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2次剖宫产对首次剖宫产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对行2次剖宫产的162例按照初次剖宫产手术方式分为2组,比较其初次剖宫产造成盆腹腔黏连情况及2次剖宫产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总时间、术中出血情况。结果2组病例盆腹腔黏连程度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与手术总时间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中出血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有可能行二次剖宫产的孕妇,建议初次剖宫产时选择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阮洁 《淮海医药》2009,27(3):229-230
目的探讨改良式新式剖宫产及子宫下段剖宫产再次手术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腹腔黏连的情况。方法对2005年6月~2008年8月既往有改良式新式剖宫产及子宫下段剖宫产病史再次行剖宫产的99例病例进行术中观察并分析,比较其手术时间、出血量及腹腔黏连情况。结果改良式新式剖宫产手术时间短,黏连发生率低,与子宫下段剖宫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新式剖宫产为二次剖宫产较好术式。  相似文献   

3.
王勇  邢宝恒  史丹丹 《河北医药》2010,32(22):3204-3205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剖宫产手术操作技术的日益完善,麻醉水平的提高,以及医疗风险、经济因素和来自孕妇本身的社会因素等情况的影响,国内剖宫产率显著升高,剖宫产率在我国居高不下,有些城市甚至高达70%左右.对于母亲和孩子来讲,剖宫产率在5%~10%情况下,结局是最好的.剖宫产术后盆腹腔粘连是剖宫产后并发症之一,本文就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的二次剖宫产患者的情况做出比较,以探讨初次剖宫产腹壁切口选择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王善华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2):1857-1858
目的探讨因首次剖宫产术式不同对二次剖宫产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住院的102例二次剖宫产患者,根据初次剖宫产术式不同分为子宫下段剖宫产组42例和新式剖宫产组60例,102例患者二次剖宫产术式相同,观察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子宫切口均为甲级愈合,无感染;新式剖宫产组腹腔及腹壁粘连程度、手术总时间、胎儿娩出后情况等与子宫下段剖宫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患者二次行剖宫产时,其临床效果较子宫下段剖宫产患者差,建议对需要二次剖宫术患者,初次剖宫产应避免选择新式剖宫术,而应尽量选用子宫下段剖宫术。  相似文献   

5.
胡风星 《福建医药杂志》2014,36(2):65-66,133
剖宫产是解决难产的重要手段.我院自1998年12月开展新式剖宫产术,并于2001年开始开展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即缝合脏、壁层腹膜).本文对1998年至今接受二次剖宫产术的96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首次剖宫产术的不同手术方式、不同腹壁切口及与本次手术的间隔时间对子宫下段切口愈合情况、腹腔粘连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二次剖宫产术后疼痛的特点.方法 选择择期二次剖宫产的产妇(A组)212例和择期首次剖宫产的二胎产妇(B组)208例,术中麻醉方法均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观察产妇术后1、2、4、8、12、24和48 h的VAS评分,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补救性镇痛治疗情况.结果 A组术后VAS评分8 h(4.51±1.79)分,12 h(4.86±1.92)分;B组8 h(2.86±1.13)分,12 h(2.75±1.03)分.两组8、12 h产妇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恶心呕吐和皮肤瘙痒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二次剖宫产产妇术后疼痛明显区别于首次刮宫产者,临床医师应重视二次剖宫产产妇的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选择不同剖宫产术式的利弊,减少或减轻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对11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选择不同剖宫产术式对二次剖宫产手术的时间及盆腔粘连的影响.结果 下腹壁横切口二次剖宫产手术的开腹时间及手术总时间均大于下腹壁纵切口,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种剖宫产病例盆腔均有不同程度的粘连(除不粘连病例),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选择下腹壁纵切口比下腹壁横切口更有利于二次剖宫产手术操作,减少手术创伤,新式剖宫产术导致的粘连较子宫下段剖宫产严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第1次剖宫产时不同手术方式对二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对1998年1月至2005年12月期间二次剖宫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第1次手术为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115例(组1),新式剖宫产组57例(组2),对两组二次手术腹腔粘连程度、术中出血、手术时间、开腹时间与术后病率及术后排气时间等进行比较。结果新式剖宫产组患者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患者相比,腹腔粘连严重,手术时间与开腹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术后排气时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二次手术腹腔粘连严重,术中出血多,手术后恢复差,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慎重选择第1次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周氏剖宫产是香港周基杰教授所创的下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我院于1998年引进该项手术技术,于2000年起对其部分步骤做了适当的改良,称改良周氏剖宫产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2--2007年,对有改良周氏剖宫产史者进行二次剖宫产术,对该种手术病例的粘连、切口愈合等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两次剖宫产后妊娠并发症高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慈 《中国基层医药》2008,15(7):1135-1136
目的 探讨两次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及其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为避免第三次剖宫产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两次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发生的并发症及结局.结果 前置胎盘发生率22%(4/18),前置胎盘瘢痕植入1例,子宫瘢痕破裂5例,第三次剖宫产术中大出血占5%(9/18),手术损伤占17%(3/18).子宫切除2例,切口感染4例,围生儿死亡率11%(2/18).结论 两次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风险高、并发症多而且严重.分娩方式选择妊娠37~38周剖宫产,不宜阴道分娩.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二次剖宫产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院行二次剖宫产的患者108例,其中70例产妇有新式剖宫产史,另48例则有下腹纵切口常规子宫下段剖宫产(以下简称常规剖宫产手术)史。产妇年龄在21~4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3.2±8.9),孕周为38~42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9例,观察组接受改良新式剖宫产手术,对照组接受常规剖宫产手术。结果两组术中出血改良新式剖宫产手术量、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及手术总时间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剖宫产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患者所受的损伤程度小、术后痛苦程度低、术后恢复迅速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我院自1988年1月~1989年9月共施行二次剖宫产术53例,占周期剖宫产总数2592例的2.05%,占同期分娩总数13250例的0.4%,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1、年龄分布:本组年龄最小者21岁,最大者39岁,其中26~35岁者占81.6%。  相似文献   

13.
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6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王燕  周萍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4):453-454
目的探讨前次剖宫产术后再次剖宫产的并发症及影响。方法回顾再次剖宫产术67例,对其年龄、孕周、两次剖官产术间隔时间以及前次剖官产的术式进行分析。结果再次剖宫产中,较严重的粘连8例,子宫切除1例。术中出血超过500ml者9例,占13.4%。腹壁横切口粘连发生率与腹壁纵切口下段剖宫产相比粘连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在决定剖宫产术式时应综合考虑孕妇的产科情况选择腹壁切口及/子宫切口;前次手术的质量决定再次手术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正>目前,由于麻醉、剖宫产手术技术的提高、输血的进展、抗菌素的应用,又受到围生医学、优生学、计划生育学等方面的影响,剖官产的病死率及围生儿的病死率均大大降低,剖宫产术已代替了困难的阴道助产手术,因此剖宫产率不断上升,再次剖宫产率亦随之升高。改良式剖宫产术(下腹横切口)临床亦已推广应用,二次剖官产时接触下腹横切口较多,本文通过对167例二次剖宫产病历资料分析,探讨下腹横切口剖宫产术式的利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剖宫产术式的利弊,以期改良现有手术方式,减少或减轻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选择腹壁横切口剖宫产术后再次剖宫产58例为研究组,其中改良新式剖宫产28例为A组,新式剖宫产30例为B组,腹壁纵切口剖宫产32例为C组,二次手术均为子宫下段剖宫产,对比三组开腹至胎儿取出时间、手术总时间、腹腔粘连情况、术中总出血量。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开腹至胎儿取出时间及腹腔粘连差异均有显著性,而术中出血量及总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新式剖宫产不缝合壁层腹膜可使腹直肌与子宫致密粘连,导致再次手术进腹时分离粘连时间长,腹直肌损伤大,粘连较传统子宫下段剖产术严重,给再次手术增加了难度,通过新式剖宫产术壁层腹膜缝合的改良,不但保留了新式剖宫产的优点,而且阻断了腹直肌与子宫切口的粘连,特别是不扰乱和损伤膀胱,不给再次剖宫产带来困难,是一种很好的新式剖宫产改良术。腹壁纵式手术切口创伤小,再次手术操作简单,进腹时间短,对有二胎指标可能再次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也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剖宫产是妇产科最常见的手术,是解决难产、产科并发症、合并症的主要手段.随着各种剖宫产术式日趋完善,手术操作技术的提高,麻醉方法的改进及各种原因剖产率不断上升,二次剖宫产率也随之升高[1].为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减少术中损伤,本人通过对98例二次剖宫产病例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探讨选择不同剖宫产术式的利弊.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新式剖宫产术与传统式剖宫产术对再次剖宫产手术的影响,分析探讨改良手术方式,减轻产妇痛苦.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妇产科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20例再次剖宫产产妇,A组60例首次采用新式剖宫产术式,B组60例首次改采用传统剖宫产术式,比较两种首次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手术过程中及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包括产妇开腹暴露时间、术中出血量、开腹到取出胎儿时间、手术总时间、腹壁切口和盆腔粘连情况等情况.结果 A组再妊娠产妇开腹暴露时间、术中出血量、进腹到胎儿取出时间、手术总时间均低于B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再妊娠产妇术中盆腔和腹壁切口粘连情况较B组再妊娠产妇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整体上新式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手术影响较小,但引起术后粘连程度较重,与传统宫产术相比,也存在未知的风险.应慎重选择初次剖产术式降低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剖宫产率不断上升,再次剖宫产率也随之升高。本文通过对74例二次剖宫产病例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探讨选择不同剖宫产术式的利弊。  相似文献   

19.
元建伟 《淮海医药》2007,25(4):321-322
目的 分析改良新式剖宫产术进关腹方法后腹腔黏连情况.方法 对采用改良后新式剖宫产的53例病例与原新式剖宫产51例病例进行对比,分析腹腔黏连情况,据此判断改良新式剖宫产的手术效果.结果 发生数例黏连:观察组为16例,对照组为30例.黏连程度:观察组轻度14例,中度2例,无重度病例;对照组轻度14例,中度8例,重度6例.2组黏连程度及发生部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式剖宫产术导致的腹腔黏连较为严重,而改良新式剖宫产术进关腹方法后导致的腹腔黏连明显减轻.该方法不仅缩短了手术时间,也降低了手术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近20年剖宫产率明显增加,受“一次剖宫产,永远剖宫产”理论…的影响,二次剖宫产率也随之增加。二次剖宫产时由于子宫疤痕处血管增生,肌肉组织少,收缩性差,常规缝合后常有子宫两侧角部术后产后出血,有时形成巨大的阔韧带血肿,我们对二次剖宫产患者子宫切口左侧角切口外1cm处单独缝合1针,打结剪线,再行常规缝合,很好地预防了二次剖宫产的术后产后出血。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