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估不同危险因素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干眼发生中的作用,为术后干眼发生的预测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记录93例(98只眼)术前无干眼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及术后3个月常见的全身疾病,并进行干眼问卷调查及相关眼部检查,包括睑板腺功能检查、BUT、SchirmerⅠ试验、角膜荧光素染色等,对检查结果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 44例47只眼(48%)白内障术后确诊为干眼,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睑脂粘度(OR=2.670,P=0.025)和结膜松弛(OR=4.537,P=0.004)是白内障术后干眼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OR=3.778,P=0.037)、高血脂(OR=11.645,P=0.023)、睑板腺分泌物(OR=5.660,P=0.025)及睑脂粘度(OR=2.881,P=0.018)是BUT值缩短的独立危险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睑脂粘度与角膜染色呈正相关(F=79.282,P<0.001)。结论白内障术后干眼的发生与全身及局部多种因素相关,术前针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可有助于术后干眼发生的预测并提前进行综合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中国新疆和田地区居民干眼的患病率和潜在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2019-01/09在中国新疆和田地区采取立意抽样的方法选取105个村18~98岁居民共计6 027人作为受试者,并进行横断面研究。调查者采用眼表疾病指数(OSDI)问卷的方式收集干眼主观症状,检查荧光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FBUT)及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Ⅰ试验)来收集客观体征,从而分析干眼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结果:从中国新疆和田地区居民中招募18~98岁共6 339名受试者进行相关眼部检查和问卷调查,其中有效问卷6 027份,有效回收率为95.08%。6 027名受试者中干眼检出率为40.37%(2 433/6 027),其中男性、女性干眼检出率分别为36.47%(846/2 320)、42.81%(1 587/3 707);18~24岁、25~34岁、35~44岁、45~54岁、55~64岁、≥65岁干眼检出率分别为13.77%、15.67%、33.31%、46.35%、47.65%、53.50%。根据干眼严重程度分为轻度干眼、中度干眼及重度干眼,它们的构成比依次为80.11%、19.03%、0.86%。...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眼科门诊儿童患者干眼发病率,分析干眼发病与儿童年龄、视觉显示终端使用及结膜炎的相关性。方法:顺序统计眼科门诊儿童患者(7~13岁)128例,采用改良的眼表疾病指数(OSDI)调查表及泪膜破裂时间(BUT)评价干眼患病率及严重程度。结果:本组儿童总体干眼患病率为19.5%,其中7~10岁组儿童64例,干眼患病率为15.6%;11~13岁组儿童64例,干眼患病率为23.4%。7~10岁组儿童OSDI平均为1.55±0.61,11~13岁组儿童OSDI平均为2.15±0.8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10岁组儿童BUT平均为12.05±3.25s,11~13岁组儿童BUT平均为10.05±2.97s,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天使用视觉显示终端超过2h组儿童干眼患病率为43.3%,对照组为12.2%;近3mo曾患结膜炎组儿童干眼患病率为26.3%,对照组为8.3%;组间OSDI及BU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当一部分儿童患者合并干眼,其发生与患儿年龄、过度使用视觉显示终端及罹患结膜炎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近视防控门诊7~14岁儿童干眼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21-12/2022-02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近视防控门诊的7~14岁儿童222例,收集纳入儿童的一般资料,通过眼表疾病指数(OSDI)量表和Keratograph 5M非侵入性眼表综合分析仪评估纳入儿童干眼患病率,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干眼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近视防控门诊儿童干眼的患病率为27.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过敏性结膜炎(OR=2.31,95%CI=1.12~4.78,P=0.02)、屈光不正(OR=5.57,95%CI=2.40~12.94,P<0.01)、每天使用电子产品总时间>2h(OR=2.74,95%CI=1.11~6.78,P=0.03)、每天使用电子产品打游戏时间>2h(OR=2.33,95%CI=1.12~4.84,P=0.02)、每天户外活动时间≤2h(OR=4.28,95%CI=2.02~9.07,P<0.01)、每天睡眠时间<8h(OR=3.23,95%CI=1.44~7.27,P=0.01)均是儿童干眼发生的危险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进展性翼状胬肉和干眼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西安市第四医院眼科门诊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45例确诊原发性进展性翼状胬肉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以翼状胬肉眼位观察组,对侧眼为对照组,分别检查干眼主观症状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角膜荧光染色评分(FL)和干眼患病率,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的BUT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眼主观症状评分和FL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SIt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眼的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进展性翼状胬肉降低泪膜稳定性,引起角膜上皮损伤和干眼症,增加干眼的患病率,两者之间关系密切,互相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丙型肝炎病人罹患干眼的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横断面研究.门诊病人分成病例组(丙肝患者)60人和对照组(健康人)60人,根据症状、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和泪液分泌试验(SIT)来确定两组的干眼患者人数并行x2检验比较,t检验进一步比较丙肝病人组的干眼和非干眼者之间的丙肝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时间、血谷丙转氨酶(ALT)、白蛋白、HCV-RNA载量等指标,再把有意义的因素纳入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干眼患病率病例组45.0% (27/60)和对照组23.3% (14/60)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61,P=0.012),丙肝病人中的干眼和非干眼者之间的感染时间(t=3.487,P<0.01)和血白蛋白浓度(t =2.450,P=0.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ALT(t =0.222,P=0.852)和血HCV-RNA载量(t=1.545,P=0.1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染时间与血白蛋白的浓度密切相关(r=-0.912,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感染时间是丙肝病人罹患干眼的危险因素(OR>1,P=0.007).10% (6/60)的丙肝患者泪液中HCV-RNA的检查阳性,但与罹患干眼无关.其浓度明显低于血中病毒载量,结论 丙肝患者常并发干眼,HCV感染时间越长及血白蛋白浓度越低其干眼患病风险越大,临床眼科医生需提高认识,注意筛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新疆喀什地区维吾尔族人群进行干眼症调查和分析,了解西部高原沙漠地区干眼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横断面调查研究。于2013年1-12月间,对新疆喀什地区3个街道的常住维吾尔族人群进行干眼调查,所有受检者均进行问卷调查,并予以裂隙灯显微镜、荧光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 (Schirmer Ⅰ test,SⅠT)等检查。采用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及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在接受调查的829例维吾尔族人中,诊断为干眼者180例,占21.7%。其中男性干眼患病率为19.1%(45/235),女性为22.7%(135/594),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之间干眼的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20,P<0.05);>60岁组干眼患病率[29.0%(62/214)],高于<60岁组[19.2%(118/615)](χ2=8.94,P<0.05)。且>60岁组人群中,女性的干眼症患病率比男性高(χ2=6.49,P<0.05)。性别、年龄、糖尿病、高血压是干眼相关的危险因素。SⅠT、BUT等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结论喀什地区维吾尔族人群中,男女干眼患病率无明显差异。随年龄增大干眼的患病率升高。全身并发疾病对干眼的发生也存在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高原地区翼状胬肉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20-06/2021-06选择居住在高原平均海拔3 000m地区的长住居民进行翼状胬肉的现场调查。使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翼状胬肉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并采用R软件建立预测模型。结果:本研究实际调查人数为1 514人,翼状胬肉患者为210人,总体患病率为13.87%。年龄>43岁、高原地区居住年限、日照时间、性别、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是翼状胬肉的危险因素。其中长时间日照是翼状胬肉最危险的因素(OR:6.215,95%CI:4.008~9.636,P<0.001);其次是年龄>43岁(OR:5.348,95%CI:2.06~13.88,P=0.001)。决策曲线(DCA)表明,当应用诺莫评分体系时,预测翼状胬肉的几率和实际发生翼状胬肉的几率完全吻合。结论:年龄>43岁、高原地区居住年限、日照时间、性别、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是翼状胬肉的危险因素。诺莫评分体系预测模型可以对翼状胬肉精准预测,为高原地区干预翼状胬肉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中国大学生干眼症患病状况,探讨干眼症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横断面研究方法。以兰州大学医学院所有在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干眼症患病状况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干眼症诊断采用六项问卷形式,以受检者经常或总是出现一个或一个以上症状作为干眼症的诊断标准。干眼症阳性体征包括泪膜破裂时间( TBUT)≤10 s以及单眼或双眼角膜染色( FSS )计分≥1。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共1139名学生纳入本研究,应答率为84.37%,其中男生475名,女生664名,年龄16~26岁。干眼症的患病率为18.70%(95%CI=16.59~20.81),阳性体征中TBUT ≤10 s 的比例大约占47.67%(95%CI=44.95~50.57),FSS≥1占了13.97%(95%CI=11.95~15.99)。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每日阅读时间≥4 h ( OR=1.58,95%CI=1.15~2.18)、每日电脑使用时间≥4h(OR=1.52,95%CI=1.02~2.25)以及长时间配戴眼镜( OR=1.54,95%CI=1.08~2.13)是干眼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不同性别、是否进行准分子手术、是否戴隐形眼镜之间干眼症患病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中国大学生干眼症患病率较高,主要的危险因素包括每日阅读时间和电脑使用时间超过4h,以及长时间配戴眼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后干眼的潜在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行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的临床病例,收集所有病例的详细病史,每位患者只统计首次手术眼。利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后干眼的潜在危险因素。结果 416例患者中,术后7 d新诊断为干眼84例,干眼发生率为20.19%;术后30 d干眼患者45例,干眼发生率为10.82%;术后90 d干眼患者8例,干眼发生率为1.9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3.973,P=0.001)、饮酒史(OR=27.444,P<0.001)、2型糖尿病(OR=12.204,P<0.001)、睑板腺功能障碍(OR=2.591,P=0.017)、既往眼部手术史(OR=67.226,P<0.001)、配戴角膜接触镜(OR=15.019,P<0.001)、累积释放能量高(OR=1.188,P=0.002)和负压吸引时间长(OR=1.101,P<0.001)均是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后干眼的危险因素。结论 女性、饮酒史、2型糖尿病、睑板腺功能障碍、既往眼部手术史、配戴角膜接触镜、累积释放能量高以及负压吸引时间长均是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后干眼的危险因素。临床医师应进行相应干预,降低干眼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