导下采用同轴改良技术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细菌性肝脓肿36例。结果:36例共40个脓腔,全部治愈,平均置引流管7.5d,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细菌性肝脓肿具有简便易行、患者痛苦少、成功率高、治疗费用低廉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细菌性肝脓肿患者B超引导置管引流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对22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进行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并做好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加强营养,达到治疗目的,预防并发症。结果22例肝脓肿患者治愈率为i00%,未发生并发症。结论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细菌性肝脓肿具有简便易行、微创、安全简便、成功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介入治疗肝脓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47例门诊和住院肝脓肿患者实施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抽吸或置管药物冲洗引流术,其中108例为单纯穿刺抽脓冲洗,39例为置管引流冲洗。结果:本组115例经超声诊断为肝脓肿,23例经CT诊断为肝脓肿,9例CT诊断为可疑的肝脓肿。147例均在超声引导下行经皮肿块穿刺抽吸术后证实为肝脓肿,经1~4次抽吸及注药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复查示脓腔小于20mm,随访6个月均痊愈。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诊治肝脓肿是一种安全、简便、经济、高效的方法,可作为临床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首选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1990年以来对25例细菌性肝脓肿采用在B超定位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其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17~65岁,平均46岁。25例均为单发脓肿,左肝3例,右肝22例。脓腔最大12厘米X11厘米,最小6厘米XS厘米。全组病例均表现为右上腹胀痛、畏寒、发热、肝区叩痛、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病程最长43天,最短5天,平均14天。本组病例均经B超检查证实及行细菌培养确定为细菌性肝脓肿。操作方法:25例均经B超定位然后在B超引导下操作。先用B超探情脓肿部位及大小,选择脓腔与腹壁最近处,避开…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细菌性肝脓肿13例,单发9例,多发4俐,均在使用抗菌素的同时,在实时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抽吸或置管引流进行治疗。经穿刺抽脓治疗者7例,置管引流治疗者2例,另4例经穿刺1~3次后转手术切开引流治疗。本组无并发症出现。作者认为实时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抽吸或置管引流术对病人痛苦少,疗效高,安全可靠,是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80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B超下定位,行经皮肝穿刺引流术,术后每天用生理盐水、甲硝唑溶液、康复新液混合液冲洗脓腔。对照组:行剖腹探查切开引流术,术后每天以生理盐水、庆大霉素、甲硝唑混合液冲洗脓腔。所有患者术后均予以抗生素治疗,待临床症状消失或好转,2w后复查B超示脓腔缩小或消失后,即可拔除引流管。观察组40例患者7d内体温恢复正常,38例患者714d治愈,2例患者因脓腔残留继续冲洗5d后痊愈,平均住院12d。对照组40例患者于术后314d治愈,2例患者因脓腔残留继续冲洗5d后痊愈,平均住院12d。对照组40例患者于术后35d体温恢复正常,35例患者75d体温恢复正常,35例患者714d治愈,5例患者因继发感染于1814d治愈,5例患者因继发感染于1825(平均19)d治愈出院。B超定位下行穿刺引流术排脓,术后联合生理盐水、甲硝唑溶液、康复新液混合液冲洗脓腔,此方法操作简单、安全、成功率高、住院时间短、医疗费用少,并发症及病死率低。  相似文献   

10.
B超引导下经皮肝脏穿刺抽脓治疗肝脓肿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新鲜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6):1514-1515
随着医疗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经皮肝穿刺抽脓治疗肝脓肿的方法改变了传统的经胸肝脓肿切开引流的外科治疗方式.与手术治疗方法相对比,肝脓肿穿刺抽脓治疗有着患者痛苦小、费用低、术后恢复快等优点.2003~2006年我科收治的102例肝脓肿患者中有66例患者在B超引导下进行了经皮肝穿刺抽脓治疗配合应用抗生素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仅有9例患者需要通过外科手术治疗.在穿刺抽脓治疗的整个过程中,周密细致的护理对患者的康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治疗细菌性肝脓肿,具有微创、安全、高效、价廉、并发症少的优点[1,2],而置管引流较针刺抽吸能更快更完全使脓腔消失,是治疗肝脓肿最受欢迎的方法[3],因置管带来的护理是临床护理人员普遍关注的问题.我院自2003年10月至2007年6月采取经皮穿刺置管外引流,并脓腔内注入抗生素治疗细菌性肝脓肿共12例,取得了满意疗效,而周密细致的护理措施,对于患者的恢复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1):3792-3793
目的探讨给予细菌性肝脓肿老年患者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本院2017年4月~2018年6月收治细菌性肝脓肿老年患者中选取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切开置管引流治疗,观察组予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术后,观察组体温、血象复常时间及脓腔消失、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8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6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应用于老年细菌性肝脓肿治疗,可使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获得更快恢复,总疗效更理想,且术后并发症较少,有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3.
经皮肝穿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经皮肝穿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10例单发肝脓肿,4例双发肝脓肿,2例多发肝脓肿患者在B超引导下行脓腔穿刺置管引流,观察其全身症状消失、脓腔消失、住院时间等,总结其临床疗效。结果 16例患者均获得痊愈,效果良好。结论经皮肝穿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在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留置引流管治疗肝脓肿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 对我院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64例脓腔直径≥5 cm的肝脓肿患者的治疗转归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4例肝脓肿患者经过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留置引流管后,治愈率为100%,未发生并发症.结论 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留置引流管治疗肝脓肿切实可行,而细致的护理也是提高其治愈率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29例资兴市市立医院(423400)李晓强肝脓肿治疗之关键是通畅的脓液引流。传统方法主要采用肝脓肿穿刺抽脓和手术切开引流。前者对一些脓腔大、脓液粘稠及伴有较多坏死脱落组织的脓肿,常难以达到满意的引流效果,而且需要进行反复穿...  相似文献   

16.
化脓性肝脓肿亦称细菌性肝脓肿,是一种外科常见疾病。多由胆道梗阻感染引起,对本病的治疗多采用手术切开引流及在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对急性期尚未局限的肝脓肿及多发性小脓肿宜采用非手术治疗。我院外科从1999—2004年采用非手术疗法治疗15例肝脓肿患者,除2例中转手术外,其余13例均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我科于1985年6月以来,经B超指引穿刺抽脓或置管引流治疗肝浓肿12例,收到满意的效果。 一般资料 男性10例,女性2例。年龄18~55岁。穿刺前均经B超、同位素扫描确诊。10例为单发脓肿,2例为多发脓肿。 方法 穿刺部B超定位。常规消毒局麻后,在无菌操作下更换事先消毒好之穿刺超声探头,在其指引下先诊断性穿刺,抽得脓液后更换粗针将脓液尽量抽净。脓腔大的也可置管引流。脓腔内注入有效抗生  相似文献   

18.
袁美娟  贾忠  章磊玉 《护理研究》2005,19(18):1625-1625
细菌性肝脓肿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起病急、病情重的化脓性疾病。传统的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我院自2002年10月—2005年2月在CT引导下采用美国Bard公司产的穿刺引流装置经皮穿肝、抽脓、冲洗救治10例细菌性肝脓肿危重病人,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细菌性肝脓肿病人10例,均经CT或B超检查确诊。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30岁~77岁,平均56.5岁;发病时间3 d~20d;6例为胆源性细菌性肝脓肿,3例为肠源性细菌性肝脓肿,1例为外伤后继发细菌性肝脓肿;4例合并糖尿病,3例合并反应性胸腔积液;7例术前高热达39℃以上;5例病情危重…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导了应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脓,局部注射抗生素治疗阑尾周围脓肿34例病例,并将其与传统方法治疗的3O例阑尾周围脓肿病例相比较。结果表明:介入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治疗。介入治疗方法:在超声引导下,将穿刺针插入阑尾周围脓肿腔内,抽吸脓液,脓腔内注入抗生素,辅于全身抗感染治疗。传统组治疗方法:全身抗感染治疗,必要时剖腹引流。结果:传统治疗组,住院天数最长21天,最短5天,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穿刺设备的改进及新一代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肝脓肿的治疗已由传统的开腹手术引流转向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抽脓或引流,该方法具有安全、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1]。2011年9月~2013年10月,我们对26例肝脓肿患者采用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抽吸脓液后注入抗生素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治疗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同期收治26例患者,男22例,女4例;年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