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棘突椎板连接处结构椎间植骨加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进行腰椎融合治疗腰椎不稳及退行性疾病的疗效及融合效果,为临床提供一种较为理想的椎间植骨选择。方法将手术病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椎间行棘突椎板连接结构植骨,B组为椎间行自体碎骨粒植骨,两组均采取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于术后3个月~3年进行随访,观察两组的手术效果、植骨融合率、椎间隙高度,以及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术后症状均明显改善,手术时间、出血量、植骨融合时间及融合率均无明显差异,但在维持椎间隙高度方面,椎间行棘突椎板连接结构组明显高于植碎骨粒组。结论在腰椎融合术中行自体棘突椎板连接结构椎间植骨效果确切,能够有效的维持椎间隙高度,是一种良好的椎间植骨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棘突椎板原位回植内固定术在重建腰椎后柱结构中的应用价值及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8月,对28例行腰椎后路棘突椎板完整截骨手术的患者,采用原位回植联合钢板螺钉内固定方法重建腰椎后柱结构。其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4~41岁,中位年龄13岁。腰椎管内占位性病变5例,痉挛性脑瘫23例。术中采用微型钛板内固定24例,椎板交叉螺钉内固定4例;行单个棘突椎板回植13例,2个棘突椎板回植12例,3个棘突椎板回植2例,4个棘突椎板回植1例。结果术后出现脑脊液漏3例,其中合并低颅压性头痛2例,均经对症治疗后治愈。所有切口均Ⅰ期愈合。2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18.3个月。术后3个月复查动力位X线片未见腰椎失稳表现;CT示所有患者椎板均骨性融合,椎管形态恢复正常,未见椎板移位、椎管狭窄及硬膜囊受压,未见瘢痕及骨痂长入椎管内,无继发神经受压表现。结论棘突椎板回植内固定术可重建腰椎后柱结构,固定可靠,能有效预防术后椎管内瘢痕粘连和脊柱失稳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棘突椎板连接处结构椎间植骨加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进行腰椎融合治疗腰椎不稳及退行性疾病的疗效及融合效果,为临床提供一种较为理想的椎间植骨选择。方法将手术病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椎间行棘突椎板连接结构植骨,B组为椎间行自体碎骨粒植骨,两组均采取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于术后3个月-3年进行随访,观察两组的手术效果、及植骨融合率、椎间隙高度,以及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术后症状均明显改善,手术时间、出血量、植骨融合时间及融合率均无明显差异,但在维持椎间隙高度方面,椎间行棘突椎板连接结构组明显高于植碎骨粒组。结论在腰椎融合术中行自体棘突椎板连接结构椎间植骨效果确切,能够有效的维持椎间隙高度,是一种良好的椎间植骨选择。  相似文献   

4.
自1997年7月-2002年10月,对42例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全椎板潜行减压、棘突原位回植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腰椎管狭窄症的合理手术方式。评价全椎板复合体回植在腰椎管扩大术中应用的价值。总结全椎板复合体切取和回植的方法。方法 采用全椎板复合体切取后 ,侧翻 90°回植重建椎管后壁的方法 ,运用于腰椎管狭窄病人 2 6例 ,进行临床观察和 X线及 CT测量。结果 随访 8~ 37个月 ,临床效果满意 ,CT测量显示椎管较术前扩大 >5 0 %。结论 全椎板复合体切取安全。术中椎管显露好 ,可彻底解除对神经的压迫。椎板复合体侧翻回植固定方便、牢固 ,术后组织愈合快 ,可早期离床活动  相似文献   

6.
腰椎后路棘突椎板连接块回植术的设计和应用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棘突椎板连接块回植术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腰椎后路手术中.根据病变范围,应用自制的椎板限制性骨刀切取棘突椎板连接块,处理完椎管内病变后再将棘突椎板连接块原位回植,应用此术式治疗5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观察其治疗效果并根据JOA标准进行功能评定。术前JOA评分8~16分,平均123分。结果:手术时间平均75min,出血量平均400ml,无神经损伤等并发症。随访4~24个月,平均9.2个月,术后JOA评分25~29分,平均26.9分。棘突椎板连接块回植后均达到解剖复位,影像学动态观察无移位,无明显骨痂形成,未引起骨性椎管狭窄。50例术后平均3个月时达到骨性愈合.1例椎间隙感染,1例椎间盘突出复发,再次行棘突椎板连接块回植术时证实椎管内及椎管外粘连较轻.对二次手术没有造成困难。结论:腰椎后路棘突椎板连接块回植术手术视野开阔,棘突椎板连接块回植后有利于脊柱的完整性与稳定性,防止了椎管内外组织的互通粘连。  相似文献   

7.
王振海  王景彦  张振鹏  王凯 《中国骨伤》2004,17(12):746-747
我院自1995年4月-2001年12月应用自行设计的腰椎管扩大再造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及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双侧侧隐窝狭窄38例,经临床验证,效果满意,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复位固定、棘突椎板原位回植并360°环状植骨融合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临床价值与疗效。方法自2008-01-2011-02月,对18例腰椎峡部裂性滑脱患者,男11例,女7例,年龄24~60岁,平均45.5岁,应用经后路减压复位固定棘突椎板原位回植并360°环状植骨融合治疗。术后通过Asher评分与影像学检查评价手术疗效。结果 18例均获随访,随访12~36个月,根据Asher评分标准,优12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94.4%。手术前后各指标(椎间隙高度、滑脱角、骶骨倾斜角)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术后1周与随访1年时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经后路减压复位固定、棘突椎板原位回植并360°环状植骨融合是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有效方法,且操作简单,疗效好,保留后柱结构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椎板-韧带-棘突复合体(即截取的病变节段部分椎板、棘突及其间韧带作为椎板-韧带-棘突复合体,以下简称复合体)回植在治疗腰椎管病变的疗效及实用性。方法采用后正中切口,根据病变间隙的位置自上下位棘突正中、椎板两侧小关节突内缘将相应病变间隙上下位部分椎板、棘突截断,将椎板-韧带-棘突复合体取下,去除椎管内狭窄因素,彻底减压,再将复合体原位回植并固定,恢复脊柱后柱解剖结构。结果治疗腰椎管病变35例,经2年以上随访结果优26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94.3%。结论该术式显露范围广,减压充分,操作简便、安全,恢复脊柱后柱管状结构,符合生物力学原理,减少了瘢痕粘连,值得在基层医院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椎间打压植骨联合棘突椎板复合体回植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手术方法,以期为临床提供一种更为理想的手术模式。方法 1998年1月-2010年10月,采用后路椎管减压、椎间打压植骨联合棘突椎板复合体回植、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患者48例。男26例,女22例;年龄52~76岁,平均62.4岁。病程7个月~25年,平均6.5年。单节段不稳22例,L3、41例,L4、510例,L5、S111例;多节段不稳26例,L3、4、L4、5及L5、S15例,L2、3及L3、42例,L3、4及L4、510例,L4、5及L5、S19例。合并椎间盘突出32例,椎管狭窄46例,退变性脊柱侧弯16例。手术前后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植骨椎间隙融合、椎间隙高度及腰椎前凸角变化情况评定疗效。结果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术中、术后未出现神经损伤、螺钉断裂、伤口感染等并发症。4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6年。植骨椎间隙融合时间12~18周,平均16.2周。脊柱滑移或退变性侧弯得到纠正,基本恢复脊柱的正常序列。术前、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分别为(5.2±2.3)、(11.9±2.0)、(11.6±2.1)mm;JOA评分分别为(3.2±2.1)、(12.8±1.6)、(13.6±1.2)分;腰椎前凸角分别为(—20.5±10.5)、(30.5±8.5)、(31.2±5.6)°。术后各指标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根据JOA改善率评定,获优36例,良10例,可2例,优良率95.8%。结论椎间打压植骨联合棘突椎板复合体回植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手术方法有效可行,稳定性好,融合率高,是一种接近于解剖性重建的椎管成形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改良椎板截骨回植与传统椎板截骨回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年3月至2013年3月手术治疗的146例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失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传统椎板截骨回植组(传统组)77例,男42例,女35例,年龄(49.4±18.5)岁,突出节段L_(4,5)46例,L_5S_1 31例;改良椎板截骨回植组(改良组)69例,男37例,女32例,年龄(49.8±17.9)岁;突出节段L_(4,5)40例,L_5S_1 29例。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神经及硬膜囊损伤率、术后椎板愈合率及腰腿痛复发率进行比较;并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改良组神经损伤率和硬膜囊损伤率分别为5.80%(4/69)和1.45%(1/69),传统组分别为16.9%(13/77)和9.09%(7/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年椎间融合率和腰痛复发率改良组分别为91.3%(63/69)、8.70%(6/69),传统组分别为76.62%(59/77)、29.9%(23/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1、2、3年VAS评分较术前降低,而JOA评分均较术前升高(P0.05)。术后1、2、3年改良组VAS评分均小于传统组(P0.05),而JOA评分均大于传统组(P0.05)。结论:改良椎板截骨回植在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的长期疗效(3年腰痛复发率、椎间融合率、VAS评分及JOA评分)方面优于目前传统椎板截骨回植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改良腰椎板截骨回植在失稳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疗效。方法:2009年3月至2011年8月对63例失稳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行髓核摘除+椎间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改良腰椎板截骨回植手术,男33例,女30例;年龄22~68岁,平均48.4岁;病程3个月~13年,平均38.8个月。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腰腿疼痛,x线片、CT及MR检查诊断为失稳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观测手术前后ODI和JOA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影像学回植椎板愈合率及腰腿痛复发率。结果:62例患者切口I期愈合,1例11期愈合,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及椎间隙感染等并发症出现。61倒获1年或以上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3个月。术中神经损伤发生2例,硬膜囊损伤发生1例;术后1年回植椎板愈合58例:腰痛复发4例,腿痛复发1例。术后2周、6、12个月的ODI及JOA评分显著优于术前(P〈0.05)。结论:改良椎板截骨回植术治疗失稳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低的术中神经硬膜囊损伤率和腰腿痛复发率、较高的椎板愈合率和较好的临床评分,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为临床失稳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开辟了一种新的术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腰椎棘突偏斜与年轻患者(<30岁)腰椎间盘突出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2015年3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30例年轻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年轻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筛选纳入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中老年组)和非退行性病变的年轻脊柱脊髓疾病患者(年轻非退变组)各30例作为对照组。在CT上测量目标棘突的偏斜角度,通过各类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年轻组病变节段的棘突偏斜角度为(3.89±3.77)°,中老年组病变节段的棘突偏斜角度为(3.72±2.9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1)。年轻非退变组棘突偏斜角度为(2.20±2.28)°,明显小于年轻组患者(P=0.040)。年轻组病变节段的上位椎体棘突的倾斜角度为(4.10±3.44)°,与中老年组的(3.47±2.8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7)。年轻组有19例患者病变节段和上位椎体棘突的倾斜方向相反,而中老年组仅有7例患者出现这种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年轻患者腰椎间盘突出方向与病变或者上位腰椎的棘突偏斜方向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棘突偏斜可能是年轻人患腰椎间盘突出的危险因素。相邻腰椎棘突的偏斜方向相反是年轻患者的重要解剖特征,在此基础上会产生椎旁肌发育失衡,容易诱发腰椎间盘突出。椎间盘突出类型与病变椎体和上位椎体的棘突的偏斜方向无明显关联。有该解剖变异者可以通过合理锻炼,加强脊柱稳定性,预防腰椎间盘突出。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棘突截骨钛网椎管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41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对其采用棘突截骨钛网椎管成形术进行治疗,并跟踪随访解患者恢复情况。结果〓41例患者中,术后3个月内骨折愈合良好的有23例,愈合程度一般的17例,手术无效的1例。一年后随访发现,患者均恢复良好,与术后最后一次检查结果无明显差异,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棘突截骨钛网椎管成形术在治疗胸腰椎骨折中效果良好,能够有效促进患者骨折部位尽快恢复正常,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5.
棘突截骨椎管成形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采用棘突截骨椎管成形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术后进行临床与影像学评估。方法术式为后正中切口,显露一侧椎板后在棘突基底部截骨,并将棘突-韧带-骶棘肌推离对侧椎板,完成全椎板显露。切除椎板上、下缘和黄韧带,并潜式扩大中央椎管和神经根管或摘除椎间盘。应用此术式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合并发育性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中央型突出钙化、腰椎黄韧带骨化患者共37例。其中单节段减压24例,两节段减压13例。术后进行Oswestry疗效评分与影像学观察。结果术后1年随访34例,疗效优良率为82.4%;术后3年随访27例,疗效优良率为81.5%。术后CT显示椎管直径明显增加,棘突截骨愈合率为87%。结论棘突截骨椎管成形术操作简单,手术并发症少,对腰椎后柱张力带结构破坏小,主椎管和侧椎管减压充分,是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疗效较为满意的一种术式。  相似文献   

16.

Purpose

Currently degeneration of the intervertebral disc and joint in the degenerative process of the lumbar spine has mainly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however, there are very few literatures focusing on the height of the spinous process. Our objective was to examine in what generation the change in spinous process height occurs and how the change is involved in the degenerative process of the lumbar spine.

Methods

CT or CT myelography of 1,015 patients, 536 males and 579 females were measured in 6 items, including the heights of the L4 and L5 vertebral bodies, the L4 and L5 spinous processes, the L4/5 intervertebral disc, and the L5/S1 intervertebral disc. All data of the 6 item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between gender in 5 age groups (40s, 50s, 60s, 70s and 80s).

Results

The results indicat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height of the L4 and L5 spinous process (P < 0.01) in the 60- to 70-year-old group for both genders, and also showed that the L4 and L5 vertebral body height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the 50- to 60-year-old group (P < 0.01 in males, P < 0.001 in females).

Conclusions

Changes in the spinous process morphology followed degenerative changes of the intervertebral disc and vertebral body in the degenerative process of the lumbar spine. This result may suggest that the morphological change of an increase in the height of the spinous process may be a kind of biological defense reaction to stabilize the intervertebral portion.  相似文献   

17.
自 1977年Caspar微创椎间盘切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以来 ,微创技术已广泛被采用[1] ,手术的技术除外科基本技能及手术器械的革新之外 ,术前的准确解剖定位可使手术顺利进行。采用棘突定位法 ,操作简单、创伤小、剥离组织少 ,术后有利于康复 ,且可避免不必要的X线照射。1 临床资料本组均为确诊并经手术证实的下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例 ,共 5 6例 ,男 35例 ,女 2 1例 ;年龄 19~ 65岁 ,平均 4 1 4 5岁。病程 2d~ 2 5年 ,平均 1 67年。2 方法运用棘突定位法进行手术定位。2 1 术前定位 ①术前加照腰椎侧位片 ,并用金属标记物进行体表…  相似文献   

18.

Study design  

Blinded radiographic analysis of CT scans reformatted for precise lumbar spinous process (LSP) measure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