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中医药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中的一块瑰宝,其理论体系和临床应用至今仍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充实和发展。目前中医药的发展正面临着国际化、现代化和标准化的机遇。放眼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把传统医学的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1]。我国作为中医药的发源地,在2017年6月发布的《"十三五"中医药科技创新专项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加  相似文献   

2.
季惠斌 《中医药学刊》2005,23(4):695-696
中国古代优秀文化传统是高质量中医药人才健康成长的重要思想基础;中国革命文化传统是高素质中医药人才追求理想的强大精神动力;中华民族创新文化传统是培养高素质中医药人才走向成功的不竭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文化》是由上海中医药大学主办、上海中医药杂志社编辑出版的科技学术期刊,为中国唯一的以报道中医药文化为主题的刊物。原名《医古文知识》,2006年1月更名为《中医药文化》。本刊以传承中医药文化精粹,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优秀文化传统是高质量中医药人才健康成长的重要思想基础;中国革命文化传统是高素质中医药人才追求理想的强大精神动力;中华民族创新文化传统是培养高素质中医药人才走向成功的不竭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中医药报》2016年5月30日讯:第四届京交会中医药展区内,扁鹊、张仲景、李时珍等历代名医画像栩栩如生,吸引不少参会者驻足观赏。2016年5月28日下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北京博爱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在此召开《中华民族名医像赞》及《中国中医药发展史代表人物画像》新闻发布会,公布21位中医药发展史代表人物画像。《中华民族名医像赞》及《中国中医药发展史代表人物画像》隶属中国中医药发展史代表人物肖像绘制工程。该  相似文献   

6.
《中医药文化》是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管,上海中医药大学和中华中医药学会联合主办、上海中医药杂志社编辑出版的科技学术期刊,为中国唯一的以报道中医药文化为主题的刊物。原名《医古文知识》,2006年1月更名为《中医药文化》。自改刊以来,将"传承中医药文化精粹,提升中医药工作者素养,普及中医  相似文献   

7.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作出了重要贡献。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首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充分发挥本地域丰富的中医药医疗、科研、文化资源优势,搭建中医药创新发展平台,  相似文献   

8.
王炳岐 《世界中医药》2013,(10):1264-1264
《世界中医药》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办的国家级中医药综合性学术期刊,是中国第一本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医药类综合性学术期刊。2009年被国家科技部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现已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收录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杂志于2007年被国家商务部、新闻出版总署列人中国传统文化重点出口推荐项目之一。同时,还与海外多个国家创办了《世界中医药》杂志海外版,如日文版、马来西亚版、意大利版、美国版等。  相似文献   

9.
《亚太传统医药》2006,(7):11-14
<正>1制定和实施《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背景是什么?中医药是中国文明与科技的优秀代表和集中体现,数千年来为保障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做出了巨大贡献。从其历史起源和发展演变脉络来看,中医药的理论、方法和手段都是中华民族原创性智慧的结晶,具有基于人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相协调的原创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中医药报》2019年10月28日讯: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意见》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中医药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医药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11.
谢阳谷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4,17(19):F002-F002,F003
北京中医药文化科技城以政府的支持,优惠政策的保证,宽松的投资环境和全新的运行机制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本着放开、搞活、扶植、引导的方针最大限度地吸引全社会的资源,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发展。北京中医药文化科技城将体现中华民族对人类科技发展和文明进步史上的伟大创造。提升北京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功能,起到传承文化,教育人民的作用。北京中医药科技城将成为世界瞩目的中医药形象代表,成为中国中医药研发中心,中国中医药医疗中心,中国中医药教育中心,制定中医药行业标准和职业准入制度,形成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使其成为中医药品牌的象征,世界中医药文化中心。  相似文献   

12.
《中医药文化》是由上海中医药大学主办、上海中医药杂志社编辑出版的科技学术期刊,为中国唯一的以报道中医药文化为主题的刊物。原名《医古文知识》,2006年1月更名为《中医药文化》。本刊以传承中医药文化精粹,提升中医药工作者素养,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为办刊宗旨。主要栏目有:名家心路、理论研究、轩岐论坛、医派源  相似文献   

13.
《中医药文化》是由上海中医药大学主办、上海中医药杂志社编辑出版的科技学术期刊,为中国唯一的以报道中医药文化为主题的刊物。原名《医古文知识》,2006年1月更名为《中医药文化》。本刊以传承中医药文化精粹,提升中医药工作者素养,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为办刊宗旨。主要栏目有:名家心路、理论研究、轩岐论坛、医派源  相似文献   

14.
《中医药文化》是由上海中医药大学主办、上海中医药杂志社编辑出版的科技学术期刊,为中国唯一的以报道中医药文化为主题的刊物。原名《医古文知识》,2006年1月更名为《中医药文化》。本刊以传承中医药文化精粹,提升中医药工作者素养,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为办刊宗旨。主要栏目有:名家心路、理论研究、轩岐论坛、医派源  相似文献   

15.
《中医药文化》是由上海中医药大学主办、上海中医药杂志社编辑出版的科技学术期刊,为中国唯一的以报道中医药文化为主题的刊物。原名《医古文知识》,2006年1月更名为《中医药文化》。本刊以传承中医药文化精粹,提升中医药工作者素养,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为办刊宗旨。主要栏目有:名家心路、理论研究、轩岐论坛、医派源  相似文献   

16.
《中医药文化》是由上海中医药大学主办、上海中医药杂志社编辑出版的科技学术期刊,为中国唯一的以报道中医药文化为主题的刊物。原名《医古文知识》,2006年1月更名为《中医药文化》。本刊以传承中医药文化精粹,提升中医药工作者素养,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为办刊宗旨。主要栏目有:名家心路、理论研究、轩岐论坛、医派源  相似文献   

17.
中医药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对我国中医药事业的推广和健康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文章根据《中医药法》相关条款,分析了《中医药法》的颁布对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中医药文化的传播的作用,指出当前在传播中医药文化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应对策略,以期更好地传播中医药文化,发挥中医药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报讯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日前对外宣布,中国内地申报的《本草纲目》和《黄帝内经》两部中医药古籍顺利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此举对于进一步在世界范围内提高对中医药历史文化、科学价值的认识,扩大中医药的国际影响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2017年11月17日,由上海中医药大学科技人文研究院《中医药文化》编辑部主办,中医药国际化发展研究中心协办的"丝路医药"学术论坛暨《中医药文化》第二届学术工作坊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创新楼一楼会议室召开。本次学术论坛旨在探究、分享丝绸之路上医药的史料文献研究成果,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医药文化的研究与传播提供借鉴,助力中医药走出国门,造福世界。《中医药文化》主编张智强主持开幕式。校  相似文献   

20.
《世界中医药》2013,(9):1104-1104
《世界中医药》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办的国家级中医药综合性学术期刊,是中国第一本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医药类综合性学术期刊。2009年被国家科技部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现已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收录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杂志于2007年被国家商务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