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瘀证患者血浆内皮素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以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ET)水平作为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指标,对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心血管疾病、肾脏病共162例,进行了ET测定。其中三组疾病中属血瘀证87例,非血瘀证75例。测定结果显示糖尿病组、心血管疾病组、肾脏病组其ET值分别为59.50±32.27pg/ml、56.96±29.21pg/ml和107.52±90.18pg/ml,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提示这些疾病皆存在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损伤;并发现三组疾病中血瘀证患者的ET值,皆明显高于非血瘀证组(P<0.001),提示内皮细胞功能异常,亦是血瘀证产生的病理、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2.
利用已建立的冷光源光化学诱导血栓形成大鼠动物模型,观察补阳还五汤总方、补气药及活血药对模型大鼠梗塞面积、血管损伤半暗带面积及程度、局部脑组织血流、血浆t-PA、PAI活性及血浆ET含量的影响。结果:补阳还五汤总方对上述指标均有显著性影响,补气药及活血药均可缩小梗塞面积,减轻血管损伤程度,改善梗塞区上游供血区脑组织血流,抑制血浆PAI活性。活血药可显著降低血浆ET含量;补气药可显著地提高血浆t-PA活性,缩小血管损伤半暗区的范围。  相似文献   

3.
兔脑缺血30min再灌注45min后,脑内血栓素B_2(TXB_2)升高和6-酮-前列腺素F_(1α)(6-酮-PGF_(1α))含量降低(P<0.05),血浆和脑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升高(P<0.01和P<0.05)。于缺血前分别静脉注射黄芪(3.3g/kg)、活血方(2.5g/kg)及益气活血方(4.4g/kg),发现活血方和益气活血方均可抑制再灌注后脑TXB_2的升高,提高脑6-酮-PGF_(1a)含量(P<0.05)。活血方还可抑制脑cAMP的升高(P<0.05),黄芪则对此无明显影响。提示益气活血法通过改善脑局部TXA2/PGI_2平衡而起作用,主要为活血药物作用。  相似文献   

4.
哌拉西林在胆道手术患者药代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哌拉西林(piperacillin,PIP)在8例施各类胆道手术附T型管引流患者的药代动力学,采用AVANTAGE全能自动化微生物分析仪测定血清及胆汁哌拉西林浓度。结果表明,静滴哌拉西林3g或2g后即刻血药浓度分别可达到322.7±28.4和204.5±16.2μg/ml,8h后仍保持7.4±3.0和1.8±0.7μg/ml;T型管胆汁药物峰浓度可达到207.9±83.6和144.7±6.6μg/ml,达峰时间约2h左右。该药体内在观分布容积大于血容量,提示体内分布广泛,因静滴哌拉西林后血药及胆药浓度均较高,故适用于防治胆道感染。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体血浆中水溶性芝浓度的方法,并测定了7名健康史试者pO麦滋林-S及麦滋林-S和西咪替丁后,其水溶性的血药浓度和药物动力学参数,生物半衰期T_(1/2)分别为2.9±1.41和2.6±0.74h,达峰时间分别为2.81±0.765和3.26±0.611h,血药浓度曲线下面积AUC_(0~∞)17.1±4.47和18.9±3.51(μg·h)/ml。经数理统计学分析,两组药物动力学参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西咪替丁对麦滋林-S粒中水溶性芝的药物动力学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24h血浆ET-1含量显著升高,t-PA浓度显著降低,而PAI-1无变化。乌龙丹6g/kg对ET升高有显著的对抗作用,而1.5g/kg可使t-PA浓度维持正常水平或增高。  相似文献   

7.
内皮素与中医药研究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内皮素(ET)是1988年日本学者Yanagisawa等从猪的主动脉内皮细胞中分离纯化的一种由21种氨基酸组成的血管活性多肽。生理状态下,用放免法测人体血浆ET含量在15~30pg/ml。转化生长因子、缺氧、缺血、凝血酶、肾上腺素等,可以刺激前内...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及其拆方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发生(neurogenesis)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缺血90min后再灌注,分假手术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补气组、活血组,缺血后24h灌胃给药,连续14天。并腹腔注射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5-bro-modeoxyuridine,BrdU),1次,天,连续14天。在缺血后第1、7、14天,采用改良的神经症状严重程度评分(mNSS)和角实验评价神经功能;缺血后第14天,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检测BrdU/Nestin、BrdU/NeuN和BrdU/GFAP免疫阳性细胞,Westernblot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全方组及补气组大鼠mNSS评分降低和右转次数减少(P〈0.05,P〈0.01),侧脑室下区BrdU/Nestin免疫阳性细胞、缺血皮层周边区BrdU/NeuN和BrdU/GFAP免疫阳性细胞数量增多(P〈0.05,P〈0.01),BDNF和VEGF蛋白表达增加(P〈0.01);但补气组BrdU/GF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血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全方组比较,补气组和活血组大鼠BrdU/Nestin、BrdU/NeuN和BrdU/GFAP免疫阳性细胞显著减少(P〈0.01),BDNF和VEGF蛋白表达下降(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能显著促进脑缺血后神经发生和神经功能恢复,机制可能与上调BDNF和VEGF蛋白有关,方中补气药和活血药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理及该方的配伍规律.方法:采取血管内栓塞阻断法制成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比较补阳还五汤及其拆方对大鼠脑组织中的NO、NOS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脑组织NO含量及NOS活性均较假手术组明显降低;总方组与拆方补气组、活血通络组均较模型组显著增高NO的含量及NOS的活性,然总方组作用最明显.结论:补阳还五汤可能通过提高NOS活性,促进NO合成,从而具有对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可能是其治疗脑缺血的作用机制.以及从现代药理的角度来阐释本方"气旺以促血行"的配伍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补阳还五汤治疗早期脑梗塞的机理,分别用补阳还五汤(中药组)及10%706代血浆合肠溶阿斯匹林(西药组)治疗发病1~7天的脑梗塞患者各35例,观察了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ET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CGRP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ET、CGRP均显著改善(P<0.01),且以中药组改善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运用益元活血方治疗老年人腔隙性梗塞(L1)并观察该方对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作用。结果表明:益元活血方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L1组MAR、TXB2和TXB2/6-keto-PGF1α比值均高于健康组(P<0.01~0.001)。治疗组和对照组用药后,MAR、TXB2和TXB2/6-keto-PGF1α比值均低于用药前(P<0.05~0.001);治疗组用药后MAR、TXB2和TXB2/6-keto-PGF1α比值的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0.01)。提示:益元活血方治疗老年人L1的机理与其抑制血小板活化和调节血栓素与前列环素平衡失调有关。  相似文献   

12.
张运克 《中医药学刊》2003,21(11):1829-1830
目的:为了揭示补阳还五汤及拆方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理,并研究方剂配伍的意义。方法:通过四血管结扎法制作SD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总方组与拆方黄芪组、活血组药物对模型脑组织含水量及Ca2 含量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及Ca2 含量明显增高,总方组与拆方黄芪组、活血组能降低含水量及Ca2 含量,总方组作用最强。结论:补阳还五汤及拆方具有抑制脑缺血/再灌流钙超载作用,又能降低脑缺血模型脑组织含水量,具有减轻脑水肿作用。总方组的疗效明显优于拆方组正应方剂学“整体取性原理”。  相似文献   

13.
大蒜素诱导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俞超芹  张登海 《中医杂志》1999,40(5):307-308
应用DNA断裂点标记法(TUNEL)DNA凝胶电泳以及光镜等技术探讨大蒜素诱导人急性白血病T淋巴细胞株(6T-CEM细胞)凋亡的规律,结果:大蒜素在0.1μg/ml,剂量时即明显诱导6T-CEM细胞凋亡,50μg/ml达到高峰,凋亡率为36.4%,15μg/ml大蒜素作用6T-CEM细胞2小时,出现明显凋亡,24小时达到高峰,凋亡率为56.9%,结论:大蒜素可诱导6T-CEM细胞凋亡,且有明显的时  相似文献   

14.
通心络对冠心病患者血浆内皮素及一氧化氮的影响   总被引:34,自引:3,他引:31  
施海峰  赵海燕 《河北中医》2000,22(12):944-945
目的 观察冠心病病人口服通心络治疗后血脂质浓度变化、血浆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浓度变化。方法 治疗组口服通心络,每日3次,每次4片,对照组则仅用消心痛治疗。均30日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的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及血浆ET浓度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而血浆NO浓度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  相似文献   

15.
服用雷公藤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梅  王晓旭 《中医研究》1997,10(2):33-35
采用CAC(包被抗体计数)法对31例强直性脊柱炎男性患者服用雷公藤前后血清中性激素水平进行了分析。服用雷公藤前后血中FSH、LH、PRL和T分别为60±36mIV/ml、169±086mIV/ml、119±81ng/ml和59±20ng/ml;61±46mIV/ml、178±094mIV/ml、123±40ng/ml和59±15ng/ml。结果表明服用雷公藤前后患者血清中性激素水平没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雷公藤对生殖内分泌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补气活血、行气活血代表方补阳还五汤、血府逐瘀汤对急性脑缺血大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不同活血配伍方法对大脑保护作用的差异。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拴法复制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补气活血组、行气活血组,共4组,每组10只,光镜下观察脑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检测b FGF蛋白的表达。结果:补气活血组、行气活血组b FGF含量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补气活血与行气活血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补气活血和行气活血的配伍均能升高脑组织b FGF的含量,但是补气活血作用强于行气活血,对脑组织具有更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五苓散及其组分对正常小鼠血浆心钠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五苓散作为利水化湿方已长期应用于临床,为了探明其利尿作用的机理,本研究观察了五苓散对小鼠血浆心钠素(ANF)的影响。结果发现小鼠在五苓散灌胃45min后ANF从5.42±0.96ng/ml升至8.85±1.54ng/ml(P<0.05),其方中泽泻(8.57±1.98ng/ml,P<0.05),桂枝(8.93±1.47ng/ml,P<0.0)也有明显升高ANF的作用,且它们的作用较生理盐水明显,而  相似文献   

18.
对72例激素治疗无效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随机平均分2组,并设健康人对照组25例。治疗组采用自拟清热活血汤结合西药,对照组单用西药,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63.9%及94.4%,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后TXB_2降低、6—酮—PGF_(1a)及PGE_2增加(P<0.01),TXB_2/6—酮—PGF_(1a)比例降低(P<0.05)。  相似文献   

19.
麝香酮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用SE-54石英毛细管柱(0.25mm*30m),FID检测器,以高纯氮为载气,异补脂素为内标,定量测定口服麝香酮后不同时间内大鼠血中和脑组织中麝香酮浓度,探明其体内动力学循环。结果表明,麝香酮在大鼠体内的血浆浓度-时间过程、脑组织浓度-时间过程均可用具吸收的二房室模型来描述:麝香酮血浆的Ka=1.66h^-1,a=0.58h^-1,β=0.45h^-1,T1/2(β)=1.53h,T1/2(α)  相似文献   

20.
1材料 复方红宝酒(枸杞果、绞股蓝、生姜为主要成分)由滨州医学院药理教研室提取制备;38度白酒:由山东省惠民县孙武酒厂提供:大白鼠:山东省卫生防疫站实验室提供,人:滨州医学院自愿者。2方法2.1 对大鼠血清羟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取体重200~250g Wistar大白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4组,分别用下列药物灌胃,复方红宝酒Ⅰ组1ml/只(55%复方红宝酒0.5ml,加0.5ml凉开水)。复方红宝酒Ⅱ组1ml/只(27.5%复方红宝酒0.5ml,加凉开水0.5ml)。白酒组1ml/只(3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