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超声在胰管蛔虫的诊断及治疗中的观察价值。方法对19例胰管蛔虫声像改变,胰管扩张程度、胰实质超声改变观察;明确胰管蛔虫诊断后,经临床安蛔、解痉抗感染等治疗进行观察,了解胰管蛔虫退出时间,退出后胰腺测值,实质回声及胰管的变化。结果19例胰管蛔虫合并肝内胆管蛔虫1例;胆总管蛔虫2例;同时查见肠蛔虫1例,其中1例系肝内胆管蛔虫退到胰管再到钻入肝内胆管。治疗后胰管蛔虫第1d退出2例:第2d退出8例;第3d后退出9例。增大的胰腺、扩张的胰管均在经临床治疗胰管蛔虫退出后恢复正常,结论超声在胰单蛔虫的早期诊断、疗效的评价有肯定的介值。  相似文献   

2.
B超诊断胰管内蛔虫湖北监利第二人民医院邮政编码433325邹黄保我院自1982年开展B超以来,共检查45000人次,其中胰管蛔虫72例,占超声检查人数的0.16%。胰管蛔虫声像图分为双线状强回声和管状实体性强光带两个类型;发作时可见其蠕动移行;往往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胰管蛔虫致胰腺炎的超声图像改变.方法 本组7例胰管蛔虫致急性胰腺炎,采用上腹部横纵扫查及左右腰季助部斜纵扫查,观察胰腺及胰管回声.结果 本组7例胰管蛔虫致急性胰腺炎都有胰腺肿大,胰管扩张直径为0.5~1.0 cm,胰管内有索状强光带,从胰头至胰尾贯穿整个胰腺.结论 蛔虫窜入胰管内,用超声即可获得典型特异回声表现.  相似文献   

4.
笔者运用中西结合的方法治疗胰管蛔虫12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般资料12例患者中男3例,女9例;年龄16~63岁,平均39岁;病程4h~6d;12例患者均有胆绞痛、胆管炎、胰腺炎三联症[1],同时伴有呕蛔虫和便蛔虫,并经B超诊断胰管蛔虫,显示“四线征”,既扩张胰管和蛔虫体腔形成四条平行光线,并排除胆结石。根据临床症状及体征,分两期两证治疗,即急性期主要表现腹痛、腹胀、痞满拒按、发热、口渴、大便秘结、尿短赤、脉弦数、舌质红、苔黄腻,辨证属阳明腑实热证;恢复期主要表现腹部隐痛、胀痛、呃逆、食欲不…  相似文献   

5.
胰管蛔虫声像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料:近年来经我院超声诊断临床最后确诊为胰管蛔虫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共6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3~38岁,平均32.7岁.发病初期主要表现上腹部持续性疼痛伴阵发性加剧,恶心呕吐.体格检查:巩膜无黄染,上腹肌紧张有压痛,无或轻度反跳痛.就诊当天血尿淀粉酶个别偏高但未超出正常值.门诊超声诊断均为胆道蛔虫病.行CT检查一例,仅提示急性水肿型胰腺炎.  相似文献   

6.
B超诊断胰管内蛔虫1例张秀平蛔虫钻入胰管内而发生的急性胰腺炎临床报导甚少,我院经B超发现经治1例。现报导如下:患者女性,36岁。主诉因上腹痛,阵发性加剧伴呕吐2天,于1989年3月25日来院治疗。查体:心肺(-)。腹软,肝、脾未触及。上腹明显压痛,无...  相似文献   

7.
胆道蛔虫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但胆道蛔虫与胰管蛔虫同时并存却不多见.现将超声诊断并追踪观察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22岁,因中上腹疼痛阵发性加重伴恶心呕吐7小时入院。发热,呈急性痛苦病容,查体:T38.7C,中上腹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临床检验:白血球及中性增高,血、尿淀粉酶均增高,临床诊为急性重症胰腺炎。B型超声检查,胰腺弥漫性增大,轮廓尚清晰,呈不均质低回声改变(胰头显著),主胰管扩张内径0.3~0.scm,内免管状实体性强光带宽0.Zcm充填胰管,后方无声影(附图),实时动态观察,未见光带有明显蠕动。超声诊断:①符合急性胰腺炎改变;②胰管内异常回声:考虑胰管蛔虫症。胃镜检查:十二指肠降部乳头内可见蛔虫钻入,…  相似文献   

9.
蛔虫有钻孔习性,文献已屡有关于钻入与肠道相通的管道(如胆道、胰管等)而引起严重并发症的报道,至于蛔虫钻入呼吸道则较少见,国内曾报导4例,其中3例系在全身麻醉下造成蛔虫阻塞呼吸  相似文献   

10.
郑娉娉  王炳元 《临床误诊误治》2011,24(11):66-67,109
蛔虫是常见的胃肠道寄生虫之一,临床上常见的蛔虫感染是肠道蛔虫病[1-4]。蛔虫成虫易受外界环境变化的刺激,胃肠道疾病、发热、麻醉及驱虫药物的使用可造成其进入人体内任何管道,故蛔虫进入胆道或胰管导致的急性胆管炎、胆囊炎或胰腺炎十分常见,但  相似文献   

11.
诊断胆道蛔虫的超声声像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道蛔虫是肠蛔虫症常见的并发症临床急腹症的常见病因之一,其预后和转归与疾病的早期诊断、恰当的治疗有密切的关系,超声诊断胆道蛔虫症为常用可靠的首选方法。我院于2006~2007年超声诊断胆道蛔虫48例,治疗康复36例,遗留胆道感染和胆道结石12例。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27岁.因上腹部剧烈绞痛6小时,伴呕吐粘液及蛔虫一次就诊.超声检查所见:胰管扩张,宽4 mm,于体尾段内见一平行的强回声光带,中间为低回声,大小37 mm×42 mm,胰腺测值正常(图1、2),胃腔内见一游动的强回声光带,大小为38 mm×69 mm(图2),脐周肠腔内见多条弯曲的强回声光带在蠕动(图3).超声诊断:1.胰管内蛔虫伴扩张;2.胃及肠腔内蛔虫.经安蛔,抗炎解痉治疗两日后复查,胰管及胃腔已无异常.  相似文献   

13.
胆道蛔虫病的诊断,目前首选B型超声显像技术,它是一项无损伤,无痛苦,简便可靠的诊断方法。一、临床来源本组1037例经B超诊断的胆道蛔虫症病人,年龄最小3岁,最大78岁;男性302例,女性735例。其中单纯胆总管蛔虫者896例,胆囊蛔虫20例,肝内胆管蛔虫42例,胆蛔合并胆道结石71例,胰管蛔虫2  相似文献   

14.
B超诊断胰管蛔虫并发急性胰腺炎1例青海省人民医院B超室唐桂波患者女,39岁。以右上腹痛伴恶心、呕吐一天来诊,并以“胆道蛔虫”急诊住院。查体:T36.2°、P80次,BP13.3/10.7kpa,神清呈急性痛苦病容,心肺未见异常,肝脾肋下未触及。右上腹...  相似文献   

15.
蛔虫可经十二指肠乳头开口进入主胰管 ,导致上腹急性疼痛发作。临床表现酷似急性胰腺炎。现将我院经超声诊断的 9例报告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9例中男性 4例 ,女性 5例 ,年龄 12~ 32岁 ,均为农村患者 ,全部病例均以急性上腹疼痛、呕吐等症状起病 ,疼痛发作 1d内入院。临床诊断急性胰腺炎 3例 ,胆道蛔虫 3例 ,急性胃炎、急性胃扩张及胃穿孔各 1例。无一例诊断胰管蛔虫。使用仪器为ALOKASSD -10 0 0型、110 0型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为 3.5MHz。患者空腹、常规仰卧或侧卧位扫查 ,注意了解病史 ,结合症状 ,仔细观察胰腺和胰管情况。…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我院自1993年至1999年间对B超诊断,经手术及十二指肠纤维取虫等方法证实的胆道蛔虫80例的声像图特征。男32例,48例,年龄6—72岁。超声探测重点为第一肝门区,并沿胆总管向上测肝胆管、胆囊及肝内胆管,向下稍加压排挤部份肠气以显示胆总管下段。本组病例中位于胆总管蛔虫60例,位于肝内外胆管多发性蛔虫12例,胆囊内蛔虫8例,合并结石形成23例,合并胆囊炎28例,合并胆管炎10例。 胆道蛔虫病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对其诊断超声显像比其他任何方法更为简便、实用而有效,可反复追踪检查。其声像图特征表现为:(一)胆总管蛔虫:胆总管均有轻度扩张,在扩张胆管内可见数毫米宽的长条状双线状高回声带,前端圆钝,边缘清晰光整,中心贯穿的液性暗带是假体腔,活体时,实时超仪可显示蛔虫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45岁。因上腹阵发性疼痛5h就诊。使用仪器为Alocka-1400,探头频率为3.5MHz。检查所见:胆囊形态及胆总管走行均未见异常。胆总管下段腔内见直径约0.4cm管状回声,未见明显蠕动。胰腺形态大小尚可,实质回声尚均质,主胰管内见直径约0.4cm管状回声(图1),与胆总管下段内管状回声相延续。超声诊断:胆总管及主胰管内蛔虫。后经手术证实。  相似文献   

18.
急性胰腺炎症原因较多,可能与嗜酒、胆石病、创伤、消化性溃疡、外科处理、免疫抑制药等有关。关于蛔虫引起急性胰腺炎,我们曾报告1例。现经临床最后证实的胰管蛔虫引起的急性胰腺炎7例报告如下,并讨论其超声观察的特征回声。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分析65例肠道蛔虫症的声像图表现、患者居住地、临床表现等,探讨超声对肠道蛔虫症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胰管蛔虫症,临床比较少见,发病时能够明确诊断者,更属罕见。本文报告一例胰管蛔虫症的超声表现及其动态改变。患者,男性、17岁、学生、住院号238785,因持续性上腹部疼痛伴阵发性加剧一天,于1991年10月29日急诊入院。临床检查:T:36.6℃、P:80次/分、R:20次/分、心肺(一),剑突下压痛(+)。反跳痛(±),莫菲氏征(+)。化验检查:血淀粉酶1024单位、尿淀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