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亚太传统医药》2008,4(2):76-76
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上海市卫生局主办的上海市开展“治未病”试点工作座谈会暨“治未病健康工程”启动仪式于2008年1月11日举行。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上海市副市长杨定华以及中华医学会副会长白书忠、名老中医颜德馨及陈凯先院士、沈自尹院士、胡之璧院士等领导和专家出席。  相似文献   

2.
2013年9月4日讯:为发展中医“治未病”服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7年启动了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探索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经过六年的试点,形成了“治未病”工作的总体思路和方法。据了解,“由点到面”开展区域中医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将成为下阶段工作重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区域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工作指南》,加强对区域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指导,更好地满足不同人群需求,向百姓提供特色突出、管理规范、形式多样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导报》2010,(2):41-41
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16日在第三届“治未病”高峰论坛上表示,我国“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框架初现雏形。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并总结“治未病”中心预防保健服务干预的疗效。方法统计“治未病”中心就诊人员的年龄构成、性别、各体质在年龄段中的分布以及干预一个周期后的症状改善情况。结朵就诊人员中女性占了大部分,其中20-49岁的就诊人员占到所有人员的66%。除平和质外的其他体质在人群中所占比例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多,而干预的有效率则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结论女性的自我健康意识较男性强,20-49岁年龄段的人群对“治未病”的需求最大,而且干预的有效率也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5.
余皎莹  翁丽丽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5):137+117-137
探讨结合"治未病"理念开展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对健康体检人群开展中医体质辨识服务,结合常规体检及体质辨识结果开展疾病风险评估,运用中医药特色风险干预措施,分为"未病"、"已病"采取不同的健康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的优势和作用,提升全民健康水平,2009年10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开展了“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工作,在全国中医医院、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独立的中医预防保健机构中选择了部分单位作为试点单位。1年多来,各试点单位积极探索,加强治未病预防保健科室建设,接受了大量的就诊者。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为综合评价区域“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分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治未病”服务工作成效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完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绩效评价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经验赋权法计算指标权重系数;运用评价指标体系对上海市闸北区区属15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工作进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评估。结果:上海市闸北区区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工作绩效评价均分为82.2分,分值跨度为16.5。结论:“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工作绩效评价体系反映了城市区域“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的发展现况,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导向性以及实际应用价值,能够为制订“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发展规划提供决策依据和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8.
《河北中医》2009,31(7):1017-1017
日前,唐山市中医医院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第3批“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单位。这次被确定的45家试点单位和5个试点地区将按照“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方案,积极探索,发挥中医特色,加大宣传传统医学保健理念,使“治未病”工作更加深入。  相似文献   

9.
2009年7月8日上午,首届军队”治未病”论坛在青岛举行,标志全军卫生系统”治未病”健康工程正式启动。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总后勤部卫生部部长张雁灵出席了开幕式。  相似文献   

10.
胡彬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10):1132-1132
2013年10月9日讯:日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区域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工作指南(试用稿)》,指导区域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工作的开展,推进区域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该指南为我国区域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工作发展中的首次尝试,将在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地区中试用。《指南》分为区域中医预防保健工作政策措施、服务提供平台建设、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服务主要内容与方法、区域中医健康文化传播与推广、  相似文献   

11.
基于“治未病”理论的中医健康保障服务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研究全民健康保障问题已经愈发重要。发挥中医"治未病"的独特优势,通过有效的健康管理和干预,降低医疗费用,让人人享有健康,将是大势所趋。文章主要基于"治未病"理论,研究中医健康保障服务模式的内涵、意义,并从模式运行的人群基础、技术基础、经济基础、管理基础4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该模式可持续性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中医药管理杂志》2007,15(12):F0002-F0002
“中医中药广东行”活动暨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启动仪式11月29日上午在广州市英雄广场举行。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出席仪式并宣布正式启动,广东省省长黄华华致辞,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讲话,广东省副省长雷于蓝主持仪式。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国家食品药  相似文献   

13.
《中医药管理杂志》2008,16(3):178-178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战略部署,落实吴仪副总理关于开展中医治未病工作的指示精神,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的特色和优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在全国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  相似文献   

14.
杨霞 《中医药导报》2007,13(6):132-132
我国中医药素来注重养生防病,在两千多年前已提出了”治未病”璺论:卫生蒜南蒜.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24日在广州表示,决定在全国选择部分中医院开展“治未病”试点,服务百姓。  相似文献   

15.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来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宁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明确指出,治未病是于疾病未生之时进行保健治疗,并强调此谓文明医生之举,开创了中医预防思想之先河。  相似文献   

16.
"治未病"是中医传统思想文化理念之一,其汇集中医保健、预防、医疗、养生和康复思想为一体,提出疾病应当以预防为中心,要求医疗机构将"治未病"理念与健康服务相结合,构建覆盖患者全周期、结构科学、内容丰富的"治未病"健康服务体系,以保障患者就诊服务质量。文章主要通过中医"治未病"理论简述、中医"治未病"理论下健康服务体系构建存在的问题和中医"治未病"理论下健康服务体系构建发展建议三个方面,对当前中医"治未病"理论健康服务体系的构建现状进行探讨,并为其发展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2009年新年伊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治未病”健康工程深入开展之际,于2009年1月14日上午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办了第二届“治未病”高峰论坛。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总后卫生部有关领导、部分院士和知名专家、全国各地中医药主管部门领导,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单位代表和有关机构代表,再次相聚在钓鱼台国宾馆。  相似文献   

18.
“121”健康保健法集我国古典经络理论、传统气功经穴导引法和民俗疗法以及临床实践精华,充分体现了“治未病”的理念,是一套容易操作且行之有效的健康锻炼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医“治未病”为主的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在重症监护室中的实践价值。方法:将医院收治的142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71例。对照组按照医院相关规章制度执行各项护理服务。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治未病”为主的健康管理服务模式。评价两组护理管理质量(安全性、健康宣传、资源配置合理性、行为规范)、心理状态、睡眠质量、依从性、医院感染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安全性、健康宣传、资源配置合理性、行为规范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观察组护理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和入睡时间及睡眠效率)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依从性及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医院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治未病”为主的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可显著提升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质量,优化医疗资源,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提高其依从性,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中医“治未病”理念经过长期发展已形成具有深刻内涵的理论体系,强调采取主动措施防变于先,使疾病防治重心前移。将“治未病”理念融入健康服务体系的构建中,不仅有利于开展高发易发疾病的预防和健康指导,减轻医疗卫生负担,还能够维护和促进健康,进而增强全民健康意识,提高健康素质。文章围绕中医“治未病”理论基本内涵与应用价值、“治未病”健康服务体系发展现状及问题、“治未病”健康服务体系的发展建议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以进一步完善我国健康服务体系,促进健康中国战略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