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明确微囊化胰岛是否具有免疫隔离作用。方法 SD大鼠胰腺原位消化 ,Ficoll间断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分离胰岛 ,气流吹喷制作海藻酸钠 /聚赖氨酸 /海藻酸钠(APA)微囊化大鼠胰岛 ,比较微囊化与未微囊化胰岛的胰岛素释放试验 ;将微囊化 (实验组 )与未微囊化 (对照组 )大鼠胰岛植入链脲佐菌素 (STZ)诱导的I型糖尿病小鼠中 ,作两组间血糖正常持续时间比较。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胰岛素释放试验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实验组血糖正常持续时间为 2 3~ 6 5d(平均 48d) ,对照组为 3~ 6d(平均 5d) ,两组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已排斥的实验组小鼠腹腔灌洗发现部分微囊化胰岛存活 ,部分已坏死 ,但微囊膜皆完整 ,囊壁无纤维化。结论 微囊具有良好的免疫隔离作用 ,可使胰岛移植物存活时间明显延长。同时推测微囊内移植物死亡与细胞因子、自由基作用或营养不足等有关。  相似文献   

2.
微囊化新生猪胰岛样细胞团异种移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研究新生猪与大鼠产的异种移植。结果显示,新生猪胰岛样细胞团可纠正糖尿病大鼠的高血糖状态;海灌酸钠-多聚赖氨酸微囊能有效保护移植物的存活,平均存活时间为4个月。而微囊作为一种新型防排斥手段,将应用于广泛的领域。  相似文献   

3.
微囊化胰岛细胞异种移植治疗小鼠糖尿病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我们进行空囊移植及胰岛、微囊化胰岛的异种移植 ,以期寻找影响胰岛存活的原因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 .糖尿病小鼠的制备 :链脲菌素溶于枸橼酸钠溶液中 ( pH4.5)制成浓度1 0 g/L溶液 ,2 2 0mg/kg体重小鼠腹腔注入。非空腹血糖连续 2次超过 3.5g/L则定为已患糖尿病。剪尾以便携式血糖仪测定尾静脉血糖。2 .胰岛细胞的分离和纯化 :胰岛细胞的分离见文献 [1 ]。胰岛细胞纯化 :Ficoll离心。消化沉淀物和 2 5%Ficoll溶液混匀 ,其上依次加入 2 3.0 %、2 0 .5%、1 1 .0 %Ficoll各 2ml,80 0 g离心 1 5…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微囊化同系、同种异体、异种肝细胞腹腔移植对急性肝衰(acute liver failure,ALF)的治疗作用。方法 切除大鼠90%的肝脏,建立急性肝衰模型;分离纯化包裹同系Wistar鼠,同种异体SD鼠及异种豚鼠的肝细胞。移植到受体模型鼠腹腔内,观察微囊存活情况及肝衰鼠的生存率和生化改变。结果 在48h内对照组存活率仅15.4%,而同系肝细胞组为78.6%,SD微囊组73.3%,GP微囊组62.5%,7d后对照组大鼠全部死亡,而其余3组存活率分别为57.1%,、53.3%、50.0%。微囊化肝细胞组ALT和TBIL的水平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微囊包裹同种异体和异种肝细胞腹腔移植而不使用免疫抑制剂,能够阻止免疫排斥反应,给予肝功能代谢支持,阻止急性肝衰模型鼠的死  相似文献   

5.
微囊化猪肝细胞移植治疗大鼠急性肝衰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微囊化猪肝细胞移植(HTx)治疗大鼠急性肝衰竭(ALF)的效果。方法采用原位胶原酶循环肝灌注法分离中国实验用小型猪肝细胞,海藻酸钠-氯化钡法微囊化。应用 D-氨基半乳糖(D-gal)1.2 g/kg体重腹腔内注射制作SD大鼠ALF模型。ALF大鼠随机分为3组。注药24 h后分别将PRMI 1640培养液2 ml腹腔注射为对照(I组)、2 ml游离猪肝细胞(2×107个/ml)腹腔内移植(Ⅱ组),以2 ml微囊化猪肝细胞腹腔内移植(2×107个/ml,Ⅲ组)。观察移植后大鼠14 d存活率、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血氨(NH3)的改变和肝脏的病理变化。结果肝细胞移植后大鼠14 d存活率:I组为20.0%(5/25),Ⅱ组为66.7%(16/24),Ⅲ组为76.0%(19/ 25),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后第1天I组ALT、TB和移植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Ⅱ、Ⅲ组ALT、TB下降。第4天3组ALT、TB均继续下降,Ⅱ、Ⅲ组低于I组(P<0.05), Ⅱ、Ⅲ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后第7天,ALT进一步下降,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BⅢ组显著低于Ⅱ组和I组(P<0.05),Ⅱ组低于I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移植后第14天,肝功能均明显恢复,ALT、TBⅡ、Ⅲ组均低于I组(P<0.05),Ⅱ、Ⅲ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治疗前后NH3有所改善,但各时间段及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囊组和游离肝细胞组移植后肝脏病理损害修复较快,而阴性对照组肝脏再生修复较差。结论微囊化猪肝细胞腹腔内移植可以提高药物诱导急性肝衰竭大鼠的存活率,改善急性肝衰竭大鼠的肝功能,有利于受体受损肝脏的再生修复,但对降低血氮的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微囊化胰岛移植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7.
微囊化新生猪胰岛异种移植治疗糖尿病大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观察微囊化新生猪胰岛异种移植对糖尿病大鼠的治疗效果及其对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方法 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3组:①海藻酸钠-聚赖氨酸-海藻酸钠(APA)微囊包膜胰岛移植组;②未微囊包膜胰岛移植组,两组均接受胰岛腹腔移植;③未移植组。定期监测移植后血糖,白内障发生情况。并进行肾脏组织病理学检查,比较各组结果。结果 微囊化胰岛移植逆转了糖尿病大鼠的高血糖状态,最长达235天,明显长于未微囊胰岛移植组。有效的早期微囊胰岛移植的大鼠未出现糖尿病性白内障及肾小球基底膜改变,而未移植组及未微囊化胰岛移植组大鼠2~3个月后均出现白内障及肾小球基底膜改变。结论 APA微囊能有效保护移植物的体内存活,微囊化新生猪胰岛移植对大鼠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有较好的治疗及顶防作用。  相似文献   

8.
微囊化胰岛细胞移植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综述了微囊化胰岛细胞移植近年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免疫隔离膜微囊化胰岛移植,通过一个人造屏障将胰岛与宿主的免疫系统隔离开业,为解决排斥反应开辟了新的思路和途径。在糖尿病动物模型上获得了令人鼓舞的效果,本文就海藻酸钠微囊的制备、免疫屏障作用、移植数量和移植后纤维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免疫隔离技术在异种肝细胞移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菲  刘雁冰  熊伍军  钟岚  赵中辛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5,22(12):1450-1451,i0020
目的探讨微囊化猪肝细胞腹腔内移植对药物性肝衰大鼠的治疗作用,观察移植大鼠存活率、肝功能的变化。方法以海藻酸钠体外包裹经胶原酶灌注法分离的乳猪肝细胞,以SD大鼠为受体,D-氨基半乳糖腹腔内注射诱导大鼠急性肝衰竭,48h后将微囊化的猪肝细胞移植于大鼠腹腔内,观察移植大鼠存活率、绘制生存曲线,并测定肝功能的变化。结果腹腔内肝细胞移植可显著改善大鼠肝功能,转氨酶及胆红素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与裸肝细胞移植组相比.微囊化肝细胞移植组1周存活率(78.6% vs 66.7%)及2周存活率(42.9% vs 25.0%)均显著提高(P〈0.01)。结论对异种肝细胞经微囊化处理后移植治疗急性肝衰大鼠,可给予肝功能代谢支持,提高移植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微囊化罗非鱼肝细胞移植对急性肝衰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D-氨基半乳糖制备的肝衰大鼠随机分为4组:微囊化组,裸肝细胞组、空微囊组及生理盐水组,腹腔内分别植入微囊化罗非鱼肝细胞、裸肝细胞、空微囊及生理盐水.比较各组间1周死亡率.移植后动态检测各组大鼠总胆红素,比较其差异,动态观察移植物的病理变化.结果 移植后1周内微囊化组的存活率较高(57.9%),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后48 h,微囊化组总胆红素(6.21±0.86)μmol/L明显较低,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移植后1周,微囊化组可以收集到形态完整,没有粘连的微囊,其内的肝细胞尚部分保持存活.结论 微囊化罗非鱼肝细胞移植能改善肝衰大鼠的肝功能、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冷冻肝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肝硬化和急性肝衰竭的可行性,并比较其对该两种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原位两步灌流法分离大鼠肝细胞,采用程序冷冻法冷冻肝细胞。利用四氯化碳(CCl4)及D-氨基半乳糖分别建立大鼠肝硬化及急性肝衰竭模型。实验分组:Ⅰ组为正常对照组;Ⅱa为肝硬化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组;Ⅱb组为肝硬化肝细胞移植组。Ⅲa组为肝衰竭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组,Ⅲb组为肝衰竭肝细胞移植组。检测各组门静脉压力、肝功能及病理学变化,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冷冻的肝细胞复苏率为50%~70%。Ⅱb组,移植7 d与未移植0 d比较,肝功能、病理检查、门静脉压力等无显著变化。Ⅲb组,移植7 d与未移植0 d比较,ALT下降,总蛋白及清蛋白升高(P0.05)。结论冷冻肝细胞移植有助于急性肝衰竭大鼠肝功能的恢复,对肝硬化大鼠未发现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3.
胰岛的微包囊与体外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以纯化海藻酸钠制成的大鼠微囊化胰岛在体外培养中的分泌功能和细胞活力。方法  9~11d龄Lewis大鼠摘取胰腺后 ,剪碎组织至 0 .5~ 1.0mm3大小 ,胰岛分离后微包囊在海藻酸钠钡囊中 ,置培养液中培养 ,1周后行葡萄糖刺激胰岛素释放试验 ,同时行组织学检查 ,镜下观察细胞活力。结果 微囊化和非微囊化胰岛均具有良好的糖刺激反应性 ,2组刺激反应率分别为 (2 0 1.0 6±83 .3 9) %和 (2 2 6.3 8±89.83 ) % ,细胞活力分别为 (86.3 6± 8.3 1) %和 (91.72± 9.91) % ,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纯化海藻酸钠和一步法制囊技术对胰岛的体外分泌功能和细胞活力无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14.
提高冻存胚胎胰岛移植效果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三维组织细胞旋转培养系统(RCCS)对胚胎胰岛冻存复苏后质量的影响。方法将胚胎胰岛平均分为3组,实验组1、2为胚胎胰岛冻存前后分别用RCCS培养和普通培养,对照组新鲜胰岛经RCCS培养。切取胚胎胰腺,胶原酶V消化,纯化。然后进行标准冻存步骤,复苏后继续培养。并检测各组胰岛数量、活性、胰岛素刺激实验结果。结果纯化后收获胰岛最多每个胚胎5012.73IEQ,最少2432.68IEQ,平均(3548.07±273.46)IEQ。微重力培养组胰岛细胞存活率、胰岛素释放量、胰岛素刺激指数等均高于普通培养组。移植经过微重力培养的(2000±1)%IEQ新鲜胚胎胰岛或冻存胚胎胰岛在移植后1周内可达100%纠正糖尿病。结论微重力旋转培养有利于胰岛细胞的生长繁殖,使胰岛具有更好的胰岛素分泌能力,该方法同胰岛冻存相结合,可以进一步提高胰岛的冻存效果,为胰岛库的成功建立探索出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体外定向诱导小鼠胚胎干细胞(ES细胞)分化为肝细胞的方法及肝损伤模型肝内移植的可行性.方法 常规培养ES细胞后,继续悬浮培养4 d以形成拟胚体(EBs),转移EBs到铺有明胶的6孔板中贴壁培养,并添加3 mmol/L丁酸钠开始诱导分化,7 d后加入淤胆血清筛选、纯化ES源性肝细胞,分化过程中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及超微结构的改变;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肝细胞特异性标志基因:白蛋白(ALB)、甲胎蛋白(AFP)、甲状腺素运载蛋白(TTR)、α1抗胰蛋白酶(AAT)、葡萄糖6磷酸酶(G6P)、酪氨酸转氨酶(TAT)mRNA水平的表达;以荧光示踪剂CFDA-SE标记诱导获得的肝细胞,并移植到肝损伤小鼠肝内,观察移植细胞在肝内的定居、增殖情况.结果 诱导分化过程中,ES细胞形态逐渐出现肝细胞样改变,其超微结构与小鼠肝细胞超微结构十分相似;RT-PCR结果显示,随着诱导时间的推进,标志肝细胞发育过程的ALB、AFP、TTR、AAT、G6P、TAT mRNA顺序表达;肝内移植实验结果显示:ES源性肝细胞可在肝损伤小鼠肝内定居并增殖.结论 丁酸钠联合淤胆血清可以诱导ES细胞分化为肝细胞,ES源性肝细胞肝损伤模型体内移植是可行的,这有可能为细胞移植治疗难治性肝病提供一种新的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We report a 1-year patient and graft survival after combined liver-pancreatic islet transplantation. The patient was affected by a 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 with extensive liver metastasis. Native vancreas and total liver removal was undertaken after a good response to chemotherapy, and the patient was still cancer-free 1 year later. Normal liver function and insulin independence was achieved, although islet response to glucose challenge remained delayed. Immunosuppression was maintained with cyclosporin mono therapy.  相似文献   

17.
HOE 077对胰岛细胞微囊外纤维化反应及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抗肝纤维化药物HOE 0 77对胰岛微囊外纤维化反应及细胞活力的影响。方法 猪胰岛分离后包裹在海藻酸钡微囊内 ,移植于Balb/c小鼠肝内。术后HOE 0 77通过溶解于饮用水中给药 ,对照组饮水中不含HOE 0 77。 1个月后处死动物 ,病理检查观察包囊外的纤维化反应程度 ,评价囊内细胞的存活情况。结果 对照组显示了明显的纤维化反应 ,纤维包裹层厚度平均为(6 2 .12± 3.84) μm ,细胞活力为 (15 .16± 2 .32 ) % ;而HOE 0 77治疗组纤维包裹厚度为 (4 1.44±2 .45 ) μm ,活力为 (2 3 .0 8± 2 .45 ) %。统计学分析表明 ,两组在囊外纤维包裹层的厚度及细胞活力上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0 0 1和P <0 .0 1)。结论 抗肝纤维化药物HOE 0 77的应用为减轻微包囊的纤维化反应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