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表现、脑脊液及头颅CT检查结果.方法 分析2008-06-2011-06收住我院儿科治疗的174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表现、脑脊液及头颅CT检杏.结果 4例头颅CT检查显示脑实质低密度影;全部患儿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查:正常34例(19.5%);18例(10.3%)腰椎穿刺有损伤,脑脊液外观呈现微混~淡红色,其余外观均呈现无色透明状.蛋白质呈轻度增高者66例(37.9%);有核细胞增多者128例(73.6%),均以淋巴细胞为主;糖、氯化物均正常;脑脊液涂片及培养均未见细菌.结论 病毒性脑炎患儿腰椎穿刺检查前,常规检查头颅CT;尽早行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查,有条件的尽量同时进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提高病毒性脑炎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疱疹病毒性脑炎和视力下降的关系。方法对2例疱疹病毒性脑炎患者腰椎穿刺,行脑脊液测压、常规、生化、细胞学及病原学检查及头颅磁共振(MRI)检查;例1患者行眼科超声检查。结果2例患者均在入院治疗过程中出现视力下降。例1为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例2为巨细胞病毒感染。2例患者头颅MRI扫描均有脑实质炎性改变,均涉及岛叶。例1眼科超声提示视网膜坏死及视网膜脱离。结论疱疹病毒感染与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及视神经炎有关。对于病毒性脑炎患者应给与足够的抗病毒治疗,期间若出现视力下降,警惕合并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及视神经炎。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VE)临床表现和脑脊液检查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郑州儿童医院2007-03~2010-06收治的79例婴儿病毒性脑炎患者资料,对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结果和病原学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确诊为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24例,脑脊液白细胞及时增高和癫全身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以癫痫发作为主要症状的病毒性脑炎患者临床及脑电图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以癫痫发作为主要症状的病毒性脑炎患者的颅内压、脑脊液、头颅MRI、视频脑电图等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27例患者颅压有所升高的患者为18.5%,74%患者脑脊液中主以白细胞升高且以单核细胞升高为著,影像学改变为22.2%,脑电图的异常率为100%。结论以癫痫发作为主要症状的病毒性脑炎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常规需完善视频脑电图、头颅MRI平扫、腰椎穿刺了解颅内压及脑脊液性状检查,尤其是脑电图检查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小儿病毒性脑炎病例进行临床分析,总结临床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我院儿科2013-01—2015-12收治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119例,结合其临床表现及脑脊液检查、头颅CT、头颅MRI、脑电图(EEG)等相关检查,对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诊疗及预后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119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给予控制体温、镇静止惊、降颅压、吸氧、营养脑细胞、纠正电解质紊乱及抗病毒等综合治疗,总有效116例(97.5%),3例(2.5%)继发癫痫或智力减退。结论小儿病毒性脑炎早期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临床医生及早明确诊断和采取有效措施,对改善患儿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 回顾分析脑电图对病毒性脑炎的早期协助诊断价值以及脑电图结合脑脊液、头颅CT及临床资料对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治愈的 84例病毒性脑炎患者住院 2 4h内的脑电图、腰穿结果 (脑压、脑脊液外观、常规、生化检查 )、头颅CT以及复查的腰穿结果及临床资料。结果  84例病毒性脑炎患者住院 2 4h内的脑电图异常 77例 ,其中 9例腰穿正常 ;同期腰穿异常结果中以脑压增高例数最多 ( 68例 ) ,其EEG均不正常。EEG和腰穿的检出结果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 χ2 =7 11,P <0 0 1) ;头颅CT异常 3 2例。 84例CSF的糖和氯化物初查及复查均正常。临床症状以头痛 ( 82例 )、发热 ( 76例 )最常见。结论 脑电图对病毒性脑炎的早期协助诊断有重要价值。以发热头痛为主症而且脑电图异常 ,结合CSF的压力、细胞数、蛋白的增高、氯化物正常、糖正常或偶有轻度增高及典型病史 ,病毒性脑炎的诊断基本可以确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儿童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的特点,探讨儿童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科2012-01-2013-06收治的3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结果。结果30例患儿以发热、意识障碍、头痛、呕吐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中发热27例(90.0%),意识障碍22例(73.3%),昏迷1例,头痛22例(73.3%),呕吐21例(70.0%);阳性12例(40.0%),颈抵抗可疑阳性5例(16.7%);双侧巴宾斯基征阳性12例(40.0%),单侧巴宾斯基征阳性3例(10.0%);布鲁津斯征均为阴性;2例(6.7%)凯尔尼格征阳性;血液肠道病毒学检查(柯萨奇、埃科病毒及EB病毒抗体IgM、IgG),抗体[IgM 和(或)IgG]均为阳性,但脑脊液病毒学抗原检查仅7例阳性;脑电图(EEG )和磁共振成像(M RI)检查,7例(23.3%)EEG异常,2例(6.7%)M RI异常。经抗病毒、降颅压等治疗,随访6~12个月,1例昏迷,1例小脑共济失调,余28例完全康复,未见后遗症。结论儿童病毒性脑炎多数发病较急,临床表现多样,以发热、意识障碍、头痛、呕吐为主,血液中病毒抗体阳性率高,但脑脊液病原学阳性率较低。对症治疗后大部分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EV71导致手足口病并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EV71阳性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入院后24h行脑脊液检查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入院的CA16阳性重症手足口病患儿32例作对照。结果 EV71和CA16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脑脊液生化、细胞数及分类无明显差异,符合病毒性脑炎的脑脊液改变。结论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查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病源学鉴别诊断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9.
小儿病毒性脑炎8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86例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小儿病毒性脑炎大多于2~3周完全恢复.脑脊液检查、头颅MRI、脑电图(EEG)有助于病毒性脑炎的诊断.综合治疗基础上分别合用激素、干扰素、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IVIG)疗效好.结论 小儿病毒性脑炎病程呈自限性.确诊主要靠脑脊液检查.激素、干扰素、IVIG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病毒性脑炎患儿恢复期SEP危险因素,并评估预后.方法 对133例病毒性脑炎出院患儿进行随访,恢复期SEP患儿21例作为试验组,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表现、脑脊液、头颅影像学及脑电图特点,分析恢复期SEP高危因素.结果 试验组癫痫发作次数、惊厥持续时间、癫痫持续状态、脑脊液HSV-1 IgG检出率、EEG中重度异常及恢复时间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癫痫发作次数、惊厥持续时间和EEG中重度异常及恢复时间为病毒性脑炎恢复期SEP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病毒性脑炎恢复期SEP的高危因素为急性期癫痫发作次数、惊厥持续时间和EEG中重度异常及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11.
儿童病毒性脑炎急性期脑脊液细胞学分析及其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儿童病毒性脑炎急性期的脑脊液细胞学(CSFC)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对63例病毒性脑炎急性期患儿的CSFC进行分析。采用微型脑脊液细胞玻片离心法收集细胞,MGG染色。结果52.38%患儿脑脊液常规白细胞数增高,而CSFC异常为90.48%,且以淋巴细胞为主的淋巴细胞反应为多见(49.21%)。结论与脑脊液常规相比,CSFC检查对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30例脑脊液细胞学结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进一步了解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病人的脑脊液细胞学特点及其应用价值。方法30例病例均经免疫学(HSV抗原检查和PCR)和临床确诊,采用常规的脑脊液细胞玻片离心沉淀法收集细胞,经MGG染色后在显微镜油镜下进行逐个细胞检查。结果仅14例病例(466%)的常规脑脊液白细胞计数有增高,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全部病例均有异常,且以淋巴细胞比例升高为主的淋巴细胞反应为多见(667%)。结论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常规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的异常率高于常规脑脊液白细胞计数检查,且符合以淋巴细胞比例升高为主的一般病毒性脑炎的脑脊液细胞学异常规律。故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脑脊液细胞计数的高低和脑脊液细胞学异常的类型似与HSV类型无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C反应蛋白检测对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儿科于2010-11-2013-11收治的75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作为化脑观察组,选取75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作为病脑观察组,选取75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比3组患儿的血清与脑脊液C反应蛋白含量。结果化脑观察组血清与脑脊液中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均明显高于病脑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脑观察组血清与脑脊液中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化脑观察组与病脑观察组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均明显小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反应蛋白的检测对于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有较高的敏感性,对化脓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炎有一定的鉴别诊断意义,可以帮助判断病情的进展与恢复情况,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1蛋白(LGI1)抗体脑炎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分析2016-01-01—2018-01-31作者医院收治的6例确诊LGI1抗体脑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头颅MRI、脑电图、腰椎穿刺和血生化检查等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 6例LGI1抗体脑炎患者平均年龄(62.8±11.7)岁(48~75岁),男女比为5∶1。6例患者首发症状各异,主要临床表现为面-臂肌张力障碍发作(FBDS)、近记忆力下降、睡眠增多、痫性发作等。4例头颅MRI表现异常,主要累及双侧颞叶、海马。6例血及脑脊液LGI1抗体结果均为阳性,3例出现低钠血症。所有患者行肿瘤筛查均未发现肿瘤。6例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预后好,随访均无复发。结论近记忆力减退、FBDS及低钠血症是LGI1抗体脑炎的主要特征性表现,通过脑脊液或血清学抗体检测可明确诊断,如及时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5.
脑脊液细胞学卜sf-C)检查目前已越来越)“泛的应用于临床,。sf-C检查不仅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一项极有价值的辅助诊断,而且是评价和判断预后的一项很有意义的实验室技术。本文采用粟化Csf-C检查法对105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的脑脊液进行细胞学、常规及生化检查,且的在于研究不同致病原导致的中枢系统感染的脑脊液细胞学变化特点及脑脊液细胞学检查阳性率与常现、生化检查阳性率比较。1研究对象与方法1.1对象本组105例,其中男53例,女52例,年龄3一乃岁,其中化脓性脑炎12例,结脑14例,病毒性脑炎6例,散发性脑炎15例…  相似文献   

16.
散发性和病毒性脑炎的脑电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探讨脑电图(EFG)辅助诊断散发性和病毒性脑炎的临床价值。临床资料和结果散发性和病毒性脑炎268例来自1987年1月~1997年12月。EEG随访2次以上。按年龄分甲组4~6岁、乙组7~12岁、丙组13~18岁和丁组19~60岁。<13岁205例;>13岁63例。均有病毒感染史,根据临床表现诊断,为散发性病毒性脑炎102例,病毒性脑炎166例。主要临床表现见表1。辅助检查:30例查脑脊液常规:白细胞升高8例,其中潘氏试验弱阳性3例。正常22例。从血清中检测病毒抗体系列32例:柯萨奇病毒阳性1…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此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对172例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脑电图及影像学检查等作系统性的回顾性分析。结果病毒性脑炎的发病以儿童和青壮年为主(89.0%),常急性或亚急性起病(98.3%);首发症状多,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早期误诊率高;脑脊液异常率41.8%,脑电图异常率86.8%,CT检查异常率29.5%,MRI检查异常率48.5%。结论病毒性脑炎临床表现复杂,结合脑电图、脑脊液、CT和MRI检查及提高对此病的认识,可以作出早期诊断,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儿童支原体脑炎的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以随机对比方法观察儿童支原体脑炎的临床症状、体征,脑脊液常规生化,脑电图及头颅MRI表现;以血、脑脊液支原体抗体检测儿童支原体脑炎发病情况,观察大环内酯类抗菌药(阿奇霉素)单药治疗和阿奇霉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儿童支原体脑炎效果。结果本组46例支原体脑炎中发热32例(69.57%),头晕37例(80.43%),呕吐25例(54.34%),头痛29例(63.04%),惊厥发作16例(34.78%),以全身阵挛发作为主,意识障碍26例(56.52%),颈抵抗22例(47.83%),锥体束征9例(19.57%);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查异常36例,其中31例白细胞增多,8例蛋白定量增高。46例均做了血、脑脊液支原体抗体检测,其中血MP-IGM全部阳性,脑脊液MP-IGM阳性5例。46例均行EEG检查表现为背景节律减慢。46例头颅MRI中异常者21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阿奇霉素联合丙种球蛋白疗效明显优于阿奇霉素单药治疗。结论除常规诊断条件外,支原体病原学检查十分重要,阿奇霉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优于阿奇霉素单药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中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73例病毒性脑炎患儿(轻型41例,重型32例)和30例行腹部手术患儿(对照组)脑脊液中IL-6和TNF-α的水平,并分析其指标在患儿脑脊液中的含量及相关性。结果轻型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中IL-6和TNF-α水平分别为(81.36±13.84)ng/L、(53.21±8.52)μg/L,重型病毒性脑炎患儿分别为(128.90±22.31)ng/L、(95.77±13.82)μg/L,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重型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中IL-6和TNF-α水平高于轻型病毒性脑炎患儿(P均0.05)。轻型、重型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中IL-6和TNF-α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r=0.389、0.531,P0.05)。结论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中IL-6和TNF-α水平异常升高,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关系密切,联合检测患儿脑脊液中IL-6和TNF-α水平有助于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诊断和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确诊的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头痛、恶心、呕吐,5例癫(癎)发作,出现发热、视盘水肿、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及意识障碍各为3例.9例脑脊液检查显示压力明显增高,但常规生化均正常.影像学检查:8例行头颅CT检查,但均未能明确诊断;9例头颅MRI检查,早期显示受累静脉窦内及相关脑区斑片状、条索状长T1、长T2信号影;MRV检查示受累的静脉窦不显影或显影不清;慢性期MRI表现为T1、T2均为稍高信号条索状影;MRV示静脉窦显影,未完全再通时显示轮廓欠清.结论 CVST常见颅内压增高等非特异性临床表现,脑脊液压力增高而无常规生化异常;MRI出现静脉窦正常流空效应消失,代之以异常等或高信号影;MRV特征为受累静脉窦血流信号不规则或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